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她的王朝 > 第2章 崇文馆暗涌

她的王朝 第2章 崇文馆暗涌

作者:星星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3:48:21 来源:xx

洛砚的反应比李明钰还更明显一些,他似是打了个哆嗦,脸色也愈发苍白:“多谢殿下挂怀。臣已无大碍,只是烧了这几日,脑子昏昏沉沉的,许多事情竟是想不起来了。 ”

“这不就是失忆吗?”罗澈脱口而出。

李明钰心中也微微一动,失忆?倒是个掩盖异常的好借口!

“此事孤也有听说,还道是谣言,不曾想竟是真的?”李明钰玩笑似地说道,“阿砚总不会把所学的功课都忘了吧?”

“好主意,失忆还可以这么用啊!”罗澈眼前一亮,低声附和。

方回则接过梗,笑道:“阿砚要是把功课都忘了,倒是便宜了我们这些才学不精的。”

洛砚也回以一笑,只是在李明钰看来,这笑容中透着几丝紧张焦虑:“不敢不敢,功课自是不敢忘的,不然还怎么做殿下的伴读?只是关于从前的很多事情,包括落水那天的事,都有点想不起来了。”

他这番话说完,连一直没做声的顾央也若有深意地附和了一句:“昨日之日不可留,有些事,忘了便忘了吧。人无大碍才是最重要的。”

李明钰默默颔首,忘了也好,只是不知他是真的忘了,还是发现了什么才忘了?她的秘密终究牵连太多,不弄清楚,实在是无法完全放心啊……

前往崇文馆的路上,寒风依旧凛冽,但裹着太子所赐的灰鼠斗篷,四位伴读的神色都松快了不少。

李明钰走在最前,步伐沉稳,心思却全系在方才触碰洛砚脖颈时听到的那句古怪心声上。

“细桶”?“攻略”?“直男”?“公主”?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听起来荒谬绝伦,却在她脑中盘旋不去。

这能力还是局限太多了,需得触碰方能激发。

她已经在空青等人身上试过,像刚才那样简单的触碰,只能让她最多听到一刻钟内对方的心声。

跟对方距离越近时听得越清晰,离得过远,便听不见了。

方才听到那句让她震惊的心声,李明钰下意识的便离远了他,偏偏洛砚今日又总是远远的跟在最末尾,使她之后根本听不见洛砚的想法。

至少,从那句心声里没听出什么恶意,但他为何觉得孤不错,又想换个公主?他到底有没有发现我的女儿身??

还有,他似乎在对着“细桶”说话?只有他能与这个“细桶”交流!我们都看不到所谓的“细桶”!

这么说来,我的读心术是再落水后才得到的,莫非他也是在落水后有了什么特意的能力?

难道他能看见鬼神?细桶是个鬼神的名字?

李明钰越想越觉得混乱,但总归洛砚身上是有些诡秘的!至少不像之前那副呆头鹅的样子!

这样的人留在身边,是福是祸,犹未可知。尤其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失忆了,必须设法再次确认!

一行人一路上静默无言,在各自的思量中踏入崇文馆。

馆内早就备好了暖炉等物,暖融如春,瞬间就让人回了神。

今日教课的姚太师尚未到来,几位皇子却已到了。

大皇子李明朔见李明钰进来,目光交汇间,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复杂。

“二弟。”李明朔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听闻你前日落水受惊,为兄甚是担忧。今日看来,可是已经大好了?”

也只有他,仗着比李明钰早出生七天,常唤她“二郎”、“二弟”,甚少称“殿下”。

“劳大皇兄挂心,不过是虚惊一场。多亏了阿砚舍身相救。”她说着,目光转向洛砚,带着储君的温和与关切,同时自然地伸出手,看似要帮他理一理并未歪斜的斗篷系带,“阿砚,你大病初愈,又素来怕寒,这斗篷还是晚些再摘。若有何处不适,定要直言。”

指尖再次不经意地擦过他颈侧肌肤。

【小太子好贴心!可是老碰我脖子干嘛?虽然他的手软软的……不对!禁止胡思乱想!我是直男!笔直的!】

果然!再次触碰,那古怪的心声又出现了!依旧是关于“直男”的纠结。

李明钰心下稍定,至少目前看来,此人的注意力完全被其自身的困境占据,并无暇他顾,应当没有发现她的秘密。

她迅速收回手,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个关怀的举动。

三皇子李明谦的问候就显得真诚多了:“二哥,我去两次椒房殿都没见到你。听刘嬷嬷说你前几日咳嗽得厉害,我带了这罐秋梨膏送你。是我宫里的月姑姑自己做的,我喝了好几回了,甜而不腻,很是润喉。”

“多谢三弟了。”东西自然有手下人接了过来,李明钰眼中的笑意一如以往般温和,但心里实则对这个三弟早已经十分忌惮。因为三弟的母妃,正是落水事件的背后主谋淑妃!

淑妃的谋划,三弟是否也知晓呢?

“三哥,我也想吃秋梨膏……”崇文馆里最小的五皇子李明舒才不过四岁,还是个小孩子的心性,平日里最喜欢跟在几个哥哥后面,又喜欢吃甜食,一听倒“甜而不腻”如何还能忍得住。

“五弟放心,给你和大哥都带了的。”李明谦笑道。

李明钰也一笑,她这个三弟向来是处事周全的。

几人寒暄一阵子,姚太师也终于姗姗而来。

老头子须发都已经花白,早已上过致仕归乡的折子,但一身才学委实了得,如今他不必理朝堂之事,每月只需来崇文馆讲学几日,日子倒也清闲。

“见过姚夫子。”

“唔,都到齐了,便开始吧。”

今日,姚太师讲授的是《礼记》。

诵读数遍,讲解释义后,便是提问环节,论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位皇子与伴读各抒己见。

大皇子李明朔道:“此意为,欲治国平天下者,必先自修身齐家始。治国如烹小鲜,需循序渐进,根基稳固,方能成其大事。为君者,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方能令臣民信服。”他声音洪亮,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明钰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哼,二弟落水一事,父皇竟轻轻揭过,还让姚师傅照常讲学,显然不欲深究。看来父皇对这位储君的宠信,也不过如此。倒是老三那个笑面虎,送什么秋梨膏,装模作样!落水之事,八成便是淑妃的手笔!】

李明钰听不见李明朔的心声,但秀丽的脸色已经冷了几分。

这宫中,能有能力对她动手的便是二妃!大皇子的母妃贤妃与三皇子的母妃淑妃,这两人而已。既然母后认定是淑妃动手,想必李明朔心中也有所猜测!他还只是皇子呢,这番冠冕堂皇的话居然就敢从“为君者”的角度而谈!

连她如今为太子,尚不敢自称“为君者”,李明朔可真是好胆量!

“大哥所言甚是。”李明钰微微颔首,声音平稳,带着储君应有的沉稳,“修身乃立世之本。然《大学》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可见齐家之难,更甚于修身。家宅不宁,何以宁天下?”

她目光坦然迎向李明朔,话锋一转,“就如孤前日落水之事,看似意外,细究起来,未尝不是宫闱之中,人心未能‘齐’之故。”

此言一出,崇文馆内本就因大皇子的话而安静了下来,如今更是静的连呼吸也几不可闻了!

落水一事虽有定论是意外,但谁人不知其中必有蹊跷?太子此刻在学堂上提及,虽未明指何人,却将“家宅不宁”与此案隐隐挂钩,分量极重。

李明朔脸色微僵,他身旁的伴读也下意识地垂下了眼帘。

三皇子李明谦适时开口,笑容温煦如春风,试图缓解气氛:“二哥说的是。宫禁森严,竟出此等纰漏,确是臣属失职,未能护卫周全,令父皇、母后忧心,更令二哥受惊。想来父皇和母后圣明烛照,严加整饬宫规后,定能杜绝后患。”

他将责任巧妙地引向“臣属失职”和“宫规疏漏”,避开了直接指向某个“家宅不宁”的源头。

【好个伶牙俐齿的老三!轻飘飘几句话,就想把水搅浑?母妃说得对,此子才是心腹大患!】李明朔的心里涌起浓浓的忌惮。

李明钰将两位皇兄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大皇兄鲁直易怒,心思外露;三皇弟则心思深沉,善于伪装周旋。她转向一直沉默的顾央:“顾卿,你有何高见?”

顾央起身,恭敬一揖,从容道:“殿下与二位殿下所言皆切中要害。臣以为,‘修身齐家’之道,贵在‘诚意正心’。心若不正,则修身如沙上筑塔,齐家似镜花水月。唯有心怀敬畏,持守正道,方能由内而外,言行合一。

治国平天下,亦不过是此心此念之自然外延。”他语调平缓,却字字清晰,目光清澈,仿佛只是就书论理。

【顾相之子果然厉害!这番话既捧了孤和两位皇子,又暗指心术不正者难成大事,滴水不漏。只是不知他顾家的‘正道’,究竟偏向何方?】李明钰暗自思忖。

顾央此人,如他老谋深算的父亲一般,如同蒙着一层薄雾,让她无法看透。

“洛卿受孤所累,也遭了一场罪,如今终于大病初愈,对此事可有感悟?”李明钰话锋一转,点向了最末的洛砚。她需要再次确认这“呆头鹅”的变化。

洛砚似乎没料到会被点名,略显仓促地起身,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窘迫:“回殿下,臣……臣愚钝。只觉殿下与顾兄所言,皆发人深省。修身齐家,诚意正心,字字珠玑。至于落水一事……”

他顿了顿,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回忆,最终带着歉意道,“臣惭愧,许多事……确实记不真切了。只愿殿下万安,宫闱清平。”

【救命,系统快帮我!我这样回答行不行啊?太子干嘛老盯着我问啊?难道我这西贝货被他看出来了?】

那充满焦虑和古怪词汇的心声再次清晰地传入李明钰耳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