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上瘾gl > 第17章 不只是皇后

上瘾gl 第17章 不只是皇后

作者:唐玄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8 04:53:23 来源:文学城

鎏金兽炉腾起袅袅龙涎香,宇逸尘斜倚蟠龙榻,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宫女水袖上的缠枝莲纹。烛火摇曳间,少女绯红的脸颊与凌乱的云鬓,在明黄帷幔间勾勒出旖旎的轮廓。他望着怀中怯生生的身影,忽然轻笑一声,低沉嗓音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夜枭:"从明日起,你便是朕的娴婕妤了。"

晨光刺破重重宫阙,鎏金宫灯尚未熄灭。当司礼太监尖细的嗓音在昭华宫响起时,满朝文武皆露出惊愕之色。前日还在浣衣局浣纱的寻常宫女,此刻竟身着金线绣就的翟衣,珠翠满头,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中,款步踏入这深不可测的后宫。

时光悄然流转,任静娴在晨起的不适与嗜睡中,惊觉新生命已在腹中悄然扎根。

暮色降临时,宇逸尘踏着满地银杏叶踏入昭华宫。娴婕妤跪在冰凉的金砖上,望着玄色衣摆上蜿蜒的金线蟒纹,突然被人捏住下巴。帝王指尖的龙涎香混着血腥气,昨夜咬她锁骨的齿痕还在发烫。"听说你打翻了德妃的翡翠盏?"他俯身时龙袍扫过她发顶,"倒是比浣衣局时的胆子大了。"

窗外骤雨倾盆,烛火被风扑得明灭不定。娴婕妤浑身湿透跪在雨里,眼前晃动着白日里德妃赏的耳光。冰凉的雨水灌进领口时,突然有玄色大氅裹住她。宇逸尘周身寒气未散,却将她搂得死紧:"朕的人,也敢动?"怀中的体温烫得惊人,她这才发现帝王掌心渗着血,指节还攥着半截染血的簪子——正是德妃今日赏她的那支。

雨幕中,昭华宫的宫灯次第亮起。宇逸尘抱着她往内殿走,龙靴踩碎满地积水。娴婕妤望着他下颌绷紧的线条,突然想起昨夜他低头吻她时,睫毛在烛火下投出的蝶影。原来帝王恩宠是最锋利的刀,既能斩尽后宫荆棘,也能将她困在这金丝笼中,无处可逃。

昭华宫内,鲛绡帐缓缓垂下。宇逸尘将她轻放在榻上,指尖抚过她苍白的脸颊,语气似是叹息:"你既入了这昭华,便只能与朕共赏这九重宫阙的日月。"窗外雨声渐歇,殿内龙涎香越发浓郁,将两人的身影氤氲在这深宫中,分不清是爱还是囚。

乾清宫的鎏金兽炉刚添了新香,皇后江凌芸的鸾驾便碾过汉白玉阶。十二重翟纹宫纱掠过门槛时,娴婕妤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喉间泛起昨夜被宇逸尘掐出的淤痛。江凌芸垂眸望着她颤抖的指尖,忽然轻笑出声:"妹妹这双能浣衣的手,倒也生得灵巧。

话音未落,女官捧着青瓷碗跪在殿中:"皇后娘娘赐的安神汤。"汤药的苦腥气混着龙涎香钻入鼻腔,娴婕妤胃中突然翻涌,扶着蟠龙柱剧烈干呕。江凌芸的绢帕猛地攥紧,旋即又恢复雍容:"这副娇弱模样,倒像是有了?"

当夜太医院院正捧着脉案浑身发抖,昭华宫的宫灯彻夜未熄。宇逸尘捏着泛黄的诊笺,烛火将"喜脉"二字映得通红。他想起昨夜她蜷缩在自己怀里,发间茉莉香混着血腥味的模样,突然将案上奏折扫落满地:"传旨,娴婕妤有孕,昭华宫一应规制升至从一品。"

消息传遍六宫时,德妃摔碎了第三只翡翠盏。而江凌芸摩挲着凤印,望着窗外飘零的银杏叶轻笑:"原来帝王的恩宠,比这秋叶还容易催出嫩芽。"

仲夏夜的昭华宫爬满凌霄花,娴婕妤抚着隆起的小腹在回廊纳凉,突然被人捂住口鼻拖进阴影。黑衣刺客的匕首抵住她咽喉时,江凌芸的鸾铃骤然响起。月光下,皇后的珍珠步摇晃出冷芒:"本宫的乾清宫,何时成了鼠辈撒野的地方?"

混战中,江凌芸的宫纱被利刃划破,却死死将娴婕妤护在身后。待侍卫赶到时,她染血的指尖还掐着刺客后颈的印记——那是德妃宫中专属的蝶形刺青。宇逸尘赶到时,正见江凌芸用金镶玉护甲挑起刺客下颌,凤目含霜:"敢动皇家血脉,当真是活腻了。"

次日,德妃的宫殿被抄出巫蛊娃娃,娃娃心口插着刻有"娴"字的银针。江凌芸倚在凤榻上,看宇逸尘将娴婕妤揽在怀中,忽然轻笑出声:"陛下可要护好了,这昭华宫里的嫩芽,可经不起几场风雨。"她摩挲着腰间的玉牌,那是多年前先帝亲赐的免死金牌,此刻终于派上了用场。

钟响彻紫禁城时,乾清宫飘出桂花糕的甜香。八岁的长公主揪着弟弟的发辫往学堂跑,小皇子抱着江凌芸的腿直撒娇:"母后,今日夫子要考《女诫》,我能不能逃学?"江凌芸捏了捏他粉扑扑的脸颊,凤冠上的东珠轻轻摇晃:"你父皇当年被太傅罚抄《礼记》,可没像你这般耍赖。"

宫门外传来脚步声,宇逸尘身着常服踏过满地朝阳,伸手将跌跌撞撞扑来的女儿抱起。娴婕妤倚在朱红廊柱旁,看着儿女绕着江凌芸嬉笑,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彼时江凌芸浑身是血却挺直脊背,对她说:"皇家的血脉,本宫比谁都看得重。"

暮春的风卷起檐角铜铃,惊飞了廊下的白鸽。江凌芸望着嬉戏的孩子们,凤纹裙摆扫过满地落英。她知道,这九重宫阙里最珍贵的,不是凤印与权势,而是此刻萦绕在昭华宫的,这满殿的欢声笑语。

秋日的乾清宫飘着糖炒栗子的香气,长公主抱着团金丝绣帕,踮脚往江凌芸膝头蹭:“母后快看,我给弟弟绣的虎头鞋!”针脚歪歪扭扭,却在鞋面上缀满了珍珠,小皇子见状急得直跳脚,扯着江凌芸的裙裾告状:“姐姐把我的糖糕都偷吃了!”

江凌芸正要开口调解,忽听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娴婕妤神色慌张地掀帘而入,怀中抱着的奏折散落满地:“边境急报...西戎进犯,陛下要御驾亲征!”话音未落,宇逸尘已大步跨进殿门,玄色龙袍沾着雨珠,目光却在触及孩子们的瞬间柔和下来。

长公主突然扑进他怀里,发间的缅桂花发绳扫过他冰凉的脸:“父皇不要去打仗,我把糖糕都留给你!”小皇子攥着江凌芸的手,仰头问:“父皇会像故事里的大将军一样,骑着白马来吗?”宇逸尘喉头发紧,将女儿抱得更紧,视线却与江凌芸相撞——她依旧端坐在凤榻上,凤目沉静如渊,却悄悄按住了娴婕妤颤抖的手。

深夜,乾清宫烛火未熄。江凌芸看着宇逸尘在沙盘前推演战局,忽然轻笑:“陛下可知,当年先帝出征时,母后在坤宁宫供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长明灯。”她指尖划过地图上的关隘,“如今,乾清宫也会为陛下亮着灯。”宇逸尘猛地转身,却见她已将兵符推至案前,珍珠护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后宫安稳,陛下无需分神。”

出征那日,长公主举着亲手绣的平安符追出午门,小皇子攥着江凌芸的衣袖哭得抽噎。娴婕妤望着渐行渐远的龙旗,忽觉有人握住自己的手。江凌芸的声音混着晨雾传来:“别怕,我们守着这宫阙,等他们回家。”

暮色中的乾清宫,鎏金兽炉再次腾起龙涎香。江凌芸抱着熟睡的小皇子,看长公主趴在案前,用朱砂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父皇平安”。窗外的月光洒在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恍惚间,她仿佛看见多年前那个雨夜,自己护着娴婕妤时滴落的血,此刻都化作了怀中的温暖。

北风呼啸着掠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将漫天的雪粒狠狠地砸向宫墙。江凌芸站在乾清宫的窗前,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宫阙,心中满是担忧。自从宇逸尘出征后,她每日都在这窗前等待,期盼着能看到胜利归来的旌旗。

长公主和小皇子似乎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不再像往日那般嬉笑打闹。长公主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手中拿着未绣完的平安符,眼神中满是对父亲的牵挂;小皇子则紧紧依偎在江凌芸的怀里,小手时不时地攥紧母亲的衣袖。

娴婕妤近日更是茶饭不思,每日都在佛堂虔诚祈祷,希望宇逸尘能平安归来。她望着殿中摇曳的烛火,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昭华宫的寂静。

“报——”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冲进殿内,“西戎大军来势汹汹,陛下虽奋力抵抗,但目前局势危急,急需援军!”

江凌芸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深知,此刻自己不能慌乱,必须稳住局面。

“传本宫旨意,即刻召集朝中大臣,本宫要在乾清宫议事!”江凌芸的声音坚定而威严,仿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乾清宫内,大臣们议论纷纷,神色焦虑。江凌芸端坐在凤座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缓缓说道:“如今陛下身处险境,我们不能坐视不理。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皇后娘娘,如今国库空虚,若要增派援军,粮草和军饷都成问题啊!”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江凌芸沉思片刻,说道:“本宫愿意拿出自己的体己钱,并且号召后宫嫔妃一同捐献,以解燃眉之急。同时,立即调拨各地粮草,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往边境。”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又一封急报传来:“西戎设下埋伏,陛下所率军队陷入重围!”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砸在众人心中。

江凌芸猛地站起身来,凤冠上的珠翠叮当作响:“本宫要亲自前往边境!”她的话一出,满朝震惊。

“皇后娘娘万万不可!您乃一国之母,万金之躯,怎能以身犯险!”大臣们纷纷劝阻。

但江凌芸心意已决:“若陛下有失,这江山社稷怎么办?这后宫众人怎么办?这几个孩子又该如何?本宫必须去!”

江凌芸不顾众人阻拦,迅速换上一身劲装,率领着临时拼凑的援军,向着边境疾驰而去。寒风如刀,刮得她脸颊生疼,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

经过数日的急行军,江凌芸终于赶到了战场附近。她远远地望见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看着远处那熟悉的玄色龙旗在战火中飘摇,她的心紧紧揪起。

江凌芸亲自擂鼓,鼓舞士气:“将士们,随本宫杀敌,救陛下于危难!”在她的激励下,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

战场上,江凌芸挥舞着长剑,身姿矫健,丝毫不逊色于男儿。她带领着援军,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敌军心脏。宇逸尘在重围中看到江凌芸的身影,心中又惊又喜,斗志大增。

在江凌芸和援军的支援下,局势逐渐扭转。西戎军队见势不妙,开始溃逃。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最终以大获全胜告终。

凯旋而归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回到紫禁城。长公主和小皇子看到平安归来的父母,欢呼着扑进他们的怀里。江凌芸紧紧抱着两个孩子,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乾清宫内,再次飘起了温馨的气息。江凌芸靠在宇逸尘的肩头,听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心中满是幸福。她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这场战火的洗礼,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也让这个家更加牢固。

战后的紫禁城镀着层劫后余生的柔光,御花园的梅树在残雪中抽出新芽。江凌芸抱着小皇子站在廊下,看长公主踮脚往宫墙上贴新写的"福"字,朱砂未干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暖意。宇逸尘披着玄狐大氅走来,将一条织金手炉塞进她袖中,指尖不经意擦过她掌心的薄茧——那是擂鼓时被鼓槌磨出的痕迹。

"母后快看!"小皇子突然指着宫道尽头。只见娴婕妤领着一队宫人,推着装满琉璃盏的食盒走来,盏中盛着刚熬好的参汤,热气在寒雾中凝成细白的线。自从江凌芸出征,娴婕妤便日日守在熬药的小厨房,炉上的药罐从未凉过。

当夜的庆功宴上,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落在帝后身上。江凌芸端起玉盏时,袖口滑落露出半截绷带,宇逸尘眼疾手快按住她的腕子:"还疼?"他声音压得极低,却惊起满座窃窃私语。江凌芸轻笑抽回手,凤目扫过席间噤声的大臣:"不过是战场留的纪念,倒比凤冠上的东珠更珍贵。"

酒过三巡,长公主突然扯着江凌芸的裙摆往殿前拽。月光下,小皇子不知从哪寻来的爆竹"噼啪"炸开,惊起栖在梅枝上的寒鸦。孩子们的笑声混着宫人们的惊呼,惊碎了寂静的夜空。宇逸尘望着妻儿们在雪地里追逐的身影,忽然想起出征那日江凌芸转身时,凤冠上的流苏扫过他手背的触感——原来最锋利的刀,最终都化作了绕指柔。

春意料峭时,太医院又传出喜讯。江凌芸倚在乾清宫的软榻上,看着娴婕妤红着眼眶为她把脉。殿外传来孩子们的争执声,长公主非要把新得的玉兔灯挂在母亲窗前,小皇子却嚷着要送自己采的野蔷薇。宇逸尘笑着将吵闹的两人一并抱起,转身时对上江凌芸的目光,四目相对间,无声的默契比任何誓言都绵长。

暮色渐浓,乾清宫的鎏金兽炉又添了龙涎香。江凌芸轻抚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听着殿外此起彼伏的嬉闹,忽然觉得这九重宫阙的岁月,竟比她想象中还要温柔许多。那些在血火中淬炼的情意,最终都化作了绕膝的稚子、案头的热茶,和枕边人安稳的呼吸。

蝉鸣聒噪的盛夏,乾清宫的荷池泛起层层涟漪。江凌芸斜倚在九曲回廊的美人靠上,望着池中并蒂莲出神。腹中的胎儿不时轻踢,惹得她唇角勾起温柔笑意。长公主蹲在池边,小心翼翼地将新摘的荷花簪在母亲鬓间,小皇子却举着捕蝉网横冲直撞,惊得宫女们花容失色。

"慢些跑!"宇逸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龙袍下摆沾着书房的墨渍。他接过江凌芸手中的团扇,轻轻为她驱散暑气,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她手腕尚未消退的旧疤上——那是战场上替他挡箭留下的痕迹。"明日带你去避暑行宫。"他俯身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她耳畔,"乾清宫的暑气,终究还是太重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三日后,西南突发洪灾的奏报摆在御案前。宇逸尘眉头紧锁,指尖反复摩挲着密折上的字迹。江凌芸抱着熟睡的小皇子进来时,正撞见他在地图上标注受灾郡县。烛火摇曳间,她看见丈夫眼底的血丝,忽然想起多年前出征前,他也是这般不眠不休地谋划战局。

"让我去吧。"江凌芸将孩子交给乳母,素手覆上冰凉的地图,"后宫妃嫔可发动捐银捐物,我带着太医和能工巧匠先行一步,陛下坐镇京城统筹粮草。"宇逸尘刚要开口反驳,却被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止住。窗外暴雨骤至,雷声滚滚,仿佛预示着这场救灾之路必将艰难重重。

江凌芸启程那日,长公主哭得梨花带雨,死死攥着她的衣角不肯松开。小皇子却踮着脚,将自己最宝贝的玉坠塞进母亲掌心:"母后一定能像打败西戎那样,把洪水也赶走!"望着孩子们稚嫩却担忧的脸庞,江凌芸红了眼眶,俯身将两人紧紧搂入怀中。

抵达灾区后,江凌芸脱下华服,换上粗布麻衣,日夜奔走在泥泞的村落间。她指挥百姓修筑堤坝,亲自调配救灾物资,甚至为染病的孩童喂药。当宇逸尘带着援军赶到时,正看见她挽着裤腿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发丝凌乱却身姿挺拔,宛如一株屹立不倒的白荷。

"你总是这般不要命。"宇逸尘将披风裹住她湿透的身子,声音里满是心疼与无奈。江凌芸却笑着指向前方——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决口的堤坝终于合拢,百姓们欢呼雀跃,将她高高举起。夕阳的余晖洒在她沾满泥水的脸上,这一刻,她不再是深居后宫的皇后,而是百姓心中真正的守护者。

数月后,当他们重返紫禁城时,江凌芸腹中的孩子已快要临盆。乾清宫重新装点得喜气洋洋,长公主和小皇子每天都要趴在她肚子上,听弟弟或妹妹的动静。夜阑人静时,宇逸尘搂着她,听她讲述救灾途中的见闻,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映在鲛绡帐上,重叠成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