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开元疑事·始皇宝匣之壁中人 > 第44章 第 44 章

开元疑事·始皇宝匣之壁中人 第44章 第 44 章

作者:林一琳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33:14 来源:xx

残月西沉,官道上两道身影如魅,衣袍猎猎作响,马蹄声碎,踏碎了一地霜色。直至寅时,人困马乏,崔翊晨和谢品言才在苏州官道旁寻到一处驿站暂歇。

驿站檐下的灯笼昏黄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谢品言推开吱呀作响的房门,屋内陈设简陋,唯有一张木桌、两把长凳,并一张大榻。他转身反手闩上门,眉宇间尽是疲惫,却仍强撑着精神问道:"翊晨,你在我堂姐家究竟发现了什么?"

崔翊晨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谨慎地检查了门窗是否关严,随后才从袖中缓缓取出两张皱巴巴的纸。纸张早已被汗水浸透,边缘微微卷曲,显然被反复揉搓过。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展开,铺在桌上。

“这是什么?”谢品言凑近细看,一张是谢老爷的亲笔信,字迹潦草。除了末尾的署名外,信中寥寥数语:"吾病危,不久矣,速归湖州。"而另一张像是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很多小字。看字迹至少是两个人的——有些是娟秀公整的小楷字体,基本都是名字;有些字写得歪歪斜斜,写的有名字有官职甚至有些地名。很多字下面划了横杠,标注了一些符号。看墨水颜色,这些小字不是同一时间写的。

"这名单是……什么意思?"谢品言低声问道,指尖轻轻点在那几个横线的名字上,心中隐隐升起不祥的预感,“翊晨,这不会就是我们去仙云寺时,苦诚说那年我堂兄离开杭州回湖州时带走的那件东西吧。”

崔翊晨摇了摇头,示意他噤声:“不知道,回去再问。不过有一点,我们那日夜径直去仙云寺问话,对于众僧来说,不可能初见我们就全然信任,推心置腹。或许拿这个去问问,他们愿意说更多。”

说罢,他把纸条收了起来,压低嗓音道:"此处不宜多言,我们歇两个时辰,天亮便启程回湖州。"他顿了顿,目光沉沉,"你我奔波多日,绝不能在这最后关头出差错。"

说罢,他径直走向床榻,连靴子也未脱,便和衣躺下。烛火未熄,昏黄的光映在他疲惫仍显俊朗的面容上,不过片刻,他呼吸便渐渐平稳,显然已是累极。

谢品言望着他沉沉睡去,又低头凝视桌上的名单,眉头紧锁。窗外,夜风呜咽,似有无数隐秘在黑暗中低语。他长叹一声,终究也躺了下来。

次日傍晚残阳西斜,两匹疲惫的骏马终于踏进了谢府的门槛。阿福提着灯笼匆匆赶来开门,橘红的火光在他惊喜的脸上跳动:"少爷!崔公子!你们可算回来了!"

谢品言翻身下马时险些踉跄,连日奔波让他的衣袍沾满尘土,连束发的绸带都松散开来。他随手将缰绳递给阿福,声音沙哑:"阿福,你们可用过晚膳了么?"

"啊?我们刚吃完……"阿福搓着手,显得有些尴尬。

正说着,堂前的珠帘被掀开,暖黄的灯光流泻而出。海棠正端着青瓷碗碟从厅里出来,见到三人顿时"呀"了一声。屋里王心楠与苦竹大师本在聊天,闻声抬头,眼中俱是喜色。

阿福忙道:"王小姐,公子说他们还没用晚膳呢……"

"我这就去厨房看看,看煮什么能快点。"王心楠说着就站起。

"我同去。"刚进厅堂崔翊晨的声音比平日低沉疲惫,却带着掩不住的雀跃。他走到王心楠身边,打算一同迈步去厨房,就被谢品言一把拽回梨木圈椅里。

"方才路上是谁嚷着又饿又困的?"谢品言挑眉道,"怎么一见王姑娘就精神了?"

满堂哄笑中,崔翊晨耳根通红:“我只想去后厨看看有什么可吃的……”

“别编了,你只是为了看吃的吗?”谢品言转头对阿福吩咐:"你先去沏壶茶来。"又揶揄地补了句:"横竖她人就在这儿,以后说话的时候多着呢。"

王心楠早面若红霞,对着站在门口海棠道,“海棠,我同你一起走。”海棠端着碟子抿嘴笑着让自家小姐先行,临去还回头冲崔翊晨眨了眨眼。

“品言你……”崔翊晨摸着发烫的耳根正要辩解,谢品言已经正色道:"翊晨,既然苦竹大师在此,现下就我们三人,正好坐下一起聊正事。"

崔翊晨闻言从怀中取出那两张泛黄的纸笺,小心翼翼地摊在案几上。"苦竹大师,"他轻声道,"劳烦您仔细看看这名单,可曾见过?"

苦竹大师接过纸笺,刚劲的手指在名单上缓缓移动。他眉头微蹙,沉思良久才道:"贫僧不识得这些人名。施主还是需去问当年与谢家大公子相熟的苦诚师弟。"他抬起炯炯的双眼。

谢品言接过纸笺,举到油灯前细细端详。跳动的火苗将纸背映得透亮,墨迹却无任何异样。"没有夹层,也无暗记。的确就只是记了些名字。"他失望地放下纸张,转向崔翊晨,"你究竟从何处寻得这两张纸条?"

"在杂物房的扁担里。"

"扁担?"谢品言一怔:“秀嫂那日说的不是篮子被放去杂物房吗?”

崔翊晨摇头:"她哪里在意这些?她应是昌伯走后随手就将扁担连同竹篮一同扔进了杂物房。"

他指尖轻叩桌面,"你还记得罗府门前的那个老糖贩子吗?他当时说昌伯撞翻了他的摊子,扔下柴火便跑。我原以为必然是扁担随柴火一同丢弃了。可后来在你堂姐家秀嫂竟然说,昌伯竟是挑着担子来的。”他抬头正视谢品言道,“我们到江南那么久。你留意过没,江南一带若去街市小贩那里买糕点,通常是称量完后,用纸包好糕点交与你。下市前,货不多了,小贩自带的空货篮也可能一同卖给你,甚至送你,随你带走。但哪有糕点小贩也卖扁担的道理?所以秀嫂当时说他是挑担来的。我就马上意识到我之前判断有误。昌伯那日应是在罗府门口扔了柴火,但保留了扁担。才可能临时买了年礼,直接挑担去你二堂姐家。"

屋内静得能听见灯花爆裂的轻响。崔翊晨继续道:"一个被追杀的人,生死关头仍不忘带走扁担,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留着是为当武器防身,要么……"他目光一凛,“有什么要紧的秘密就藏在其中。我们前日在金坛山上山下找寻,均未见扁担踪影。你也说过,你验尸时发现遗体衣物里什么东西都没有藏着。那伙贼人应也在坠崖现场翻检过遗体,有可能他身上本就什么都没有,也可能有,被贼人带走了。只是贼人回去后一查,发现均无用。于是不死心,才有后来又去昌伯家翻查,被我们撞到了的事……”

“你的意思是,昌伯预料到贼人会各种搜查,早已将扁担妥善安置。”谢品言打断道

崔翊晨蹙眉踱了几步,回到案几旁轻敲桌面道:“正是如此。自罗府出来后的,危急关头,昌伯只去过你二堂姐家。他必然有意为之。”

“有意为之?他去我二姐家就是为留下扁担?”谢品言也惊得站了起来。

“对,昌伯之前,腿就被对方暗器伤到,自然明白对方是练家子。好在相对贼人,昌伯更为熟悉常州城里崎岖复杂的市坊小道,才得以逃脱第一次追杀。但这第二次,老人腿伤未愈,加之毕竟年事已高,我觉得……”崔翊晨叹了口气,“我觉得昌伯应是预感到自己这次可能在劫难逃了,他决定必须在死之前,把扁担放到一处他觉得相对安全的地方。"

谢品言忽然想起什么:"预感自己要死了……我想起来了,秀嫂说,昌伯把年礼送到厨房后,曾经在灶台前站了好一会儿。我走到灶台旁看过,堂姐家灶台旁那扇窗棂是正对街市的……"

"嗯!"崔翊晨点点头,接话道,"那日秀嫂看昌伯在灶台前驻足,她以为老人只是在看灶上剩菜剩饭,实则他站的位置能观察到窗外有无追兵。他应是见到那两个贼人已追至谢府周围,甚至可能隔窗远远地和贼人视线对线过,明白自己出去后必然躲不过这个劫数,便将扁担与竹篮都留在谢府,匆匆离开。后来秀嫂取走年礼,这些杂物便被弃置到了杂物房。"

“其实贼人并没死心,他们应还是怀疑昌伯在堂姐家放了什么东西,半夜来过厨房。就是秀嫂所讲的偷吃东西的黄大仙。”谢品言沉声道,“那你后来就在杂物房发现这根扁担了?”

崔翊晨摇摇头,伸手比划着:"没那么容易,我去杂物房时,发觉里面有好几根扁担,新的旧的。拿起细看,发现有一根的三分之一竹节处泛着不自然的白痕——这正是挑担人常年手握的位置。我想昌伯在外靠挑担这种体力活谋生。若有秘密之物,并确保其安全昼夜不离身,那唯有在扁担上动手脚。于是我拾起那根扁担,拧开那截竹节,果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