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落凤栖台 > 第4章 回忆

不落凤栖台 第4章 回忆

作者:冉溪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23:21:58 来源:文学城

宴饮过半,殿内气氛融洽。

因今日受邀前来的皆是近臣勋贵,席间交谈,不免提到朝政和国事。

皇后甄氏见状,便准允家眷子女可自行到外面转转。

“镜湖边上今日设了灯展,若是觉得有趣,可去瞧瞧。”甄氏掌管多年,一应事务安排井井有条,又恰逢今日朝臣家眷进宫,便特意让人布了这灯展。

想着,男子商讨政事之时,家眷女子也有得消遣。

前世,孟杳随众人去镜湖赏灯,不多时,秦子安也前往,二人绕着镜湖闲逛,相谈甚欢。

今世,孟杳不想去。

一来是避免跟秦子安的过多接触,二来镜湖是冀儿坠湖之地,若是没有必要,孟杳不想去,以免触景生情。

“杳儿~”一旁的崔氏轻声唤道。

孟杳回过神来,看向自己的母亲:“母亲,何事?”

崔氏冲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出去。

孟杳余光瞥到了上首端坐着得秦子安,她知晓母亲的意思。

于是,孟杳硬着头皮,声色和缓的继续道:“母亲,已是傍晚,外面寒凉,我身子刚好没几日,恐再有不适。”

崔氏闻言,不觉微微皱眉。

这女儿先前最是懂自己的心意,也愿意主动讨好淮王,怎么今日一反常态,处处避让?

如此想着,面上便有了几分不悦,但依然平心静气的劝慰:“杳儿,知晓你身子尚弱,我让柳嬷嬷帮你带了斗篷,她在殿外候着。”

话已至此,孟杳不好再推脱,微微颔首应下,而后起身离开。

离开紫宸殿,夏嬷嬷他们在廊下候着。

“走吧,我们也四处瞧瞧。”说完,孟杳便往院外走去。

这偌大的宫城于旁人来说陌生,于她来说再熟悉不过。

她不打算去镜湖,想着去旁边的望仙台走走。

比起宫中的御花园,望仙台要小的多,可修建上十分雅致,园中除了盛开着四季之中最应季的各色花卉之外,绿树参天,亭台楼阁,假山异石,很是清幽。

以前,心情烦闷之时,她常常去那里待上半晌。

甬道上的风灯接连亮起,夜空下的硕大宫城开始变得明亮起来。

“这皇宫真好看,比咱们相府还好看!”

“你看这房子修的,比咱们相府还要巍峨,还有这小院,各个都别致精巧~”尚未及笄的夏樱一路感叹。

夏嬷嬷也是第一次进宫,因着年岁大些要持重,虽不好像夏樱一样赞叹,可也跟着瞧花了眼。

走在前头的孟杳,沉默不语。

旁人都说这宫城华丽,能住进来的皆是美人儿!此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遥想当年嫁给秦子安时,她在轿辇之中也满是憧憬和期待。

可只有真正走进这里,才知道,不过是一座精美的牢笼,困身,困情,困心。

长期的圈禁,会让你忘了自己的七情六欲,爱恨情仇,有的不过是三从四德,规制章法……

“小姐,咱们是不是走错了?”身后的夏嬷嬷瞧着旁人都往另一条路拐去。

孟杳深吸了口气,转过身来,笑颜尽显:“今日,我们同她们不一样!”

说完,一汪秋水剪瞳冲她们眨了眨:“我带你们去个好去处。”

对啊,皇后说让她们出来走走,又没说一定要去看灯展。

脚在自己身上,当然要跟着自己的心走。想到这里,方才的阴郁一扫而光,步子也跟着轻快了不少。

行至望仙台门外时,站着的禁军伸手将她们拦下。

重活一遭,倒是忘了这茬儿,没了显贵的身份在,自然不能在宫中太过随意。

“我是孟相之女,孟杳,今日随父亲到宫中参加紫宸殿宴饮,听闻望仙台的玉簪和茉莉开的正好,想瞧上一瞧。”孟杳将腰牌递给了面前的禁军,并向他们说明来意。

二位看过腰牌之后,确实是孟相之女。

迅速收起了戒备之势,毕恭毕敬道:“孟小姐,天色已晚,园中灯火昏暗,小姐定要当心。”

孟杳收起腰牌,说了句‘多谢’,便带着嬷嬷和夏樱抬脚往园中走去。

园中茉莉花开的正好,满园清香直扑入鼻。

夏樱小声的询问:“小姐,这么好的地方,你是如何知晓的?”

“先前听父亲提过。”孟杳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沿着茉莉花旁的石径一直往前,便是园中假山上修建的一处凉亭。

今夜月色尚好,皎洁的月光洒了一地,踩着满地银光,孟杳小心翼翼的往凉亭走去。

夏日里,这处最好,不仅能赏月,镜湖边上的凉风吹来,还是一处绝佳的乘凉之地。

“小姐,这就是玉簪花吧?”一直跟在身后的夏嬷嬷开口询问。

孟杳向假山旁的一处潮湿之地瞧去,洁白如玉的花朵正悄然绽放,点点头:“是玉簪。”

“听闻这花通身是宝,根叶花皆可入药,能清热解毒,花朵还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奴婢也是第一次见到。”夏嬷嬷一边瞧着一边说道。

孟杳侧眸往下看了看那不大块的玉簪花地,眼眶温热。

这玉簪花起初只有这些,她第一次来这望仙台时,夏嬷嬷也说的是方才的一番话。

因着孟杳喜欢,便让宫人扩大了种植面积。

冀儿出生后,身子羸弱,每每到了冬日易咳嗽不止,夏嬷嬷便用秋日收上来的玉簪花朵煎汤熬药……

夏嬷嬷看着轻倚在凭栏上发呆的孟杳,轻轻叹了口气。

自打小姐受伤后,似乎沉默寡言了许多,不似之前那样好声色,也不如之前娇奢。也不知症结在哪里,又能如何医好。

莫不是手腕伤久久不愈,恐不能弹奏最爱的琵琶,心下一直在担忧?

也是,今日本是小姐一展风采之时,却因手腕未痊愈,只能作罢。

“小姐,莫不如我们让宫人帮我们挖几株玉簪花来,听闻花根对于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有奇效。”

夏樱也在旁边附和道:“小姐,不若就让门外的两个禁军帮忙。”

还未等孟杳回答,凉亭后面的小径上响起了一道温润如玉的声音:“若是孟小姐需要,本王待会儿命人将东西送到府上。”

孟杳微微一愣,他怎么知道自己在这里?

也是,甬道上的禁军一路看到他们主仆三人向这里走来,随便一问便知。

孟杳轻抿了一下唇,缓缓起身,福身行礼:“不知淮王到此,恕孟杳未能远迎。”

秦子安听闻,勾起唇角微微一笑,笑意直达眼底:“明明是本王不请自来,扰了孟姑娘雅兴。”说完,抬手挥了挥,示意周围的闲杂人等暂时回避。

孟杳看到他这番安排,微微垂眸,心下十分不喜。

秦子安负手身后,迈着四方步向她缓缓走近。

她只得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心里想着脱身之计。

“你在怕我?”谁知,秦子安走近后竟然说的是这句话。

“淮王天潢贵胄,又生的器宇轩昂,孟杳自是心生敬畏。”孟杳礼貌而疏离的回答。

“这里没有旁人,孟姑娘不必太过拘泥,唤我‘行知’即可。”秦子安用惯有的温和语气同她说话,希望能借此拉近二人的关系。

先前,母亲确实向他提过孟相之女,孟杳。

可群臣贵女众多,试图攀附皇家的也不在少数。虽说,秦子安知晓自己的婚配良缘要在皇亲国戚中选择,可也不太喜欢那些太过殷切的女子。

在他预想中,孟恬丰擅审时度势,又喜察言观色,更是巧舌如簧,那他的女儿定是有几分相似在的。

今日得见,才觉自己一叶障目。

孟相之女,不仅貌压群芳,身姿婀娜,更是才情俱现。尤其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盈盈如一泓秋水,勾魂摄魄。

秦子安只一眼,便动了心。

更难得的是,孟杳并不像旁的女子,对他百般殷勤,而是克制有礼,淡淡相交。

仿佛在她眼中,自己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子,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子。

愈是这样,秦子安愈是动心。

见孟杳沉默不语,秦子安又问道:“不知孟姑娘如何知晓这望仙谷?”

在宫中众多花园之中,这里最是不起眼。

“随便走走,便到了这里。”孟杳淡淡回应。

“孟姑娘没有随众人去观灯,而是走到了这望仙谷,看来是个喜静,不喜欢闹的性子。”

他愿意花心思来揣度她的喜好,若是在前世,孟杳自是喜不自胜,觉得这是荣宠中的一部分。

可现在,她厌恶他的自以为是。

于是抬眸看向他,礼貌而客气的回道:“听闻,皇后娘娘眼光甚好。”

“想来这灯展也是不可多见,孟杳也想去开开眼界。”她不想跟他再单独待下去,厌恶,窒息。

在孟杳准备转身之际,秦子安急忙伸手拽住了她的袖角:“孟姑娘,等一下。”

孟杳下意识的往旁边退了一步。

“抱歉,失礼。”见她这般闪躲,秦子安也觉得自己有些唐突。

“我只是想让你看一样东西。”说着,他伸手指向不远处的镜湖边。

望仙台这假山堆砌的高,站在亭子中不仅能望到镜湖,还能望到湖对岸。

在孟杳抬眸望去之际,湖对岸燃放起了绚丽的烟花。

随着炮鸣声,烟花升腾而起,在天空绽放出花来,照亮了整个夜空。

孟杳怔怔的望着烟花绽放又熄灭,泪水模糊了眼眶。

前世嫁给秦子安后的第一个生辰,他们尚未入宫,而是住在宫外东边的淮王府。

那日,用过晚膳后,秦子安邀她到城南踏月。

秦子安是个极浪漫之人,孟杳以为他又想瞧瞧郎朗夜空和如玉圆月,便欣然答应。

谁知,在郊野,是为她生辰准备的一场盛大烟花秀……

后来的每个难捱之夜,她都回忆起烟花绽放的那晚,来安慰自己的孤寂。

不远处,最后的烟花落下,孟杳回忆中的浪漫也跟着熄灭。

就是眼前这男人,她曾以为能一生一世一双人,最后却伤她最深。

理智回缓,孟杳收回了对眼前之人曾有过的那份悸动。

“抱歉,淮王殿下,孟杳还有事。”她抬手拭去了眼角落下的那滴眼泪,逃也似的从凉亭离开。

只剩下身后的秦子安,怔怔的望着,满是不解。

待他反应过来后,从望仙台追了出去:“孟姑娘~”

孟杳已经恢复了那副清冷之姿,缓缓开口:“抱歉,方才不小心迷了眼,扰了殿下兴致。”

“无妨。”未等孟杳接下来的话出口,秦子安打断。

她本就惧自己,若是因为这等小事追究,恐她更有芥蒂。

“孟姑娘方才说想去观灯,本王也未曾看过,不若顺道一起瞧瞧去。”说着,秦子安欲一同前往。

“淮王殿下~”甬道上立着一道宛如青松的男子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