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11章 久战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11章 久战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烈日当空,正是秋老虎厉害的时候。大军此前在江南,何曾经历过这般干燥的天气,在日下站一会儿便头顶冒火,还没说两句便口干舌燥。众人都乏了,待在树荫下乘凉。

成之染趁着早间凉爽去巡城,回到营中换岗时,差点撞上里外进出的士卒。

见他们肩扛圆木憋得脸通红,成之染恍然想起,这是封懿在指挥着营造攻城器具。

她脚下一转,寻到城中的工坊,里头正一片热火朝天。数百名精壮士卒**着上半身挥汗如雨,见成之染进来了,也只擦了擦汗瞥一眼。

院落中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材木,碎屑堆得到处是,混杂着奇异的芬芳。她越过众人往正堂去,远远便看到一个人影伏案于窗前,正是封懿。

他提笔在案前勾画,神情镇定而专注,与往日瑟缩之态判若两人。

不过一见到成之染,他的镇定和专注便散了,眸中又闪过一丝戒惧。

“封尚书,在下偶然路过,便来观摩一番。”

封懿慌忙站起身:“不知小将军大驾光临——”

“封尚书客气,”成之染抬手止住他,开门见山道,“阁下在营中许多日,可造出什么新奇的玩意?”

封懿恭敬道:“新奇谈不上,壕桥、云梯、轒辒车,都是攻城常用的器具。”

成之染隔着窗子往外看,场中横铺的一排,似乎是壕桥已初具雏形。

“护城河宽广,这壕桥可还够用?”

封懿对此颇自信:“小将军莫要小瞧这壕桥,夹板间都有枢纽,到时候自可伸展开。”

成之染倏忽想到,围城还不知需要多久,若到了冬日水面结冰,壕桥反而派不上用场。于是蹙眉道:“这倒不打紧,关键是破城的器械。”

“自然是有的,”封懿恭顺地笑笑,道,“小将军请随我来。”

成之染跟着他移步到院中,高墙下赫然矗立着一行奇形怪状的陈列。

她站在高大的木架下,好奇道:“这是何物?”

“此乃抛车,”封懿指着炮梢一端皮窝道,“在此处装上石弹,另一端系炮索,由众人一同拉拽,石弹便借力抛出,射程可达数百步。”

成之染略一思索,道:“这石弹投掷出去,除非能刚好击中城头,否则如何能摧毁竖直的城墙?”

“确实是如此,抛车最擅长投射火种,”封懿笑了笑,道,“广固内城固若金汤,要击破城墙谈何容易?攻城之策,还得靠冲撞城门或者翻越城墙。”

他指着旁边初见雏形的冲车和飞梯道:“在下依据旧图改造一番,不日便可以完工。”

成之染并未见过这些,正要仔细问,只见门口进来个通传的兵士。他看看成之染,又看看封懿,面色很是犹疑。

成之染挥手道:“封尚书不是外人,但说无妨。”

那兵士便大声道:“东平毕渊来降,正在中军帐内!”

“哦?”成之染眉头微动,对封懿笑道,“封尚书,我先去看看,告辞了!”

封懿干笑道:“小将军请便。”

先前毕冲从城中出逃,半路被魏军抓了回去,给独孤灼写了封劝降书。成之染初听他二人名姓,心下估摸着多半是同宗的兄弟。

待进帐见到毕渊,她不由得一愣。毕渊与毕冲眉眼相仿,但神情气度迥然不同。相比于毕冲瑟缩之态,他言谈举止颇为从容,与成肃酬答不慌不忙,端的有几分世家气度。

成之染悄悄拉了拉徐崇朝衣袖:“这人是什么来头?”

“毕冲堂兄,”徐崇朝低声道,“他从前是独孤灼手下的东中郎将,因为与达奚遁有隙,三年前逃到伪晋。”

这人是从伪晋跑回来投降?

成之染心中一动,却听成肃问起晋主的为人。她目光移向毕渊,对方言语虽平和,细听之下却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晋主慕容晦年不满四十,年富力强,堪称明主。”

诸将佐闻言,不少人皱起了眉头。当着他们魏国人说这些,是几个意思?

成肃面不改色道:“此话怎讲?”

毕渊悠悠然捻须,似有些喟然:“当初晋国为贺楼骞所灭,晋主忍辱负重,直到贺楼骞身死,便趁乱复国,彼时年仅十五岁。他二十余年来东征西讨,击败诸多塞外强敌,与周齐争霸于中原,大有一统北地之势。”

成肃沉吟道:“我军在齐地数月,慕容氏竟然毫无动静,岂不怪哉?”

毕渊摇头道:“独孤氏原本地跨燕齐,却因十几年前稽里陂一战,险些被晋主屠灭殆尽。若不是先主独孤嘉南逃于广固,恐怕独孤氏血脉便早已断送。晋齐之间你死我活,晋主恨不得独孤氏覆亡,只隔岸观火罢了。”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细思之下却经不住推敲。成之染忍不住插嘴:“我军如今将平齐,与慕容氏对峙于大河南北。大魏国力远胜于伪齐,这情形恐怕并不是慕容晦所乐见的。他既有兼并之志,又怎会因旧怨而坐视不管?”

“这……”毕渊难得露出讶然的神色,见说话这人年纪并不大,在诸将面前却颇为随意,而成肃也并未出言制止。他心中疑惑,略一犹豫道:“话虽如此,可晋主心思深沉,难以捉摸,在下也不敢妄言。”

“哦?”成肃闻言,眸光一闪,“阁下但说无妨。”

“在下寄寓于晋地边关,对朝中形势所知甚少,只是听说了一些传闻,”毕渊顿了顿,微微蹙眉道,“风闻这几年,晋主性情大变,不仅暴躁易怒,还错杀许多能臣,远没有早年间英明神武。对三齐战事,他或许有失权衡。”

成之染侧首问道:“他疯了?”

“这还不至于,”毕渊愣了愣,道,“在下也只是揣测,晋主并不似阁下深谋远虑。”

成之染轻笑一声,心头疑虑却不解。就算慕容晦一时糊涂,可以后又该如何?慕容氏强盛,若两国刀兵相见,那可当真是麻烦。

成肃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与毕渊言笑甚欢。待将人送走,何知己笑道:“这个毕渊,倒有些见识。”

“他在齐晋之间仕宦多年,哪里能毫无本领?”成肃负手在帐内逡巡,半晌开口道,“羊毕封高四家,如今先后来降,城内人心离散可见一斑。但独孤灼铁了心要死战到底,广固城池坚固,仍不容小觑。”

成之染道:“我方才去看了封懿,他那些攻城器具都已见雏形。若全部建造完毕,还需要一段时日。”

成肃看了她一眼:“看完了感想如何?”

“巧则巧矣……”成之染眼前浮现出所见的庞然大物,沉思道,“可这些只是空壳,内里需得由兵士撑起来。再过一两个月便入冬,军中可备好寒衣?”

何知己应道:“寒衣已向附近郡县征集,立冬前就能收齐了。”

“离京已四个多月……”成肃轻叹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冬日必破敌。”

————

大军围困广固城,已整整三个月了。天高云淡,草木枯黄,成之染闻说京师又遣使前来,便兴冲冲地赶往中军大帐。

空中一声雁鸣,她仰头一望,鸿雁正结队南飞,去往山温水暖的江南避冬。

她久久驻足,心头浮起淡淡的惆怅。

这时节,家中正忙着做重阳糕罢。

成之染咽了咽口水,不由得暗叹。大军远征在外,虽有四方郡县供应粮草,但饮食一切从简,聊以充饥。军士在外待久了,渐渐也生出思乡之情,每日遥望着广固城,恨不能把城墙盯出窟窿来。

罢了,早日攻下广固城,便可早日回家了。

成之染刚步入帐中,脚下因众人诡异的沉寂而一顿。

堂首正兀然站着位绿袍使者,手中捧着明黄的诏书,垂眸打量着跪在下首的成肃。

正是尚书吏部郎王恕。

成之染看到成肃宽阔的背影,心中正惊疑不定,王恕便温声说道:“将军千里奔袭,曝露于野,劳苦功高,既是今上垂恩,岂有不受之理?”

成肃仍长跪不起:“三齐归顺,皆是国朝恩泽所化、天子圣德所感,臣草莽兵锋,岂可掠美!恳请今上收回成命,以待有德之人。”

他二人一站一跪,你来我往争辩了几回,成之染算是听明白了。王恕这一次奉天子之命,前来为成肃加太尉之职,成肃则坚持不肯,两方一时僵持住。

半晌,王恕无奈摇摇头,终于妥协,将成肃扶起,叮嘱他上书向皇帝说清楚。

帐中气氛这才稍稍活泛起来。

州刺史不过四品,尚书令不过三品,车骑将军不过二品,而太尉却是第一品。

成之染自然欢喜父亲加官进爵,可朝廷这任命未免太突兀。若论伐齐的功绩,前不久刚加封了冀州刺史,更不必这么快又加恩赏。

王恕与成肃军府一干人等多有交集,于诸将佐中谈笑自若。不过他到底是天子的使臣,言语之间浮光掠影,保持着恰如其分的距离。

成肃既不肯受命,王恕便急着回去禀报天子,次日劳军之后便赶回京师。

望着王恕一行远去的背影,何知己低声道:“出兵已将近半年,朝廷这是等不及了,来催促我等攻城。”

成肃眸中晦暗不明,先前与王恕酬答的喜色已褪去,不咸不淡道:“攻城器械尚未完备,时机还不成熟。再怎么催,也不能轻举妄动。”

他看似不经意两句话,在成之染听来却是隐含着焦躁的。她忽而想起这几日去封懿那里,看到空地上摆放着许多壕桥。若没有成肃的首肯,封懿也不能指使兵士造这些。

看来父亲还是打算在寒冬降临前将内城攻下。北方的冬日不比江南,天寒地冻时,恐怕会影响将士战力。

更何况,伐齐日久,拖延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