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古代育种 > 第27章 第 27 章

在古代育种 第27章 第 27 章

作者:抱雨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4 17:34:15 来源:文学城

“找我?”程媺把怀中孩子给余氏,“你们等我。”

黄县丞便是这劝农官,在赵八爷家中上座饮茶,与他一起的有一位攒典,还有一位随从。

黄县丞去年到任,进士出身,三十出头的年纪,甚是年轻,身上有一种很温和的气质,在县衙负责农粮之事,听说他上任之后靠两条腿走遍了蒲阳县各处。

上垟乡这一片,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非污即碱、大半不毛,种旱不得,种水不能。

他召集里长乡老议事,都说斥卤不尽,不可种艺。唯苜蓿性耐碱,并且性能吃碱,故久种苜蓿,尽种苜蓿。

他查遍典籍,找了一二之法,诸如引水洗盐、放淤压碱、旱改水和种稻等。上垟乡有三头河流过,无论哪个办法都有可行之处。如今他便是来实地寻访。

“黄县丞,这位便是程老板。”

正沉吟中,赵八爷将人带到,只见堂中一年轻妇人亭亭玉立,气质出尘,若不是挽着妇人髻,活脱脱一个妙龄少女。

黄县丞大为意外,“这位便是程老板?”

若不是在乡间村野,说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不为过。

“民妇程媺,参见大人。”

黄县丞先是惊诧,再是疑惑。听赵八爷讲村里有位洗地改地的外来人,没说是位女子,任谁也不会想到会是这么年轻好颜色的女子吧。她从何处来,有何渊源,为何精通农事?

见他沉思半晌不说话,程媺问,“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在一旁的赵八爷小声说,“大人想详细知你洗地改地之事,你有什么就说什么。”

黄县丞不是以貌取人之辈,他见识过更为丰富的世界,若这位程姓女子有真本事,他也不妨听一听。

黄县丞:“如何变斥卤为膏腴,你可知无不言。”

程媺让余氏和冬儿抱着孩子等她,结果她俩在赵八爷家门外的柿子树下等了两刻钟,人还没出来,小六小七饿得不耐烦了。

特别是小六,一个劲儿打挺。

小七吃布巾子吃得津津有味,余氏扒拉了不止一次,她有些着急,“要不借八爷家厢房先喂一回?”

小六小七吭吭唧唧地吵,冬儿头一回觉得心烦,有点闷,刚迈一步,眼一黑,差点倒下。

“冬儿,你这是咋啦!”

余氏吓得不轻,幸好她没走在她前面,能及时瞥见摇摇欲坠的人,用身体挡了一把。

“差点摔了你。”

大人摔着不要紧,把小六摔着就不好,东家这么宝贝的孩子。

“没事,呕——”

不知道闻到什么味,冬儿胃中翻涌,偏过头去,差点吐出来,她生生压住了,泛上喉头的酸水被她咽了下去。

余氏大惊,“莫非你又有了?”

过年时放她回去住了三天,算一算时间,要有也是那时候有的,余氏有些不虞,“你真是……”

好好的差事,说干半年,这还有一个月呢。

“婶子,”冬儿抓住她的衣袖,求道,“能不能先瞒着东家?等我把剩下的一月干完?”

“能不能干完问东家,瞒来瞒去瞒成仇,你去哪里找这么好的东家?我要是你,这么好的差事做着,干完半年争取再干半年,东家这么疼爱小六小七,说不准就请你请一年了,你还这么年轻,前头又不是没小子,着急忙慌地赶着怀什么孩儿。”

不知道享福的命啊。

余氏很少与人讲这么多话,说有私心那当然是有的,冬儿虽然是奶娘,但有她在,余氏照顾孩子轻省许多。

冬儿仔细想想也十分懊悔,半年一两银子,干一年可得二两,抵得上十几亩地一年的收成了,在东家身边隔几日吃一回荤,大冬天地里也能长出那么多青菜,吃的好,就照顾照顾孩子,其余杂事农活全都不用干,到哪里找这么好的差事。

冬儿心理上十分不愿意告诉东家,但是生理瞒不住。

回到家后,她给小七换尿布的时候又忍不住呕酸,东家也是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她说“恭喜”。

冬儿央求道,“东家,还让我在这里干吧?”

怀孕不影响她喂奶,真的。

程媺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想再生孩子没错,但是太快了,你身体还没恢复好呢,至少等个一年半载再怀,我不是跟你说过很多次吗,你要学会爱护自己。”

冬儿感觉到东家不会留她了,她忍不住哭起来。

程媺说,“既然怀上了,就好好养胎,虽然还有一个月才到说好的日子,但我还是给你一两银,你好好补补身子。”

第二天,程媺就与她结了账。

冬儿走的时候,猝不及防给她跪下磕了个头。

不再吃奶,余氏给小六小七做黍米稀粥,熬得烂糊,放温了端过来。

“程娘子,可以喂了。”

程媺舀一勺用嘴试了试温度,“嗯。”

余氏与她一人负责一个,刚把小六抱起来,牧云撩开帘子进来。

“余婶,我来吧。”

余氏看他的样子,怕是有事要单独与程娘子说,便把小六给他,等他姿势摆好,也好舀粥之后,出去了。

小六小七吧嗒吧嗒吃得很欢快。

程媺说,“去镇上的时候打听一下,哪里有奶牛,买一头回来挤奶。”

“嗯。”牧云应下了,“阿嫂,今天天劝农官找你说种稻子的事了?”

那位黄县丞问完她如何改地洗地之后,倒没那么快对她说种稻子的事,他昨天在赵八爷的带领下看了村乡各处田地,也看了她家的麦子,见麦子长得好,今日才来她家看暖棚里的菜地。

可能是还不相信她一位弱女子有本事种地,与年长的祁松、赵大田都聊了一回,最后才与她这当家做主的人推心置腹地聊。

程媺知他们想找个突破口,程媺也需要个突破口。

她答应种水稻,但是她要先买地。

离三头河近的地都有主,开过荒的地也都是有主的,程媺说不拘什么样的地。

赵八爷扒拉扒拉,只剩那荒山冈子,与程媺说,“种水稻要水,那山岗子处怎么种?”

程媺只叫他与村里人商议,能卖就出个价,把地契准备好。

赵八爷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黄县丞只要他村里有人站出来种稻,至于买地卖地的事他作壁上观。

“牧云,若是买下后山冈子,手上的钱不够,你再去卖参。”

“买后山冈子种水稻?那里离三头河二十里。”

“水稻不合适,种其他的。”比如土豆。后山冈子面积大,除却山石部分外,还有一大片缓坡,那里完全可以开垦为梯田。

“那你答应了种水稻,在哪里种?”

“三头河附近。”一碗稀粥已见底,程媺放下碗,用布巾给小七擦嘴,“你去打听一下那里的地都是谁家的,他们典卖不。”

赵八爷与村民商量的结果是后山冈子那一片地三十两,赵家村有二十几户,每家能分到一两多。那片地没有水源,不好种任何作物,只长了些灌木和草,平时放牛放羊,也没有其他用处,有人要买,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村户们无有不应。

程媺带着祁松和牧云又实地去确认,画好了界限,她估算了一下,能开垦出来的地能有十几亩,这是个划算的买卖。

在双方都没有异议的情况下,签好了契书。

牧云已经打听好三头河附近的事,村民对典卖土地尚有疑虑,程媺便又请赵八爷去劝说。

若是自家种粮食,亩产不过一二斗,程媺开的条件是:地交予她,一亩地还粮五斗,做工另外有工钱,三年之后还田分文不取。

怎么算都是自己得利,村民的心蠢蠢欲动,但又存疑虑,程老板的利在哪里?没人做亏本的生意,程老板为何要这样做?

“当然是因为我相信黄县丞,相信官府。修堤筑堰,开沟挖渠,引水洗盐,水稻亩产定能提高,还粮五斗之外的全归我。”

村民没胆子做的,她代替做。

赵八爷劝了她一回两回,这第三回他不打算开口了,这位程娘子有男儿没有的魄力,姑且让她试试。

“只是这契约,说好三年就三年,少一天都不成。让黄县丞做个见证。”

程媺在这上面很很强势,她在空间实验室已经实验出来合适的种子,亩产能达四五石,哪怕还给庄户五斗也不过十分之一。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是立了契也有可能说毁就毁的,这种事情听得多了。

一石米一两银,二十亩地典卖出去,一年能收回□□两银,这是庄户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哪怕程媺在契约上写毁约者田或收成全部归对方,他们也毫不在意,这么多全换成铜板,能铺满整条炕!

程媺一共收了三头河附近的田地六十亩,涉及五个庄户。

其中就有赵八爷家的十亩。

黄县丞勘测了几天,确定了开沟挖井的位置。趁河流还处于枯水期,土壤已经解冻,每家每户都派出劳力,开工了。

其他农户都是观望状态,他们没办法理解超出自己见识之外的事情,只有让他们看到了,亲身经历了,他们才能明白。

如今挖沟打井都要人,上工有工钱挣,一天能挣30文,这对于他们来说已是能摸得着的最大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