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上瘾gl > 第12章 《红墙错·双生莲》

上瘾gl 第12章 《红墙错·双生莲》

作者:唐玄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6 03:10:12 来源:文学城

这天,太子妃江凌芸找到皇贵妃梁静淑,温声说道:“儿臣多谢母妃那日送的保命符。”

梁静淑闻言,指尖微微一顿,抬眼时眼底已漫上几分探究。

江凌芸垂眸,声线轻缓却带着几分郑重:“母妃但请宽心,您与母后的事,儿臣半个字都不会吐露。”

皇贵妃梁静淑抬眼,轻声试探道:"本宫与皇后的事......太子妃竟这般清楚?"

江凌芸直言:"不过是儿臣心中有些猜测。母妃但请放心,此事儿臣自会烂在肚子里。"

梁静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唇角微扬:"你倒是个聪明人。"

梁静淑指尖摩挲着茶盏边沿,目光幽幽落在江凌芸面上,忽而轻笑一声:“既知分寸,本宫自然信你。”她示意侍女添茶,汤色琥珀般晃碎在鎏金盏中,“太子近日政务繁忙,你作为太子妃——”话尾微顿,眼波似有深意,“该当多在他耳边吹些清风。”

江凌芸垂首称是,指尖轻轻攥紧了袖口暗纹。殿外廊下传来鹦鹉学舌的碎语,她忽然想起前日在御花园瞥见的景象:皇后娘娘腕间那支羊脂玉镯,与梁静淑妆奁里那对翡翠耳坠,原是当年太后赏的头茬儿好物。

“儿臣明白。”她抬眸时已换了柔和笑意,“母妃若有需要,尽可差人知会。”

梁静淑满意颔首,目光掠过案头新供的白海棠,忽而轻叹:“这宫里的花啊,看着娇艳,实则都靠底下的腐泥养着。”话音未落,窗外骤起一阵风,卷得珠帘轻晃,倒叫案上茶盏里浮着的花瓣,沉沉坠到了杯底。

正值此时,皇后萧婉仪款步进了皇贵妃梁静淑的宫殿。梁静淑抬眼望见那袭明黄身影,指尖攥着的绢帕骤然收紧,面上却浮起惊喜笑意,欠身福礼时金步摇晃出细碎流光:“皇后姐姐今日怎么得空来?”

太子妃江凌芸指尖微微发凉,下意识退后半步。她望着两人相携落座的姿态——萧婉仪腕间羊脂玉镯轻磕在紫檀桌沿,梁静淑鬓边翡翠耳坠随笑意轻颤,倒像极了前日在御花园见过的并蒂莲,只是一朵开在日头下,一朵浸在阴影里。

萧婉仪闻言,指尖轻轻拂过梁静淑脸颊,唇角噙着抹宠溺笑意:"怎么,静儿不愿见我?"

江凌芸见状,指尖攥紧裙角福了福身:"儿臣忽然想起太子还有事交代,先行告退。"话音未落,便垂眸退出殿外,廊下光影斜斜切过她发间鎏金步摇,倒像是谁将这殿内的旖旎,轻轻隔成了两半。

梁静淑眼波流转,指尖勾住萧婉仪腕间玉镯轻轻晃了晃,语调里浸着蜜般甜腻:"哪儿的话?我呀,想婉儿想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呢!"

萧婉仪凝望着眼前人微扬的眉梢,心底忽然漫过涩意——原只当是逢场作戏的露水姻缘,却不想这深宫红墙里,自己竟真的动了心。金炉里沉水香正暖,她望着梁静淑鬓边碎发被烛火镀上柔光,喉间滚过万千情丝,最终只化作一声极轻的叹息。

萧婉仪指尖轻轻替梁静淑拨正歪了的珠钗,触到她耳后细绒时,忽的想起初遇那日——这丫头躲在御花园假山里偷喝梅子酒,见自己过来竟把空酒坛往她怀里塞,呛得鼻尖通红还理直气壮:“姐姐生得好看,须得替我担这罪名才相宜。”

“又在想什么?”梁静淑指尖戳了戳她掌心,眼尾微挑似含春水,“莫不是在恼我前日没去看你?”她忽然凑近,朱唇几乎要擦过萧婉仪耳垂,“昨夜可是下了雨,我生怕你宫里的琉璃瓦漏了风,特意抄了半宿经给你祈福呢。”

烛火突然晃了晃,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鎏金屏风上。萧婉仪望着那影子交颈缠绵的模样,喉间泛起苦意——她是皇后,一举一动皆是凤仪典范,偏生对这勾魂摄魄的妖精动了真心。那日在长街见她替自己挡下刺客的剑锋,鲜血浸透茜素罗裙时,她才惊觉这颗心早已不再是自己的。

“祈福?”萧婉仪反手扣住她手腕按在软枕上,梁静淑腰间玉佩硌得她掌心发疼,却抵不过心底翻涌的情愫,“你该祈福自己......”话音未落,殿外忽有宦官高声通传:“太子殿下求见皇后娘娘——”

梁静淑眼波骤冷,指尖迅速将萧婉仪微乱的鬓角理好,面上已换作端方笑意。萧婉仪起身时瞥见镜中自己泛红的眼角,指尖悄悄掐进掌心——这深宫之中,连心动都要算着时辰,当真是可笑至极。

“臣妾送姐姐。”梁静淑替她披上织金披风,指尖在她后心轻轻一按,声音轻得只有两人能闻,“夜来风急,姐姐莫要着凉。”

萧婉仪身形微僵,披风上金丝绣的瑞鹤正硌着肩胛,她却觉得心口烫得厉害。梁静淑的指尖还停在她后心,像春日融雪时落在湖面的蝶,明明轻柔,却惊起满湖涟漪。

“好。”她转身时避开对方目光,袖中鲛绡帕子已被攥得发皱。廊下宫灯在风里晃出暖黄光晕,映得梁静淑耳坠上的翡翠泛着波光,倒像极了那年她们在太液池边初见,她摘了朵荷花递过去时,那人眸中漾开的笑意。

“姐姐可知……”梁静淑忽然伸手替她理了理披风系带,指腹擦过她下颌时极轻极快,“今日太子妃来过?”

萧婉仪脚步一顿,垂眸看着对方葱白指尖在自己衣襟上摩挲,忽然想起方才退出殿外的江凌芸——那丫头走得太急,发间步摇上的珍珠坠子掉在青砖缝里,此刻正被月光照着,像颗落单的眼泪。

“她呀……”梁静淑轻笑一声,替她拢紧披风边缘,“倒是个懂事的。”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更鼓声,戌时三刻,该是各宫关宫门的时辰了。

萧婉仪抬头望了望漫天星子,忽觉喉间发苦。原来这宫里的夜风能有多急,从来不是看天,而是看人心——就像此刻梁静淑替她系紧的披风,暖是暖的,却裹着说不出的沉甸甸的分量。

“静儿早些歇息。”她终究没敢多留,转身时听见身后传来织物轻响,不知是梁静淑垂下手时,还是那盏被风吹得晃了晃的宫灯,将她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老长。

梁静淑指尖轻轻拽住萧婉仪袖口,眼波似浸了秋水般柔婉:"婉儿今夜...就不能留么?"

萧婉仪的指尖在袖中骤然蜷起,触到掌心掐出的月牙印。殿内烛火明明灭灭,将梁静淑眼底的水光晃成细碎的星子,像极了她们初承宠时,这人蜷在她膝头撒娇的模样。可如今……她望着案上未凉的茶盏,想起方才江凌芸那句“烂在肚子里”,喉间便泛起铁锈味。

“明日要陪太后祈福。”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发颤,却仍一寸寸往后退,“何况……你我这般……”

“这般如何?”梁静淑忽而轻笑,松开的袖口从萧婉仪腕间滑落,露出腕上交颈鸳鸯的红绳——是去年上元节她亲手编的。“是姐姐说,不过是做戏给旁人看。”她歪头盯着对方骤然发白的脸,指尖绕上对方垂落的发丝,“还是说……姐姐怕了?”

廊外的风突然卷着一片枯叶扑在窗纸上,萧婉仪猛地转身,却被梁静淑从身后抱住。那人身上的沉水香混着玫瑰膏的甜,将她整个人裹进温热的软玉温香里。

“我不怕。”梁静淑的唇擦过她耳垂,吐字间呵出的热气让她颈间泛起细汗,“可姐姐怕。怕被人发现这金枝玉叶下藏着的私情,怕这凤袍下跳着的不是母仪天下的心,而是……”

“够了!”萧婉仪猛地挣开,披风上的金丝线刮过梁静淑手背,拉出一道淡红的痕。她望着对方眼中骤起的惊诧与受伤,忽然想起今早翻看的《女戒》,开篇第一页便写着“妇人之德,以顺为正”。可顺的是谁?是这满殿的金器玉盏,还是那把龙椅上永远温热的位置?

梁静淑抬手摸了摸被刮红的手背,忽然低笑出声。她转身从妆奁里取出个锦盒,里面是枚羊脂玉簪,簪头雕着并蒂莲,正是萧婉仪当年送她的及笄礼。“姐姐看,”她将簪子插进鬓边,对着铜镜转了转头,“还和从前一样好看。”

萧婉仪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铜镜里的两人,一个着明黄翟衣,一个穿茜素罗裙,本该是云泥之别,却偏生在这红墙里生出了纠缠的根。远处传来梆子声,亥时了。

“以后……莫要再说这些胡话。”她终究没敢看梁静淑的眼睛,攥紧披风下摆便往外走,却在跨出门槛时听见身后传来极轻的一声——

“萧婉仪,你骗得了别人,骗得了自己么?”

夜风卷着殿内烛火,将这句话吹得七零八落。她走得越快,那声音便追得越紧,直到她在自己的凤仪宫门前站定,才发现掌心早已被掐出了血,而袖中那支梁静淑塞进来的玉簪,正隔着缎面硌着她的手腕,像条吐着信子的蛇,又像颗跳得太快的心脏。

萧婉仪指尖微颤,生怕再听下去便要碎了这眼前人。忽忆起那日太后东方艺宁召见时,鎏金香炉腾起的青烟里,老妇人口吻似冰锥刺骨:"萧婉仪,你这皇后是不是不想当了?"

她攥紧裙角的手骤然收紧,面上却仍维持着端方笑意:"不知儿臣何处失仪,竟惹母后动怒?"殿外竹影摇曳,将太后投在墙上的影子剪得锋利如刀,

太后指尖叩了叩紫檀桌案,鎏金护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哀家问你,皇贵妃近日往凤仪宫跑了十七趟,这事儿你可知?”茶盏里的普洱沉底,像块压在心口的墨玉,萧婉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震得耳膜发疼——她如何不知?每一趟脚步声,都像敲在她心上的鼓,让她既盼着相见,又怕着相欠。

“不过是姐妹间走动……”她的声音被香炉青烟呛得发涩,却藏着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柔软。话未说完,太后已将一卷密报摔在她面前,黄绫上朱笔圈着的“私相授受”四字刺得她眼眶生疼。最底下那行小字写着:梁静淑之父,三日前于兵部调了三千甲胄。

“三千甲胄。”太后慢悠悠拨着佛珠,每颗珠子相撞都像敲在萧婉仪骨头上,“她梁家世代掌着西北军,你说哀家该信她是给皇后送胭脂,还是……”佛珠突然在“杀”字佛珠上顿住,“给皇后送刀?”

萧婉仪盯着那串佛珠,忽觉喉间泛起腥甜。她想起梁静淑替她系披风时,指尖按在她后心的力道——那力道不是刀尖的冷,是春雪化时的暖,是她昨夜梦见对方蜷在自己怀里时,掌心触到的柔软温度。

“儿臣……”她刚开口,便被太后抬手打断。老妇人望着窗外凋零的海棠,忽而轻笑:“哀家给你三日。”佛珠重新开始转动,“要么让梁家女断了不该有的心思,要么……”太后侧过脸,皱纹里凝着冰,“你断了做皇后的心思。”

殿门在身后合拢时,萧婉仪险些踩空台阶。春夜的风裹着雨丝扑在面上,她摸出袖中梁静淑送的玉簪,簪头并蒂莲上还凝着那人指尖的温度。指尖抚过雕花,她忽然想起对方昨儿说的“想婉儿想得茶饭不思”,那语调里的甜,比太液池的荷糖还要浓。

她攥着玉簪往回走,路过太液池时忽闻野鸭惊飞。水中月影碎成万千银片,像极了梁静淑望她时,眼里碎开的光。原来这满池波光不是权谋的镜,是她藏在凤袍下的真心——她宁愿这颗心被红墙碾碎,也不愿让那人眼中的光,因她而灭。

“娘娘。”宫女捧着披风追上来,却见她忽然将玉簪紧紧攥进掌心。指甲掐进肉里的疼,比不上心底翻涌的热——三日前她已着人将密旨改了,改成“着皇后萧婉仪,即日起协理六宫之权暂交贵妃”,而真正的废后诏书,此刻正躺在她袖中。

雨越下越大,萧婉仪任由雨水顺着凤冠流进脖颈。她想起初封皇后时,望着金銮殿上的蟠龙柱,只觉得这位子冷得像冰。可如今她才明白,这宫里最暖的火,从来不在龙椅上,而在那个会替她理鬓角碎发、会把新制的胭脂藏在袖里逗她笑的人眼里。

三日后,当梁静淑带着新制的胭脂踏入凤仪宫时,看见的便是这样的萧婉仪——她褪下明黄翟衣,只着一袭月白罗裙,案头摆着的,是她亲自誊抄的《和离书》,落款处盖着皇后玺印,却独独空了“萧婉仪”三个字。

“婉儿……”梁静淑的声音发颤,胭脂盒“啪嗒”掉在地上,朱砂色泼开一片,像极了她此刻翻涌的心跳。萧婉仪抬眸望她,眼底没有皇后的端方,只有那日在御花园初见时的柔光:“静儿可愿与我……去太液池边看荷?就像……寻常人家那样。”

窗外惊雷炸响,却炸不开梁静淑眼中的怔忪。她看见萧婉仪从袖中取出废后诏书,指尖抚过“萧婉仪”三字时,眼角竟凝着一滴泪:“这凤袍太重,压得我抱不了你。”话音未落,诏书已投入炭盆,明黄的纸页卷着火星子飞起,像极了她们偷看过的民间烟火。

“你疯了!”梁静淑扑过去要抢,却被萧婉仪一把拽进怀里。熟悉的沉水香混着雨水味袭来,她听见对方心跳如擂鼓,在耳边轻声说:“我只知道,没了这皇后位,我还能是萧婉仪。可没了你……”怀里的人收紧手臂,“我便什么都不是了。”

殿外雨幕渐歇,梁静淑望着炭盆里未燃尽的残纸,忽然笑出泪来。她想起那年在太液池边,萧婉仪递来的荷花上沾着露水,如今这滴泪,倒比那露水更清、更烫。原来这宫里最锋利的刀,不是太后的密旨,是眼前人愿意为她舍去天下的傻气。

当宫人闯入殿中时,看见的是皇后抱着皇贵妃坐在炭盆边,两人鬓发散乱,却都笑得像得了糖的孩子。萧婉仪指尖替梁静淑抹去泪痕,忽然想起《诗经》里的句子:“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前她读不懂,如今却觉得,这红墙里的月光太凉,唯有眼前人掌心的温度,能暖透这整座紫禁城。

梁静淑攥紧她的手,触到掌心血痕,忽而轻轻含住那处伤口。萧婉仪颤了颤,听见她闷闷地说:“以后不许再扔我的簪子,不然……”

“不然怎样?”

“不然我便把你也扔进太液池,看你会不会像玉簪那样,沉在我心底捞不起。”

殿外初晴,太液池的荷香随风飘来。萧婉仪望着对方眼底的自己,忽然明白——这皇后的位子,她终是舍对了。因为有些光,只有跳出凤袍的牢笼,才能真正握在掌心。就像此刻梁静淑眼中的星子,正一点点照亮她往后的路,哪怕没有金銮殿的烛火,也足够温暖余生。

梁静淑指尖勾住萧婉仪的手腕,眼尾红得像染了朝霞:"你肯舍了凤袍,我要那皇后位做什么?"

萧婉仪怔了怔,腕间红绳与对方的缠在一起,竟辨不出谁是谁的。她望着梁静淑鬓边晃动的翡翠耳坠,忽然想起方才扔进炭盆的皇后玺印——那方印上刻着"母仪天下",却远不如眼前人眼中的光来得烫人。

"那你想做什么?"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却偏偏在这空荡的殿宇里激起回音。

梁静淑忽然笑出声,指尖顺着她袖口往上攀,停在她耳垂处轻轻一捏:"我呀......"殿外荷香裹着暖风扑进来,将她的话吹得碎碎的,"想做你案头的墨,枕间的书,还有......"她忽然凑近,在对方唇上啄了一下,"想做你萧婉仪心底,最疯最野的那个鬼。"

萧婉仪耳尖骤红,殿中炭盆余温尚在,烘得人面上发烫。她望着梁静淑指尖卷着自己一缕发丝打旋,忽然想起方才宫人闯进来时,这人将她护在身后的模样——明明该是她这个皇后挡在前面的,却偏生被个皇贵妃护在了软玉温香里。

“胡闹。”她垂眸避开对方灼灼目光,却被梁静淑捏住下巴轻轻扳回来。那人指尖沾着方才打翻的胭脂,在她唇角点出颗朱砂痣,像春燕啄破的桃花苞。

“婉儿,你瞧。”梁静淑忽然拽着她往铜镜前走,两人交叠的影子映在镜中,一个着月白罗裙,一个穿茜素宫装,都没了往日的珠冠华服,倒像极了民间画本里的双生蝶。“从前我总想着往上爬,可如今才知道——”她将头轻轻靠在对方肩上,“这宫里最高的地方不是凤仪宫,是你眼里的光。”

窗外传来黄鹂啼鸣,惊破满殿寂静。萧婉仪望着镜中两人交缠的指尖,忽然想起太后前日送来的毒酒——若不是梁静淑半夜翻窗进来,将那盏毒酒泼在金砖上滋滋冒烟,此刻她怕是早已化作太液池底的一缕幽魂。

“其实我早让人查过。”梁静淑忽然从袖中摸出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梁家军的布防图,“三千甲胄是调去赈济灾民的,我父亲怕走漏风声,才没敢声张。”她将纸页投入炭盆,火苗倏地窜高,将她眼底的狡黠映得透亮,“你呀,总把人想得太坏。”

萧婉仪望着那团火光,喉间泛起涩意。原来她自以为是的筹谋,不过是困住真心的枷锁。她想起昨夜在库房翻找废后诏书时,看见梁静淑年轻时画的仕女图——画中女子着一身淡绿襦裙,站在太液池边采莲,竟与她初封皇后那日的装扮分毫不差。

“以后不许再骗我。”她反手握住梁静淑的手,将那枚被掷进池中的玉簪重新戴回对方鬓边,“若再敢藏着掖着......”

“便怎样?”梁静淑歪头看她,发间玉簪随动作轻晃,惊起几只停在窗棂上的麻雀。

萧婉仪忽然俯身,在她唇上轻轻咬了一口。梁静淑吃痛轻笑,却被她搂得更紧,只听见头顶传来闷闷的声音:“便把你绑在太液池边,日日替我采莲蓬。”

殿外阳光正好,太液池的荷叶已冒出新芽。梁静淑望着萧婉仪泛红的耳尖,忽然想起民间的走马灯——灯影流转间,总有些原本该是平行线的光,偏生缠成了剪不断的结。就像她们,一个是皇后,一个是皇贵妃,却偏要在这红墙里,走出一条旁人没走过的路。

“好啊。”她勾住对方脖子,在她耳边轻声说,“不过我要采双生莲,你一株,我一株,根须在水下缠得死死的,任谁也分不开。”

炭盆里的火渐渐熄了,化作一捧细灰。萧婉仪摸着梁静淑腕间红绳,忽然觉得这满殿的金器玉盏都成了背景板,唯有眼前人眼底的星河,才是她该摘的星、该追的月。

远处传来宫人议论声,隐约能听见“皇后失心疯”“皇贵妃狐媚”之类的碎语。梁静淑正要发作,却被萧婉仪按住肩膀。她看着对方抬手摘去自己头上最后一支银簪,青丝如瀑般倾泻而下,落在她茜素宫装上,像云落在霞里。

“随他们说去。”萧婉仪握住她的手,一步步往殿外走,春阳落在她们交叠的影子上,将两道影子拉得老长,“往后啊,我们只做太液池的双生莲,不做紫禁城的笼中鸟。”

梁静淑望着漫天柳絮如雪,忽然笑出泪来。她想起那年选秀,自己站在长阶下抬头望,看见的是端坐在凤仪殿上的萧婉仪,金冠华服,恍若天人。如今才知道,真正的天人,不在云端,而在她身边,愿意为她摘下凤冠,共赴人间烟火。

“婉儿,你看。”她指着太液池里游过的锦鲤,“它们多自在。”

“往后我们便如它们一般。”萧婉仪捏了捏她的指尖,“自在随心,无拘无束。”

风卷着荷香掠过廊下,将殿角的铜铃吹得叮当作响。两个身影渐渐消失在花影里,只余下满地胭脂色,和太液池面未散的涟漪,悄悄记下了这一日,红墙里长出的,不合时宜的,却比金枝玉叶更鲜活的,真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