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抱香归 > 第40章 上桌吃饭(3)

抱香归 第40章 上桌吃饭(3)

作者:拜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21:38:08 来源:文学城

数月前,充州刺史传下渭河改道的命令,意在保全汛期边境粮草的运输通道。

此举虽大义凛然,却未附任何后续方案,而周县涉及改道的村庄有三处,牵连田地十万亩。

充州的官员到村中宣告后,仅以“为国为疆”四字敷衍百姓,村民自然不肯交出耕田。

“今年的田都种下了,毁了田,我们以后靠什么活!”年迈的村老站在村口,颤巍巍地拦住拆田的士兵,身后的青壮也握紧了锄头。

刺史冷眼旁观,带着护卫和随从站在田埂上。

最终,他挥挥手:“踏了。百姓冥顽不化,待粮草运通,国家安稳,自会赏他们功德。”

官兵们硬着头皮开始动手。

百姓冲上去阻拦,却被刺史带来的官兵轻易镇压。

几番争执后,三分之一的田地已经被毁。

百姓的怒火被点燃,接连几日,村中频发骚乱,而刺史不但未安抚百姓,反而加派人手强行压制。

*

“春种刚过,如今苗子才发芽,便踏毁了田,我们家老小靠什么活啊!”

“是啊,这可是活生生的粮食!毁了田,谁给我们补种?谁管我们日子怎么过!”

“衙门的人都是聋子不成?为何无人出面给个交代!”

四月的夏烈日正炽,地面被炙烤得滚烫。

百余名村民围在周县衙门外,老少皆有,个个面露愤怒,口中喊冤叫屈。

门外是村民,门内是衙役,双方僵持着,气氛紧张得仿佛连空气都要燃烧起来。

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情绪激动,甚至推搡衙门大门,一些妇人抱着孩子在一旁啜泣。

眼看场面愈发失控,衙役们紧张地握紧了手中的棍棒,县丞则满头大汗,一边吩咐人加强戒备,一边祈祷这件事能尽快平息。

“县丞大人,这些人已经围了两天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一名衙役站在县丞旁边,低声说道。

县丞冷汗直流,却仍不敢迈出大门一步:“这些村民哪里是来讲理的?刺史大人刚下了令,官府毁了他们的田,他们自然恼怒。可这事是刺史大人的意思,我们周县不过是奉命行事,如何能为他们做主?”

他不过是个县丞,代管县务,刺史在上,他根本无力反驳。

如今这些百姓冲着衙门撒泼,他既不敢得罪刺史,也不敢直接下令驱赶,只能硬撑着一动不动。

门外,村民控诉、哭声更高了。

“百姓们,你们这是做什么!”一声清朗的嗓音从门口传来。

围在门前的村民纷纷转头,只见一位年轻的官员站在不远处,身着淡青色的官服,腰佩玉带,虽略显疲惫,但眉宇间带着坚定与清正。

他身后跟着几名随行差役,正是新任周县县令齐锐。

“在下周县新任县令齐锐。”

村民们一看是县长,原本压抑的情绪立刻喷薄而出:“大人!您可算来了啊!”

“这田可是我们的命啊!大人要为我们做主!”

“大人,这田毁不得啊!”

“大人,这春苗播下去才发芽,毁了我们咋办啊!”

“大人,田没了,我们咋活啊。”

齐锐举起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他仔细打量眼前的百姓,满是风霜的面孔和激动的眼神令他心中一震。

他转头看向县丞:“他们说是刺史大人让毁的田,可真是这么回事?为何你不出面安抚?”

县丞满脸尴尬地低下头:“大人明鉴,这些村民是因渭河改道的事而来。上月,刺史大人派人下令,为了疏通河道,淹没了部分农田。属下不敢违命,只能照办。”

“既然是刺史大人命令,为何不提前告知百姓,妥善安排?”齐锐语气一沉。

县丞抬头欲辩,但在齐锐的目光下哑口无言,只能低声道:“已经告知了,但是百姓不愿意走啊!刺史大人又催得急,命人踏了青苗,属下……属下不敢多言。”

齐锐微微蹙眉,虽然只是县令,但职责在于守护一方百姓安宁,即使自己是刺史的下属,但又岂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害而不作为?

“诸位百姓,请稍稍安静。”齐锐走上前一步,朗声说道,“本官初到周县,尚未了解情况。但本官既为周县县令,自然会秉公办理,本官近日必查清此事。你们尽管回去安心,待本官了解情况后,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百姓们听罢,虽然仍有怨气,但见齐锐态度诚恳,语气坚定,终于渐渐散去。

*

“县丞,你且来说说事情原由。”齐锐坐在堂上。

“刺史大人下令改道,却未给分田安置的说法。百姓无处可去,刺史又命人强毁田地,民愤冲天。”县丞低声道。“下官也没有办法啊!”

齐锐皱眉,抬手接过积攒数日的百姓诉状,沉声道:“刺史为何没有给分田安置的说法?”

“最初征用的田,是有分田安置的。刺史大人说和现在田地差不多,有百姓便签了字,待拿到分得的田,竟是荒山之田,这田什么庄稼也种不出来啊!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了之后,大家就不愿签字了。”

他未多言,披上官袍,连夜前往百姓集聚的村中查看情况。

“县老爷来了。”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村民们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

齐锐走入人群,听着他们的哭诉与怒吼:“我们守这片田地几代了!就这么说毁就毁,叫我们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吗?”

齐锐耐心倾听,未打断一句,他指着身边随行的书吏,让他们把百姓的诉求一一记下。

“刺史未曾给分田补偿的方案?”齐锐问道。

“分到的田都是荒山之地啊,庄稼种不下去更长不出来!若是不要这荒地,说是可以我们换可以耕种的田,按三亩地换一亩五分下上田!大人啊,我们这都是上下田!”村老拍着大腿。

齐锐目光扫过破碎的田埂与满脸愤懑的村民,缓缓开口:“诸位稍安勿躁,本县会为你们讨个说法。”

村民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却又带着几分不信。

*

回到县衙,齐锐立即命人将调查所得写成报告,并带上准备的材料,亲自前往充州刺史府拜访。

刺史见到他时,态度冷淡:“齐县令舟车劳顿,这才到任几日,就为百姓奔波,真是尽职。”

齐锐不卑不亢:“本县来,是为周县百姓的田地一事求个说法。”

“说法?”刺史放下茶盏,冷笑一声,“齐县令,改道乃天子御令,涉及边境粮草,这事要是耽搁了,恐怕齐县令就算有两个脑袋也保不住!”

齐锐不怒反笑:“刺史大人,正因是天子御令,民生更应无疏漏。百姓如今征田之后的活路都没有,又谈何分担国事?”

刺史眉头一皱,语气愈发不屑:“本官给了他们分田安置对策,是他们不愿!”

齐锐微微颔首,将村老所作的统计递上:“大人,荒山之田,百姓无法在今年便将春苗播种下。大人可知,上下田亩产量达到400斤,而下上田亩产量只有200斤,上下田三亩换下上田一亩五分,大人,这交了粮税之后,百姓要如何过活。”

“强毁田地未必能保边境安稳,反倒会先激起民怨。这事传到朝廷,只怕刺史大人不好交差。”

刺史扫了几眼,眉间渐起怒色:“你这话是威胁本官?”

齐锐拱手:“下官不是威胁,是提醒。”

刺史盯了他半晌,冷哼一声,将纸扔回桌上:“征田是利国利民的事情,齐县令莫不是想抗旨?”

“大人明鉴,下官并无此意!下官只是想要替周县的百姓寻一个合适的征田之策。”

“你当如何?”

“按照征田法,换一亩上下田至少得一亩五分下上田!”

“齐县令可真的是敢想!”

*

齐锐离开刺史府后,并未立即返回县衙,而是转至周县的受灾村庄。

齐锐只能依托村老的统计,先行拟定一套初步方案。他将村中未被淹没的公田重新划分,同时上报一些无人耕种的荒地,建议分给受灾最重的几户家庭。

村民看着方案,虽仍有不满,但至少看到了一线生机。

翌日,刺史府传来消息,齐锐的方案未能同意。

“刺史大人怕是不会轻易放弃毁田。”县丞忧虑地说道,“大人,该如何应对?”

“刺史有刺史的权,我有我的办法。”齐锐答道。他让县衙书吏四处张贴告示,向百姓解释目前分田安置的进展。

组织村、县中青壮,修建临时堤坝,尝试减缓洪水对农田的侵袭。

齐锐的举措渐渐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但也激怒了刺史。

一日清晨,刺史派遣的几名亲信突然带兵进入村中,命令立即停止修筑堤坝,并将几名带头修堤的村民押走。

齐锐得知后,立刻带人赶往现场,与刺史派来的官员针锋相对。

“齐大人,这堤坝未经许可,您私自修建,是否僭越了职权?”为首的官员严肃地说道。

“田毁、地淹,百姓无处可去,本县只是尽己之责,”齐锐毫不示弱,“况且,堤坝修成,能减少对下游村庄的损害,不知何处僭越?”

那官员显然没有料到齐锐如此强硬,顿时语塞,却仍不甘示弱:“刺史大人有令,堤坝必须停工,耽误了改道进度,朝廷怪罪了下来,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了,齐县令你可要三思而后行。”

齐锐朗声说道:“那便请刺史大人亲自来问责,本县愿奉陪到底。”

百姓见齐锐如此坚持,纷纷站到他身后,场面一时陷入僵局。

最终,来的人只能匆匆离去。

齐锐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息,目光深沉,他喃喃道:“只是这件事,恐怕还没那么简单。”

“齐大人真是个好官呐!”一个年迈的村民感激地说道,“要不是您,我们这些庄稼汉只怕连活路都没有了。”

众人纷纷跪下,齐锐赶紧扶起大家:“这是本官应该做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上桌吃饭(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