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种花娘子的古代日常 > 第18章 尘埃落定

种花娘子的古代日常 第18章 尘埃落定

作者:月落江河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1-06 19:40:55 来源:文学城

刚才还热闹的场景转眼又冷清起来,陶青禾也不气馁。她稳住心态,再次吆喝起来。常有过路的人好奇询价,大多也在问过后摇头拒绝,一路走着,也只卖出几枚酥饼。

眼看已经走到头,陶青禾掀开盖布数了数,几乎还有一半没有卖出去。怎么精准找到有需求的客户……陶青禾猛然眼神一亮,她想到一个好主意!

周家糕铺今日也如往常般早早开了门,近日天热,生意愈发难做,好在县城里只有一家糕饼铺,凡是有需要的人家,最后都得来铺子里买。这不,开门没一会儿,一位裹着头巾的妇人就走了进来。

“掌柜的,糕饼如何卖?”妇人攥紧袖口,侧着身子问。

周掌柜这边正打着瞌睡,冷不丁地就被吵醒。他眯着眼看过去,回道:“我周家铺子,便是最便宜的糕饼也要二十五文钱一包,最贵的……”他对着妇人上下打量一番,竟不再言语,又拿胳膊撑着矮柜,再次瞌睡起来。

妇人见老板这番态度,哪里还不明白?她面色通红,强忍着难堪,张起嘴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沉默着转了身。

陶青禾吆喝完整条街,最后又掉头回到周家糕铺附近。若说这街上谁最有可能买她的酥饼,可不得是进过糕饼铺子的人?

她在铺子一旁守候良久,终于等到一妇人空手出来。眼看着人要走远,她赶忙跟了上去。

“这位阿姐,可是要买酥饼?”

声音猛然在一侧响起,妇人赶忙扯紧头巾。她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女娃,结巴起来,“不……不买酥饼。”说完立马意识到说错了话,她心里浮现一丝委屈,只想快步离开。

陶青禾赶忙跟上前去,疑惑道:“咦?刚才看您进了铺子又出来,竟是不需要酥饼么……”

妇人听到她的话,心里更觉委屈,脚下的步子愈发快了。

陶青禾哪里肯放过这来之不易的商机,又赶紧自荐道:“阿姐若是不着急,不妨看看我家的满口香酥饼,”她脸上带着笑,语气轻快地补充,“比那周家糕铺便宜,味道却是不差的。”

听到这话,妇人有些许心动,她慢下脚步,却不敢抬头看人,只小声开口:“真……真的便宜?味道也好?”

陶青禾一把拉着她停下来,麻利地拆开另一份试吃装,递到妇人面前,“您只管尝着,不收钱的。”

闻起来倒是香,瞧着也好看得紧。妇人偷瞄一眼面前的人,见她神情坦然,不似伪装。心里挣扎一番,最终尝了一块。

好特别的味道!全然不似一般酥饼,竟带着股清香?妇人抬起头,惊讶地看着陶青禾,“你这酥饼滋味好,像是带着花香?”

陶青禾心里一惊,才第一天就要被人破解出馅料了?她掩住异样,面上仍是笑吟吟的样子。

意识到话里的不妥之处,妇人尴尬地看着她,又结巴了,“不是……不是这个意思,”感觉自己解释不清,她又自暴自弃道,“你这酥饼如何卖?”

大概探清这位妇人的性子,陶青禾笑着开口:“四文钱一块,若买上五块,可给您饶上一文钱。”

妇人低头琢磨片刻,算出价格确实比糕铺便宜许多,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真是这个价?”她的心怦怦跳,“你可不能骗我。”

“自是不会骗人,酥饼还能跑了不成?”陶青禾调侃道。

见自己能少花许多钱买下酥饼,妇人的喜色也掩盖不住,她急忙说道:“那便给我包五个酥饼,”刚说完又开口确认,“共二十文钱,再饶一文,便是十九文?”

“是您算得这些,”陶青禾仔细包好递过去,“您拿好,这酥饼早上刚做的,仔细别磕碰到,到家去也不能碎。”

妇人接过酥饼小心放好,才数出铜板付钱。陶青禾想着方才的事,有意问道:“阿姐是哪个村的?倒是不怎么眼熟。”

“我是李家村的,平日不怎么来县城。”那妇人心里喜滋滋,便随口回了话。

“阿姐若觉着酥饼好,下次再找我买,还给您便宜!”

妇人自是满口答应。二人告别后,陶青禾看着篮子里剩下的五块酥饼,总算松了口气。她转头又走回到糕铺附近,再次蹲守起来。

等到太阳快爬到头顶时,剩下的酥饼也卖光了。去掉饶头,和两份试吃装,十八块酥饼总共卖得七十文钱,除去成本,估摸还有四五十文的赚头。她掂掂布袋里的钱,等以后酥饼名声再响亮些,还怕赚不到更多钱?

夏日的太阳像火般烘烤着,陶青禾又热又渴。看着空空的挎篮,她也不再久待,转头便出城去了。

正值晌午,即便是庄稼人,这会子也只能躲在家里纳凉,因而一路走来,陶青禾还没碰到村里人,就走到王村正家了。

“村正阿爷可在休息?”陶青禾喊道。

等了一会儿也没有动静传出来,她正纠结要不要敲门的时候,屋内终于响起脚步声。“谁啊?”说话的人声音有些哑。

门被拉开时,陶青禾一眼看过去,依旧是分家那天的小子,估摸也才十二三岁。他眼睛半眯半睁,同样打量着自己。

“打扰你休息了,我是陶大郎家的姑娘,今日过来是想问问我家户籍是否办好?”她开口解释来意。

听到这话,这人才让开路,转身往里走去,“我喊阿爷过来。”

陶青禾只得跟着,走到院子里便站住不动了。

王村正从屋里出来没见着人,往外一看,人正在太阳底下晒着。他抬手给了小孙子一巴掌,“怎么不晓得把人喊进来!”

陶青禾听到声音才往屋里走去,“村正阿爷,可是扰到您休息了?”她一脸歉意,“实在对不住,正好从这边走就过来了。”

王村正看着陶青禾额头不停冒汗,头发也沾湿在脸上。再看她挎着篮子,隐约有些野菜被布盖着,他开口问道:“你大中午出去摘野菜了?”

“刚从县城回来。”陶青禾摇头解释。

这是去县城卖野菜了?王村正心里犯嘀咕,眼下已是晌午,竟还剩半篮子菜,怕是没挣到几个钱啊。

“这时节城里也不缺菜,还得寻些旁的活计才好。”王村正提醒着,转而又说,“户籍已经办好,你家三人已单独入户。你小叔是个能耐的,这倒给我省不少功夫!”

听到话里的阴阳怪气,陶青禾只笑道:“实在是给您添麻烦了。”说完又把篮子提到跟前,“这菜刚摘没多久,给您留着尝个鲜?”

王村正看到那野菜,只觉得嘴里都是苦的,连忙摆手,“拿回去自家吃吧。”

见他这样,陶青禾也不勉强,顺势说道:“这日头还高,就不多打扰您休息了。我也赶紧走家去,把这事儿和阿娘说了。”

王村正点头回应,待人走后便把门闩好,又回屋歇息了。

陶青禾出了院门才长舒一口气,户籍办好,此事尘埃落定,往后自己便完完全全是这个时代的人了。

她摇摇头抛开脑海里的惆怅,又转头看着挎篮笑了起来。幸好进村前找了个地儿薅了些野菜打掩护,不然还真不好解释。

陶青禾边想着边往前走,刚一拐弯,迎面便碰上了一位妇人。才打上照面那人就开口道:“陶家丫头从县城回来的?”她嘴里说着话,眼睛却盯着挎篮看。

陶青禾看着这人并没有什么印象,只回她,“是刚回来,您有什么事?”

妇人盯着挎篮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又把视线对着人,撇嘴道:“哟,拎着这苦菜去县城能好卖?”

听到眼前妇人嘲讽的语气,陶青禾也不示弱,“好卖,那城里人都没见过咱这好东西。婶子你是不知道,我刚进城门,篮子还没放下,菜就被人抢光了,”她面无表情地盯着妇人,“婶子明早一起去?”

妇人听到这番话,哪还不晓得她在胡言乱语?若是这般好卖,能剩半篮子回来?怪道珍娘说这丫头牙尖嘴利,今儿个算是见识了一番。她再不掩饰地说:“我可不缺那卖菜的几文钱。”说完竟直接转头就走了。

陶青禾满脸无语,此人大热天守在这儿就为了阴阳别人几句?她抬头看着刺眼的太阳,再不做他想,只赶紧回家去了。

举止奇怪的妇人朝着某个方向走去,没多会儿便到了陶家,她敲着门大喊:“珍娘可在家?”

不一会儿里面就传来声响,“来了来了,谁大晌午的过来?”

钱珍娘才躺下没一会儿,就听到有人来敲门。此时打开门,看着平日里交好的赵蓉娘,皱着眉头问道:“这大晌午不歇息,过来是何事?”

赵蓉娘见她一脸不耐烦的模样,赶紧解释:“我刚才打完水回家,碰到青禾丫头往村正家去了!”

“去便去了,有甚大惊小怪的?”

“啧,那丫头可是从县城回来的!说是去卖野菜了,我瞅着那篮子里剩了大半筐都没卖完!”

钱珍娘听到这话才捂着嘴笑了起来,“哟,这青禾丫头是个有能耐的,竟是卖这没人吃的野菜去了。”

“谁说不是呢!这天可热够呛的,就是不知她卖了几文钱回来。”

说完这句,两人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你来就是为了这事?”钱珍娘笑了好一会儿才问道。

“这事儿可不小啊,你可得提防她们没钱了再来找你要!”赵蓉娘放低声音说着,似是已经见到这幅场景一般。

钱珍娘思索着,再说话已带着两分真切,“真是要感谢你了,大老远还过来知会我一声。”

“村里就数我和你走的亲近,我不帮你想这些,还有谁会如此?”

“我心里自是有数。往后你家虎子成亲,定让我娘家大哥给你便宜些打那家具!”钱珍娘拉着她的手说道。

“哎!这可真是沾了你的光!咱们村就数你最是大方,”赵蓉娘得了这句承诺,嘴咧得更大了些,“那就不扰你歇息了,我得赶紧回家收拾去。”

看着赵蓉娘转身走远,钱珍娘撇了撇嘴,关上门又进了屋。

“这个点儿谁过来了?”陶二郎在屋里一直听着动静,此时见人进来,开口问道。

“是虎子他娘,说是大丫头去县城卖野菜了。”她用胳膊杵了杵人,“咱们可是分了家的,往后她们娘仨即便是饿死,也不准你和你爹接济半文钱!”

听到这话,陶二郎厌烦得紧,“行了行了,都分了家还操心这些,赶紧睡吧!”说完便翻过身,不再理会。

钱珍娘见他这副样子,心下恼恨不已,最终却没再说话,又歇息了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