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逛了一圈,仍是没发现什么新鲜事,周围的小贩倒是挺热情,一口一个“赵家公子气质真好”“读书人就是不一样,看看人家赵大公子”“赵大公子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之类的,听得赵城想找地缝钻进去,碍于街坊颜面只好羞涩地陪笑应承。
赵城正打算折返,忽然听到有人喊一句:“不知道沈七公子是怎样的人物,配不配得上赵大小姐呢?”
“别瞎说,沈七公子出身伯爵府,怎么配不上?”
赵城愣了愣,走到说话的人身边问道:“刘伯,您说的是哪家的赵大小姐?”
刘伯也愣了愣,道:“当然是你家的赵大小姐啊。你不记得自己姓赵了?”
赵城又愣了一会儿,道:“哪个沈七公子?”
“京城康乐伯府沈氏七公子,沈湛。”
“什么配不配得上的......”
“你姐姐要出嫁了,你不知道??”
赵城一激灵,一句“我真不知道”差点说出口,他赶紧整理好情绪,咳了两声,对刘伯说了句“告辞”之后转身就往家里跑。
远远的,赵城就听见了吹拉弹唱的声音,没等他跑到自家门前的那条街上,他就看到一队人马正徐徐往前移,咿咿呀呀丁零当啷的吹奏声便是那一队人马发出的。
赵城想突破人马重围冲进家门,奈何有好几个侍卫将他拦在一旁,他又不好施展身手,只好干着急。
赵城的姐姐赵浈,要嫁人了。
赵城仔仔细细地回忆了一下,好像母亲的确提到过赵浈的婚事,但不是还在物色人选么,怎么这么快就嫁出去了?赵城完全没想到今天会是姐姐的婚期,早晨的时候赵府与往常并无不同,客栈也照开,母亲也没有传唤,赵城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没人告诉他姐姐今天出嫁。
赵城一着急,又上前去想突破重围,那几个侍卫扭住赵城,赵城忙喊道:“让我进去,我是赵家人!”
几人正纠缠间,忽而听到一个略微熟悉的声音:“你是赵家人?”
赵城抬头一看,是一位坐在马上的人,正是今早被乞丐呼了一拳的书生。
书生脸上还有红印,绝对是被乞丐打了一拳。
书生离开队伍,下马走到赵城面前,作了个揖,道:“在下姓孙名泽,字弗斓,乃家中长子,家父名为祥。”
“原来是孙祥之子,听闻孙氏是书香世家,在洛州的名望很高。”赵城心想,他也回礼,道:“久仰,原是孙公子。在下是赵氏长子,赵城,字泺官。”
孙泽惊讶道:“原来是赵氏长子!你怎么在外头,不在里头?”
赵城无奈道:“我也想在里头,可我现在被迫站在外头。”
孙泽:“无妨,那我与你一同站在外头吧。”
赵城:“但我还是想进里头。”
孙泽沉吟了一会,摇摇头道:“湛哥哥已经进了赵府,你现在进不去了,得等赵家收了聘礼、赵沈两家议定了亲事,你才能进去。”
赵城不解:“湛哥哥??”
孙泽道:“沈湛,我的表哥。我母亲与他父亲是一母同胞。”
赵城:“哦,原来如此。你以后叫我阿城便好。”
孙泽笑了,道:“不用怕,我喊他哥哥喊惯了,我是不会喊别人作哥哥的。”
二人在街上立了许久,直到那一大队人马终于进了赵府的门。
赵城:“等等,你说,收了聘礼?沈家今日是来下聘的?”
孙泽:“是啊,沈家来了好多人,除了湛哥哥,沈老夫人、沈夫人、洵大哥、沥二哥还有洹六哥都到了,不只是下聘,听说还要在沈家住几日,叙叙家常呢。”
赵城想了想,好像的确听母亲提起过,最近京城康乐伯府沈家会来几个人小住一段日子,但他不知道是今日。
“那你来做什么?”赵城问孙泽。
孙泽道:“我来见见世面。”
赵城顿时充满了问号:“见世面?难道你也要娶亲了,来这里讨经验??”
孙泽不好意思道:“我与母亲在康乐伯府住着,正巧湛哥哥要到洛州赵家下聘,便让我跟着,一来我给他们指指路,二来我也凑个热闹。”
赵城听着觉得有理,便不再问。踌躇了半日,赵城决心还是到赵府门前碰碰运气。
他刚走到赵府门前,门口的府卫便拦住他。
“公子,您来晚了,现在府中不许出入。”府卫道。
赵城恳求道:“焉闲大哥行行好,让我偷偷摸摸进去,不然母亲找不到我,会扣你们工钱的。”
那个叫焉闲的府卫微微红了脸,还是义正言辞道:“不行,放您进去,夫人才会扣我们工钱。”
另一个府卫插嘴道:“公子,大小姐下聘,也不一定用得上您,您还是等事情办完了再回来吧。”
“菜头闭嘴!”赵城瞪了那个府卫一眼。叫菜头的府卫做了个鬼脸,依旧挺直胸脯守在赵府门前。
孙泽上前道:“赵兄别生气,不如我们先找个凉快的地待着,也许傍晚就能进去了。”
赵城叹了口气:“也只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