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佳节又重阳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佳节又重阳

作者:添蜜一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9 23:06:43 来源:文学城

很快便又是重阳佳节,自晋陶渊明后,世人甚爱菊花,走在坊里小路上,小贩扛上几盆子菊花摆着,黄的如金,粉的似霞,花团锦簇好不热闹。

段知微向来对不放假的节日没什么灵敏度,直到段大娘插上满头的茱萸问道:“今年重阳是怎么个过法?”

段知微理所应当地答道:“能如何过?自然是按平常过呗。”

她刚订了几篓极肥的螃蟹,正是摩拳擦掌的时候,待重阳一到,一盘蟹膏丰腴的清蒸螃蟹,一碟姜醋汁,再将那沉淀十来日的桂花酒启坛,那可真是人间第一大享受。

段知微畅想得很是美好,并且给段大娘画饼:“重阳赚了银钱,便去捻金阁给您打一支金镶玛瑙钗。”

段大娘不理她的画饼,只幽幽道:“哪个客人失心疯了重阳节跑你这食肆用食?”

重阳乃大节,长安人全跑城外“观秋”去了,要不就是在终南山脚放飞纸鹞,要不就是在曲江池畔饮酒赏菊,还有去乐游原上登高辞青的。

最不济也是在寺庙前观赏舞狮法会,若有熟人问上一嘴:“足下重阳如何度过?”而你回答:“在食肆饮酒吃蟹。”

定会被熟人心里冷笑,道一声“土鳖”。

段知微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正是秋高气爽的节气,宵禁过后,后院桂花树下摆几个食案,段知微极其大方地端上了一盆秋梨石榴,并道:“秋季霜降,应当吃些甘润酸甜的水果,大家不要客气,随便吃。”

一向抠门的掌柜今日变得如此大方,甄回看眼水果再看眼笑容满脸的段知微,迟疑着不肯下手:“段娘子有何要求直接吩咐就行,不必如此......”

段知微道:“怎会如此,马上重阳佳节,妾已想好了,雇上一辆牛车,带大家去终南山脚辞青、饮酒、放纸鹞。”

众人一听便懂了,段娘子这是又盯上了重阳的生意,寻思去终南山摆摊呢,幸而不是什么再去林子里头捡栗子,满大街拿着月饼喊人试吃的苦差事。

于是大家放松下来,拿水果的拿水果,饮酪浆的饮酪浆。

段知微自讨了个没趣,只得也盘坐下来,啃一口秋梨。

嘶......真酸,早知道就不买最便宜那种了。

秋季真是个颜色丰富的季节,后院几个大簸箕里晒了柿饼、陈皮、栗子、梨条,最后还有一竹篮子山楂果实在没地儿晒了,段知微干脆找了屋外一墙根斜着晒山楂。

那山楂果红彤彤圆滚滚一个,看着就惹人喜爱,更是为秋天增了一道明媚的亮色。段知微心血来潮,就想弄个冰糖葫芦吃一下。

这小零嘴做起来也是简单,竹签子串一串,熬一锅浓稠糖浆,把山楂果子在里头滚上一滚放凉便是。

一个个红彤彤山楂裹着晶莹剔透的糖衣,在秋阳下一照,像璀璨的红宝石,看着就诱人。段知微自己试吃了一个,“咔嚓”一声,糖衣清脆带着些凉意,甜蜜的糖中和了果子的酸,吃上去别有滋味。

这零嘴儿大人不觉得什么,蒲桃见了两眼都发光,拿起一根跑去跟小伙伴们炫耀去。

段知微把手在蔽膝上擦两下,开始考虑摆摊用的重阳糕,重阳糕又称五色糕,段知微之前从未做过这种,长安各家糕品铺子对重阳糕的制法大都不一样,讲究的人家要制九层糕,上头插一小小红纸旗,不讲究的人家则是米粉拌上蜜枣葡萄干一通乱蒸,也算是重阳糕。

更离谱的是还有人家在糖糕上放上羊肉、鸭肉做点缀......

于是段知微顿悟了,重阳糕,就是重阳节吃的糕,它究竟是个什么形式,没有人在乎,那便蒸上几笼桂花糕算了。

正自想着,蒲桃一脸气愤的回来了,新做的银红半臂襦裙底下染了一层泥污。

“这是怎么了。”段知微赶紧给她拍拍裙上的灰。

“隔壁肉铺的旺福抢了我的冰糖果子,我气不过,跟他打了一架”她四处张望一番,拿了墙角晾晒用的竹竿当武器,吸吸鼻子又走了。

小小背影拎着个大大的竹竿,头上双髻的红绳一晃一晃。

“回来!”段知微在后面追过去,抢过竿子:“还想打架,这裙子做了小百文钱了,若是破了,长姑有的念叨了。”

见她不服气,段知微只能叹口气:“回头重阳,做上一扎子冰糖葫芦,你去他面前炫耀一圈,每人分一根,就是不给他。”

蒲桃觉得解气,狠狠点点头。

终于等到重阳日,段知微狠心雇了一日牛车,这牛车宽敞,坐得舒服,而且老牛走得稳当,不像驴车,摇摇晃晃的。

今日秋高气爽,秋阳高照,一扎子冰糖葫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蒲桃特特抱着跑去肉铺逛了一圈,把旺福馋得口水直流,被肉铺娘子一个巴掌打下去。

今日天空瓦蓝澄澈,渭水河流环绕着终南山,段知微想起那时与袁慎己一并走在其间还是葱茏夏季,如今已然金黄一片。

她们挑了溪水边一棵金黄的枫树下,铺上一层毛毡,毛毡一角压上一坛桂花酒,几篮子桂花糕一摆,再竖上一扎冰糖葫芦。

此处溪水碧清,地势平坦,许多仕女、孩童也选了这儿放纸鹞,长安小贩也是聪明,好几个摊子上挂着各色纸鹞,仙鹤长寿的、鲤跃龙门的,段知微见蒲桃眼巴巴看着,便也准备去给她买一个。

小姑娘品味独特,非瞧不上那蝴蝶的,定要一个通涂绿色的软翅螳螂。

不一会儿瓦蓝的天上飘着各色纸鹞。

阿盘拿出几个杯子,每人分上一碗桂花酒,托修月人的福,那酒的确酿造得极其成功,泥坛一开封,那浓郁的桂花香立刻就弥漫了起来。

来辞青的郎君仕女本就觉口渴,闻到这甜香浓郁的桂花酒,忙来打听一番,段知微备了好几坛在车上,立刻同意卖给他们。

今日在这放飞纸鹞的儿童颇多,蒲桃受了旺福的启发,拿上一串冰糖葫芦去小孩堆里一顿炫耀,不一会儿,那群孩童看着眼馋,纸鹞也不放了,立逼大人来掏银子买冰糖葫芦了。

一扎子冰糖葫芦竟是不费力就卖完了。倒是几篮子桂花糕还放在那,虽也有人买,但是人气不太高。

三三两两前来的游人大都是想饮上一碗桂花酒,此酒色泽金黄澄澈,酒面些许泡沫,饮上一口绵柔醇厚,还有桂花微微的甜香。

很快又走来几个郎君,扮相一看就是世家子弟,上来便直接要买一坛子桂花酒。

段知微回头去捧酒,却被为首的身着紫色澜袍的人盯住:“竟然是你?”

这人穿着华贵,腰间挂一麒麟玉佩,肤色白皙,长得也算端正,段知微瞧了他一会,愣是没想起来,只好问道:“足下是?”

那人气结道:“你这无知娘子,上次嘲讽某未学《礼记》,竟扭头就忘了?”

段知微瞬间记起,夏日抢冰时,她因念了卢照邻两句诗,被这迂酸文人嘲笑的事,当下把酒坛狠狠放下,嘲讽道:“一季未见,不知郎君是否已能将《礼记》念诵个完整?”

对于读书人来说,这算是极大的羞辱了,那人脸色涨红刚想理论,被后头人拉住道:“算了,何必与妇孺计较这等细枝末节。”

段知微不乐意了:“明明是你先招惹我的,我念两句诗碍着你了?乐天居士每完成一首诗,都要念诵一遍给老媪听,直到百姓听懂,所以各地的寺庙、驿站都有他的诗留存,你这种附庸风雅,作一首诗非得佶屈聱牙,那才是最可恨的。”

那几个郎君惊讶望她。

后面传来“啪啪”几声鼓掌,一个矮胖白面的书生走过来道:“好泼辣娘子,但竟说得有些道理。”

这书生脸上一团和气,但后面几人看到他竟然灰溜溜走了,段知微上下打量一下他。

袁慎己也从后面赶过来,微笑道:“这便是我曾提过的段家娘子。”

段知微:“啊?”

书生在溪水边搭了个毡帐,邀段知微一叙,几个人便坐到帐中。

书生拱拱手:“某琅琊王氏王潜,今日听段娘子一席话,颇有些感悟。”

他的案前正放着一张上好白麻纸:“诗篇不必过于华丽用典,朴实些或许更受百姓喜爱。”

段知微心想,看来又是一位爱诗成痴的文人。

袁慎己则是在一旁补充道:“王君喜爱志怪故事,擅于写变文,大慈恩寺、青龙寺很多变文都是他写的,某曾提到过段娘子在南严寺的经历,王君一直说要见你一面。”

原是如此,当下段知微稍安,想他爱听志怪故事,便把中秋遇到修月人的故事也与他讲了一回,王潜甚是惊喜,听得连连点头,忙命侍女研磨,将故事记载了下来。

而后又对段娘子叉手为礼道:“这篇定能成为风靡长安的变文,王某这厢多谢段娘子。”

不过提供了个故事而已,有何好道谢的,段知微坐了一回,起身告辞了。

帐中只剩王、袁二人坐着对饮,那王潜虽面上一脸和气,笑起来却两眼弯弯,像只老谋深算的狐狸:“今日可算见到了,迷惑到慎己兄的,凉州城外的狐精。”

袁慎己微微皱眉,似不喜这个称呼道:“狐精故事是你编写的变文,还望慎言。”

王潜点头道:“倒是位有趣的妙人,可惜出身低了些,圣人最近欲在凉州设置都护府,大都护位置定然是你的了,你那继母想来蠢蠢欲动。”

袁慎己冷笑一声:“袁某要娶何种娘子,哪里是她能过问的了的。”

“那也是”王潜一点头,又揶揄道:“不过段娘子看上去坦坦荡荡,想来并不是折柳赠你啊。”

何止不会折柳相赠,只怕得对着柳叶研究一下可做什么美食,想到这儿,袁慎己势在必得的笑了:“这便不用王君担心了。”

明天是一章一丢丢恐怖的小故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佳节又重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