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相思令(权谋) > 第15章 鱼鳞图册案(十四)

长相思令(权谋) 第15章 鱼鳞图册案(十四)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3 12:25:44 来源:文学城

“三大王。”殿外,高寻向一名比太子要更加年轻的紫袍金带恭敬行礼。

皇帝的第三子,魏王李瑞,他走到殿前,忽然听到殿内传来一声怒吼,那是父亲的声音,也是君王之怒,他站在殿外,都能感到沉重的压迫,“殿中,是怎么回事?”

“陛下在训斥太子。”高寻回道。

“训斥太子?”李瑞往殿内瞧了一眼,并没有幸灾乐祸,“因何事。”

高寻摇了摇头,“具体的小人也不知,只知道圣人最近都在为潭州的事而烦忧。”

听着内常侍的话,李瑞突然有了猜测,“难道潭州的事与太子有关?”于是往大殿靠近了些。

殿内,在太子李恒认下一切罪责之后,皇帝强压的怒火再也无法忍住。

他一把揪住太子的衣领,怒目而视,“这就是你,作为储君的作为吗?”

“是臣糊涂。”

皇帝放开太子,“偌大一个东宫,都满足不了你,竟要将手伸到地方,搜刮百姓,你当的什么太子。”

李恒越发惊恐,不敢直视父亲,颤颤巍巍的连连磕头认罪,“臣有罪,臣有罪,臣有罪。”

大怒过后,皇帝并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他靠回座上,冷静思考了片刻,于是又问道:“东宫僚属,皆由朝廷供养,难道作为太子的俸银,还不够你用?”

“是臣财迷心窍,一时糊涂。”李恒埋头回道,除了认罪,他没有做详细的解释。

皇帝的怒火渐渐淡下,曾为太子,他深知东宫的处境,而今一切局面,是由自己所默许。

“你是朕亲手册立的太子,朝中上下多少人看着你。”

“天下百姓若是知道他们的储君,是如此德行。”

“你让朕,怎么保你呢?”但不管怎么样,皇帝的眼里充满了失望,太子过于平庸,“用你死去的母亲吗。”

这句话,似乎刺痛了李恒,他抬起头,那双畏惧的眼里,涌出了怨恨,这一刻,他所有的谨慎与胆怯都被抛之脑后,“母亲她,会体谅我的,因为我是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你在怨恨朕?”皇帝沉着脸色。

“臣不敢。”但也仅仅只有片刻,李恒便又缩回了那个胆小怕事的躯壳当中。

“这件事,做干净点。”皇帝缓和了语气,“春闱快开始了,朕不希望再生事端。”

父亲的态度转变,让李恒很是吃惊,同时也松了一口气,他连忙叩首应道:“喏。”

----------------------------

三天后

——潭州——

贞佑十七年,正月,潭州湖畔,大雨连下了几日,终于得到停歇。

一切都尘埃落定,潭州也恢复了往常的宁静,张景初提着灯笼,跟随潭州刺史袁熙走到了一处湖畔。

杨柳上残留的雨水,正往湖中缓慢落下,滴答,滴答。

“我掉落的鱼符,应该还我了吧。”潭州刺史背着双手,语气平和的说道。

“原来您都知道。”张景初将鱼符奉还。

“你不是也知道么。”潭州刺史笑道。

“太子在潭州做的事,您刚上任时就应该发现了,这样的事情,圣人一定不允许,但太子是储君,是圣人骨血,可使君与底下的官员不是,如果这些事情,一旦被太子的敌对势力所知,必定牵连更广,倒不如提前让他泄露,由朝廷接手,让太子自己知道,通过东宫的权力将事情压到最小,这样一来,使君的隐忧也就解除了。”张景初跟在潭州刺史身后,将整个案子背后的隐藏一一分析道。

“这就是你当初给我的承诺吗,报恩。”潭州刺史问道。

“是。”张景初点头回道,“不过若没有使君暗中相助,朝廷的人马也不可能如此及时出动,学生的计划也不可能这般顺利。”

“子殊,你有一身才华,但不要误入了歧途。”关于这桩案子,潭州刺史没有继续深究,只是提醒着张景初。

“学生明白。”张景初低头道。

“你是我潭州的解元,以你之才,日后的省试与殿试不难题名,如今却因此案得罪了当朝太子,虽不知你究竟为何要以此局面入仕,但我仍然好奇,你究竟想做什么?”潭州刺史问道,“莫怪我多言,人嘛,谨慎一点,总是不会错的。”

听着潭州刺史的问话,张景初思索了片刻,而后答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仁义而死,这不是我的道,朝中风云诡谲,诸侯相争,寒门难立,但学生仍然想要尝试一番,凭一身所学,看看能否做到,”寒风拂过,吹起了她的发带与衣袍,但她仍然屹立,不为这风所动,“一怒,而诸侯惧。”

“这便是我,张景初的答案。”

她将野心与抱负,坦然说出,没有丝毫的遮掩。

潭州刺史停下脚步,他回头看着张景初,爱才之心已然刻于脸上,“我是真想将你收入麾下,做我的幕僚,但我深知,你的才能,应该在那朝堂之上,大放异彩。”

“承蒙使君青睐与器重,才有学生今日,使君今日之恩,学生不敢忘。”张景初又道。

潭州刺史却挥了挥手,“对了,那位姓顾的娘子,仪态和谈吐可不一般。”

“前些时日因为案子,我无暇顾及你之事。”

“老夫在京为官二十载,也算见过不少权贵。”

“你若想深交,便要多多留心。”潭州刺史又提醒道。

“学生明白。”张景初回道,“不过,张景初孑然一身,纵使她是权贵,这般舍命相救,又有何所图。”

“我虽不知她是何身份,但天下显贵,莫过于王侯,我如今连储君都已得罪,又何惧于她。”

“你要明白,人心难测。”潭州刺史道。

“人心固然深不可测,她与他人我不清楚,但她为我所做之事,足以让我选择相信她。”张景初回道。

滴答,滴答,潭州刺史抬头,用手接住雨滴,“下雨了。”

张景初看着夜空中落下的雨水,“使君,学生该走了。”她向潭州刺史拱手辞行道,“这次来是向您辞行的。”

“你要赶夜路吗?”潭州刺史回头问道。

“有一件事,尚需去处理。”张景初回道。

潭州刺史于是明白,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自己多加小心。”

“使君珍重。”说罢,张景初便跨上了马背,往城郊的方向驶去,“驾!”

--------------------------------

翌日

寒风卷入窗中,吹拂着张景初披散的头发,她赤脚站在桌前,却丝毫不觉得冷。

她垂下手,手中的信纸上,留着一行字——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但她眼里并没有太多的悲伤,这仿佛是预料的结局,即便顾念没有离开,她也不会在此处停留。

“九郎。”窗外响起一声呼唤。

张景初走到窗前,发现是刺史府先前跟随自己的小厮,昨夜出城时,她还留了嘱咐给他,并告知了去向,“小伍。”

“上次那位娘子,给您送来了一匹马。”小厮将马匹牵到客栈前,并将张景初的行李也一并拿了过来,原本他只是来送行李的,只是于途中遇到了顾念。

张景初穿戴好衣裳,重新束了头发,片刻后走下了阁楼。

一匹四肢矫健的黄马,正吭哧吭哧的吐着鼻息,“那娘子还让小人给您带一句话。”小厮又道,“预祝郎君,此去长安,金榜题名。”

张景初的心情有些沉重,她走上前摸了摸马脖子,“这份恩情,无以为报。”

随后她拽住缰绳跨上马背,“这几年在袁宅,多谢你的照看,还有使君,请你代我答谢,使君的提携之恩,我张景初绝不会忘。”

“九郎,一路平安。”小厮弓腰叉手道。

“驾!”张景初扬起马鞭,恰是日出,一道金光从天边的云层中破出,穿进了竹林当中,洒在了她的身上。

潭州城外的官道上停着一辆马车,马车的周围排列着不少护卫。

“公主,张景初已经走了。”长史赵朔打马上前,俯身于车侧禀报道。

“派一队人马,暗中护送她前往长安。”她吩咐道。

“喏。”

-----------------------------------

半月后

贞佑十七年,正月十四日,上元之夜。

张景初赶到长安时,正值上元之夜,十年转瞬即逝,长安城中也变得比从前更加繁华,尤其是在这样的吉日,原本的宵禁被解除,整座城池都被佳节的灯火所笼罩。

“长安。”张景初穿着襕袍,手中牵了一匹黄马,站在长安城正中心,也是最大的街道上,朱雀大街,心中却无半点喜悦之情。

街道与坊市,仍然与她记忆中的相差无几,还有一些老的店铺,酒楼,茶楼。

这些无不是她记忆中的景象,张景初牵着马,准备进入一座坊中,寻一家旅舍歇脚,但因为赶路急切,黄马受了累,她废了好一番功夫才将其拉动,“好马儿,今晚就让你休息。”

就在她转身时,却撞到了从坊内走出,似是为主人开路的奴仆。

“长没长眼啊。”那奴仆差点没站稳,于是开口斥责道。

张景初连忙拱手道歉,奴仆身后的主人见她穿着赶考举人的襕袍,于是制止了奴仆的骂喊,“够了。”

那奴仆瞬间变了笑脸,恭敬的退到了一边。

张景初看着这一行人,中间的主人,身上穿着贵族才能使用的锦缎,就连奴仆的衣着也不普通,主人看着年岁并不大。

“你是从哪里来的举人,看你赶路的样子,刚到长安吧。”那主人突然问话道。

“从潭州而来。”张景初不想得罪他们,于是回道。

“潭州?”听到潭州,他似乎很是感兴趣,但没有多问,只是命人拿出了一个号牌。

“贡院投名的时限快过了,有落脚的地方吗。”他问道。

“刚到长安,正要去寻落脚之处。”张景初回道。

“如若你不嫌弃,我可以给你一个去处,将这个牌子给他们,他们自会招待你,就在这座坊内。”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奴仆将一块玉制的牌子拿出,塞到了张景初的手中。

三天后的客栈接首章楔子

整个案件,都有刺史在暗中推波助澜,包括拦截东宫的信件,也是刺史在暗中做的,因为潭州是他的治地,魏王与太子在争权,比起被魏王抓住把柄一锅端了,不如早点自我暴露,他只会受轻处(这个是在女主的计划之中的,她与刺史是相互利用)至于女主这样做的目的,后文会有解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鱼鳞图册案(十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