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古代育种 > 第20章 第 20 章

在古代育种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抱雨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8 18:06:45 来源:文学城

那是一只母大虫,它慢慢行着,身上伤痕累累,两条腿都瘸了。

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牧云挡在程媺与老虎之间,他举着匕首的手在发抖,眼睛一瞬不移地盯着母大虫。一头老虎他是绝对斗不过的,只有林捕头那样的壮汉才有力气和能耐,但,这是一头伤痕累累的老虎,他估算了一下,觉得尚有胜算。

林捕头最骄人的战绩是在万青山捕获过一头吊睛大白虎,万青山在太行山脉上,那里虎豹凶猛,各地县衙都有教民如何捕虎,这些技巧林师傅当然也教过牧云。

要么借助齐眉枪,在老虎飞扑时将枪尖立于地,等它落地的瞬间正中枪尖;若是手中无武器,在老虎扑来时,用自己的头撞它的喉部,阻止它吃人,然后双手抱住虎腰,和它一起滚在地上,直到老虎力尽,将它活活折腾死。

他的力气不占优势,想凭抱摔斗过老虎不可能,手中没有长枪,但有匕首。

“阿嫂,跑!”

程媺深吸一口气,双臂箍筋婴儿,往坡下俯冲。

从母大虫的视角,猎物忽然消失,它怒吼一声,两只前爪按在地上,俯底前身,为猛扑蓄势。

牧云蹲好马步,握紧匕首。

“程娘子!”祁松和桂儿迎面而来。

程媺张了半天嘴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有老虎!牧云,牧云……”

祁松他们早就听见了虎啸,他手上拿着翻地的镐,桂儿提着她的菜刀。

情势危急,未做停留,他们一阵风过去了。

牛车旁,余氏抱着小六团团转,焦急无措,“程娘子,怎么办,他们几个怎么斗得了一头大虫!”

程媺靠住车辕,已然脱力,手摸到肚前,抽出一块布片子,她擦了擦一头一脸的汗,“余婶,没有办法,撞上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怀中的婴儿还在啼哭,她看了一眼安静沉睡的小六,问,“还有米汤吗,这个也要吃。”

余氏恍然,这才发现她也抱着个婴孩,再去瞧她的肚子,“程娘子你生了!”

“余婶,劳烦你喂喂。”

“程娘子,喂他吃奶。”余氏是过来人,“奶要吸才出得来。”

程媺哂笑,她还是个大姑娘,可干不了这事,“余婶,不会有奶,今日被大虫吓回去了,以后也不会有。”趁早掐灭这个可能。

还好余氏不是蒋氏那样的,她现下也被大虫吓得不行,悬着一颗心没个着落。

坡那边的声音渐渐平静下来,二人焦急地望着。

几息过后,三个人的身影出现在坡顶。

程媺卸下一口气,嘴角扯起来想笑,眼角沁出几滴泪来。

桂儿从坡上跑下来,“娘!大虫被我们打死了!娘!我们打死了一只大虫!”

余氏用手背抹眼泪,也是又哭又笑。

祁松回来说,“是只母大虫,要不是受了重伤,我们今番死也!”

人类女子怀孕生子的时候行动受限,身体也虚弱,母老虎不同,它们孕期短,生崽后要护崽,战斗力会变得更强。

牧云:“不知道什么人伤了它,那人如何了。”

“定是死了,”祁松说:“母老虎要照顾虎崽仔,很少主动伤人,除非伤了它的崽,既斗到伤重至此,岂有道理放人一马。”

牧云看向小六,有的母亲还不如一只大虫。

程媺却看向她捡到的那个婴孩,她发现他的时候,他趴在一个草窝里,后颈有被叼出的痕迹,身上粘湿,发着臭气,翻过来一看,他闭着眼吭叽,小胸脯一起一伏,肚脐眼那里连着胎盘的部分是被咬掉的,发黑。

母老虎会追击他们,很可能是因为它的虎崽仔没了后把这个婴儿当作自己的虎崽。

而这个婴儿为何会在山岗附近就不得而知,有可能其母被虎所伤,有可能他是被扔在这里的。

祁松提醒道,“时候不早了,我们要尽快离开这里。”

桂儿问,“大虫扛不扛走?”

余氏惊惶道,“你不怕再跳出来个大虫!”

“一山不容二虎,哪里还会有大虫!”桂儿舍不得扔下战利品。

程媺劝说道,“牛车放不下,我们几个老的老,小的小,怎么扛得动一只大虫,等明儿个,叫上些村里的壮士一起来。”

等翻过了山岭,到了稍微平整一些的路上,桂儿他们才发现多了个婴孩。

这日到赵家村的时候,已经是暮色时分。余氏在赵家村的屋子已有两年未住人,到了地方后,她不让程媺出车厢,拿块厚围子围了她的额发,“在路上就应该给程娘子戴上的,被那大虫吓得只顾赶路……程娘子你稍等,我们先把屋里撩一下,收拾干净了你再进去。”

她家院子里就三间房,一个堂屋左右两边厢房,灶屋就在堂屋里,屋后围了一圈土墙,墙体已经裂开,周围长满杂草。

隔壁是桂儿大爹家的院子,门上挂着锁,桂儿在门前喊了一声,没有人应,翻墙进去,屋子也上了锁,摸了摸灰,看样子有段时间没人住。

桂儿回来说,“大爹经常出门做事,又出去了。”

她大爹和她爹一样,都是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外出给人做木匠活。

马上要秋收,应该快回来了。

再过一刻钟天就彻底黑了,祁松拿出火折子,与牧云一道,在每间房都点了一个香丸,这是仁心堂特制的香丸,燃烧产生的烟雾能祛味驱虫,驱除邪晦。

桂儿不知道从哪里提来一桶水,与余氏一起拿着布巾子擦拭,屋内除了一个炕、一张炕桌外,没有其他东西。小时候桂儿一家人都住在一条炕上,后来哥哥和她长大了,父母就在另一个厢房也盘了个炕,男女分开住。

收拾好后,余氏也是这样分的,她与桂儿和程媺并两个婴儿都在一间厢房,祁松和牧云共一间。

牧云怎么能跟祁伯一起住呢,他们都不知道牧云是女孩儿,又不能这样解释,程媺说,“牧云就住在堂屋,小六小七夜间还要闹的,照顾起来也方便。”

堂屋里只有一张八仙桌,几张条凳,条凳拼一拼,也可算一张床,牧云自觉有责任照顾小婴儿,爽快应了。

余氏道,“阿叔还是个孩子,他怎么照顾孩子,晚间有什么事我来做。”

桂儿问,“他们两个有名字了吗?叫小六小七?为啥叫六和七,前面五个呢?”

小七是顺着小六叫的,至于前面五个,程媺灵机一动道,“不就是我们嘛,”她把共住一屋,一路同行而来的他们几个一一指来,数道,“一二三四五。”

几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一天的惊累和疲乏反复在笑声中都减轻了很多。

把小六和小七并排放在炕上,余氏摸着桂儿的头,告诉她说,“大户人家有大户人家的讲究,数字多代表人丁兴旺。”

桂儿似懂非懂地点头,“所以生一个就带来了一个。”

程媺坐上炕,“往后他俩就是亲姐弟,不分内外。”

余氏说知道了,又叮嘱桂儿。

进入余氏家中,程媺开始了她的坐月子生涯。

余氏叮嘱她不要出屋子,不要做针线,不要沾冷水。这些都是她坐月子的时候别人告诉她的经验。

程媺十分感激,可是她来赵家村不是来坐月子的,一个月都困在屋中,怎么出去了解农事。

余氏只说坐月子最要紧,落下月子病可折磨人。

程媺无奈,喊了牧云来吩咐,“你与桂儿一道,往村里各家各户走一遍打个招呼,也去田间转一转,看看田地在哪里,最重要的是问老农地里的收成情况,比如这种麦子,有哪些难处,是在种子,土壤,水利,病虫害,农具等等哪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又分别都有些什么难题。”

牧云听得一个头两个大。

牧云是可以代替程媺在外面跑,之前几个月一直做得很好,但涉及到程媺的专业领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领悟的。

程媺教了几次,都写了大字在纸上给他做提示,最后还是放弃了,只让他去各家各户走一遍,说他们来种冬麦,向他们请教一下地里的事情。

程媺从空间中拿了一点儿葡萄干出来,让桂儿与人打招呼时,各家给抓一把。

桂儿本想找几个壮士去那山岭那里扛虎的,在村子里走一圈,没看到几个青壮,“怎地都不在家中?”

牧云劝她歇了这心思,“现在那老虎定已被蛇虫鼠蚁分食,天热肉早坏了,虎皮因伤也破损不堪,扛回来有何用?”

桂儿不甘心也没法。

余氏烧了一锅热水,兑了些凉水,给小六和小七“洗三”。

两个孩子出生后就没擦洗过,颈部腋下等地方还有胎脂,头皮有黄色痂壳,余氏一手拖着婴儿的头颈,一手拿着布巾蘸湿水,在他们柔嫩的皮肤上轻轻擦拭,一边擦,一边嘴里念叨,“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说实话,刚出生的婴儿真没看头,皮肤皱皱的,有的地方有裂纹,小六变黄了,小七脸上和背上都起了丘疹,养养吧,养养才能看。

洗完了,用布衣包好,余氏把两个放在炕上,拿了两个鸡蛋来,笑着道,“程娘子,你来滚喜蛋。”

滚喜蛋是程媺乐意做的,她小时候就被大人拿煮熟的鸡蛋滚过。

程媺向着小六小七,倾斜身子,一只手单撑着,接过余氏剥了壳的蛋,回问道,“怎么说?”

余氏示意她,“你在脸上滚。”

程媺轻轻放上去,小心翼翼地滚蛋,余氏说,“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

程媺脸上漾开慈爱的笑,如柔波般轻盈。

他们两个虽然才出生几天,每个都是历了死劫的,希望接下来都是福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