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21章 险阻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21章 险阻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成肃次日便离开江陵。

成之染不知道他究竟对宗棠齐说了些什么,竟说动对方老老实实待在此地。

抱恙多日的会稽王终于痊愈,送客之道礼数周全,亲自率领荆州文武将佐,一路送到桃花渡。

江波浩淼,碧空如洗。东府水师浩荡东归,千帆并举,旌旗蔽日,仿佛离去的候鸟,渐次消失在天际。

成襄远站在岸边,许久才收回视线。与成肃告别,他似乎还有些不舍。

成之染笑道:“麒麟,后悔了?”

“才没有,”成襄远摇头,坚定道,“我要随阿姊西征!”

会稽王听闻他二人交谈,倏忽投来了目光。他端详成襄远一番,竟一时出神,神情似有些萧索,不知在想些什么。

成襄远礼貌行礼:“在下成襄远,见过会稽王殿下。”

他是成肃次子的身份,会稽王早已知晓,只是望着他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唯独沉沉双眸流露出几分怔忪。

成之染心中一动,颇有些懊恼,她不该在人前称呼襄远的小字。

她不由得看了会稽王一眼。

“你……”会稽王并未察觉她的目光,略一迟疑,问成襄远道,“小郎如今几岁了?”

成襄远不疑有他,脆生生答道:“十二岁。”

会稽王眸光一动,业已远去的风云忽而翻腾起冷冽潮气,让他尘封已久的心底一阵刺痛。

他望向高阔云天,呢喃道:“十二岁……”

成之染见状,不动声色地挡在二人中间,对会稽王道:“时辰不早了,殿下可要回城?”

会稽王“嗯”了一声,仿佛才回神一般,吩咐众人打道回府。

他看了成之染一眼,那目光复杂得很。

多少年以来,他那不成器的独子,可是固执地要娶她呢。

然而这样的女子,又岂是苏弘度所能驾驭的?

会稽王心有余悸,稳了稳心神,问道:“中郎将打算何日出征?”

“不急,不急,”成之染笑道,“如今江水枯少,巴东三峡礁石密布,难以行船。只怕还要在此再叨扰几日,多做些准备。”

会稽王思索一番,道:“如今伐蜀风声甚嚣尘上,中郎将务要考虑周全。若淹留在此,旁人还以为畏葸不前。”

成肃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要赶人了。成之染挑眉,道:“多谢殿下提醒。”

会稽王沉默了半晌,冷不丁又道:“中郎将有分寸便好。”

成之染打马回城,慷慨音声仍回荡在会稽王耳畔。

“朝廷此前两度伐蜀,都无功而返。事不过三,成败在此一举。重任在肩,不得不慎之又慎。”

————

成之染亦无意在江陵久留,待大军整顿妥帖,便挥师西上。

离开江陵城之日,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宗棠齐未能成行,宗寄罗兄妹则各领千余人投在成之染麾下,也算是替他全了心愿。

宗寄罗认真做了个五彩斑斓的辟兵,拉着成之染系在手腕上,道:“如今虽不到端午,我这番心意,却并无二致。”

那辟兵鲜艳夺目,透着女儿家的心灵手巧,成之染看了半晌,一时间怔然。

柳元宝在一旁见了,也扭扭捏捏地向宗寄罗讨要。

“柳参军好大的脸面啊,”宗寄罗笑道,“我是送给益州都督的,哪里能轻易给旁人?”

柳元宝之父柳诣与他们一道,若是看到问起来,她还会不好意思的。

柳元宝没想那么多,正缠闹之际,宗寄罗见成之染仍心思沉沉,不由得诧异:“狸奴,这是怎么了?”

成之染默然,轻抚着腕上辟兵,眸中浮荡着潮气。

许多年前她随义军西征庾氏,端午那日正在寻阳城中。江岚亲手将辟兵系在她手腕,成誉和李劝星也都在。故人寥落,旧恩飘逝,当年不曾染血的双手业已污浊不堪,那样的时光,也宛如江风浩荡而过,从此再也不可得了。

“没什么……”她敛首低眉,勾唇一笑,轻轻道,“这可是个好彩头。”

江水滔滔,水师迢递,满眼青绿,鸟鸣啁啾。

成之染似乎始终满怀心事,独自一人待在船舱里,话也比平常少了许多。

宗寄罗站在船头瞭望,苦等了许久,终于望见远处江心浮现出一丛绿影。她连忙把成之染从屋里拉过来,指着前方道:“你还认得吗?那是云雷洲。”

“云雷洲……”成之染不觉喃喃。

宗寄罗陷入了遥远的回忆,感慨道:“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里。不瞒你说,那时候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小娘子。我阿叔还不相信,到最后,还不是被我说中了!”

成之染不由得笑了笑,道:“我乔装改扮,不过是为了保住小命而已。我也很怕的,庾慎终那厮,时常说要将人扔到江里喂鱼。”

听她提到庾慎终,一旁成襄远顿时好奇地凑过来,道:“这就是庾慎终身死之地?”

成之染颔首。

“他死的时候,一定很惨罢?”成襄远犹犹豫豫道。

时隔多年,成之染谈起那时情形,凄风苦雨中铺天盖地的彷徨和恐惧,早已淡退了浓烈的颜色。她神态从容,语气平淡,仿佛仅仅是其中平平无奇的旁观者。

听闻林仙客以身护主的故事,成襄远问道:“庾慎终那样的坏人,也有人甘愿为他而死吗?”

成之染不由得与宗寄罗相视一笑,道:“你这话问的,跟十三娘当年一模一样。”

“哦?”成襄远望着宗寄罗,问道,“十三娘,当真会有那样的人吗?”

宗寄罗倍感亲切,对成襄远道:“等你长大了,自然会明白。”

成襄远面露迷茫,侧首又问徐望朝:“二郎明白吗?”

徐望朝只比他年长三岁,少年想了想,道:“效死勿去,人臣之分。”

成之染未置可否,她转头望着远处景致如画,仿佛丹青勾勒一般。

“死在此地,亦是幸事。”

————

春风骀荡,春雨连绵,淅淅沥沥地笼罩着大江。天潮潮地湿湿,四下里烟岚弥漫,浸润着泥土,草木,溪流。

大军行至七百里三峡,两岸耸峙的高山宛若长龙蜿蜒,巍峨挺拔而又连绵不绝,不时有瀑布飞流直下,如银河洒落,飘摇迷蒙,浩荡生风。山峦层叠,古木森然,遮天蔽日,形成一道道巨大的天然屏障,日月仿佛被这片山峦永远囚禁,只能从一线云端散出微弱的光芒。

一重又一重峡谷间滩险流急,跌宕回旋,令人望而生畏。船只单凭帆桨之力无法逆流而上,诸军将士曝露于野,轮流用纤绳拉拽着重楼高舰,一步又一步牵系船只勉力向前。稍稍平缓的两岸尚有狭窄的浅滩,越行到险峻之处却只有山石林立,不见天日的谷底阴暗潮湿,青苔密布,水渍淋漓,将士们拖曳着船只,手脚并用,在寒气逼人的乱石间艰难爬行。

江涛如猛兽般扑向船只,仿佛瞬间将一切吞噬。纤绳绷紧了,颤抖着,战船在翻滚江水中摇摇欲坠,几近倾覆。

成之染在船上颠簸得七荤八素,心跳声在胸膛里乱撞,她冲到外间甲板上,每一步都在颤抖。

成襄远大喊:“阿姊!”

他要跟上去,被徐望朝一把抓回来,一眨眼功夫,已有人抢先一步出去了。

成襄远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徐望朝道:“我阿兄去了,没事的。”

徐崇朝追出门去,望见成之染走路都不稳,险些摔了个趔趄。然而她脚下并不停留,跌跌撞撞地下到舱室里。

划桨的兵士正应着鼓点,拼力与逆流相抗,脸庞被无尽汗水打湿,犹如被江水浸泡的土壤,疲惫而又坚硬。他们双手紧抓着船桨,手臂上青筋暴起,犹如老树盘根错节的根须。

成之染望见他们眼神里充溢的惊疑不定,顿时冷静下来了。

人处在这种惊涛骇浪中,生死二字早已翻滚了无数来回,恐惧和不安因慌乱而滋生,又如野草般疯长蔓延。

成之染目光掠过船舱,落在每一位划手身上,酸涩又激荡的情绪充盈胸臆。船身猛地颠簸了一阵,她扶着墙壁站稳,高声道:“我还没活够,你们休想死!就算是山神水鬼来了,也要问我答应不答应!”

她说罢接过鼓槌,坚定而毫不紊乱地捶击鼓点,目光如玄甲般深沉。众人闻声登时又振奋起来,紧随着鼓点起落咬牙使力。

徐崇朝听着船桨翻动的吱呀巨响,在舷梯上默立半晌,到底没有下去看一眼。

也不知过了多久,船队终于度过这一段险滩。成之染暗中松了口气,传令诸军休整,轮换纤手和划手。漫漫前路,终须一步一步走出来。

曲折奔腾的浩荡江流撕扯着战舰,悬崖峭壁上屹立千年的古柏俯瞰众生,猿群啼鸣刺破天际,哀戚而令人垂涕。涛声、猿声和水雾之间,回荡着悲壮而激昂的号子,那声音击触在峭壁之间,定格为此间险峻和艰辛。

行出广溪峡,旷望兼川陆,白帝城就在眼前。

从江陵行到此处,其间一千二百里。大军出发时依稀春日,如今已是盛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