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抱香归 > 第39章 上桌吃饭(2)

抱香归 第39章 上桌吃饭(2)

作者:拜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22:25:58 来源:文学城

徐焕坐在一张木榻上,面前的桌上放着一碗刚盛好的红烧肉。

他没有动筷,眉间透着隐隐的不耐。

这几日,他虽身在牢中,生活却没有丝毫艰难。

狱卒待他礼数周到,每日送来饭菜丰盛,牢房也打扫得一尘不染,甚至连被褥都是新的。

可即便如此,徐焕仍是心生怨气。

想到这里,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却因太过用力,筷子一折为二。

与此同时,徐府的书房内,氛围沉肃。

堂中几位心腹大臣环坐一处,右相徐勉端坐上首,面色冷峻。

良王斜倚一旁,修长的手指随意拨弄着茶盏,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右相,”一名年近五旬的太常少卿起身拱手道,“徐焕此案拖得太久,恐怕大理寺早有定夺。依我看,皇上久发不动,估计只是在敲打咱们,咱们可以…。”

另一位心腹摇头反驳:“未可。此案牵扯民女丧命,舆论已然沸腾,强行插手只会适得其反。依臣之见,不如静观其变,待皇帝无计可施,自会抬手放人。”

“少卿此言差矣。大理寺一日不放人,这案子便悬在咱们头顶。若不小心处置,给了御史弹劾的机会,怕是良王殿下的渭河事宜也要受牵连。”

此言一出,堂内气氛顿时紧绷。

良王笑一声,放下茶盏,语带不屑:“一个区区民女,竟然要我们徐府费心至此?哼,朝中若真有人借此做文章,那也是手段拙劣,咱们不必惧之。”

又道:“不过死了个女人,犯得着如此紧张吗?”

他的语气漫不经心,却引得众人侧目。

“徐焕这件事,咱们可以称本徐公子打算一顶小轿将她抬入府中,哪曾想那民女自裁。现下闹得越大,若我们放出风声说出此等打算,罪责全在那民女身上,倒可以显得大理寺是在无事找事。”一位白须老臣缓缓道,“但眼下最重要的是渭河改道案,端午汛期在即,若渭河问题不能解决,百姓起了怨气,良王殿下这差事便不好办了。”

良王闻言微微颔首:“正是。渭河改道一事不仅关乎边境粮草,还关乎本王的名声。”

“殿下明鉴,”少卿附和道,“咱们该专注于渭河改道。端午将至,若不能定下最佳方案,汛期恐生乱子。殿下肩负朝廷重托,此事才是重中之重。”

“若能在端午前见成效,那便是天大的功劳。”另一位心腹接口附和。

良王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语气却多了几分从容:“此事确实不易,本王早已安排得当,渭河改道一事必能成。”

良王站起身,目光落在书房匾额上——“通衢万里”。

他缓缓说道:“通衢万里,当如渭河直道,天下可知良王之能。”

听到此处,一直沉默的徐勉终于抬起眼,目光扫过众人。

只是他未发一言,只端起茶碗浅浅呷了一口,似在回味其中滋味,又似对众人的议论置若罔闻。

待众人散去,徐勉却独坐堂中许久未动。

他的目光落在灯影摇曳的墙壁上,仿佛透过虚空注视着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如今的皇帝,已不再是那个任由权臣牵着鼻子走的年轻君主,他到底要做什么,徐勉看不透,但他隐隐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他低声喃喃:“殿下,你手中的棋,未必能赢啊……”

*

关宁手中捧着案策,脚步轻快,耳畔传来的是微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刚拐过一座回廊,前方不远处,一道熟悉的身影逆光而立。

赵怀书正缓步而行,清俊的面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赵掌印?”关宁抬声唤他。

赵怀书回头,见到她,眉眼间的沉思一瞬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温雅的笑:“关御笔,怎巧在这里遇见?”

“巧也不巧,掌印可是也往司察司去?”关宁扬了扬手中厚重的案策。

赵怀书点头,步伐放缓,与她并肩同行:“正好一路。”

两人携步而行,初夏的风微凉,拂过周遭草木,带来阵阵清香。

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光影,随着风影晃动。

“关御笔近来事务繁忙,可还有闲暇消遣?”赵怀书随口问道,语调温和,似是为了调节静谧的气氛。

关宁轻笑一声:“自然是忙得很,哪有什么闲暇。”顿了顿,她望向不远处盛放的花,随口说道,“倒是掌印,事务繁重,还能从容观花。”

赵怀书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低声道:“宫中花木虽盛,但终究不及宫外来的生动。关御笔入宫前,想必也曾见过一树风中飞红,岂不更胜此间?”

关宁微微一怔,嘴角的笑意带了几分怀念:“家乡的确有过那样的光景。只是多年过去,如今已记不真切了。”

赵怀书看她神情怅然,未再多言,反而指了指前方的一丛芭蕉:“看那一叶绿,与春夏交替之意何其相似。御笔若再抽身不得,岂不辜负了这片好景?”

关宁看了他一眼,半认真半打趣地道:“赵掌印总以诗句托喻,倒显得我俗不可耐了。”

赵怀书被她逗得一笑,眉眼弯弯,却只轻声道:“花木虽美,不过寄托之物,关御笔若不赏,也无甚妨碍。”

两人语调轻松,谈论之间无关公事,更无半分拘束,倒像是早已相识许久的老友。

行至园中一片空旷处,远远的,突然传来几声清脆的犬吠声。

关宁脚步顿了顿,抬眼望去,只见一只毛茸茸的松狮小犬,从远处花丛中窜了出来。

它毛色棕黄,体型虽小,叫声却不小,一双圆溜溜的眼睛警惕地盯着他们,仿佛发现了“入侵者”。

关宁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身体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语气也有些不自然:“赵掌印……这……”

赵怀书立刻察觉到她的异样,轻声问道:“关御笔怕狗?”

“不是怕……”关宁嘴上否认,脚步却越退越快,“只是……有点不太习惯。”

小犬见她退后,越发兴奋,竟摇着尾巴一路冲了过来,边跑边叫,势头逼人。

关宁见状,忍不住低声惊呼,手中的案策几乎成了她唯一的“盾牌”。

赵怀书见状上前半步挡在她面前,一手护住她的手臂,拦在她身后,弯下腰,伸手挡在狗面前,语气温和却带几分威严:“别闹。”

小犬似乎熟悉面前这人的气息,站在原地不动晃着尾巴,但叫声依旧不断。

一群宫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领头的宫女满脸焦急,连声道歉:“奴婢该死!惊扰了掌印和御笔,实在该罚!”

赵怀书认得这是贵妃宫中的人,平静道:“贵妃娘娘的爱犬,怎能在御花园乱窜?若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怕是难以向贵妃交代。”

宫女跪地请罪,连忙抱起那只小犬,急急忙忙退了下去。

待四周安静下来,关宁才缓缓松开手,意识到自己方才抓着赵怀书的袖口,脸颊微微一热。

“多谢掌印。”她低声开口,语调中带着一丝难掩的尴尬,目光落在赵怀书微皱地衣袖上,低声道,“方才多有失礼……”

赵怀书回头看了她一眼,目光中透着些许无奈:“原以为关御笔胆识过人,却也有害怕的东西。”

关宁抿唇笑了笑,收起手中的案策,语气略带几分倔强:“我并非怕,只是没想到它会冲过来。”

赵怀书并未戳穿,只是侧身让开,道:“那便继续赶路罢。若再遇此事,关御笔尽管站在我身后。”

关宁抬头看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丝异样的暖意,却只是低低应了一声:“好。”

阳光斜斜地洒在园中,两人的步伐逐渐恢复了从容。

关宁依然有些心绪未定,不禁低声感慨道:“想不到宫中还有如此顽皮的小狗,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赵怀书目光前望,语气带了几分调侃:“关御笔自是无需太过紧张,这宫中虽多礼数规矩,也不缺这些添趣之物。偶尔扰人,倒也未尝不可。”

关宁失笑:“若是扰到掌印这般从容之人,倒也算趣事。可若是换了旁人,怕是已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赵怀书缓缓停下脚步,侧头看向她:“关御笔方才可不是如此~”

关宁被他直言打趣,旋即抿唇笑:“掌印是觉得我刚刚喧闹了?”

“我可没有这个意思。”

两人并肩行走,路过一丛紫藤,垂下的花穗随风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

“初夏时节,这御花园中果然是花木最盛之时。”关宁仰头看向繁茂的紫藤,语气中带着几分感叹,“想来再过些日子,这一片紫色怕是要凋零了。”

赵怀书也抬头看了一眼,语气温和:“万物有盛衰,终是常理。花木虽谢,却也能为来年积蓄新生之力。”

“掌印倒是通透。”

赵怀书垂下眼睫,声音里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不过是随口一言,何谈通透。”

关宁微微一笑,没有接话,只是低头看着脚下的青石小路,目光渐渐柔和起来。

快到司察司的大门。她停下脚步,看着他道:“多谢掌印一路同行了。”

“御笔言重了。”

关宁又看了他一眼,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开口,转身走向司察司的台阶。

赵怀书站在原地,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他抬手抚了抚袖口,目光掠过那一片紫藤,抬手轻轻触碰,花瓣微微摇晃,眼底的情绪复杂。

*

贵妃正半倚在软榻上,手中执着一柄雕花团扇,神色慵懒。

旁边一名宫女跪地回禀:“娘娘,阿福刚才跑到御花园去了,多亏奴婢及时追了回去,没有闯下大祸。”

贵妃听了,不以为然地轻笑:“不过是一只狗,能闹出什么祸来?”

那宫女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听说吓着了御前掌笔的关女官……”

贵妃手中的团扇停顿了一下,眉心微微一蹙:“关御笔?”

“是,听说赵掌印也在场。”

贵妃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明的情绪。

她放下团扇道:“她不过是个小小的御前女官,能有多大的脸面?不过,既然牵扯到了赵掌印,还是让人去探探可受惊了。”

宫女连忙应下,低头退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