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抱香归 > 第38章 上桌吃饭(1)

抱香归 第38章 上桌吃饭(1)

作者:拜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22:25:58 来源:文学城

大臣退下后,殿中只剩皇帝、赵怀书,以及一旁记录的御前掌笔关宁。

金光从窗棂洒入宣政殿内,将四周衬得威严而沉肃。

皇帝放下最后一卷奏折,抬眸环视片刻,最终将目光落在桌案上刚刚大理寺呈上的一份折子上。

皇帝目光略过几页,眉宇轻蹙。

那字字句句,无不揭露出徐焕的骇人行径,强抢民女入府,折辱后致人命丧黄泉,但从字里行间,亦可窥见徐家暗中试图压下事态的影子。

百姓痛心疾首,已多次聚集府衙前请愿,只求一纸公道。

“这徐勉倒教出了个好侄子。”皇帝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他将折子放在案上,神色间难掩疲惫,轻轻叹了口气:“徐焕案,显允,你怎么看?”

赵怀书上前一步,拱手答道:“奴婢以为,此案证据确凿,且百姓舆论甚强,若不妥善处理,恐生民心动荡。”

皇帝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关宁,语气略带深意:“关宁,你怎么看,说来听听。”

赵怀书但很快领命,将之呈至关宁案前。

关宁接过案卷,指尖划过卷首墨迹未干的折页,目光微凝,迅速将内容浏览一遍。

她并未急着开口,而是静静思索片刻,目光从案卷转向皇帝,语气平和却铿锵:“民愤如潮,徐焕该杀无疑。但若仅以此案处置徐焕,便草草收场,反而不能动摇徐氏根基,反而激起朝中权臣警觉。若想一劳永逸,陛下不妨按兵不动,静待徐氏有更大动作,再一击致命。”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未离她的脸:“你的意思?”

“臣以为,此案可暂缓声张。”关宁沉声说道,“以徐焕为饵,待徐氏内部有所异动时再发难,既能动摇右相根基,也能让百姓看到皇权真正的威严。到那时,方是一击毙命之时。”

“静待不发,一击毙命。”皇帝重复着这几个字,忽地低笑一声,手指轻扣桌案,神色间透着几分欣赏:“关宁,你倒真是胆识过人。”

关宁微微俯身:“陛下谬赞,臣不过以案情论策罢了。”

“此策倒合朕意。”皇帝笑着将手中的折子轻轻抛在案上,转而对赵怀书说道,“你荐得此人,倒是让朕多了几分从容。”

赵怀书微微躬身,目光里带着些许笑意:“乃是陛下慧眼识人,且关御笔确为朝中栋梁之才。”

*

殿试过去已月余,金榜题名的进士,原该是踌躇满志,却迟迟未能收到任命。

这些日子,吏部的官房内一片愁云惨淡,究其原因,乃是官职分配一事犯了难。

吏部尚书独坐于案前,翻着手中薄薄的一册,眉头紧锁。

这一届的进士竟多达三十余人,但这京城的官职乃一个萝卜一个坑,哪会有这么多空缺?

本就有不少积压多年未分配的候补进士,这一届的又扎堆而来。

按惯例,剔除那些世家出身子弟的去处后,才是剩下的寒门子弟。

分配不到官身的世家子弟对于官职倒也是不是很在意,凭着祖辈的余荫必然会落个一官半职,而寒门学子就不一样了,若无官身,便无俸禄,养家糊口便成了难事。

然而就在此时,皇帝的御旨下来了,“今夏择吏部外放候补进士五十六人......”,这一下子倒是解吏部的苦恼。

外放的大多数是寒门学子,这一外放倒是给吏部的候补进士清空了不少,吏部尚书可是笑了好几天。

齐锐、李长风、任子洲三人约在一家茶楼小聚。

窗外柳絮轻飞,初夏的暖风吹进厅中,带来一阵幽香。

桌上的菜已摆满,但三人皆未动筷,反而举杯相对,眉宇间透着几分豪气与洒脱。

“周县。”齐锐啜了一口酒,神情自若,“这地方虽小,却不简单。渭河改道,我看良王这次是打定主意要做点文章了。”

任子洲瞥了他一眼,语气玩笑却带着几分认真:“长白兄性子硬得像铁石,怕是良王的算盘才打响,你就要掀桌子了。”

李长风忍不住笑道:“良王若是知道长白兄的性格,怕是气得摔茶盏吧。”

齐锐闻言嗤笑一声:“我倒想看看他要怎么改道!怎么给周县的百姓一个好交代。”

任子洲举杯向他示意,半真半假地道:“说得好听,依我看,你根本是存了给良王添堵的心思。”

齐锐一口将杯中酒饮尽,朗声道:“怎么,莫非子洲兄怕了?若真如此,咱们今日这酒也算白喝了。”

“怕?”任子洲放下酒杯,语气一沉,“我入刑部,日后少不得与权贵打交道,若怕得罪人,干脆回家种地得了。”

李长风摇头失笑:“你二人,一个比一个倔。”他抬起酒杯,目光坦然,“郎溪虽说地处江南腹地,却也不是风平浪静的地方。左相的眼线遍布,我这一去,怕是要步步为营。”

齐锐闻言,眼中带着几分钦佩:“长风,你为人圆润,最善周旋,这江南一带的局势,非你莫属。”

任子洲也附和道:“你若能在郎溪立足,将来大有可为。”

李长风听了,微微一笑:“说起来,我们三人中,只有长白最是痛快,不必藏锋守拙。反倒是我和子洲,一路要多些顾忌。”

齐锐放下杯子,正色道:“理想不在于藏锋或显锋,而在于最终能否有所成就。你们在各自的路上走好,我齐锐,便安心了。”

三人对视,皆举杯一饮而尽,酒盏相碰,既为离别感叹,也为将来振奋。

*

司记司正厅,关宁低头翻阅御册,眉头轻挑,抬眼看向赵怀书:“齐锐任周县县令,李长风去郎溪,倒也有趣。”

赵怀书:“如何个有趣法?”

关宁合上御册,将它放回桌案,语气中多了几分深意:“周县虽不大,却地处渭河一带,二皇子意取渭河改道运送边疆粮草,而周县的位置必受牵连,朝廷应会拨款。但真正用在百姓身上的能有几何,且往后每年边境粮草的水路运输还未有定论。”

赵怀书微微颔首:“你认为齐锐能应对得了?”

“齐锐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他去周县,良王的计划未必能轻松实施。”关宁缓缓道,“这位二皇子素来擅长隐忍布局,不是良善之辈,但齐锐是个硬骨头,是个会替百姓谋福的人。他们二人针尖对麦芒,估计谁都不会轻易退让。”

赵怀书笑道:“看来,你对齐锐的性情很是了解。”

关宁扬了扬眉:“殿试答卷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但真正让人信服的,是他在徐焕案写的那篇文章,不因权势动摇。陛下将他外放周县,是用人之长。”

赵怀书点头:“确实如此。那么李长风呢?郎溪虽是江南小县,却也不简单。”

“江南一向是惠王的大本营。”关宁笑了笑,“李长风虽为寒门,但为人圆润,善于周旋,同时又有一身不小的抱负。他去郎溪,不止是为地方事务,也能和那位善谋的江南‘地主’周旋。”

赵怀书接话:“左相眼中只有世家利益,江南赈灾怕是表面文章居多。李长风这样的人,和他碰面,倒像两只狐狸在打太极。”

关宁看着窗外,缓缓道,“他的锋芒藏在圆滑下,郎溪是块跳板,也是试探。若他能在江南站住脚,将来未必不能入中枢。”

赵怀书闻言一笑:“看来,陛下这一道御旨,是将两人都推上了各自的善任之处了,成败全看他们的手段了。”

关宁转身对他道:“五十六名进士中,齐锐和李长风的位置最显眼,但真正的意图在于整体。寒门子弟外放五十余人,虽如星星之火,散落四方,但未必不能燎原。”

赵怀书点头:“寒门自寒门,百姓更易信服,陛下这盘布局,可谓一步步扎实,这一步棋虽慢,却极稳。”

关宁笑道:“他们今日的抱负,是寒门学子能有机会伸展抱负,而我们,是让这种成为常态。”

赵怀书闻言,微微叹道:“若他们能在自己的路上站稳脚跟,朝堂风气,未必不会改变。”

关宁举杯,目光深远:“只要有人愿意坚持,就会有改变。”

两人相视,默然饮下杯中茶。

半响,赵怀书取过茶壶,轻轻斟了一杯,递到关宁手中:“你既看得如此透彻,不如再说说任子洲入刑部比部司,意图又为何?”

关宁接过茶盏,略带玩笑地笑道:“赵掌印是在考我么?”

“怎敢考你?”赵怀书唇角含笑,“不过是好奇关御笔的见解罢了。”

关宁抿了一口茶,才慢悠悠道:“比部司主管勾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逋欠之物,及军资、械器、和籴、屯收所入,主要负责审计事务。这乃是陛下最妙的一子,任子洲的性情耿直,对事理分析缜密,陛下让他去比部司,一是让他积累实务经验,为将来留用,二来……。”

关宁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不再言尽。

赵怀书放下茶盏,点头:“如此看来,关御笔对朝中之事已是心知肚明了。”

关宁斜了他一眼,笑道:“掌印如此夸赞,是想让我欠下人情么?”

“关御笔这便攀上旧账了。上回答应宴请的茶饭可还未备呢~”

关宁失笑:“掌印这就等不及么?”

两人言笑间,厅内的气氛少了几分肃穆,却多了一份默契的轻松。

第二卷开始啦~主要人物出场的都差不多啦~还有几个角色在排队出场[闭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章 上桌吃饭(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