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相思令(权谋) > 第16章 长安行(一)

长相思令(权谋) 第16章 长安行(一)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10:16:17 来源:文学城

——平康坊——

张景初牵着黄马走进了平康坊,并按照那一行人所给的指示,拿着玉牌,找到了坊间的那家酒肆。

而在整个前往酒肆的路上,这里来来往往的众多游人,个个衣着华丽,奴仆成群,看起来身份不凡。

位于皇城脚下,东市西侧的平康坊,里面不仅有酒楼与茶肆,还开有许多妓馆,是风流之地。

酒肆内,一个穿着由立狮宝花纹锦所制成的圆领袍,裹着幞头,但身形娇小的少年,嘟囔着嘴,气鼓鼓的说道:“刚刚五哥分明就是欺负人。”

“十一娘子,你说说,是不是我赢了?”她问道身侧侍奉她的女人,在寒冷的初春,只穿了几件单薄的衣裙。

“自然是小郎君赢了。”那被唤做十一娘子的女人温柔又宠溺的回道。

“哼。”她仍然不解气,“他把我的玉牌赢走了,下次我要赢回来。”

十一娘子遂又笑了笑,“下次,小郎君一定能赢回来的。”

一名侍女缓缓踏入内,并走到少年的身侧,俯下身小声提醒道:“公主,咱们已经出来很久了,再晚,就赶不上宫中的夜宴了。”

“五哥走了,我也得走了。”她将一块金饼留在了桌上,起身拂了拂袍服,“我下次再来。”

十一娘子随她起身,将她送出房间,“奴家随时恭候。”

“不过我还是很生气。”少年一边走,一边回想着刚刚在行酒令上输给了兄长的事,“我明明是对上了的。”

由于分心,她便忘了脚下的台阶,“郎君小心…”十一娘子虽跟在身后,但由于经营着酒馆,难免要回应一些酒客的招呼,便也未曾注意少年的脚下。

“没事吧?”张景初恰好就在门外,并扶住了差点掉下阶梯的绿衣郎。

少年抬起头,见是个男子,于是反应迅速的后退了几步,与之保持着距离,“没。”

但随着张景初从阶梯下跨进酒肆,整个人都被灯火所照耀,面容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少年的眼里突然变得闪烁,一是她的容貌,二是她的衣着,眉目清秀,身长玉立,“你是赶考的举人?”

“是。”张景初回道。

“既然是举人,怎么会来这胡姬酒肆。”少年又道。

“是有人举荐我来此。”张景初拿出玉牌。

“这不是我的玉牌吗?”少年惊讶道,并从张景初手中夺过,“好啊!”

“是刚刚入坊时,一位公子所赠。”张景初解释道。

“算了。”少年将玉牌还给了张景初,“愿赌服输。”

“我们走。”说罢便踏出了酒肆。

“小郎君慢走。”十一娘子送离道。

随后她又回到酒肆,打量了一番张景初,十分殷勤的走上前,“既是五郎引荐来的人,奴家自然要好好招待。”

“娘子是这家酒肆的主人?”张景初看着十一娘子,三十来岁的模样,风韵犹存。

“这间酒肆是奴家的。”十一娘子回道。

“我要住上一阵,等到开考。”张景初道,“我会付银钱的。”

“郎君想住多久都行,至于银钱,您是五郎送过来的人,不收钱。”十一娘子道。

“这怎么可以呢。”张景初拒绝了十一娘子的好意,“他是他,我是我,如若娘子不肯收钱,那我只好另寻他处。”

十一娘子再次打量着张景初,笑道:“读书人有骨气是好,但不要过了头哦,五郎可不是谁想巴结,就能巴结的。”

“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张景初不愿再向前,“这不是我来长安的目的。”

见她如此,十一娘子也只好随了她的意,“罢罢罢,我这里可不是寻常百姓能来的,不过我不收你的钱,但需要你为我做些事情。”

“什么事情?”张景初问道。

“到时候你便知道了,”十一娘子道,“难道你害怕?”

“好。”张景初应下。

十一娘子便亲自带着张景初前往了酒肆专供贵族的上房。

“娘子口中的五郎,究竟是何身份?”张景初跟在她的身后,好奇的打听道。

“郎君不知道么?”十一娘子反问,她捂嘴笑了笑,“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奴家猜,您一定猜到了。”

“五郎可不会随便引人过来。”她又道。

“长安果然是卧虎藏龙之地。”长安城内遍地都是权贵,不光是那一行人,还有刚刚她所扶的少年,张景初没有再继续追问。

“好了。”十一娘子推开一扇门,将张景初领了进去,“郎君就在此处住下吧。”

“多谢。”张景初背着行李踏入。

“奴家姓胡,客人们都称一声十一娘子,不知要如何称呼郎君?”胡十一娘又问道。

“张景初。”张景初没有遮掩自己的名讳。

“地方的举人,早在入冬前就已经陆续抵达京城,郎君却是刚到的长安。”胡十一娘揣测了一番,“初次碰面,就能得五郎引荐。”

“前不久,长安起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是自地方始,由一名举人所引起,听说还是当地的解元,所以才引起了重视,牵扯出了不少是非。”胡十一娘继续说道。

“张景初,”胡十一娘目不转睛的盯着着张景初,“郎君的名字好生耳熟。”

“十一娘子是想说,潭州的鱼鳞图册案吧。”张景初放下行李,从容的说道。

“看来,奴家没有猜错。”胡十一娘不但没有惊慌,且笑眯眯的说道。

通过刚刚遇到的兄妹,张景初也断定,这家酒肆并不简单,“十一娘子,看来并不似表面。”

“郎君都说了,长安卧虎藏龙,在这样的地方讨营生,哪能不多长个心眼呢。”胡十一娘解释道,随后又福身向张景初赔礼,“郎君勿怪奴家多言,这便与您赔个不是。”

“我既然会来这里,就没有那么多担心。”张景初坐了下来,拂了拂身上的灰尘,缓缓说道,“倒是娘子,既然已经猜到,就不怕给自己惹来麻烦吗。”

“长安的麻烦事太多,哪能避开所有,郎君有功名在身,说不定,奴家今后还能够仰仗一二。”胡十一娘回道。

“十一娘!”

“奴家还有客人要陪,就不叨扰郎君歇息了,郎君只管安心住下便是。”胡十一娘听到楼下的呼唤便要离去。

“好。”张景初点了点头。

“哦对了,”走到门口时,胡十一娘忽然回首,“今晚大明宫的丹凤门前,有皇家举行的灯会,圣人要与长安百姓一同观灯。”

说罢,她便踏出了房间,并合上了推拉的朱漆木门。

“丹凤门前的灯会啊…”张景初起身,走到窗前,从窗外可以看到坊墙以外的东市。

“公主,灯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一会儿圣人与娘子找不到您…”

“灯会年年都能看,出宫一趟可是难得呢,宫外的集市可比宫中热闹多了。”

“七娘,你看这个,”昭阳公主拿起小摊上的一张武士面具,“好看吗?”

“好看。”

“真的吗?”昭阳公主将其戴在脸上又问。

“好丑。”

长安的灯会对她来说并不陌生,胡十一娘的话,也勾起了她从前的回忆。

片刻后张景初离开了房间,走到楼下时,刚好瞧见胡十一娘正在与几个客人说笑。

胡十一娘见她下了楼,于是起身离开了用珠帘隔开的小间,向她走来,“郎君可是要去观灯会?”

“出去走走,”张景初回道,“难得佳节。”

“若是要去丹凤门,出了坊向东,从东市一路北上,直至尽头便是了。”胡十一娘热情的为她指了路。

长安一百零八坊与众多的十字街,她几乎熟记,又岂能不知道宫城的方向,“多谢。”

“郎君生得俊美,上元之夜,鱼龙混杂,可要当心呢。”胡十一娘又调侃道。

“天子脚下,难不成还有吃人之事吗。”张景初也笑着回应。

“也许呢,长安多权贵,吃人之事也不是没有,”说罢,胡十一娘凑近了些,“郎君有着一副好皮囊,说不定,就被哪家的王公贵女绑回家去了。”

“那就,多谢娘子的好心提醒。”

从酒肆出来,许是因为灯会即将开始,长安与万年两县的百姓陆陆续续走出坊间,就连东市,也比之前少了几成热闹。

张景初跟随着人流一路向北,最终走到了大明宫前。

只见威严的丹凤门前立着一座巨大的灯山,禁军将灯会场地隔绝开来,百姓们只能在场地外围观。

而场地内则是王公贵族及朝中大臣设立的帷幕,可以携带家眷近距离观看到灯会。

张景初站在人群中间,场地内有一些规模不大的表演,但她的视线却一直在丹凤门之上的城楼。

随着厚重的鼓声响起,宫城脚下的禁军突然增多,随着一道响彻云霄的鞭声,所有的人目光都看向了城楼。

“圣人至!”

天子驾临丹凤楼,与万民共庆上元,这是极为难得的场面,所以宫城脚下聚满了来自各地的百姓。

御座设立在城楼正中央,两侧分别是宗室与外戚,以及近臣的落座。

皇帝的出现,也预示着后宫中的妃嫔、皇子、公主,会陪着一同抵达城楼。

由于皇后早崩,中宫一直空悬,所以皇帝身侧陪同的一直是贵妃萧氏。

“开灯燃市!”随着一声高喊,灯山被瞬间全部点亮,整座宫城,亮如白昼,万民欢呼。

城下百姓议论得最多的,除了君王外便是他身侧的妃嫔,还有受宠的皇子与公主。

“贵妃娘子不愧是将门出身,气质与仪态可堪中宫。”

“圣人没有册立皇后,谁敢说萧贵妃不是六宫之主呢,就连储君,都是由贵妃娘子抚养长大的。”

提到皇帝的宠妃萧氏,便自然又想到了她的女儿,昭阳公主。

与其他皇子公主一样,昭阳公主也出席了这场灯会,并吸引了不少目光,以及议论。

“昭阳公主已及笄开府多年,却不曾招选驸马,听说圣人几次指婚,都是以死相逼。”

“难不成公主心中,早已有所属之人?”

“谁知道呢,不过,以圣人的宠爱,若能尚昭阳公主为妻,对于日后的仕途,大有益处吧。”

张景初站在议论的人群中央,目光一直注视着城楼,尤其是自昭阳公主出现开始,她的视线,便未曾离开寸步。

但城楼下的人实在太多,即便她也在张望城下,也在寻找,张景初的身影。

明天会休息一天不更新哦,后天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长安行(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