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12章 洛阳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12章 洛阳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那日遣封懿巡城,闹出了不小的阵仗,不仅引得内城中人心浮动,连广固周围郡县都听说都官尚书已投降。

这日游骑将一行人带到,对方声称是封懿的同族,刚刚从关中回来。

成肃唤封懿过来,两下里相认,尴尬中又透露着辛酸。

来人正是独孤灼后来派往关中求援的祠部尚书封隆。

数月来投降的伪齐官员如过江之鲫,封隆虽贵为尚书,成肃也并未有多在意,只是在听对方提到羊粲之时,幽然投去了探寻的目光。

“罪臣正是随尚书令羊粲一同去往关中的,”封隆心知尚书令的分量,长叹一声道,“实不相瞒,羊令与宇文盛旧时相识,交情匪浅,因此说动了对方出兵,派一万步骑随他出关。可是刚走到洛阳,便传来关中战败于徒何氏的消息,那步骑又被调派回长安。羊令万般无奈下滞留于洛阳,罪臣深知独孤氏气数已尽,故而星夜兼程赶回来,到将军帐下请罪。”

见他言辞还算诚恳,何知己出言安抚。成肃仍一声不吭。

成之染倒是觉得封隆话里有古怪,他与羊粲一同去往关中请兵,如今魏军已兵临城下,三国之间到底是何等形势,他二人心里都应当清楚。

可为何羊粲不肯回来?

还是说,封隆先回来,是在替羊粲投石问路?

封隆见成肃沉默,心里也没底,频频以目向封懿求助。

封懿犹豫着不敢搭言,忽而听到一道清脆的声音。

“阁下好算计!”

成之染音声朗朗,正色道:“大军围城已数月,而独孤氏仍婴城固守,无非是苦等宇文氏援兵。若宇文盛击败徒何氏,紧接着必会调兵给羊粲。到时候他领兵从南来,与阁下里应外合,岂不是让我军腹背受敌?”

大帐中落针可闻,封隆吓得一哆嗦,咽了口吐沫道:“罪臣绝无此意!宇文盛大败于徒何氏,纵然苦战后扳回一局,也难免落得两败俱伤的境地。他自顾不暇,哪里还会来帮独孤氏?罪臣岂会将身家性命押给宇文氏!”

成之染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那羊粲为何不与阁下一同回来?”

封隆紧张得涨红了脸,道:“他毕竟贵为尚书令,多年来为独孤氏效力,因此才畏罪惶恐,不敢与将军相见!”

“成大将军岂会是小肚鸡肠之人?”成之染板着脸道,“只是阁下独自归降,不能不令人生疑。”

“罪臣此心昭昭,望将军明察!”封隆顿首道,“罪臣愿修书给羊令,规劝他冰释前嫌,早日投诚!”

成之染听闻这句话,暗自松了一口气,那羊粲果然是待价而沽。

她并非不相信封隆的话,只是相比于封隆,羊粲的地位显然更重,若有办法将羊粲劝降,无疑会给独孤灼当头一棒。

“阁下快请起,”成肃看完了热闹,终于开口道,“如今世道不安稳,洛阳更处于四战之地,羊令在那里实在不稳妥。阁下且安心在营中,待羊令归来之日,某当为二位酾酒压惊。”

封隆久居朝堂,如何不明白成肃的意思,当夜便写好了给羊粲的劝降书。成肃拿着这书信略一沉吟,对何知己道:“这羊粲看来颇为持重,单凭封隆的书信,恐怕还劝不动他。”

“其人少不得利诱。光禄大夫乃三品清显之职,正合其名位。”

成肃微微颔首道:“若能有天子册书为证,则最为妥帖。可惜如今来不及。”

“暂且以车骑将军印信为证,也未尝不可,”何知己斟酌一番,道,“事急从权,顾不得那么多了。”

二人定计,即刻便召集诸将佐,商议前往洛阳迎接羊粲的人选。

洛阳尚在宇文氏手中,前路漫漫,险象环生,不能不慎重。

成肃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过,缓缓道:“此去洛阳,往来平川,星夜兼程,往返至少二十日。”

成之染眼前一亮,尚不及开口,众将领纷纷请缨,生生将她的话压下来。

大帐中一时间七嘴八舌,成肃在喧闹声中检视一圈,一张张兴奋的面孔闪过,渐次归于平静。

“元破寒听令。”

元破寒出列,朗声道:“卑职在!”

“着你率二十人星夜赶往洛阳,务必将羊粲请回。”

元破寒喜形于色,郑重领命,又听成肃叮嘱道:“沿河西上,千万小心。”

“请第下放心!”元破寒兴冲冲地回去准备,即日便出发。

成之染几人送他离去,元破寒回马招手,笑道:“不过二十日,等我好消息!”

一行人纵马远去,萧瑟秋风中背影依稀。成之染注目远望,天地间寂寥山川入眼,不由得喟然艳羡。河南元氏根基原本在洛阳,成肃这样的安排,未尝不是给元破寒重返故土的机会。

然而她嘴上依旧不饶人,嘟囔道:“郡公不用我三寸不烂之舌,竟让元郎去对付那只老狐狸。”

徐崇朝侧首看她,轻笑道:“那羊粲出身泰山望族,讲究多着呢,军中多伧武之气,若言语不和惹怒了对方,岂不是适得其反?元郎毕竟是元武侯后人,不看僧面看佛面,羊粲总会对他客气点。”

斯人已逝,流风惠连,身为元仲衡之孙,元破寒与宣武诸将,终究是不同的。

世道看重名家,三齐更是如此。成之染黯然垂眸,半晌轻哼了一声,道:“怎么,我好歹也是庐陵郡公之女,还不够给他面子?”

徐崇朝无语。

————

元破寒这一去,可不止二十日。

十月寒冬,北风卷地,寒露凝霜,百草枯折。从民间征收的冬衣陆陆续续送到军营里,数万将士总算有了御寒的衣物。饶是如此,北地彻骨的寒气依然折磨人。

成之染打马在寂寥荒原上巡视,入目皆是灰扑扑一片,群山草木,瓦舍茅屋,都在黯淡沉寂中失去了颜色。

冷风直吹得皮肤生疼,她揉了揉冻僵的脸颊,手指触碰到冰冷的铁盔,一丝凉意顿时从指尖渗入。

大军围城已数月,近日来接连有士民出逃,游骑巡视的任务也日益加重,拦下来细细盘问,揪出了不少有头有脸的官吏。

成肃对这些人还算宽和。若对方有意投诚,便在军中安排个职务;若执意离开,他也不至于阻拦。

但成之染能看出,她父亲心情似乎并不好。都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齐主独孤灼连面都没露一下,铁了心要跟大军死战到底。而大军硬要攻城,也绝非易事。

因此,不仅城中的独孤灼日夜盼望羊粲归来,连成肃也是一般。他隐隐有些期待,若独孤灼看到羊粲空手而归,不知会作何感想。

“元郎怎么还没有回来……”

自从元破寒走后,成之染总念叨这句话,徐崇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他望着远处平林漠漠,也同她一般担心元破寒的安危。沿河西上,途径三国,险象环生,不容小觑。

官道尽头转过一行人马,众人精神都为之一振。

赵兹方领兵上前。成之染看清来者,不由得泄气。

看样子,又是来投降的人。

近日来降者如过江之鲫,众人心中已毫无波动。赵兹方例行询问一番,听闻这人的名姓,不由得一愣。

“叱卢密?”

叱卢密自报家门,声称自己原本是伪齐的徐州刺史,因奸臣陷害,被迫流亡于北晋,见如今大军克日平齐,他特来投诚。

“又是从晋地来的,”成之染上下打量着他,怪道,“你既是胡人,为何不好好在晋国待着,偏要跑到这里来?”

叱卢密三十多岁,一副络腮**添了草莽之气。他改换了汉人服饰,若不仔细看,却也分辨不出身份。

“我本仰慕晋主慕容晦英名,因此走投无路才前往投奔,”叱卢密稍有些为难,捋着胡须道,“可那人却是名不副实。他多疑善变,又刚愎自用,动不动便要诛杀大臣,连从前的部族大人都不放过。我每天惶恐度日,这几年很是难熬。”

见成之染不语,叱卢密干咳了一声,道:“久闻成大将军英明神武,我便舍了身家性命来投奔,惟愿在将军麾下效犬马之劳。”

成之染似笑非笑:“我怎不知叱卢将军从何处听说成大将军的美名?只知道在这儿花言巧语。”

叱卢密闻言,正色道:“成大将军的威名,天下谁人不知晓!他起于布衣,诛灭庾氏,匡扶帝室,如今兴师伐齐,更是所向披靡。岂不是将星入世、天纵英才?”

成之染看他一脸严肃,笑了笑:“在下只是玩笑话。阁下若要见将军,那便有请罢。”

她打马掉头,还没走两步,忽听后面有人喊:“小将军留步!”

成之染回头一看,霎时间喜上眉梢,对叱卢密道:“好事成双。阁下赶上了好时候!”

旌旗猎猎,马鸣萧萧。元破寒纵马而来,周身浮荡着落日余晖,宛如暮色四合时天边亮起的小星。

明光铁甲如寒霜凛冽,唯独他笑容明朗,神色怡然,正是这一众人马中最耀眼的一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