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20章 栖托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20章 栖托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新年伊始,素来是正旦朝会的日子。荆州虽远离京都,阖州上下的新官旧吏,也络绎不绝地前往刺史府拜望。

成之染在刺史府后宅醒来,人是怎么回来的,她已经记不清了,脑海中隐约响起破碎的歌声曲调,以及幢幢灯影中笑语喧嚣的诸多面容。

前院中还正热闹,她悄悄出门,看了眼接踵而至的人群,头也不回地纵马离开刺史府,穿过满眼喜庆的大街,叩响了南郡太守府的大门。

太守府门可罗雀,守卫上下打量她一番,仿佛想到了什么,顿时一脸拘谨道:“阁下来得不巧,府君出门了。”

“我知道,”成之染面不改色,“我找十三娘。”

听闻成之染前来,宗寄罗兴冲冲赶到门口相迎,一眼望见她又惊又喜。她叔母邓氏新近产子,一家人都围着那婴孩转,宗寄罗随宗棠齐闭门在家,忙里忙外的,那双持枪的手抱起襁褓也轻松得很。

成之染到后宅给邓氏见了礼,就来到宗寄罗院里。冷风夹杂着细碎的雪花,两人在窗前对坐,闲聊了半晌,成之染问道:“益州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宗寄罗笑着看她,“恭喜啊,益州都督。”

“说什么益州都督,都是些唬人的名头,”成之染话锋一转,道,“你可愿随我前去?”

宗寄罗眉头一动:“那是自然了。”

她话虽如此,神色却有些迟疑。

成之染啧了一声:“我此番入蜀,就是要取乔赤围性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想去,”宗寄罗朝窗外望了一眼,道,“可太尉没有让我叔父去,他几番请命,都被拦下了。”

“太尉是太尉,我是我。”

宗寄罗眸光一闪:“你……”

成之染以手抵唇,笑着摇摇头。

宗寄罗略一沉吟,道:“朝廷两度出师不利,你可有破敌之法?”

“不曾。”

宗寄罗吃惊:“我看你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还以为有什么对策!”

成之染拉住她胳膊,正色道:“我这不是来找你商量了吗?”

宗寄罗失笑,思索了一番,吩咐侍女道:“取我舆图来。”

成之染回到刺史府,已是日影西斜时。往来宾客踏破了门槛,直到这时候才逐渐散去。

前堂中,成肃好不容易得了空,正活动筋骨时,成之染就到了。

成肃瞥了她一眼,道:“听人说你出门了?”

成之染并不隐瞒:“去了太守府。”

成肃抖了抖袍袖,绛紫官袍在日影下熠熠生辉。他负手而立,道:“宗棠齐叔侄来过。”

“他请求伐蜀。”

成肃叹了声:“不错。”

成之染端详他神情,看不出什么门道,于是道:“宗氏与叛贼血海深仇,宗将军性子又不好,若回到蜀地,免不了大开杀戒。旁人就算了,他——我可管不住,到时候叛军拼死顽抗,反倒是麻烦。阿父绝不能答应他。”

成肃颔首道:“我让他留在江陵。”

成之染沉思不语。

成肃问:“你有话要说?”

“阿父对宗氏,总要有个交代才是,不如让宗氏子侄前去。我虽无法节制宗将军,其他人不在话下。”

成肃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未置可否,只是问:“伐蜀,你可有对策?”

“兹事体大,还需多斟酌几日,定不负太尉所托。”

成肃似乎也并不急切要她的回答,只是接连数日都看见成之染从府外归来,便随口问起她的行踪。

桓不识如今已担任军府主簿,在一旁答道:“中郎将日日到军中练兵,卑职还有几次见她往太守府去。”

成肃目光一顿,没再说什么。

————

上元节前后,江陵下了场大雪,满城花灯平添了几分清冷风致。

隐约笑语随风飘到庭院中,成肃独自待在槐荫堂,盈盈灯火下,巨幅舆图铺展在案上,明灭之间,沉静幽寂。

通传来报,成之染求见。

外间风雪正盛,成之染裹挟着寒气步入屋中,摘下斗篷抖了抖,地上顿时化出了雪水。

成肃道:“怎不去看灯?”

成之染一笑:“我复命来了。”

她走到案前,目光掠过层峦叠嶂间深沟高垒的城池,问道:“看来阿父早已成竹在胸。”

成肃负手道:“那你呢?”

灯影幢幢,倒映在成之染眸中。

“此番出征虽是为了收复蜀地,其实所需攻下的,唯有锦官城而已。往年朝廷出兵,一路上攻城略地,只会让大军越陷越深,到最后寸步难行。因此我出兵,志在速攻锦官城。”

她缓缓绕着舆图走动,一双眼睛却紧盯着图中一处。

“锦官城地处巴蜀腹地,自下游西上,有内外两条水道。赵郎当年伐蜀,走的是内水,兵败黄虎城,前车之鉴在此,大军此番该从外水走。”

成肃颔首不语。

“然而兵者诡道,虚虚实实而已。如此浅显的道理,恐怕逆贼反而不会信,为稳妥起见,必然派重兵驻守内水,”成之染止步,指着二水合流处,道,“如此一来,我军更要取道于外水,至于内水,只需派疑兵掩人耳目。”

成肃皱紧了眉头:“叛贼的心思,又岂能拿准?”

“那就赌一把,”成之染不慌不忙,道,“倘若天命在我,自然能拿准叛贼的心思。”

成肃沉默了半晌,忽而笑起来:“可,正合我意。”

“天机不可泄露,若被人知晓,这招可就不灵了。”

成之染言尽于此。选择哪条路,都不过碰运气罢了,若上下齐心,才有取胜的机会。

此时最不能动摇的,就是军心了。

成肃明白她意思,一口应下了,叮嘱道:“你只管整顿人马,若哪个不服管教,为父收拾他。”

成之染心头热流涌动,忍不住问道:“阿父为何如此信我?”

成肃仿佛听到了什么可笑的话,看了她一眼,道:“我不信你,还能信谁?”

成之染默然,半晌道:“旁人未必不可信。”

“徐大将军落败,有几人随他?”

成之染不语。

成肃踱步到窗前,推开了窗子,风雪扑面而至。他喃喃低语:“会稽王该要到了罢。”

————

春寒料峭,柳色如烟,下游终于传来会稽王音信。

成肃一早搬到军营中,将刺史府提前腾出来,军中的气氛陡然一变,仿佛出征之日也近在眼前了。

会稽王舟车劳顿,抵达江陵时脸色不太好,一连数日都闭门不出。成之染虽觉察一丝微妙,却也分不出心思再探究一二。

成肃就要离开了,她见惯离别,此时仍不免心神不宁。

这些日子成襄远一直跟着她,好奇又认真地问这问那,仿佛在家塾一般孜孜不倦。临行前一日,他终于开口:“阿姊,我不想回去,不想离开你。”

他个头比成之染矮了不少,成之染依旧如往日一般摸着他脑袋,道:“麒麟都已经十二岁了。”

成襄远依依不舍地望着她。他容貌昳丽,将来长大后,定然是郎艳独绝的贵公子。单单对上他目光,成之染便有些不忍拒绝,于是道:“我做不得主,你去问阿父。”

成襄远果然去找成肃了。军中忙得很,他一直等到众人都离开,才让人通传。

成之染伫立帐外,望着天边光华绚烂的云霞,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不多时,成襄远满脸雀跃地出来,一看便知他如愿以偿。成之染笑道:“阿父还是疼爱你。”

成襄远喜出望外,仍不忘替成肃传话:“阿父找阿姊。”

成之染拍了拍他肩膀:“我也正好要见他。”

父女临别,各怀感慨。

成肃拿起几案上一封书信,道:“到了白帝城再打开。”

成之染接过来一看,信封上几个大字歪歪扭扭,是她父亲的亲笔。

她问道:“是此番行军路线?”

成肃笑而不语。

成之染将书信收好,成肃又叮嘱一番,生怕她不放在心上。她忙不迭答应下来,打岔道:“我也有些事要交代阿父。”

成肃看了她一眼,道:“说来听听。”

成之染跪坐案前,从签筒中取出枚令签,往案上一放,道:“豪强聚敛,封锢山泽,以致民无定本,伤治为深。惟愿阿父效法庾大司马,为流民分境画疆,使百姓各安其居。”

这是她早在南征海寇事了,心中便难以释怀的关节。若不是因为东府与李氏的纷争,这些事早就该做了。个中利害,成肃自然清楚。他微微颔首,道:“可。”

成之染又取出第二枚令签,道:“荆州地广千里,守宰拥兵一方,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无论如何,务要割分郡县别置一州,先朝亦有前例。”

成肃不由得展眉:“我亦有此意。”

成之染暗自松了一口气,取出第三枚令签:“最后一件事,是请阿父为徐家三娘主婚。”

成肃始料未及,略一沉吟道:“她几时有婚事了?”

成之染垂眸:“谢三郎答应了我家的婚事,阿父难道想出尔反尔?然而谢公毕竟死在阿父手中,我与谢三郎缘尽于此。三娘子与我情同姊妹,就让她嫁给谢三郎罢。”

成肃目光沉沉地打量她一番,问道:“你果真是这样想?”

成之染点头:“三娘子亦无不可。”

成肃默然良久,终于开口道:“好。”

成之染闻言,当即站起身朝他深深一拜。

成肃叹息一声,帐外突然有人来通禀:“太尉,宗太守求见。”

见成肃瞬间黑了脸,成之染淡淡一笑:“宗将军性子执拗,阿父莫与他计较。事到如今,由他不得。”

她退出帐外,宗棠齐正朝她看来。

成之染颔首致意,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