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郡主的旧情人回来了 > 第17章 第 17 章

郡主的旧情人回来了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叶银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1:02:18 来源:文学城

“你要看什么?”他哑声问。

薛明窈垂首下看,笑如银铃,“果然,我猜对了。”

本来死的静的青山,分明拔节向上,茁壮繁茂,直入云霄。

既非第一次,也非第二次,明明已有了许多次,他还是赧得全身犹如火烧,以至转过头去,不看她脸上得逞的洋洋之意。

她却咯咯笑着,将唇贴了上来。

桃花妖没钻进画里,钻进了春山之中,游山戏水,流连忘返。

啪,凝厚的一滴墨从笔尖坠下,向四面八方洇去。

谢濯的思绪止不住地越滚越远。

薛明窈要陈良卿为她作画,怎样子作?像他与她那样吗?

会吗?

不会吗?

桃花哪管这些,只管年年盛放,年年笑给不同的春风。这是天性。

白绢上那乌青的一团,愈发地深暗丑陋了。

......

天空处于黄昏与夜晚的临界,被暗沉的蓝与灰压得死气沉沉。

但北明山行宫里的春夜,衣香鬓影,笙箫缭绕,正是活色生香,宴乐未央。

参宴者多数是宗室或勋贵,带些家宴的性质,像薛明妤、陈泽兰这种王公侯爵府上的小娘子,因为没有诰封,也不得出席。除此之外,皇帝特许了包括陈良卿在内的几位身边近臣以及今年吏部宏词、拔萃、平判三科的头名士子也来赴宴。

三人坐在末位,皆着绿襕袍,戴皂幞巾,巾帽的右侧簪着天子赐下的进士花。其中有位年青些的,状似二十许人,仪表堂堂,容光焕发,极是亮眼。

天子赐他花时多赞了一句年轻俊彦,英雄出少年。

文臣若无殊勋殊才,便要一年年地熬资历,登科释褐后从小小校书郎做起,历十余年,爬到六部郎中、州刺史这样的五品官位置,已算官运极顺的。快者再经几年,可入中书、门下,成为真正手握权力的阁臣。

算来如果二十多岁便中进士,那最快在不惑之年左右便有希望纡朱怀金,将文官做到顶。因而少壮登科,前途似锦,最令人艳羡。

薛明窈看到这位神采奕奕的进士郎,并不十分情愿地想起了谢青琅。

她同冯绾一样,以为谢青琅也将会且必会有这一日。

西川虽不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但谢青琅在西川的学子堆里才气最盛,名声最响。书院的大儒个个断言他三年之内,必登科高中,幸运的话,头名及第也有可能。

薛明窈离开西川后,每年冬末春初都会让绿枝抄录新晋的进士名单,从没在上面见过他的名字。

他究竟为何没走上这条路呢。

总不能是他厌恶她,因而决计不肯登朝堂吧?

薛明窈自嘲一笑,忽想到几天前吏部放了榜,她却忘了吩咐绿枝去抄。

好像也没这个必要了,既然她已决定要忘记他。

她扬杯喝了半盏酒。

参加过许多回宫宴,薛明窈对宫宴的流程再熟悉不过。皇帝说完话,茶酒、果糕上过一轮,该到乐舞了。

今晚的乐舞不同凡响,是以征南为主题的剑舞。伴着笙笛鼓齐鸣的《征南乐》,八名伎人腰系飘带,手挥双剑,在锦毯上旋转奔跃,动如雷霆震怒,静如江海凝光。

一舞罢了,群臣静寂刹那,爆出轰堂掌声。

德元帝乘兴命人以观征南剑舞为题,限时一炷香作诗一首。数名内侍逐座奉上白绢墨笔,遇到武将与命妇时,便绕行过去。

这种环节,向来默认只有文臣参加。

不过在发到谢濯时,德元帝开口笑道:“谢卿,朕知你颇通翰墨,能作文章,不知诗可作得来?”

谢濯颔首,“少时学写过,愿为陛下献拙。”

德元帝悦然,扬手令人赐下笔墨,“谢卿文武双全,可谓是出将入相之才啊!”

在座除了与谢濯深聊过的陈良正、陈良卿两兄弟以外,皆有些惊讶,历年来朝中时有儒将,但都是先做了文臣,再领兵征战。谢濯以武仕进,后露文才,实属罕见。

天子的这句出将入相也引人猜想,谢濯已凭军功封了侯,难道天子还有将其转为文官的打算?

一众勋臣猜不出天子心意,只知天子开怀地就着旁边冯淑妃送入口的葡提橘瓣,对谢濯接连几句赞不绝口。

薛明窈讥嘲地笑笑,又送了半盏春醪下肚。

众人作完诗,内侍收去呈给德元帝。德元帝逐样翻看,挑出了几份夸赞赐赏,最出色的毫无疑问当属陈翰林,而谢将军的诗作竟也不俗,和新科进士里头的一位撞了韵,却明显比他的好一些。德元帝给谢濯赐完赏,打趣了那位进士几句,臊得人满脸通红。

内侍用写了诗的细绢糊了灯笼,悬在廊下,暗夜里金亮的一团团光影,随风轻摇。一个个方正遒劲的墨字,粼粼地闪过。

宴过一半,酒过三巡,规矩礼仪渐渐松了。皇后以身体不适为由早早离了席,坐在尊位上的德元帝笑歪在冯淑妃怀里,上行下效,诸人放浪形骸起来,原本鱼列的案席歪扭得不成样,酒盏打翻了几个,酒液染得绛红地衣愈发颜色暗沉。

薛明窈吃多了酒,颊上浮起两抹桃晕,跑到陈良卿的坐席前,拖着长腔,媚声媚气,“陈翰林,你什么时候来给我作画呀?”

陈良卿几乎未饮酒,目光清透而温润,似是这迷醉宫宴上唯一的清明人。

“回京后,随时可以。”他轻声道。

“翰林以前画过女子吗?”

“甚少。”

“那能不能将我画好看?”

“我尽量。”

“画得不好看该怎办?”

陈良卿笑笑,“郡主国色天香,很难画得不好看。”

“错!”薛明窈摇头,“你该说‘那在下只好任郡主处置’才对!”

陈良卿动了动眼睫,什么也没说。

薛明窈不在意,忽地探颈伸手,去扯他的袖子。

陈良卿垂眸看着他深色袖面上水葱般的细白手指,略收了收衣袖,却引得薛明窈又近他一寸。女郎竟闭上眼,轻吻了一下他袖口。

“闻着好似有点熟悉呢,我送给翰林的香饵,翰林可用了?”

原来她是在闻他的衣香,陈良卿不动声色地松了口气,“用过一两回,味道很别致。”

薛明窈似是极开心,嘴角弯弯,眼睛也眯成两掐儿细月牙,“你喜欢就好。”

她松开袖子,去够案上酒盏,半道被人拦阻。

“郡主,你醉了,不可再喝。”陈良卿温言道。

“好吧。”薛明窈这会儿乖觉得很,以手作枕,头歪在案上,醉眼惺忪地看他清隽的侧颜,看着看着,嘟囔出声,“你刚才写诗的时候,我一直在看你。”

陈良卿轻轻嗯了一声,声调微扬,落在薛明窈耳里像是种鼓励。

薛明窈不知不觉便继续说了下去,“你伏案写字的样子,很像我喜欢过的一个人,身量像,气质也像,嗯,就是这个角度......”

她又歪了歪头,酒意盎然的颊上,勾出两个浅浅的小窝。

陈良卿静了一静,泠泠地问道:“郡主说的那人,是谁?”

“他啊,他姓谢,名字很好听,叫——”

“窈窈,你又醉啦,快跟我回去。”一道温柔的声音截过话头,赵盈蹙眉走来,俯身把薛明窈从陈良卿的案席上捞起来,冲陈良卿歉意地笑了笑。

陈良卿颔首回应,淡淡地看着颐安公主将永宁郡主拉走,并吩咐侍女为她端一碗醒酒汤。

他收拢目光,执起案上酒盏,饮了下去。

隔着一殿的锦绣喧腾,谢濯见到薛明窈归了座,亦敛目垂首,继续与身前的太子和五公主寒暄。

侍女添了数回酒,数回灯,终于一场宴走到尾声。醉醺醺的贵人们由候在殿外的奴婢扶着,陆续归回住处。

殿中静下来,只余清夜月色,悄然填满喧嚣散去后的虚浮。

天子还有余兴,由冯淑妃挽着,步至廊下散步。

写满诗行的灯笼光亮未曾减弱一分,仍荧荧地在夜风里摇曳。冯绾陪着天子从廊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一首接一首地为他念诵。

忽然,那婉转如黄莺般的声音停下了。

冯绾盯着眼前的一只灯笼,杏眸中溢满惊讶。

谢将军的字迹,竟和谢青琅的毫无二致。

......

第一日的祭礼与宫宴后,盛大的北明山春猎便正式开始了。

每日围猎,散猎,天家贵胄们的坐骑踏遍了北明山的角角落落。

谢濯燕射礼上出尽风头,此后刻意低调,以生病未愈休养身体为由,不怎么出猎,只依旧将大半注意力放在永宁郡主身上。

令他稍感安慰的是,薛明窈看样子确实意在骑射,日日与颐安公主伴驾行猎,并没余下多少功夫去勾搭男人。

这日,谢濯回到下榻的屋舍,阿连挤眉弄眼地和他说,有位婢女过来请将军去见她主子。

“神神秘秘的,也不肯同我说她家主子是谁,不过我猜的出来,要么是陈家娘子,要么是五公主。”阿连乐呵呵道。

谢濯不置可否,进厅见到那脸生的婢女。

婢女冲他福了一福,“谢将军,淑妃娘娘有请。”

哼哼,谢将军马甲就快掉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