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古代育种 > 第34章 第 34 章

在古代育种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抱雨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2 09:40:15 来源:文学城

赵石头听说了这件事后,第一时间跑来告诉程媺。

“他们在八太爷这里走不通,打算去找里正帮忙。”

“哦。”程媺知道,地里收了这么多粮食后肯定会让人眼红,不然为啥空间里种出来一亩能得四五石,她这次只控制在两石。

“程娘子?”赵石头替她着急。

程媺根本没放在心上,“我知道了。”

收完稻谷,玉米也可以收了。

黄县丞和牧云买的玉米种子,被程媺在空间里改良后,一些种在了麦田里,一些种在后山冈子那里。

麦田里的得赶紧收了,要整地种冬麦,后山冈子那里可以晚一点。

推镰收割水稻麦子苜蓿这样的作物不在话下,让它去割玉米杆子就有点吃力,几亩地的玉米,还得亲自拿镰刀上阵。

牧云带着骚狐他们几个人,最近一直在抢收,整地,稻田里的地整完后就那么养着,由于此地冬天平均气温太低,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种的作物,这六十亩地,还是以种水稻为主。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热量、水分和光照,北方就是这点不好,一年两熟比较难做到,可惜了,六十亩地大半年的时间就那么闲着。

现在她只能抠抠搜搜在赵大田他们两兄弟的四十亩地上安排两年三熟的项目,冬小麦能挺过寒冷的冬季,热量、水分和光照好的的夏季就好再安排别的农作物。

四十亩地,今年五月种了玉米,秋收后种冬小麦,明年五月收小麦,收完后紧接着种玉米,秋天收,这样,在两年的时间内,可以迎来农作物三次成熟收获的机会。

赵石头出去的时候,遇到了回来的牧云。

家中余氏不在,只有桂儿在外面陪小六小七玩。

牧云带着一脸防备问他,“你干啥来了?”

“给东家说一件事。”

“什么事?”

赵石头本来懒得说,但是想到他也是东家,或许他们能想到应对之法,遂把周老头他们合计的事又给他说了一遍,“他们要真找了里正,里正肯定不只偏着我们赵家村,那几个村子都这样来,你们不是纯纯吃亏么。”

牧云回他一句,“哦。”

赵石头语塞,这么件大事,他们怎么反应都这么平淡?

不当回事吗?

牧云问他,“玉米脱粒机做出来了吗?”赵石头摇头,牧云道,“下次过来记得带做好的脱粒机来。”

没做出来就别来。

牧云去井边水桶处洗手,看一眼赵石头离开的背影,不是他不上心,是他知道,程娘子下来种地的目的,她手上的好种子都换出去她才开心呢。

只是,那些人不能一边享着她的好处,一边质疑她。

“是牧云回来了吗?”

程媺站在堂屋那里问外面的桂儿。

牧云舀一瓢干净的水,赶紧搓洗了两把脸。

程媺已看到他,到天井中来,“牧云,这有一盆土豆粉条,是徐寡妇拿来的,你端去后山冈子那里,给祁伯他们吃。”

牧云脸上还滴着水,沉默地“嗯”了一声。

桂儿一手抱一个小孩,也到天井这里来,“娘还没回来呢?”

余氏去徐寡妇家教她做土豆粉条去了,这也是程媺教的。

土豆粉条风干之后能保存一个月,做好后吃起来也方便,只需用水泡、煮。

小六欠着身子,要程媺抱,她张开双臂,嘴里忽然喊了一声,“娘!”

程媺惊呼,“小六会说话了!”

桂儿连忙让她再喊一声,再喊一声。

“娘。”

虽然不是自己生的,但养了这么久的奶娃娃会喊娘了,那种幸福和感动是不可言喻的。

程媺声音欢快,“牧云,小六会叫娘了。”

牧云对上她晶莹的目光一瞬,又弹了开去,声音冷静得出奇,“嗯。”

桂儿教小六,“姨,喊姨。叔,喊叔,不对,应该是小爹。”

赵家村方言管父亲的兄弟不叫叔伯,按排行叫,大爹小爹,或者二三四五爹。

小六一直伸着胳膊要程媺抱,但程媺只顾着感动没伸出手,牧云上前接了过来。

“爹。”

小六忽然来了这么一声,牧云的耳根子腾地热了。

真希望没人听到。

桂儿已经大叫起来,“真叫了,叫爹了!”

小六靠在牧云身上,奶呼呼地又喊一声“爹”。

牧云觉得自己没法再呆了,把小六往程媺怀里一塞,逃也似的走了。

程媺笑得不行,“还是个孩子呢,被一声爹给臊成这样。”

这时,余氏从前面进来,一脸开心地对程娘子道,“程娘子,冬儿刚生了,生了个小子。”

“是吗,太好了。”

没过几天,郑里正来访。

郑里正与赵八爷不同,体态圆胖,一脸地主像,也有地主样,踱着鸭步,走起来一左一右晃动。

“恭喜啊恭喜,黄大人亲自开沟改的地,给你种出了亩产两石的成绩,与晋祠稻谷比也是不遑多让,黄大人最近公务繁忙没有来亲见,我已经派人去禀告,说不定你还能得赏。”

程媺请他落座,为他泡茶,“黄大人亲自改的地,亲自押来的谷种,这成绩怎么也算不到我头上。”

“咱们也打过几次交道了,”郑里正吸溜一口茶,“你来赵家村种地是这十里八乡的一大幸事,什么土芋、玉米,这不都是你种出来的,土芋我在镇上的酒楼吃过几回,是个好东西,滋味不错。”

程媺知道他一来就戴好几顶高帽子是所为何事,不接他的话,“玉米也是黄大人送来的。”

“黄大人怎么不送给赵虎、赵老六、赵家村的其他人,还不是别人都种不好,只有你种得好。”

“里正老爷今儿应不会是专程来夸我吧。”

“我来确实有正事。”他神情认真起来,“上次你换麦的事是我张罗的,这麦子如今都要种下了。你可知黄李村的黄阿水,从他亲家那里换了你的几斗麦子,芒种前后就已经种了,种了五亩,你猜现在收了多少,”郑里正没真让她猜,“也收了四石。程娘子啊,你的种子,能造福一方啊。”

见程媺没说话,郑里正直接问,“你看这谷种,能不能也……半换半卖?”

大家都想换种,于程娘子是不益的,郑里正临口改为半换半卖,他觉得这应该能接受。

程媺重申,“谷种是黄大人送来的。”

郑里正摇头,“黄李村、郑庄村用一样的种,一样在黄大人的指导下洗地改地,那可只多收了三五斗而已,与程娘子的收获相比,不值一提。”

“所以大家都认为我的种子格外好些?”

“当然不只是种子,程娘子精于农事。”

“哦?是想要我换种子,怎么种也按照我说的去做,是我理解的这个意思吗?”

郑里正尬笑一声,“程娘子肯指导是家家户户的幸事。”

所以大家还都是不服气听她的。“里正老爷,”程媺客气地说,“我现在种的地都是自负盈亏,若是别人拿了种子又种不出来,会不会让我给他负责?这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就多了,防不胜防,有多少家产也不够赔的。”

世上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她不怕把丑话说在前头,“您还是先问问清楚,想要我种子的人能接受自负盈亏吗。”

郑里正脸色沉肃,默了一会儿,略带歉意地道,“程娘子所言甚是,是我鲁莽了。”

他也不再多坐,“告辞。”

郑里正出面都没做成的事,几个村的人也不再起哄,转而把眼光放在得了程媺还谷的那几家,程娘子不换,找他们,特别是那些分了四五六七石的几家赵姓、自己种也用不了那么多谷种的人家。

那几家倒是没像程媺想那么多,地只有那么几亩,赁给程娘子的地又不费他们自己的种子,这么好的种子拿来吃的话多浪费,有人愿意花钱买,他们自然愿意卖。

一石谷一两银子,可比买米贵多了,谷打成米还要算二成损耗呢。

买家们想着将来一斗能换来两石,这点不值根本不放在心上。

程媺存粮的后山冈子那里,半夜也有人去晃,倒没发生丢失谷粮的事情,毕竟后山冈子那里守着五六个青壮,战斗力大过一头虎,谁敢上去。

几个村抱团想换的谷种没换成,后来黄大人倒是做成了。

他听说程媺那六十亩的收成之后,感觉不管治咸卤有没有成效,这些长出来的谷子至少是能耐一点盐碱的,于类似的地有益,他来信,想与程媺换谷,在别的地方播种。

程媺答应了,随时恭候。

至于换多少,她可以只留明年六十亩地要用的谷种,其余的全换给他。

秋闲时分,县衙的人押运了五十石谷子来,后山冈子那里上上下下,出仓称重进仓,忙了整整一天。

路途遥远难走,他们借宿在村民家中,第二日天亮才走的。

得知他们把程娘子的好谷子都换走了,之前聚势想换谷子的人个个跟自己心仪的东西被抢走一样,心里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郑里正听说了这件事,只说了一句,“程娘子是个聪慧人。”

牧云也暗自琢磨了一番,他以为程娘子会趁势应下郑里正出面的请求,没想到她拒了,理由是,冲着她的谷种来的人,不管她换还是卖,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这些牧云没有深入思考过,他觉得可能是程娘子不为钱也不为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祁松则从人心险恶的角度给他分析,他赞成程媺的做法。

那为什么她又答应与官府换呢,那很简单,黄大人的出发点与村民不同,村民只想多产,预期的收成不能差程娘子现有的收成太多,黄大人想的是在这盐碱地上也能稻花飘香,为的是民生。而且有官府背书,程娘子还担心什么。

不管她与谁换,她想要的让她手上的好种子散播出去,第一步已经做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