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女子创业记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窃贼落网

北宋女子创业记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窃贼落网

作者:言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11:26:22 来源:文学城

男孩的话令那汉子脸色瞬间灰败,联想到自己若是被砍头或是被抓去坐牢,妻儿的日子想必更是艰难,再硬的骨头也不得不服软。

汉子看了看在场几人,里正横眉冷对,文安世作壁上观,唯有替他们说话的小娘子看起来像是个面善好说话的。他转身向王文茵咚咚磕头哀求:“小娘子,求你饶我一命!我愿做牛做马报答你的恩情!”

王文茵惊诧之余哑然失笑,这话从何说起,自己又不是县官老爷,还能给他定罪不成?

“你且说说为何偷窃米线?”

“我娘子刚生下孩子没几日,窝棚里除了野菜糊糊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以填肚子。我娘子没奶水,可怜我那孩儿饿得整日啼哭……我实在没办法,听二娃子说庵里有很多米线,于是便……便动了邪念……我知道不该偷窃,可我又没有银钱更换吃食,更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刚出生还没满月的孩子饿死,怪只怪我这个当爹的无能。”汉子羞惭不已,脑袋低得快要埋进地底去了。

文安世看向王文茵,发现她眼神凝滞,不知在想什么,便开口问里正:“既是外来的流民,为何没有妥善安置?”

里正以为文安世要问自己的罪,慌得一批,赶紧解释道:“七衙内有所不知,这些流民来了丰收村后我便命人将他们安置在村里一处空场地。因他们身上没钱,造不起茅草房,便让人先给他们搭建了窝棚居住,再让村民帮衬着给点耕地的活干,好让他们有口饭吃。哪知今年收成少,村民自己的口粮都不够吃,哪还有余粮分给他们,是以,是以……”

其实里正心里想的是,流民既是外来户,又没有自己的田地,被本村村民排挤也是正常的。而这村里最肥的水田几乎全是文家的,但宰执家的田地还轮不到他做主,流民能耕种的地有限,村民又不愿把收成好的田赁给他们种,光凭几亩旱地能吃上野菜糊糊就已经不错了,还想吃别的,简直痴心妄想。

可文安世哪知道这些,他每次来丰收村都是陪他祖母过来休养生息,度假来的,他能看到的都只是下人们想让他看到的田园风光美好的一面,至于这背后农耕的辛劳是他根本接触不到的。

王文茵转身向里正请示:“里正,可否允许我先去山下的窝棚里看看?”

里正疑惑:“小娘子去窝棚里做什么?”

王文茵指着那汉子道:“若是此人所言属实,那便是情有可原,我可以不追究眼下的损失,但必须找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让他弥补我的损失。”

“这……”里正皱眉道:“此人既然犯了盗窃罪,那必然是要报官的。至于小娘子的损失嘛……”里正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说辞来,本想让王文茵吃个哑巴亏,这事就算过去了,但此刻文家七衙内也在场,他不好使用惯常那套糊弄学,只好将目光投向文安世。

谁知文安世却道:“我同小娘子一道下山去。”

里正慌了神,上前阻拦:“七衙内万万不可!”

文安世不解:“为何不可?”

“咳,窝棚那种腌臜地方小心污了七衙内的脚。”里正赔笑道。

这话非但没能阻止文安世,反倒令他生出反感来:“里正既知窝棚腌臜,为何不替流民改善?”

里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多说多错,不如闭嘴。

于是一行人押着两名犯人下山去了,才到静缘庵山门口,便看见一名年轻的妇人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跪在山门前请罪。

眼见自家男人被人绑着押送出来,那妇人立时恸哭哀求:“大人,求你行行好,放了我家男人吧!都是我嘴馋贪吃,要抓就抓我,我愿替我家男人受过。”

“娘子——”那汉子惊呼,语带哽咽。

王文茵心知这便是那汉子的娘子跟孩儿,上前去搀扶那妇人:“这位娘子,快先起来,天寒地冻,别伤了身子。”

那妇人坚持跪着不肯起,抓着王文茵的手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苦苦哀求:“小娘子,求你……求你救救我家男人……”

妇人泣不成声,襁褓里的孩子也放声大哭,场面实在凄惨。

王文茵叹气,扶起那妇人,在她耳边小声道:“娘子别担心,你家夫君不会有事的,你且带我去窝棚里看看。”

那妇人也不傻,先前听同住窝棚的小二子说过,静缘庵里的米粉作坊是一位姓王的小娘子建起来的,他那个瘸子同乡王大崔自从跟了王小娘子便过上了顿顿有饱饭吃,还有工钱拿的好日子。仔细打量眼前这少女,见她虽然年纪轻轻,却气度不凡,想必就是那位传说中的王小娘子了。

她感激地朝王文茵福了一福,带着她往山下走去。

还没到窝棚定居点便看见住在里面的流民都出来了,挤挤挨挨聚在一起,大概是怕引火上身,脸上表情各异,但眼神无不是惊恐不安的。

王文茵由那年轻妇人带路来到窝棚前,发现在场的人皆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过,比起山上那些被福田院收留的人,他们倒是四肢健全的正常人,只因寒冷和饥饿,面色看起来都有些发青呆滞。

王文茵大概点了点,流民人数差不多有三十几个,其中一多半是妇人和幼童,青壮年不到十人。

这些人住的窝棚三三两两搭在山脚下的一块荒地上,每家门前都有一口简易的小灶,里面煮的都是各种稀薄的野菜糊糊。

看见偷东西的两人被家丁捆绑着押送过来,流民们十分惊慌,互相挤兑着不敢吱声。

一名年长的妇人从人群中哭喊着挤出来,跌跌撞撞冲向那几名押人的家丁,没走几步就摔倒在地上,嘶哑地喊着:“大人饶命啊——”。

跟在妇人身后的两个孩子跑上去跪倒在地,抓着妇人的衣袖放声大哭。

“娘——”被抓的那男孩也跟着哭喊。

这家人哭哭啼啼,其余的人也跟着吵起来,眼看局面将要失控,邻长出来吼了一嗓子,众人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王文茵走到里正和文安世面前,协商道:“里正能否先把人放了?”

里正一听,吹胡子瞪眼,断然拒绝:“不成!这案子人证物证具在,怎能随便放人?”

王文茵看向里正:“此处流民人数众多,用来过冬的食物却严重不足,若是将此二人送官,也只能解决眼下的危机,不能确保其他人不会再犯同样的事。且若是流民闹事,怕是会对里正不利。”

里正张了张嘴,把驳斥的话又咽了下去,仔细想想王文茵的话不无道理,但又不知该如何解决流民的温饱问题,便换了个态度道:“小娘子是否还有别的解决方案?”

王文茵暗暗松口气,道:“若是里正不反对,我想在此处扩建米粉作坊,并将这些人都纳入作坊内做工。这样既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又能为里正博一个管理有方的好名头,里正以为如何?”

里正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将犯事的流民报官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说明他治下无方,解决不了流民的生存问题。若是王小娘子真的能帮他把流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上头县官老爷必然会对他青睐有加,何乐而不为呢?

“小娘子身为苦主都不追究这些贼人的过错了,某岂有不答应的理?”里正笑眯眯道。

王文茵却摇头:“我并非不追究这二人的过错,他们既然犯了事,那就必须请里正先将此二人所犯之事登记在册,只是暂时先不报官。待这二人将功补过,再由里正酌情定夺是否免去他们的罪责。”

里正击掌:“好!就按王小娘子所说的办,邻长——”

“小的在。”邻长上前领命。

“且将这二人所犯之事记录下来,再让他们画个押便放了吧。”里正说完才想起来还没征询过文安世的意见,立刻一脸恭敬道:“七衙内以为如何?”

文安世拱手笑道:“但凭里正处置。”转身示意陈武将人松绑释放。

这边人一放,两家人少不得又是一场大哭,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文安世环视四周,注意到流民所住的窝棚大都残破不堪,四处漏风不说,遇到雨雪天怕是有坍塌的风险,便道:“流民既来丰收村定居,便是本村村民,理应一视同仁。然现下所住窝棚怕是难以御寒,我愿替祖母捐出茅屋数间,以助他们过冬,不知里正意下如何?”

里正大喜过望,躬身作揖:“我替流民谢过老夫人!谢过七衙内!”

流民们闻言感动落泪,纷纷下跪叩谢。

里正带人离去后,王文茵向文安世行礼道谢:“多谢七衙内仗义相助。”

“小娘子不必多礼,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只是先前疏忽了。”文安世还礼道:“只是某有一事不明,还望小娘子指教?”

“七衙内请讲。”

“小娘子为何不同意里正将此二人送官,反而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文安世似笑非笑看着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