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四季筵 > 第1章 一 白粥

四季筵 第1章 一 白粥

作者:清辰嘿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0 17:49:42 来源:文学城

社会坍塌后的第五年春天。

赵悬照惯例起了个大早。

天空沉得像是一块落入水中的蓝色颜料,浓稠的蓝黑色怎样也化不开似的,唯独东边透露着细微的亮橙色,轻轻柔柔的。

这大概会是一个好年吧?

她看了一眼窗外的天光,胡乱想着什么,手里的活儿却没有停下。她把干稻草打成一个结,点燃了投进灶里,趁火势正旺的时候往上头架了两根干柴。

晾了一冬的柴遇火就发出清脆的裂声,将柴交错架着,再拿扇子在灶肚下方扇几下,空气带着火苗往上窜,干柴很快就会着起来。

她将淘好的米倒进锅里,接着从大缸里舀了几勺水,把米和水稍微一搅,最后盖上锅盖。

厨房是紧挨着居住房而建成的,单独成一间,除灶台之外还有一个存放着碗碟的木柜和三口缸,缸是农家常见的土黄色,厚重抗造,都盖着木盖子。一口小的,两口大的。

小缸被赵悬放在灶门旁存炭用,两口大的和木柜并排放在一起,用来存水。其中一口缸里的水已经空了,另一口缸也空了大半。

她决定趁米还在煮的时候去村下头挑一点水回来。

挑水不是她所擅长的,扁担总压着她后脖子疼,两只桶每只装一半的水就是她的极限,合起来刚好是一桶,但也总好过用手生生从村下头提上来。

只要迎合着两只桶摇晃的节奏往前走,用扁担挑水会比手提省力得多——这是路安告诉她的诀窍,但至今为止赵悬也没有抓住这个诀窍。

总有的人天生不擅长干农活。

从家到井不过几分钟的路程,一路向下弯弯曲曲地走下去,很快就可以看到一块很大的空坪子,坪子用水泥抹成,平坦敞亮,这应该是村民用来晒谷子的地方,不过很久没用了,裂开了不少缝,一些缝里还长出了嫩黄的春草。

过了大坪子,就是井水了——一个用石板扩出来的四方井口,井口很大,还造了几层石台阶延伸到水里,以方便人来打水。里头的水很清,壁上生着许多不知名的植物,挤挤挨挨的有点像是蕨叶,赵悬拿着桶去盛水,它们便随着水流缓缓飘荡着,颜色鲜绿,把一井的水都印得莹莹亮亮。

井水里长着水草是没有关系的,这说明井水干净。

用扁担上的钩子勾住水桶的提手,赵悬担着两小桶水晃晃荡荡地朝家的方向走去。

这个村子是她和路安在去年深秋时偶然找到的,村子被群山一层又一层地包裹着,像一颗洋葱,他们迷失了方向,闯入了这里。

或许也不叫迷失方向,她和路安其实并没有目的地,在这片山区兜转了几十天后,天气渐渐凉了,路安身上的那件薄棉衣已经不能抵御深秋的寒冷,一夜过后,赵悬常常看见他的指甲泛着青色。

她身上穿着的棉袄很厚实,但路安不肯和她换,于是在偶然发现这座被遗弃的村子后,她将村子里里外外都查看了一遍,然后思考了很久,对路安说:“要不,我们先在这里住下吧?”

那时他们靠着一堵破墙烤着篝火,路安蜷缩在角落里,正啃着一颗焦黑的地瓜,听到赵悬这么说后他有些诧异,咀嚼的动作稍稍一停,但是很快就回复道:“好啊。”

亮堂的火光映照着他的脸,赵悬觉得那时他应该是笑了一下。

是嘲笑这个草率的决定?还是庆幸终于能安定下来?赵悬不知道路安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她可以确定,大疾病爆发五年后,他们这两朵漂泊了几年的浮萍,终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家。

村子是个荒村,已经空置很久了。

早在大疾病爆发之前,很多偏僻的村子就已经荒废了,年轻人去往大城市谋生,剩下一些不肯离根的老人固执地留守在这里,像是已经空了树心等待倒去的大树一样,在某些个山岭包围着的小旮旯里摇摇欲坠地活着。

这个村子和赵悬记忆中的那些村子一样:老旧的土坯房子和水泥瓷砖的新房子交错地建着,老房子是村中老人年轻时所建,新的应该是哪家孝顺的晚辈给父母所建。农村建房花费不多,建房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建个房子也就出个材料钱,花费比城市里动辄几百万的商品房要少太多,样式不甚新潮,但是胜在坚固。他们现在住的这个村子也一样,一片破墙残瓦的老房中偶尔会有几幢看起来还算新的小房子,用水泥钢筋搭建,甚至连墙上的瓷砖和窗玻璃都是完好的。

村子只有一条路,所有房子都是沿着这条不足三米宽的小路建起来的,偶有小岔道会从这仅容一人走过的小道上延伸出去,整座村子有点像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主路是它的树干,小路则是它的枝丫。树干最下头是水井,再上去是晒谷坪,沿着路往上走,便是挤挨着的农家房屋,走个几分钟,便就是赵悬的家了。

那是一幢简单的三层小楼,贴着白瓷砖,安装着坚固的防盗网。左边紧挨着一间单独建出来的厨房。主楼一层是待客厅和餐厅,二层是卧室和储物房,一共五间,第三层只有两间房外加一个玻璃罩顶的小平台。房子不大,前头还围了个小院。

这幢房子很结实,房子不见渗水,每个窗子都焊了防盗网。连围墙都是高而厚实的,上头还插着许多啤酒瓶碎片,尖头朝上,可以防着人爬过墙头进来。

大疾病爆发后赵悬和路安过了很长一段生死未知的日子,赵悬变得和兔子一样容易受到惊吓,因此她对窝的要求很高。

够结实,才不容易被人破坏。地势高,洪水来时便不会被淹没。

——就是担水累了些。

赵悬一步三摇地挪回家中,两个半桶水往水缸里一倒,她盯着水面好一会儿,发现水似乎没有涨多少。叹了口气,将水缸的木盖子合上。

两根柴在这时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添了一根新柴,然后用火钳夹出还燃着的炭,顺手丢进紧挨在一旁的小缸子里。小缸子盖着厚重的盖子,盖子可以隔绝空气,烧着的炭丢进去很快就会熄灭——用炭的地方很多,她不能让炭白白浪费在这里。

锅中的米已经沸腾,蒸腾起的白汽袅袅而上,钻入上方的烟囱里,隐约飘来一股米香味。

她揭开锅盖,将洗好的陶锅放在一旁,用漏勺捞起一勺米汤,沥去多余的水后,把半熟的米倒进陶锅里,大半米装进陶锅,余下一些米汤继续在灶上翻腾着。

陶锅被转移到一尊小炉子上,从灶肚里夹几颗燃着的炭,自己再添上点黑炭,炭火温文的热度会慢慢将锅中半熟的米蒸成饭,烘干了多余水分,这样的米饭粒粒蓬松,带点鹅黄色,咬起来也不需要费力气,还带着一股很淡的木香味。

而这陶锅中的米饭就是她和路安一天的主食。

做完这一切后,赵悬终于有手腾出来准备一些小菜,她又起了一个炉子,依样点上炭,扯下挂在墙上的小平底锅,架上锅子,小心翼翼地朝里头下了一点油。

敲开最后剩下的两颗野鸡蛋,放盐后搅散,此刻刚好油热,蛋液滑入锅中,瞬时展开凝固起来,变成一轮金灿灿的蛋饼,用小铲翻个个,蛋饼露出被煎得焦脆的一面,香得不行。

她将蛋饼扣进小碟子里,然后熄了火,转身打开碗碟柜,拿出用透明大玻璃罐泡着的酸萝卜。将筷子放在衣角上擦了擦,夹出几根莹白剔透的萝卜条,码进另一个小碟子里。

此刻粥也已经熬好,大米被炸开了花,淀粉被煮进了汤里,使得米汤变得粘稠,和大米花混在一起,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赵悬看了看炉火,见柴火还剩一些,炉火内一片红彤彤的,便随手扔了几个小芋头进去。

她将粥一滴不剩地盛起来,刷了锅子,紧接着又舀了两瓢水进锅里——留下的火足够烧开这小半锅水以及焖熟那几颗芋头。

分出一大碗热腾腾的粥,再将鸡蛋和萝卜同粥一起放进一个大竹篮子里,赵悬走出了厨房,转到自家厅子里去。

待客厅是规规矩矩的方形,模样建得很老实,没有任何设计感,但质量奇好,也不见哪处破败。

这家主人离开时应该走得很急,很多东西都来不及带走,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这里原本应该是住着一对老人的,因为赵悬在刚来时看见墙上挂着一对古稀老人的合照。

赵悬并没有在房子里发现这对老夫妻的尸体,想是应该在大疾病爆发时就被儿孙们给接走了。

原本厅中放着的沙发茶几等家具早被老鼠啃坏,她就把这些东西都丢了,空荡荡的厅子里只留下三条临时休息的长凳和一张大皮椅子。

二楼的布置也很简单,将被啃坏的家具清理出去后,赵悬挑了一个向阳的房间做为卧室。生活在农村的人家白天通常是不闭大门的,相应的一些储物间或是放有重要物件的卧室就会被安上防盗铁门,门的质量不说有多好,但可以上锁。

赵悬如今的卧室就安着一扇薄铁门,晚上要睡了就可以从里头反锁。

卧室里的东西不多,一张床,一个用来存放当季衣服的柜子,以及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个烛台和一壶凉透的水并着两个杯子。简单至极的布置,甚至连一把椅子都没有。

暗黄色的窗帘此刻拉得很严实,赵悬一时不太适应,只能勉强看清床上正躺着一个人,用被子牢牢裹着,露出半截脑袋。

她悄声走进去,将篮子放在桌上,然后坐在床边,轻轻拉开被沿。

她的动作很小心,伸手去探那人的额头。

还是有些烫。

被子下蜷缩的男人长得很好看,眉骨精致,鼻子高挺,只不过眼睛紧紧闭着,连眉头都皱着,不知道在做什么噩梦。

“路安,”她在他耳边轻轻唤了一声。发烧的病人很难睡沉,即便这时候路安闭着眼睛,他也应该能听到她说的话,“早饭我放在这里,你醒来了记得要吃掉,吃饱了病才会好哦。”

昨天的一场雨把正在插秧的他俩淋了个湿透,春日里的雨还带着很重的寒气,她和路安跑回来烧水洗澡,路安把烧好的第一锅热水让给了她,自己则裹着毯子熬到了第二锅水热。

晚上路安就开始发烧了,并且意识模糊,赵悬为他换了好几块凉毛巾,又翻出了厚被子给他拢严实。整整一晚她都不敢睡得太死,隔一会儿就要起来摸摸他的额头,或者换一块毛巾,可是一个晚上过去了,他的烧并没有退。

路安没有回应她,但赵悬看见他微微挪动了脑袋。

知道他已经听见了以后,赵悬没有停留很久,掩上门悄悄离开。

回到厨房后她捧起剩下的清粥并着一碟萝卜,独自坐在大门台阶上吃起来,用筷子顺着碗沿将稍凉的粥往前拨一点,她低头嘬了一口,浓稠的米香和淡淡的炭火味道吞下去化为饱足感,再咬一口爽脆的萝卜,酸辣的味道冲淡了米香,又是另一番奇妙的好味道——可食物的味道明明如此好,却让赵悬鼻子一酸,眼睛红了起来。

如果有医生就好了,如果有药就好了。

可这末世里什么都没有。

大口喝完粥,她胡乱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春天里总有很多农活要做,她似乎没有太多时间在这里伤感。

此刻锅里用余火烧的水已经开了,正好装满两个热水瓶,余下的一点她装进了一个铁皮水壶里,从炭火里扒出那两个芋头,捏了捏,又软又烫,应该也熟了。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四周的虫鸟开始活跃起来,赵悬拿了一个背篓,一顶斗笠,一把镰刀以及一把锄头出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