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祝家小饭馆[刑侦] > 第11章 第二案:纵火灭门案

祝家小饭馆[刑侦] 第11章 第二案:纵火灭门案

作者:周珉昆吾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1-08 21:49:41 来源:文学城

冯建武还在警车上就把一切都招了。

那晚他送冯建文回家之后,深埋心底的仇怨都涌上心头,他打晕了嫂子,点燃了他们卧室的衣柜,在浓烟之中等待冯建文苏醒。

妻子和孩子,冯建文崩溃着、叫骂着,最终不得不做出选择。

“他还以为能回头救孩子,他还以为我会给他一家团圆的机会。”冯建武嗤笑道。

“他可是你亲哥哥!”

“那咋了?就是亲哥哥才叫我给他背了这么多年黑锅。”冯建武脸上毫无愧色。

冯建武在一楼勒死冯建文,回到二楼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在浓烟之中已经失去意识。他浇灭了火,从衣柜里翻出冯建文的行头,布置好一根极长的引线。

做好这一切,冯建武回到家中,特意喊醒已经昏睡的老娘。然后假装回屋睡觉,实则换上冯建文的行头,翻窗去向城东张宝梅处。

“我也不算白背当年那锅了。”

祝晓棠事后听闻这一切,只觉得唏嘘,冯建文当初若不是将和张宝梅的事嫁祸给冯建武,今日也不会葬身火海,而冯建武复仇也葬送了自己的后半生。只是冯建文的妻儿和老娘,何其无辜。

冯建文老娘来认领冯建文及妻儿尸首的那天,祝晓棠在店中看到了老太太的身影。萧瑟秋风里,她矮小的身躯显得更加佝偻。唯一堪称安慰的是,教育书店的铺面由政府收购回收了,收购款都给了老太太,至少她晚年养老有靠。

教育书店烧毁的招牌被摘下,门脸重新粉刷,改头换面变作了供销社的一处门脸,而这条街上关于冯建文冯建武两兄弟的传言也逐渐消散在风中。

又一次立功的陆铮更加忙碌起来,经常在饭点之外的时间随机刷新在饭店里,狼吞虎咽完一碗面或者叼着半块炊饼又急忙奔赴下一个现场。

“队长现在会直接指派案子给我,和赵二吉其他人搭伙,没和李忠在一块儿!”陆铮这么说。

祝晓棠也为他高兴。刑侦队这么安排,既是认可他的能力,也是刻意将李忠和他分开,淡化两人原本的师徒关系,给他创造更大的自由度。

“我和李忠原是队里安排的,这个师父我心里是不认的,我只认一个师父。”

那日,祝晓棠与陆铮坐下喝茶。陆铮难得不见了玩笑嬉闹,认真给她倒了杯茶:“小师父,以后我还跟你学。”

祝晓棠喝了这杯弟子茶。心里美滋滋,但嘴上还是说:“师父就师父,什么小师父。”

陆铮笑嘻嘻地抿深了颊边的酒窝。

祝晓棠向来喜欢乖巧的徒弟。如今陆铮好好拜师,她也想着把他心心念念的祝老爹办案笔记找出来。虽然这是她的幌子——从前借口自己都是从祝老爹的笔记里学来的办案知识,不过祝老爹确实留下了办案笔记。

祝老爹从警二十年,过手数百个案件,每个案件他都整理记录在册,足足记录了十七本笔记。这些笔记按照年份,都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小饭馆的橱柜里。

橱柜的上层是十七本绿皮笔记本,外皮褪色暗淡,内页泛黄陈旧。橱柜的下层是一排透亮的玻璃罐,里面装着的是——八角、桂叶、草果等等香料,晒干卷曲的榛蘑干、萝卜干、蕨菜干,巴掌大的虾干、脸大的墨鱼干,雪白的银耳、墨绿的豆角、红粉的腊肠,如同油画上的丰富色彩。

这样截然相反的上下两层,恰好构成了祝老爹人生的两种底色。

祝晓棠将所有笔记都搬了出来,看一本给陆铮一本。她看着看着发现,其中少了一本。她仔细回忆,想到祝老爹病榻弥留之际,手里仍在翻阅一本笔记。

“大哥,你记得老爹那本笔记吗,他老看的那本?是你收着吗?”祝晓棠在家里翻箱倒柜也找不着,给祝大哥去了个电话。

果然,在大哥家中。祝晓棠约了时间下午就去取:“正好,老爹做的虾酱好了,我给你们带去。”

小饭馆的后院一直存着缸虾酱,这是祝老爹病重前制作的。

虾酱不易做,需要细心、耐心和毅力。

虾酱的原料是乌虾,每年三四月熟练的渔民会去红海滩打捞,祝老爹总是提前定下一百斤。乌虾非得提前预定不可,因为它出水即死,早一刻制作就多留存一分鲜味。

阳春三月,祝老爹买来乌虾,倾入后院的陶缸中,撒入份量配比合适的粗海盐。然后是日复一复的翻搅和曝晒,得拿着长木耙在缸中反复搅动,让阳光和空气进入缸中,充分参与乌虾的分解、转换。这个过程里,缺了短了一日都有可能影响虾酱的发酵,一点也不能含糊。

在日复一日的翻搅、曝晒的过程中,青灰的乌虾逐渐融化成暗紫色的稠浆。此刻可以封缸,静置一月,让虾酱在黑暗中持续转换,最终成为紫色稠酱。

这样制出的虾酱,质地幼滑如膏,滋味咸鲜十足,带着海洋深处的醇厚鲜美,还夹杂着一丝丝类似奶酪、臭豆腐等发酵物独有的臭味。炒菜蒸肉也好,做蘸酱菜亦可,都是点石成金的绝佳调味!

清明下缸,白露封缸,祝老爹每年都做一缸,可惜今年没能够等到启封的时候。祝晓棠今年启封之后,决定不对外售卖,只与祝老爹的亲友分享这份带着记忆的美味。

于是,这日午后店里打烊,祝晓棠带着虾酱和小枣儿就去了城东的大哥家里。

路上,祝晓棠还遇到了熟人。她才下公交车,就见到前面的大爷眼熟。高个子,微微佝偻,眼皮没精打采地耷拉着——这不是店里的老熟客么?当初小饭馆重新开张后第一位上门的客人。

大爷在单元楼前停了自行车,瞧着正喘气,似乎打算喘匀气后去搬运绑在后座上的两桶油。

“大爷,您好呀,还记得我不?”祝晓棠热心肠地就上去了,“您家几楼啊?我给您搬吧。”

大爷抬起眼皮,略有警惕地盯住祝晓棠。

“我们上月见过,我是祝家饭馆的老板,您当时进店来问我老爹的事,还记得不?”祝晓棠说。

大爷盯着她看了好一会,说:“我记得你。小老板,你记性真好。”

“那可不。”祝晓棠有些骄傲地抬抬下巴。从前她就有过目不忘的好记性,尤其是记人脸,只要瞧过一眼,过多久都能把人从人堆里认出来。

大爷的眼皮垂下去,婉拒她:“不用了,就几步路。”

“别客气呀,这油多沉啊,您一把年纪了。”

他听了这话沉默片刻,不再推脱:“三楼,谢谢你了小老板。”

“别客气!”祝晓棠把手里的东西和小枣儿往大爷手里一放,手一伸就把油扛了起来。

她最近勤于锻炼,身体力量涨了不少。一手提一桶油,蹭蹭几步就跑到三楼。她瞧出来这位大爷是个内向的,也不说给人放进家门的话,在三楼放下油就走。

临走前她给大爷塞了一瓶虾酱:“这是我老爹原先做的,您尝尝是不是那个味!我们店现在正式开业了,欢迎您常来。”

说完她就揣起小枣儿走了,祝大哥的家就离这三栋楼的距离,几分钟就到了。祝晓棠来的时候,家里还有客人。

“晓棠啊,来看你哥哥嫂嫂?”说话的人是祝嫂子的哥哥陈杰飞。他正要离开,与祝晓棠在家门口打了照面。

祝晓棠跟着祝大哥称呼,同对方打了招呼:“大哥好。”

“好好好,这是提了什么好东西来送你大哥呀?”陈杰飞歪头往祝晓棠的兜里瞧。

“自家做的虾酱。”祝晓棠对陈杰飞印象不好,没多理会,提着兜就径直往里走,“嫂子你们聊,我先进去了。”

淘淘早就听见声音,小炮弹似的从房间里冲出来。祝晓棠把小枣儿给她,自个去寻大哥找笔记。她往里走去,也就见不到门口陈杰飞意味深长的目光。

门那边,祝嫂子拽着哥哥下了楼。

陈杰飞到楼下却不急着走,点了根烟交代起妹妹:“小妹,我和爸说的话你上点心,那饭馆生意可红火着呢,也该有你和兴鹏一份。”

祝嫂子狠推了哥哥一把:“说什么呢!当初我和兴鹏谁也不愿意辞职,才不得不让晓棠把饭馆顶起来的,说好这饭馆是给她的。”

“我特地去瞧过,一天少说流水也有二三十,你自个算算你小姑子这一个月下来得多少钱,赶上你们两个人工资了。”陈志飞撇着嘴说,“你在这里做好嫂子,可瞅瞅人家,赚了大钱就提点虾酱来打发你们。”

“你懂个屁!这虾酱外头有钱都买不着!”祝嫂子两只眼睛快冒火了:“哥你快走吧,回去和爸说,不准再惦记那饭馆,少过去东瞅西瞅的。”

祝晓棠全然不知道祝嫂子和陈志飞在楼下的这一通官司,她正抱着祝老爹的那本办案笔记看入神。从前不看不知道,如今看了才明白,为什么祝老爹弥留之际还抱着这本笔记不愿意撒手——

原来他手上有一件不曾结案的连环杀人案。

二十年前曾经发生一桩震惊稻市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在三年时间里连续犯下二十七起案件。每次杀人之后,凶手会用受害者的鲜血在其后背写下“□□”两个大字,再浸湿的绳子将被害者五花大绑。

凶手的手法一致,且所有现场都留下明显标志,警方将其认定为连环杀人案。警方私下里,以凶手杀人时极具审判性的行为,将案件称为判官杀人案。祝老爹的笔记里也如此记载。

只是此判官显然是个毫无人性、不辨清白的判官,死在他手下的受害者共有二十七人,其中真正行为不检点的人少之又少。二十七条冤魂无辜枉死,稻市警方投入了无数警力,铺天盖地搜捕这名残忍的凶手,祝老爹当时也参与办理该案。

令人痛心的是,稻市警方投入了所有的警力,也没能侦破案件。直到1973年,凶手忽然停止犯案,稻市的雨夜再没有被五花大绑的受害者。凶手销声匿迹,警方在多年侦查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后,这件案子在岁月中尘封。

但祝晓棠知道,祝老爹从没有一天放弃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