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落凤栖台 > 第3章 计谋

不落凤栖台 第3章 计谋

作者:冉溪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23:21:58 来源:文学城

孟恬丰缓缓开口:“这第一喜,可谓是国之大喜。”

“爱卿请讲。”秦仁召一副愿闻其详的神情。

孟恬丰转身看向对面的沈廷威:“多年来,北地一直受大越滋扰,百姓难得安宁。沈尚书之子此次出兵,不仅将对方打退至五百里之外,更是签下盟约,对方保证百年之内再不侵扰我大淮。”

“若先皇地下有知,定会为陛下这番英明神武的决策大加赞赏,这解了我大淮百年的后顾之忧,无论于先世还是后辈,都是无尽福泽。”

秦仁召听完,面上喜色难掩。

此次胜大越,不仅解决了大淮后顾之忧,大快人心。更让秦仁召心下得意的是,在一些人口中,他只是一个会舞文弄墨的帝王。如今,能在征战上有此壮举,也算是堵了一些武将之口。

虽说如此,可秦仁召还是转身看向了沈廷威和沈年璋:“沈尚书家中有如此英武之子,竟如今才被寡人知晓,可谓是太过低调了些。”

沈廷威听闻,连忙起身:“小儿年璋,能得此壮举,是多亏了陛下和朝廷的栽培。”

说完,又似是解释道:“年璋自幼聪慧,又擅武,所以臣下只是想将他送到赵恒的军中历练,待有朝一日能担大任时,再为陛下解忧,届时也希望他能成为我大淮的一员猛将,保卫我大淮江山。”

孟杳本对这些官场之事本不敢兴趣,可听沈廷威这番说辞,倒是勾起了她一些记忆。

若是对沈年璋不熟,可赵恒这名字,她前世不止一次听秦子安提起过,是大淮的一员虎将。

若按此说来,这面前的沈年璋,似乎不能小觑。伴赵恒左右,未来定是不可限量。

也是为此,孟杳抬眸向对面的沈年璋看去。

若是换成旁人,年岁轻轻得此嘉奖,必然面上得意之色难掩。

可对面的青年却并无骄傲之意,神色谦逊,无半分骄纵之色。

想来,此男心思沉稳,多筹谋。

不过,孟杳也有些疑惑。

若如刚才陛下所言,如此雄才武略之人,先前大家都不知晓,那他应当是本不受沈廷威重视的。不过是一朝得了机会,才被众人知晓。

再加上夏嬷嬷车上的一番话,孟杳似乎能看出对面青年的谦逊是为何,他或许在为自己蓄力,待羽翼丰满。

秦仁召闻言,微笑着点点头:“弱冠之年能有此佳绩,实属难得。”

说完,又微微侧首同身旁的秦子安说道:“行知,将来这也是你的左膀右臂。”

行知,秦子安的字。

众人闻言,了然于心,尤其是孟恬丰。

看来这次的宝,又押对了!

“擢升的谕旨和诏书都已拟好,只待明日早朝宣召。”说着,秦仁召满面笑容的看向沈年璋:“沈校尉,日后做了宣威将军,更要护好我大淮子民。”

沈年璋听后,立马起身谢恩:“末将定不负隆恩。”

若是孟杳没看错,沈年璋身旁的两位兄长,并未因家中有人高升而为之荣耀,相反,不悦和鄙夷之色尽显。

孟杳不免多瞟了沈年呈一眼,若是日后,母亲让自己与这等人议亲,自己恐怕是比孟淅拒绝的还要干脆。

回眸间,孟杳竟看到,此时的沈年璋正望向自己。

少女耳廓泛红,慌忙垂眸。

“第二喜,又为何喜?”秦仁召看向孟恬丰继续问道。

“听闻,昨夜司天台观测到了五星连珠。”

“古人云,五星连珠是水金火木土近乎成一条直线。”

“而这一天象自古以来也被称之为‘祥瑞’,预示着我大淮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说着,孟恬丰转身看向秦子安:“今日又恰逢淮王生辰,这难道不是第二喜吗?”

殿中大臣听完,也跟着纷纷附和。

秦子安听后,低声推辞道:“丞相过誉了。”

倒是一旁的秦仁召,听着孟恬丰的话,频频点头,以示认同。

秦子安为秦仁召第四子,又为皇后嫡生,自小在秦仁召身旁长大,得其悉心照料。

而且,秦子安的脾气心性又最像陛下,擅歌赋,好诗词,又习得一手好字,因此,最得陛下青睐。

无论是先天出身,还是后天优待,都是最具期望的未来帝王。

再加上方才陛下在重臣面前的暗示,大家心知肚明。

皇后听闻此言,面上喜悦之色又平添了几分,于是缓缓开口:“孟丞相身旁的女子,可是嫡女孟杳?”

“正是小女,孟杳。”孟恬丰见时机恰好,以此做引荐。

“听闻孟丞相府中有双娇,尤其是长女天生丽质,貌压群芳,雍容华贵,德才兼备。”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皇后甄氏夸赞。

“是皇后抬爱。”孟恬丰谦虚道。

此时,崔氏内心喜不自胜,要知道淮王如今也是弱冠之年,但尚未娶妻。听闻皇后对女子除了容貌身姿挑剔外,对品德和才情也很是看重。

毕竟,不出意外,淮王的正妻是将来的国母,是要母仪天下的。

“杳儿今年几岁?”甄氏开口向孟杳询问。

孟杳心里‘咯噔’一下,与前世如出一辙。

众目睽睽之下,她不能撒谎,于是硬着头皮回答:“年方十七,尚未过生辰。”

听完,甄氏看向自己的儿子,似是提醒:“听闻杳儿也擅长音律,行知,你得闲时,可与杳儿切磋一下。”

话落,殿中众人向孟恬丰投来羡慕。

皇后此言何意,不用多想。

这孟府真是祖上荣光,孟恬丰这丞相之位得两朝天子看重,如今跟着这女儿怕是更要飞黄腾达。

秦子安得了母后准允,看向孟杳:“听闻丞相之女,弹得一手好琵琶,不知今日可有福能听上一曲?”

崔氏适时开口:“不瞒淮王殿下,杳儿近日习得一不可多得佳曲,曲调悠扬,沁人心神。”

秦子安好声色,又是美人演奏,自是充满期待。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孟杳放在桌下的手将帕子绞成一团。

她缓缓起身,徐步走到殿中,而后将婢女夏樱唤了进来。

“臣女确实习得一前朝遗失曲谱,当是《凤鸣九霄》……”

未等孟杳将话说完,秦子安不可思议的打断:“当真?”

孟杳伸手将夏樱手中托盘上的曲谱拿了下过来,双手奉上:“这是臣女拼凑后的复刻本,还望淮王过目。”

宫人将曲谱接了过去,呈给秦子安。

秦子安认真端详着曲谱,感叹:“虽未经乐人鉴过,但应当是《凤鸣九宵》,关于一些残谱的记载确实与此吻合。”

说着,秦子安将曲谱交给父皇查看。

《凤鸣九霄》是前世佳作,多少乐人求而不得,却在前朝宫殿大火中付之一炬。

如今,能意外被修复,甚是难得。

孟杳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她借机开口:“臣女本是已将曲子练习,可奈何前些时日不慎坠马,如今伤的手腕,无法弹奏,还望陛下见谅。”

说着,轻抬右手,琵琶袖下掩映的皓腕上确实绑有绸带。

说完,孟杳静待圣意。

一旁的崔氏和孟恬丰闻言,面色有些难看,明明府医说已然无大碍,孟杳却要推辞,难道是要错了这良机不成?

“无碍,有曲谱在,不急于这一时。”

得了这话,孟杳如释重负。

前世,她演奏完《凤鸣九霄》后,皇后和秦子安便将她留在宫中,说是要让她教授宫中乐人,实则是让她与秦子安有更进一步的接触。

这一世,她提早想了这法子,想着逃过一劫。

看秦子安此刻的欣喜,似乎对她好感不减反增,孟杳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世人皆知秦子安文武双全,可旁人不知,他并不喜欢舞刀弄枪,尤其是短刀。

只因幼时,不慎被短刀伤过一次,这是孟杳与其成婚后才得知。

“今日淮王殿下生辰,除了这曲谱,臣女还有一礼物呈上。”说着,便让夏樱将锦盒呈了过来。

宫人将墨色锦盒交予秦子安,对方迫不及待的打开。

在看到短刀的一刻,神色僵住。

而孟杳假装不知,开口说道:“臣女听闻殿下文韬武略绝佳,便寻了这短刀赠予殿下,这柄短刀源自遥远的西域,是匠人之心与天地之灵共舞的产物。”

“上面的宝石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璀璨夺目,与殿下最是相称……”

从孟杳立于大殿正中时,沈年璋的殷殷目光就不曾移开。

方才,又听到她的侃侃而谈,剑眉微挑,这孟杳为何与传说中的不太一样。

前世,听闻她与淮王一见钟情,恩爱不移,即使后来不幸病逝,依然被秦子安悼念,二人感情甚笃,一度传为佳话。

可此时看来,与传闻的似有不同。

而且,按照沈年璋前世的记忆,这秦子安是不喜刀剑,为何她偏偏要送这东西?

也不知是弄巧成拙?还是故意为之?

还,真是有趣!

重活一遭,沈年璋不再像前世一般耿直莽撞,白白丢了性命。

这一世,权利他要博上一搏,而眼前的美人,他也不想再错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