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失忆之后和前男友在警厅重逢 > 第22章 第二十章

失忆之后和前男友在警厅重逢 第22章 第二十章

作者:云门约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1-08 22:25:33 来源:文学城

凌晨三点,江云归被手机震动吵醒。

屏幕上“萧停川”三个字在黑暗里发着冷光,他盯着看了半秒,划开接听键时,听筒里传来少年带着雀跃的呼吸声。

“睡不着,”萧停川的声音裹着夜风,“去老地方?”

江云归没说话,只是掀开被子下床。

窗外的月光淌过地板,在行李箱的滚轮上镀了层银。

那是他昨晚连夜收拾好的,拉链缝里露出半截警徽胸针的链子。

巷口的纸箱堆还在,只是被夜雨浸得发软。

萧停川坐在最上面的纸箱上,见他走来,突然从背后掏出罐冰可乐。

“啵!”

拉环弹开,气泡在寂静里炸开细碎的响。

“给你的。”

萧停川把可乐递过来,指尖沾着的水珠蹭在江云归手背上,凉得他缩了缩。

江云归捏着冰凉的罐身,没喝。

那个雪夜,萧停川也是这样突然冒出来,手心里攥着颗快化了的草莓糖,说“小少爷,吃糖”。

“北京警察学院的通知书,”萧停川突然说,晃着手里的手机,屏幕亮得刺眼,“刚查到物流,明天到。”

江云归的指尖猛地收紧,可乐罐被捏出道浅痕。

他望着萧停川眼里的光,那光比巷口的路灯还亮,像盛着整个夏天的蝉鸣。

“挺好。”他低头踢着脚边的石子,声音淡得像没起波澜。

萧停川却突然凑近,膝盖抵着他的膝盖,温热的呼吸扫过他的耳廓:“等开学,带你去吃胡同里的炒肝,老北京人都去那家。”

江云归的喉结滚了滚。

他知道那家店,萧停川上个月特意查了攻略,存在手机备忘录里,备注是“云归可能喜欢”。

“再说吧。”他偏过头,躲开那道灼热的视线。

纸箱堆后面的杂草里,藏着他今早偷偷藏好的背包,肩带磨得锁骨发疼。

萧停川没察觉他的异样,只顾着数落在他发梢的月光:

“我选了侦查学,以后说不定能跟你搭档。”他突然笑出声,“就像上次在巷子里那样,你揍人我收尾。”

江云归想起十年前那个高个子混混,被他按在墙上时,萧停川正揪着矮个子的衣领逼他道歉。

那时的月光也像现在这样,把两人的影子叠成歪歪扭扭的团。

“未必。”他轻声说,指尖在可乐罐上凝出细汗。

萧停川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往自己怀里带了带。

江云归能闻到他身上的洗衣液味,混着点刚洗过的皂角香。

是他昨天特意换的,说“见面会要香香的”。

“怎么总躲我?”萧停川的拇指摩挲着他手腕内侧的浅疤,那是去年辩论赛时被桌角划的,“是不是还在生我气?”

江云归抽回手,没回答。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预约的出租车到了,车灯在巷口晃出片橘黄的光。

“该走了。”他站起身,膝盖磕在纸箱上,发出闷响。

萧停川跟着跳下来,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塞进他手心。

是枚银色的星星挂件,和他送的那只成了对,只是这只的棱角被磨得光滑,显然在手里攥了很久。

“平安符,”萧停川的声音低下来,“北京冬天冷,记得穿秋裤。”

江云归捏着那枚星星,金属的凉意钻进皮肉里。

他突然想起昨晚改志愿时,系统弹出的“沈阳天气”——

未来七天,雨夹雪。

“知道了。”他转身要走,手腕却被拽住。

萧停川的力道很轻,像怕碰碎什么似的。

“江云归,”少年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抖,“你是不是有话要跟我说?”

巷口的风突然变大,卷起地上的碎纸,糊在江云归的鞋面上。

他望着萧停川的眼睛,那里面映着自己的影子,固执地不肯移开。

“没有。”他说,声音冷得像结了冰。

萧停川的手松了松,却没完全放开。

他盯着江云归的侧脸,月光在他睫毛上投下浅影,像停着排不肯飞的蝶。

“那我明天去找你,”萧停川的声音软下来,带着点讨好,“带你去买开学用的被褥,听说北京的冬天能冻掉耳朵。”

江云归没接话,只是把那枚星星挂件塞进裤袋。

指尖触到冰凉的布料时,突然觉得眼眶发涩。

他昨晚把录取通知书藏在那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烫金大字硌着皮肉,像道永远消不掉的疤。

“走了。”他再次转身,这次萧停川没拦。

刚走出两步,手腕却被猛地拽回。

萧停川的吻撞过来,带着可乐的甜和夜风的凉,江云归的睫毛抖得像筛子,却没推开。

直到少年的舌尖舔过他的唇角,他才猛地偏头躲开,呼吸乱得像被揉皱的纸。

“萧停川,”他的声音发哑,“别这样。”

萧停川的眼睛在黑暗里亮得惊人,像头得逞的小兽:“就一下。”

他伸手想碰江云归的头发,却被躲开。

江云归后退半步,踢到了藏在杂草里的背包。

帆布摩擦的声响在寂静里格外清晰,萧停川的目光顿了顿,落在那团鼓起的阴影上。

“你……”

“没什么。”江云归打断他,弯腰把背包拽出来,动作快得像在掩饰什么,“同学托我带的书。”

萧停川没再问,只是突然笑了笑:“那我不送了,明天见。”

“明天见。”江云归的声音轻得像叹息。

他转身往巷口走,背包带勒得肩膀生疼。

身后传来萧停川的喊声,混着风撞在纸箱上的响:“江云归,等我去北京找你啊!”

江云归没回头,只是把背包拽得更紧。

出租车的车灯越来越近,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条断了线的风筝。

坐进车里时,他才发现手心的星星挂件被攥得发烫。

司机问“去哪”,他报出机场的名字,声音平得像摊死水。

车开过临江中学的校门,香樟树的影子在车窗上晃啊晃。

江云归摸出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和萧停川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是少年发的“晚安,做个有我的好梦”。

他点开删除对话框,指尖悬在屏幕上,却迟迟按不下去。

直到机场的霓虹灯刺破黑暗,他才狠下心,把所有聊天记录清空,像擦掉块不该存在的污渍。

办理值机时,广播里在报飞往沈阳的航班。

江云归盯着屏幕上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突然想起萧停川说的炒肝店,想起他备忘录里的“云归可能喜欢”,想起刚才那个带着可乐味的吻。

眼泪毫无预兆地砸在登机牌上,晕开“沈阳”两个字。

他赶紧用袖子擦掉,动作快得像怕被人看见。

从小到大,他最不擅长的就是示弱,哪怕对着自己。

安检口的工作人员看了他两眼,大概觉得这个背着大背包的少年脸色太苍白。

江云归没在意,只是把那枚星星挂件塞进安检篮,金属碰撞的脆响里,他听见自己的心跳撞得胸腔生疼。

走到登机口时,天边泛起鱼肚白。他找了个角落坐下,背包放在腿上,像块卸不掉的石头。

手机突然震动,是萧停川发来的消息,只有张照片。

巷口的纸箱堆上,放着罐没开封的可乐,旁边用石子摆着个歪歪扭扭的星星。

江云归盯着那张照片,眼泪突然决堤。

他没回,只是把手机关机,塞进背包最深处。

广播里传来登机通知,他站起身,背包的重量压得他晃了晃。

路过落地窗前,他看见天边的云被染成金红,像极了那年夏天的烟花。

十年前那个雪夜,萧停川也是这样站在光里,对他说“小少爷,别怕”。

可这次,他要去的地方,没有巷口的纸箱堆,没有带可乐味的吻,只有沈阳的雪,和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飞机起飞时,江云归闭上眼。

失重感传来的瞬间,他仿佛又回到那个被陆远拽住手腕的夜晚,黑暗像潮水般涌来,却在触及某个温热的怀抱时骤然退去。

萧停川的脸在眼前晃了晃,带着点痞气的笑:“怕失重?抓着我的手。”

江云归猛地睁眼,机舱里的灯亮得刺眼。

邻座的老太太正织毛衣,银针在晨光里闪成碎钻,和记忆里萧停川发梢的光重叠。

他别过头,望着窗外逐渐缩小的城市。

临江中学的香樟树变成个绿点,巷口的纸箱堆早已看不见,只有那条被月光浸白的路,在大地上蜿蜒成条银色的河。

手机在背包里发烫,他知道那是萧停川的消息在轰炸,或许是问他为什么没赴约,或许是在巷口等到了天亮。

可他没勇气开机,就像没勇气告诉少年,沈阳的冬天比北京冷,侦查学的课表排得比想象中满,他甚至查好了从学校到机场的地铁线,却不知道该买哪天的返程票。

飞机穿过云层时,阳光突然涌进来,在他手背上投下块暖烘烘的光斑。

江云归盯着那片光,突然想起萧停川总说他“手跟冰块似的”,于是总在冬天把他的手揣进自己兜里,指尖反复摩挲他手腕内侧的浅疤。

“别总皱着眉,”少年的声音在耳边响,“会变老的。”

他下意识舒展眉心,指尖触到裤袋里的星星挂件。

金属边缘硌着皮肉,像个不会愈合的伤口,提醒他有些告别注定要悄无声息。

三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

舱门打开的瞬间,冷风卷着雪沫灌进来,江云归裹紧外套,背包带在肩上勒出红痕。

取行李时,他看见屏幕上跳出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只有四个字:“我等你。”

发件人那一栏是空白,可他认得那串数字。

是萧停川的手机号,去年辩论赛时存的,备注是“吵死了”。

江云归盯着那四个字,指尖在删除键上悬了很久,最终还是按了锁屏。

他拖着行李箱走出到达口,玻璃门外的雪下得正紧,落在睫毛上瞬间化成水,凉得像那年冬天萧停川递来的草莓糖。

出租车司机问“去哪个学校”,他报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名字,声音平得没起伏。

车开过浑河大桥时,他看见河面结着冰,像块被冻住的镜子,映着灰蒙蒙的天。

“这雪得下到月底,”司机扯着嗓子说,“你们学生娃得多穿点,别冻着。”

江云归“嗯”了一声,转头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

路边的积雪堆得比人高,店铺门口挂着红灯笼,红得像萧停川卫衣上的图案。

到学校门口时,雪还没停。

他付了钱,拖着行李箱站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校牌下,雪花落在烫金的字上,瞬间化成水,像谁没忍住的眼泪。

有穿着制服的学长过来帮他提行李,笑问“新生?哪个系的”。

“侦查学。”江云归的声音被风吹得散了些,他抬头望着教学楼的玻璃幕墙,里面映出自己的影子,背着过大的背包,脸色苍白得像纸。

学长指着不远处的报到处:“快去登记吧,晚了宿舍就剩顶楼了。”

江云归点点头,刚走两步,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

这次他没犹豫,掏出来时,屏幕上跳出条新短信,还是那个空白号码:

“巷口的可乐我喝了,有点甜。”

他站在雪地里,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个句号。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他突然蹲下身,把脸埋在膝盖里。

雪花落在他的发梢,很快积成层薄白,像给这个没说再见的夏天,盖了层安静的章。

后来有人问起那个冬天,江云归总是说“忘了”。

忘了巷口的纸箱堆,忘了带可乐味的吻,忘了那个说“我等你”的少年。

可他没说的是,那枚星星挂件被他串在钥匙扣上,每次掏钥匙时都会硌到手心;没说的是,无声的句号

沈阳的雪下了整整一个月。

江云归的钥匙扣上,那枚星星挂件被冻得冰凉,每次触碰到指尖,都像触到那个凌晨的月光。

他把侦查学的课本翻得卷了边,笔记上的字迹依旧清冷,只是在“犯罪心理学”那章,铅笔反复划过“控制欲”三个字,留下深深的痕。

偶尔在食堂遇见北京来的交换生,说“萧停川”这个名字在他们系很响,破案实训拿了第一,总在口袋里揣颗草莓糖,说“给重要的人留的”。

江云归会端着餐盘转身就走,餐盘边缘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片,像层化不开的雾。

寒假时他没回家,在学校附近找了份便利店夜班的兼职。

除夕夜的雪下得最大,他站在玻璃门后,看见一对情侣在雪地里拥吻,男生的围巾上别着枚星星胸针,和萧停川送他的那枚很像。

手机在柜台震动,是萧停川发来的彩信,照片里临江中学的香樟树上挂满了红灯笼,配文“少了个人”。江云归盯着照片看了半分钟,按灭屏幕时,指尖沾着的关东煮汤汁滴在键盘上,晕开一小片深色。

第二学期开学会,他在宿舍楼下发现个包裹,寄件人地址是北京警察学院。

拆开是件黑色卫衣,袖口绣着颗星星,和他留在临江的那件白色卫衣是情侣款。里面夹着张纸条,字迹张扬得像要跳出纸页:“沈阳比北京冷,别总穿单衣。”

江云归把卫衣塞进衣柜最深处,压在叠好的警服下面。后来某次体能测试,他穿着这件卫衣冲过终点线,萧停川绣的星星在汗湿的布料上若隐若现,像颗藏在心跳里的秘密。

大三那年夏天,他去北京参加学术交流,住的酒店离萧停川的学校只有两条街。

某个傍晚,他在胡同口看见个穿警服的身影,正帮老奶奶拎菜篮子,侧脸在夕阳里泛着暖光,口袋里露出半截草莓糖纸。

江云归退进阴影里,看着那人转身时,钥匙扣上的星星挂件晃得耀眼。

直到那身影消失在拐角,他才走出胡同,手里攥着的会议手册被捏出褶皱,上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字样被汗浸得发皱。

毕业那天,沈阳的雪又下了起来。

江云归穿着警服站在礼堂,院长念到他名字时,他听见后排有人小声说“听说他拒绝了北京的调令”。

他接过毕业证书,指尖触到烫金的校徽,突然想起萧停川说“以后搭档”时眼里的光。

回临江的高铁上,他翻到手机里存着的最后一条短信,是萧停川发的:

“我申请了沈阳的项目,下个月到。”

发送时间是三年前,他没回。

车过山海关时,阳光突然冲破云层,在手机屏幕上投下块光斑。

江云归点开删除联系人,指尖悬在“萧停川”三个字上,最终还是按了锁屏。

出站口的风卷着雪沫。

“回家了。”

江云归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什么。

江云归点点头,接过衬衫时,闻到上面淡淡的樟脑味,像尘封的旧时光。

后来有人问起他的感情,江云归总是沉默。

只有在整理旧物时,他会打开那个铁盒,里面躺着枚星星挂件,张北京警察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碎片,和张没寄出去的明信片。

明信片上是沈阳的雪景,背面只有一句话:

“有些再见,不必说出口。”

字迹清冷,像他这个人,也像那个没被月光照亮的巷口,最终被雪覆盖,无声无息。

萧停川视角———

巷口的纸箱堆被夜雨泡得发软时,萧停川数到第三十七颗落在江云归发梢的雨滴,终于忍不住开口:“去我家?”

江云归没回头,只是把可乐罐捏得更紧,铝皮变形的声响在寂静里格外刺耳。

萧停川盯着他的侧脸,月光在他睫毛上碎成星子。

这是他偷偷练了无数次的角度,在素描本上画了不下二十遍,却总觉得没抓住那份冷淡里藏着的温。

“北京的录取通知书,”萧停川踢着脚边的石子,声音故意放得轻快,“明天就能收到。我查了课表,侦查学的实操课在靶场,听说能打真枪。”

江云归的肩膀几不可查地抖了下。

萧停川突然想起去年辩论赛,他说“爱让自由意志沉沦”时,江云归攥着笔的指节泛白,却在自由辩论环节,精准戳中他逻辑漏洞的样子。

那时他就想,这个总是冷着脸的小少爷,心里藏着片海。

“你呢?”萧停川凑近半步,能闻到他身上的薄荷皂味,是他去年生日送的那盒,“志愿填的哪?”

江云归的喉结滚了滚,没回答。

巷口的风突然掀起他的校服衣角,露出半截黑色背包带,上面别着的警徽胸针闪了闪。

那是他送的毕业礼物,边缘刻着“平安”二字。

萧停川突然笑了,伸手想去碰那枚胸针,却被躲开。

江云归后退时踩空了纸箱缝,他下意识伸手去扶,掌心触到对方微凉的手腕,像握住块没焐热的玉。

“怕什么?”萧停川的拇指摩挲着他手腕内侧的浅疤,那是去年帮他抢回被混混抢走的围巾时,被碎玻璃划的,“我又不咬人。”

江云归猛地抽回手,指尖在裤袋里攥出红痕。

萧停川看着他转身的背影,突然发现他的行李箱滚轮上沾着新鲜的泥。

临江今天没下雨,这泥是从哪来的?

“明天见?”萧停川对着他的背影喊,声音撞在纸箱上弹回来,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慌。

江云归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背包在肩上晃出细碎的响。

萧停川望着他的影子被路灯拉成细线。

他突然想起今早路过快递站,看见个寄往沈阳的大包裹,收件人信息栏被墨水涂得漆黑,只隐约能看出“江”字的轮廓。

后半夜,萧停川躺在卧室地板上,盯着天花板上的荧光星星发呆。

那是去年江云归生日时,他踩着梯子贴的,说“怕你怕黑”。

书桌上的素描本摊开着,最后一页画着巷口的纸箱堆,旁边用红笔写着“北京警察学院——侦查学”,下面是行小字:“云归会喜欢吗?”

手机在枕头边震动,是快递提醒:【您的录取通知书已送达小区驿站】。

他盯着那条消息,突然抓起外套冲出家门。

驿站的大爷被吵醒时,骂骂咧咧地递给他个EMS信封。

萧停川捏着那层薄薄的纸,突然不敢拆。

他总觉得,江云归今晚的冷淡里,藏着个会让他失眠的秘密。

拆开时,烫金的“北京警察学院”刺得他眼睛发酸。

他拍了张照片发给江云归,配文“明天一起去领你的?”,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对话框上方跳出“正在输入中”的提示。

那三个字跳了整整三分钟,最终只等来个句号。

萧停川坐在驿站门口的台阶上,把录取通知书翻来覆去地看。

晨光爬上信封边缘时,他突然想起江云归刚才攥着可乐罐的手。

指节泛白,像在忍受什么疼痛。

“去沈阳的航班,”大爷锁门时嘟囔,“今早六点那班最挤,学生娃都赶开学。”

萧停川猛地抬头,看见驿站墙上的航班信息表,沈阳那栏用红笔圈着“06:15”。

他抓起手机狂奔,指尖在通讯录里划过“江云归”三个字,通话键按下去的瞬间,听筒里传来机械的女声:

“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巷口的纸箱堆还保持着江云归离开时的模样,最上面那只被踩得塌陷,边缘沾着点深褐色的泥。

和他行李箱滚轮上的一模一样。

萧停川蹲下身,指尖抚过那道凹陷,突然想起江云归刚才后退时踉跄的脚步,心脏像被什么攥紧了。

他疯了似的往机场跑,帆布鞋踩在积水里溅起水花,书包上的兔子挂件撞得叮当响。

路过临江中学时,门卫大爷被他惊得探出头,骂了句“小兔崽子赶投胎”,他却只顾着看腕表。

五点四十,离六点十五分的航班起飞,还有三十五分钟。

机场大厅的电子屏滚动着航班信息,“沈阳”两个字像烧红的烙铁。

萧停川攥着手机穿梭在人群里,屏幕上江云归的号码被他按烂了,听筒里始终是冰冷的提示音。

他突然想起江云归总说自己路痴,特意画过一张机场路线图,现在那张纸正躺在他的素描本里,边角被铅笔涂得发黑。

“前往沈阳的旅客请注意,您乘坐的CA1632次航班即将停止办理登机手续……”

广播声刺破耳膜时,萧停川正跑到安检口。

他看见个熟悉的背影,黑色背包上的警徽胸针在灯光下闪了闪,正随着人流往里面挪。

“江云归!”他吼出声,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荡开,引得旁人侧目。

那背影顿了顿,却没回头。

萧停川想冲过去,却被保安拦住,手臂被钳得生疼。

他眼睁睁看着那身影消失在安检门后,背包带晃了晃,像只断了线的风筝。

“放手!”萧停川挣扎着,指甲掐进保安的胳膊,“他是我……”

“他是你什么?”保安不耐烦地推了他一把,“没看着正登机吗?”

萧停川跌坐在地上,盯着安检门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见那枚晃动的胸针。

大厅的时钟指向六点十五分,电子屏上“CA1632”后面跳出“正在登机”四个字,像给这场无声的告别盖了个章。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机场的,只记得阳光刺得眼睛发疼,手里还攥着那张没拆封的录取通知书,北京警察学院的烫金大字被汗水浸得发皱。

路过行李托运处时,他看见个被遗弃的纸箱,上面贴着张模糊的标签,收件地址栏写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寄件人那一栏,是被涂掉的“临江”。

回临江的路上,萧停川去了那家烧烤店。

老板见他失魂落魄,递来罐冰可乐,说“你同学昨晚在这坐了好久,点了串腰子没动”。

他盯着那罐可乐,突然想起江云归捏着罐身的指节,泛白得像在忍眼泪。

巷口的纸箱堆被他搬回了家,放在卧室角落。

他在最上面那只里找到颗草莓糖,糖纸被雨水泡得发软,却还能看出是江云归喜欢的牌子。

他把糖塞进嘴里,甜腻的味道漫开时,眼泪突然砸在纸箱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

开学那天,萧停川背着书包走进北京警察学院。

侦查学的课上,老师讲到“犯罪侧写”,他盯着PPT上的案例,突然想起江云归总在笔记本上画的小人,一个举着法律书,一个攥着画笔。

那时他还笑说“不像你”,现在才懂,那或许是江云归藏了很久的念想。

齐佳嘉来看他时,说江云归的哥哥把画室关了,整天守着空房子发呆,还总问“云归啥时候回来”,后来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萧停川没说话。

第二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

萧停川收到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件洗得发白的白色卫衣,袖口绣着半颗星星。

和他寄往沈阳的那件黑色卫衣能拼出完整的图案。他把卫衣套在身上,领口还残留着点薄荷皂的味道。

突然想起江云归总嫌他出汗多,却总在打球后,把干净的纸巾塞进他手里。

“自己擦。”冷冷淡淡的语气在现在萧停川都记得清清楚楚。

萧停川把那件白卫衣叠得整整齐齐,放进衣柜最深处,和自己那件黑色的并排躺着。

后来每次实训打靶,靶心的弹孔越来越密集,像在拼凑一个永远等不到的人。

毕业那天,他穿着警服站在香樟树下,树干上的“归”字已被岁月磨得浅淡。

齐佳嘉递来一张明信片,说是在江云归旧书里找到的,背面画着巷口的纸箱堆,旁边写着行小字:“北京的炒肝,应该比沈阳的好吃。”

萧停川摩挲着那行字,突然笑了,眼里却有泪淌下来。

他把明信片塞进警服内袋,转身走向警车。

那里有他的责任,却没有那个总爱冷着脸的小少爷。

车开过胡同口的炒肝店时,他让司机停了停,买了两碗,其中一碗放在副驾,热气模糊了车窗,像那年巷口没说出口的再见。

——第一卷·无尽夏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