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茵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反问道:“七衙内可知为何文家庄拥有这村子里最多的田地和粮食,却从未发生过流民上门行窃之事?”
文安世对王文茵的坦率直白有些不适应,他当然知道原因,只是有些事实他说不出口。
王文茵看出他的窘迫,莞尔一笑道:“奴家是孤女,在此地无依无靠,稚子无罪,怀璧其罪。与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大家都有饭吃,才不会冒着犯法的风险去掠夺旁人的财物。奴家非圣人,谈不上以德报怨,只想安安静静地‘赚钱’而已。”
她故意加重了“赚钱”二字,小小调侃一下文安世,没想到他却深以为然,躬身深深作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娘子的心意某深为感动。”
这般郑重其事,倒是把王文茵搞得很不好意思,曲膝福了一福,回礼道:“七衙内过誉了,奴家只是为生活所迫而已,同理心也只有相同境遇之人才能明了。”
文安世脸上发涩,自己读了那么多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的圣贤书,懂的道理却远不及张口闭口把赚钱当人生目标的王小娘子,难怪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大道至简,小娘子的言论倒是令某想起前朝王介甫相公的名言。”文安世嘴角隐约含有一抹促狭的笑:“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 【注1】
王文茵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很快镇定下来,故作无知道:“七衙内好学问!只是奴家不过是乡野丫头,哪懂那么许多大道理,不过是实践出真知罢了。”
“好一个实践出真知。”文安世满眼赞许:“想必前朝那位王相公提出的很多国策也是从实践中得来。”
王文茵尬笑,王顾左右而言他:“七衙内要助乡民修建茅屋,我这边也要扩建米粉作坊,不如找个人出来统筹分配人手,如何?”
文安世笑笑,收起逗趣她的心思,招手将陈武唤来:“若是小娘子乐意,这修建茅屋之事便交由你来统筹管理,有任何需求都可转告陈武,他会替某出面摆平。”
王文茵也正有此意,反正修建茅屋跟扩建米线作坊都需要人手和材料,统一采购建材并安排施工人员不但能提高效率,还能节省一大笔钱,于是便答应下来。
*****
王文茵是个实干派,定下目标说干就干,当即便将流民召集起来开了个会,将修建茅屋和米线作坊的计划告诉给在场众人。
“我点算了一下,你们这里一共八户人家,四十九口人,按照每户三间茅屋来算,一共要盖二十四间房。你们是想将所有的茅屋合并在一起呢,还是各自分开?”
众人一听每户人家能分得三间茅屋,简直喜不自禁,三五作对嗡嗡议论,最后一致决定还是要分开,每户各自占一块地,最好带个小院还能晒谷晾菜养鸡圈猪啥的。
这倒没什么问题,里正那边已经答应把山腰附近这片空置的荒地圈出来给流民盖房。这块地虽然荒芜,地势崎岖,胜在面积大,足够这八户人家盖房用,今后哪怕再来几户流民也不在话下。
“既是给你们盖房,便要大家自己出力。虽然盖房子用的石料和木料由文老夫人赞助,但咱们能省则省,这山上有现成的泥石土块都可以捡来用不是。”王文茵倡议道。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此外,我打算在山下扩建一个米线作坊,起几间大屋当作坊用。修建米线作坊需要人手,我不会让大家白忙活,会给大家算工时,回头每户出的人力都能用工时换铜钱。”
这话一出,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脸上又惊又喜又怀疑。
“小娘子真的给钱吗?”有人小心翼翼问了一句。
“小娘子对我们有再造之恩,我们不能要小娘子的钱!”立刻有人大义凛然地把这贪心的苗头给掐了。
“对,不能要钱,小娘子要盖房子我们都可以出力!”
“可是……我们都快揭不开锅了……”
这句大实话把众人又打回了现实,得先吃饱肚子才有力气盖房子不是?
于是大家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文茵摆摆手,道:“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既是为我做工,便没有白做的道理,就按先头说的每家出的人力都记上工时,待作坊盖完了便可用工时折算工钱。另外,盖房期间我会为在座所有人每日提供两餐吃食,餐费最后也会折算到工钱里头,大家意下如何?”
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居然能落在自己头上,众人哪还有什么别的想法,欢天喜地投下了赞成票。
最后,王文茵让大家举荐一个人出来当工头,负责监理整个工程,并统筹分配工作。
流民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那名偷东西的汉子。
汉子名叫鲁锥,大伙儿喜欢叫他的诨名鲁大,当初就是他将这帮流民带来丰收村定居的,在流民中颇有威望。先前他同张家二小子将偷来的米线分了一大半给其他人,并没有独自私藏,所以流民们还是愿意将他推出来当这个工头。
鲁大有心将功补过,又担心王文茵看不上他,径直走到她面前,扑通一声跪下,抡起手猛扇自己耳光,力道之大,两边脸很快就肿胀起来。
王文茵被吓了一跳,连忙喝止他:“快住手!”
张二嫂跟王大崔一左一右将鲁大的两条胳膊扭住,免得他继续自残。
鲁大也不挣扎,红着眼眶哽咽道:“我的命是小娘子救下的,从今以后我就是小娘子的牛马,小娘子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叫我死我也绝不苟活。”
王文茵皱眉暗忖,这个鲁大到底是卖惨、偷奸耍滑,还是真心实意,要考验过才知道。
她摆了摆手:“你且起来说话。”
鲁大跪着不敢动,张二嫂跟王大崔只好联手将他从地上架起来。
见鲁大低垂着头,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王文茵道:“你且抬起头来说话。”
鲁大这才抬起头来,眼前这个王小娘子虽然年幼,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气场,鲁大不敢造次,垂下了眼皮回道:“小娘子尽管吩咐。”
王文茵正色道:“既然大家都推荐由你来当这个工头,那必然是因你有着过人之处。先头发生的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表,我答应过里正让你将功补过,你切记莫要再犯同样的错,否则我也保不了你,知道吗?”
先小人后君子对犯过错的人来说比什么都好使。
果然,鲁大点头如捣蒜,战战兢兢回道:“小的谨记小娘子的大恩大德,绝不会再干那些鸡鸣狗盗之事!”
王文茵满意地笑了,自己毕竟尚未及笄,怕镇不住这些流民,虽然叫了张二嫂跟王大崔在旁助威,但年龄摆在那儿,想要立威就得拿一人开刀,杀鸡儆猴,好叫其他人知道安分守己才有饭吃,否则就只有一条道走到黑。
她面向众人,朗声道:“大家好好干活,我保证不会亏待你们,且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能保证你们不愁温饱。若是不信可问问我身边的二婶子同王大叔,看我是不是言而无信之人。”
王大崔拍着自己的瘸腿对众人道:“我这样一个废人,若不是遇到小娘子,怕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你们看看我现在的模样,就知道这日子过得有多好了,跟着小娘子才有饱饭吃,明白吗?”
明白,明白。
流民中有不少识得王大崔的人,当然清楚他先头是个什么模样,再看他如今红光满面的样子,脸还胖了一圈,就知道最近伙食有多好了。
“我们小娘子可是厚道人,从来不亏待身边的人,大伙儿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张二嫂又给王文茵画的大饼撒了一把糖,不得不说,效果奇佳。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流民们已经对王文茵心服口服,纷纷下跪叩谢。
王文茵十分头大,莫名感觉自己像后世搞传销的头目。
张二嫂见状立马大声警告:“有些规矩我得给大伙儿立一立,我们小娘子说了在咱们米线作坊干活的人都是平等的,不能随便给人下跪,若是谁见了小娘子就下跪磕头,那可是要罚钱的!”
一听要罚钱,众人麻溜地从地上爬起来,笑嘻嘻回道:“二婶子,咱们没下跪,就是腿软跌了一跤而已。”
气氛顿时活络起来,众人都在私下议论,王小娘子人美心善还没架子,跟着她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鲁大的娘子刘氏抱着孩子上前来朝王文茵行了一礼,“今日之事错在我男人,我替他给小娘子道歉,小娘子的恩情我们一家没齿难忘。也请小娘子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我男人再干出作奸犯科之事,否则就让我不得好死!”
王文茵听了直摇头:“你男人犯错为何要惩罚你?你又做错了什么?”
刘氏愕然片刻后喃喃道:“他是为了我们娘俩才偷了东西,若是没有他,我一个人又如何养得活孩子?”
这话确实也没错,王文茵知道哪怕是后世的单身母亲要养活自己和孩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她理解地点了点头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不要轻看你自己,女子未必就不如男。”
这番话刘氏未必听得懂,但有人却听懂了。
文安世嘴角抿出一丝饶有兴味的笑来,回身对陈武道:“你去问问王小娘子修房子需要多少银两,除了银两还需要别的什么材料?”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别跟她说我来过。”
为何不能告诉王小娘子?陈武挠挠后脑,十分不解,七郎行事怎地越来越古怪了?
【注1】“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出自宋·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安置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