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皇后是个数据控 > 第27章 只认银子

清穿之皇后是个数据控 第27章 只认银子

作者:八个柠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7:05 来源:文学城

在康熙忙着前朝黄河与三藩时,珠兰在内务府喝茶,顺便探索下一步把手伸到真实的黑暗里。

内务府的工作并非不难做了,而是事情进展不能脱出控制,本质上她是皇帝派来搞钱的,不是搞死所有包衣的,既然目的明确了,那么珠兰的下手力度也会随之调整。

林昭然在时空局出任务,数次皆导致任务世界崩溃,后续原本还能源源不断传入的能量结晶泡汤,其后她才开始考虑控制烈度。

她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平和,实际内务府中就没有人敢在皇后娘娘在时大喘气。

有一种杀意,是没有杀意,却让人不自觉的惧怕,就如同惧怕冬日的酷寒。

主子娘娘不针对任何一派,她只是平等的来讨债,这多恐怖啊。

索大人说了一句实在话,要么给钱平账,要么死。就像在冬天,要么烧炭,要么冻死。

十月初核算,自康熙元年至今共计四百万两的亏空,已全部补上。这个数,不包括之前的抄家所得。

立威已经足够,珠兰从系统数据上看,自己在内务府的威望值与杀人抄家数据为正相关,已逐步攀登到80,远远超出了太皇太后在内务府的数值,距离皇帝只差五分之一了。

因顺治朝的账目都太老旧,翻查不易,珠兰就让吓破胆的包衣们自己指认。

结果她低估了下头想上位的决心,在前期敲打足够的情况下,互相举报的开始变多。

几个女官那里门庭若市,你早晨来,我比你更早,能阻止我的只有宫门开启的时间。连杀带流,包衣里的大势力被连根拔起,剩下的游兵散勇生怕跪的不够快,跪的姿势不够好看。

为了不至于酿成不好收拾的局面,比如包衣死绝之类的。康熙元年之前的账目只要按照银两折算补足,便可不再追究其他责任。

主要也是珠兰懒,没心情给爱新觉罗家清理旧黄历。这也是搞半天也不给能量的缘故,她不想继续干了。

这么着,二十多天里,内务府又收入六百万两。

这帮老包衣,家里老金、老银、老铜钱是真不少。

这部分钱就不能都支援前朝了,珠兰得拿去平账目,拖欠的工钱得补发,货款得结算,还有一些一直是空头支票的福利待遇得从这里出。

她虽然是个皇后,却很有契约精神,绝对不强买强卖,按照一份劳动一份工钱给发足了。

这么着,就有快破产的皇商莫名结了尾款,一夜回春的;人都死了,家属还得了一笔当家的康熙某年当差银子(含利息)的;还有,莫名被补上四年冬季室外低温补贴的盛京各衙门···

珠兰再看系统,那就没有花钱的不是。忠诚值涨的那就叫一个快,比杀人那会儿可快多了,远在宁古塔的都出现90以上数值的死忠了。

内务府的包衣,记吃不记打,见主子娘娘如此体恤下头当差的,恨不能把娘娘供起来。

不枉费我为了保障补贴能发到个人手里,叫索额图安排专人敲锣打鼓的去发钱,几乎要挨个给他们发手里。珠兰点点头,看数据情况,这补贴是发到位了。

可惜没得能量结晶,看来这种小范围的恩惠还不足以撬动世界进程。

想要扩大施恩范围,探索能量结晶新渠道,就得搞钱,珠兰绝大多数时间不是在查账,是在想开源。

能以一个国家的名义做事,是她做皇后的最大动力。

当然,现在给的赏赐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去做的,但谁不知道管着内务府的是主子娘娘呢。

何年何月有皇后管内务府的,曾经的议论一丝一毫都没有了,包衣和皇商们都盼着主子娘娘长长久久的管着他们。

也有些手脚被斩断的宗室和勋贵不满的,可他们面对的是亲政·有兵·自信爆棚·嘴毒·极端信任葛布喇·缺钱的皇帝,干脆闭宫不见客的太皇太后和太后。

前朝,拦着不让皇帝抄太多鳌拜党羽的家,已经是他们能做的极限了。大家都沾亲带故的,还是先把八旗子弟保下,包衣们就放放吧。

要说他们不敢帮着皇帝反对权臣,可现在他们却敢于在皇帝的盛怒之下去给鳌拜党羽说好话,有时候君臣之道就是很微妙,不让皇帝扩大现在的打击面,就是保护将来的自己。

毕竟,当年天下何人不通鳌拜,你索尼又如何。

前朝的热闹,珠兰没关注,那些大臣对皇帝的忠诚度好些都不够60,更何况对她这个新来的皇后了。

内务府这边,珠兰看有些是花钱都买不到忠诚度的,敬你是条汉子,都记下,有把柄的拿下,没把柄的陆续拨到外朝跟大臣们刚去吧。

皇帝在前头一番操作,鳌拜党羽空出不少缺儿了。正好内务府这边的,可以转任出去。

因为有些烂账是真烂了,死活找不到苦主,那就给皇帝花吧,又给他二百万两。

珠兰又请示皇帝,还得送太皇太后两百万两,皇太后一百万两,两位老太太闭门不出,就是最大的支持。甭管老太太用不用,这是孝心。

皇帝想了半天,同意了。

皇后貌似过于大方了,可她是对朕的母亲和祖母大方,她果然是爱朕啊。

珠兰想着,这给内务府干活,是又吃货又吃人,还能有找不到的苦主。

这比我当年可狠多了,珠兰表示学到了,让系统学点好,别学坏。

系统···

慈宁宫

皇太后捧着一只小匣子来见,太皇太后没好气地告诉她自己收着去,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苏麻喇姑带人封箱入库,回来后张口结舌,不知道说什么话好。

太皇太后坐了良久,珠兰这个套路过于真诚,让人不好接了。当年她在盛京时,只见过山西来的商人有这份诚意。

短时间内,她不好拿珠兰怎样了。可皇帝不近女色这事儿,不是钱能解决的啊。

太后讪讪的回了寿康宫,这么多银票,还有珠兰特意送来的金银瓜子,这可怎么花销是好。

不是她没见过钱,她的嫁妆肯定比这个数不少,但她是真没这么多现银。她一年的俸禄在一万两,各类供奉也多,花销不多,但可存不下这个数。

儿媳妇一出手,礼有点大。要不,就按珠兰说的也做点买卖,闲着也是闲着的……

太后的亲密度,又涨了。珠兰抿嘴,这位才是心思淳朴的。

科尔沁,可以谋划一二。草原北边,还有罗刹,罗刹西边还有……

内务府大堂外面一丝杂音都没有,比在养心殿都安静。

皇帝有时候爱来养心殿读书作画,一天的观察点满了就懒得伺候他。就说内务府忙,回不了家算了。天天在一处,一点亲密度不给涨,小气吧啦的。

钱发完了,她才有闲心在内务府喝茶。主打一个有钱不过夜,趁着前朝户部没反应过来,就散差不多了,只留下明年内务府一年的预算一百万两。

内务府自己也该有些进项,现在这个样子太可怜了,都对不起它在全国的垄断地位。茶啊盐啊矿啊布啊,它都掺合,那点收益都不好意思说。

珠兰调出系统面板,让系统做一个赚钱的方案出来。

系统……

其实,这一年要是没帝后大婚、修缮林苑这种额外支出,几十万两就够花,结果内务府这帮,光是亏空,一年就能造一百万。

制度有问题,好人也都得跟着干坏事。

内务府这套新制度是肯定要定,但没那么快,主要是看康熙的功夫,等他删减。

皇帝的掌控欲与日俱增,已经攀升到95了。珠兰这边,让系统做了初稿,然后送去乾清宫就没动作了,等着领导安排。

宫内是如此,宫外牵着宫内,还得有动作。

珠兰对巧云的身世不太感兴趣,对慈宁宫嬷嬷身负什么任务也没派人去摸。

她从系统里筛选整个紫禁城,筛了十五个忠诚值为负数的出来。除了嬷嬷和巧云,半数在营造司,小半数在广储司。

这一帮有个特点,都是单线联系,有很多是互相不认识。珠兰安排了几波人,从宫内到宫外,专门盯梢他们。

系统就是这点好,但凡忠诚或者亲密到了60,珠兰就可以给她们加点,在没有其他数值更高的想冲的情况下,她们就都是珠兰的人。

比如春苒,康熙送来的女官,珠兰把她对自己的忠诚度调的比对皇帝的高,这个训练有素的女官,就是自己人了。现在去乾清宫传话,珠兰想让她说啥,她就说啥。

多么轻松愉快,一点不用自己培养,就捡到了现成的。只是费了一些观察点而已,但10比1而已,比康熙那里动辄要花一个结晶性价比高多了。

养心殿其他宫女太监也得这么操作,保证珠兰在她们心中的第一优先级。

亲密或者忠诚在60以下就不好操作属性了,珠兰只能把人换了。

若非为了维持葛布喇的千古忠臣人设,珠兰是可以把他对自己的亲密度调整的更高的,但是没必要。

说回巧云,这个大负数,是珠兰不能容忍的,不搞你不行啊,哪里有千日防贼的。

又因为珠兰霍霍了一顿内务府,这些贼/人都接到了宫外的嘱咐,要谨慎。

这个,约莫就是打草惊蛇,或者打草搂兔子了。

这么着,他们一动,珠兰就知道谁跟他们是一伙儿的了。

说起来织造、盐政、漕运等实权职位她还没查,那边就已经上赶着把历年亏空都补上了,不愧是消息最灵通的几个部门。

这年月怎么会流行欠皇帝钱的,真搞不清这帮大臣的思路。

有时候他们胆子大的,让珠兰以为他们才有金手指。

握着系统的人还遵守规矩呢,其他人怎么能践踏社会规则,这是嘲讽!

内务府在外有关联的各衙门都传遍了,主子娘娘不讲情面,只认银子。

漕运衙门里,摸出了一条不小的鱼,里面应该还藏着一个忠诚为负的小团体,离着远,系统暂时看不到。

这个幕后黑手摊子铺的肯定不是这么点,珠兰摇头,将目光投入京中,令系统在全京师内显示忠诚为负的人员。

系统很是卡顿了一会儿,珠兰就安慰系统,等能量结晶攒多了就给你升级。

忠诚这个数值,不是灾年,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乞丐,也有个位数的量。

负数,就只能是反贼了。

排除几个老夫子那几拨的人,剩下还有二百多野生的,就是珠兰的目标。这些也可能不是一波的,不过没关系,可以慢慢分辨。

这种以造反为目的的秘密结社,龙头老大一般都有着光鲜的身份。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通常不会将自己在俗世中的位置暴露,一般都只有几个心腹晓得他到底是谁,其余下线就只跟上线联系。

杀了他们老大,我就是老大,珠兰如是想。

有系统在,某些时候可以遵守其他层面的规矩,比如优雅的黑吃黑。

至于老大在哪里,系统里那个一团忠诚值为负的地方就有。看了看,就在宛平县的山里。那就是了,就那个地方。

康熙四年十一月一个平常日,顺天府宛平县小台村一个无恶不作的煤矿矿主死在了矿里,连同他的狗腿子一共二十人,死因是分赃不均、自相残杀。

宛平县上报顺天府,破获拐卖人口大案,当场击杀负隅顽抗的匪徒四十五人。

一群暗地里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也好意思说自己是真英雄。寿春啐了一口,带着富春离开现场。

从头到尾,姐俩一滴血都没沾染。

后头,自有专人收拾了一应人员名册、账本、印信。翻云会,自此就姓林了。

系统面板中,一切以造反为目的的秘密结社都无所遁形。

虽偶有疏漏,但无伤大雅。

珠兰麾下自然有人出手,将一切痕迹疑点抹平。

宫中岁月静好,巧云并不知晓,日后的任务都是她的主子娘娘给指派的。在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她忠诚的对象已经换了人。

当了老大,改了接头暗号,就叫“一切为了昭然”。

然后,一波骚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把被上一任首领压榨留存的经费给大伙足额发放,给京中潜伏的过不下去的大伙找个正常能温饱的工作,把家属都安顿好,孩子送去上学,上了户籍,以后还能考科举呢。

做大事,归做大事。

那后勤保障,也不能差。

时空局也不差饿兵,珠兰觉得自己怎么也比时空局大方。

还有百多人呢,居然在不少官员家里都有,他们是怎么把包衣这么紧密的团体都钻漏了的。还有那个珠兰眼馋的晋商掌柜的徒弟,就在里面。

翻云会真不是闹着玩的,这些反贼得攒了不少年。这帮人居然还有信仰,是个什么神来着。珠兰给这神起了个俗家名字,就叫林昭然。

穆掌柜等几个只听主子的,对自家大姐儿日行好几善都习以为常的,安排几个伙计有什么难的。庄子,庄子多的是,壮丁妇人都能安排。正好江南那边新购置的地方,开春往那边送。

精准帮扶之后,珠兰看着自己对翻云会的贡献度迅速就达到了60,巧云和慈宁宫李嬷嬷对自己的忠诚也随之到了60。

这样,就顺眼多了。

太和殿内,蟠龙金柱映着明黄帷幔,将晨光染成流动的金箔。

康熙端坐在九龙御座上,龙袍绣着的海水江崖纹起伏如波涛,腰间十二颗东珠玉带扣在阳光下流转冷芒,恍若十二轮小日。他垂眸扫过阶下群臣时,唇角扬起的弧度带着少年特有的张扬。

阶下群臣垂首,蟒袍补服在青砖地面投下整齐的阴影。

葛布拉为首的保皇党身姿笔挺——九门提督衙门的精锐甲士此刻正驻守午门,八旗劲旅的马蹄声仿佛还回荡在东华门外。

皇帝有兵马在手,就是强势帝王。他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当珠兰从内务府追缴的五百万两白银入库的消息传来,御案上的《黄河图》都被映得发亮。皇帝的眉眼,都在放光。

治河工费、三藩军费、甚至未来三年的漕运修缮预算,都化作墨字工整列于奏折。

皇帝的声音裹挟着帝王威仪撞在穹顶,又轰然坠落,震得丹陛之下群臣身形微颤,“区区黄河水患,三藩逆臣,岂有解决不了的道理?”

户部尚书攥着年度奏销册,蟒袍下的手指几乎掐进掌心——皇帝未曾打算从户部支走一两库银,意味着整个六部最核心的财权,正悄然旁落。

臣权,已难以制约君权!这绝不是好兆头啊……

“沙盘已呈于乾清宫东暖阁。”康熙的声音撞在太和殿穹顶,又沉甸甸地砸落丹陛,“哪位卿家愿试治河良策?”

身着孔雀补服的兵部郎中靳辅越众而出,其人目光如炬,“臣愿往。”

他展开袖中泛黄的河工图,墨迹刚干的导流坝与堤坝加固方案在阳光下清晰可见,“臣研习河务十载,这沙盘正是验证所学之机。”

殿外忽起狂风,卷着铜铃之声撞入殿内。

康熙凝视着靳辅腰间新换的狮纹银带,此人乃是鳌拜倒台后,从地方调回来补位子的大员,入兵部做了三品郎中,下步该是侍郎,前途大好。

当臣子们的目光齐刷刷落在这位敢出头的郎中身上时,御座上的帝王忽然轻笑出声,笑声惊起梁间栖雀,扑棱棱的振翅声里,满殿寂静。

户部尚书撇了兵部尚书一眼,兵部尚书低着头。

“好!”康熙猛地起身,他大步迈下,玄靴重重踏在汉白玉阶上。俯视着靳辅时,眼中迸发出的炽热光芒几乎要将人点燃:“若能在沙盘上试出成效,朕便破格让你做河道总督!这天下万事,只要朕想做——”他骤然伸手,掌心朝天空狠狠一握,“便没有办不成的!”

葛布喇望着少年帝王飞扬的衣袂,只觉太和殿的蟠龙都在此刻活了过来,直欲冲破云霄。

他一时激动,竟然双目含泪。

佟国刚瞅着葛布喇老哥哥,这真情实感,自己这个亲舅舅也比不上啊。

朝中大臣各怀心思,有的道路以目,有的低头装乖,有的偷偷擦汗。

蟠龙飞天,阴影之下仍有无数蚊虫嗡嗡嗡。

皇帝不曾在意,但他注意到了。

鎏金龙椅在晨光中泛着冷芒,九条金龙张牙舞爪。康熙摩挲着翡翠扳指,听着阶下群臣又一次为河工拨款争执不休,御史的弹劾奏折与户部尚书的辩解声此起彼伏,恍若盛夏荷塘里永不停歇的蛙鸣。

钱有地方出了,怎么拨款也要一争。

他忽然想起慈宁宫廊下的青铜仙鹤——看似昂首向天,羽翼下却总藏着避阳的麻雀。目光扫过争吵最烈的户部与工部,六部衙门如同交错的河道,若不能疏浚导流,再坚固的龙舟也会困在泥沼。

三藩的密报已在案头积了三寸,可这些大臣还在为几块石料的归属争得面红耳赤。

所谓民心如水,水能载舟。

朝廷里大臣便是水,顺之则船快,逆之则容易翻。

只是一个河工之事,都难以让六部一心用命。后面的三藩军务,则更要束手束脚。

强压之下,还需怀柔,还需分化。治水需疏堵结合,治臣更要恩威并施。强硬打压之下,还需柔软的纽带——既能承受重压,又能填补裂隙。

皇帝无师自通也罢,自太皇太后处学来也罢,他也在考虑合适的人选,做一个桥梁之用。

三更梆子穿透紫禁城的寂静,康熙独自伫立在乾清宫的蟠龙柱下,案头堆积的密折泛着冷光。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明黄龙袍上投下斑驳暗影,仿佛王朝权力的复杂纹路。

指尖划过宗室名单,安亲王岳乐看似忠心耿耿,可谁又知道他们心底藏着多少算盘?这些爱新觉罗氏的血脉,既是拱卫皇权的柱石,也可能成为动摇根基的蛀虫。

索尼的名字在烛光下格外醒目,这位四朝老臣盘桓朝堂,用好了,是披荆斩棘的利剑;用不好,便成了割伤自己的锋芒。

还有明珠、陈廷敬……一个个名字在脑海中闪过。明珠的玲珑心思,能在波谲云诡的朝堂周旋;陈廷敬的清正刚直,可监察百官。每个人都是一枚棋子,关键在于如何落子,才能让棋局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夜风掀起珠帘,发出细碎声响。康熙走到舆图前,目光扫过三藩盘踞的西南之地,又落在黄河蜿蜒的河道上。

治水、平藩、整顿吏治,桩桩件件都需要得力之人。

宗室要安抚也要敲打,老臣要倚重也要制衡,新人要提拔也要磨砺。

案头的翡翠算珠突然滚落,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康熙俯身拾起,冰凉的触感让他猛然清醒。

帝王之道,本就是一场精密的算计。他铺开宣纸,朱笔悬在半空,思忖良久,终于落下第一笔。

窗外,启明星渐亮,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今天量大否[坏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只认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