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敬亭往事 > 第6章 西戎远客(六)

敬亭往事 第6章 西戎远客(六)

作者:崎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4 16:44:00 来源:文学城

只见一块半人高的山石上,正站着折返回来的时亭。

长风乍起,吹得两人衣袍猎猎作响。

崖上暮色四合,月光却很皎洁。

四目相对,时亭半眯了眼睛审视,玄衣人则在看到时亭的那一刻,便将手从刀柄上拿下。

时亭没再继续出手,摩挲着手中做暗器的竹叶,道:“又与阁下见面了,只是阁下乃是无名无姓之人,如何能祭奠有名有姓之墓?”

玄衣人将酒提起来晃了晃示意,然后回过身,放心地把后背交给时亭,抬手继续揭酒封。

时亭足尖一点,跃至玄衣人身侧,同时一道寒芒闪过,惊鹤刀架在了玄衣人的脖颈上。

只要稍微再往脖颈里一点,以惊鹤刀的锋利程度,能顷刻间割下玄衣人的头颅。

玄衣人依然戴着覆盖全脸的面具,时亭看不到他此刻的神情,但时亭能察觉到,他整个人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惧意,亦或是防备。

甚至,他像是笃定自己不会下手一样,手上动作没停,不急不慢地将酒封揭开,然后松手,让酒封的红绸随风飞起,飘向远方。

很快,时亭闻到了酒香。

是上好的北仓酒,浓烈而醇厚,带着独有的霸道。

久违的味道。

玄衣人丝毫不顾刀剑在身,将一坛酒尽数倾倒在葛韵面前,末了把空荡荡的酒坛示意给时亭看,意思是:

你看,我真的只是来祭奠的。

时亭没立马放下惊鹤刀,问:“阁下认识葛大人,并且在北境待过?”

北仓酒产自华北道的北仓县,因酒性过烈,并不得南方喜爱,倒是北边常在冬季喝了取暖,其中又尤以北境边军最为钟爱,故而北仓酒又有镇远军军酒之称。

很少有人知晓,葛韵其实也在镇远军待过,那条腿也是在北境废的。

葛韵回帝都后,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北境,时亭本以为他忘得差不多了,直到葛韵遇刺,时亭搜查葛院,在后院发现一个埋了很多年的空坛子。

那个空坛子,正是镇远军专门用来装北仓酒的。

所以,北辰过来的时候给老头带了坛北仓酒。

如今玄衣人带了第二坛。

长亭崖上,只有这两坛北仓酒。

玄衣人看向时亭,这次没有选择避而不答,而是用手比划了句话。

时亭眨了下眼,直言:“我不懂手语。”

玄衣人轻笑一声,示意时亭伸手。

时亭想了下,将另一只手伸给玄衣人。

时亭的手很好看,不是那种养尊处优养出来的白皙细腻,而是带着因练武才有的独特力量感,加上五指修长,手掌如璧,颇为赏心悦目。

玄衣人欣赏了会儿,一手托住时亭的手,另一手伸指做笔,在掌心书写。

于是,长亭崖上便出现了奇怪诧异的一幕:

明明两人彼此靠近,看起来动作颇为亲近,但偏偏一人的刀还架在另一人的脖颈上。

玄衣人写得很慢,很轻,像是羽毛轻轻扫过。

时亭等他写完,念道:“故人。”

好一个故人。

时亭不禁笑了下,问:“既然是故人,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玄衣人便又在他掌心用修指落字,写得仍然很慢,时大将军很想催一下,但介于两人不熟,便只默默等着。

末了,还没等时亭将掌心上所写念出来,玄衣人身形突然有了动作

——不是朝后避开惊鹤刀,而是朝前撞向刀刃!

电光石火间,时亭以最快的速度收了刀,并在玄衣人肩膀处给了一掌,将人推开。

“你这是做什么!”时亭莫名其妙地看向玄衣人。

玄衣人揉揉自己肩膀,歪头看向时亭,发出一声愉悦的轻笑,像是恶作剧得逞的小孩子。

时亭无奈,道:“阁下所言,时某自会验证,至于故人与否,并非一面之词。”

说罢,收了惊鹤刀。

玄衣人见状,端端正正地朝时亭抱拳,示意自己明白了,颇有种“你说什么,我听什么”的意味。

不过下一刻,时亭却突然出手,抓向玄衣人的面具,玄衣人则是早有预料,倏地侧身躲开时亭,但他万万没想到,时亭的另一只手已经到了他的腰侧

——那里的腰牌才是时亭的真正目标!

障眼法。

玄衣人轻笑一声,半点不挣扎了,直接站住不动,将腰牌大大方方露给时亭,时亭本来打算费些功夫,不曾想对方这么配合,不由愣了下,满脸狐疑。

玄衣人见时亭不动手,干脆自己解下腰牌,递给时亭。

时亭警惕地接过腰牌,然后下一刻玄衣人果然有了动作,与此同时,惊鹤刀迅如疾风,也再一次架到了玄衣人的脖颈间。

只是时亭发现,对方压根儿不是想跑,而是捡起地上灯笼,给自己照明,意思也很明显:

仔细看腰牌,假不了一点。

其实在时亭瞥见腰牌那一刻,就已经猜得**不离十了,眼下接过来,在灯火中细看,也并未发现不妥。

“**山庄的人。”

时亭抚摸着熟悉的纹路,问,“是大庄主让你来帝都帮忙,还是二庄主?”

玄衣人示意时亭伸手,还想写。

时亭:“用手比划即可,一和二我能分清。”

玄衣人似乎是遗憾地轻叹了声,然后用手比了下“一”。

是大庄主。

那就没问题了。

时亭将腰牌还给玄衣人,道:“**山庄的身份,我不会怀疑;但你是否是故人,日后自见分晓。”

少时,惊鹤刀锵地一声收刀入鞘,在寂静的山崖上格外清晰,意思很明显:

暂且信你一信,但凡日后发现有所欺骗,惊鹤刀必然亲到。

玄衣人点点头,但却并不走。

时亭问:“阁下想好露出真容了?”

玄衣人闻言,又朝时亭歪了下头。

不过时亭依旧没什么反应,并没看出这个动作有什么特别,目光疏离而清冷,和看昭狱里的犯人没什么不同。

玄衣人无奈地轻笑一声,将手中灯笼递给时亭。

时亭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总觉对方刚才的那声轻笑里,带了几分无奈。

待时亭接过灯笼,玄衣人抱拳告辞,仅仅转瞬,便消失在暮色之中。

时亭这才发现,这人是把灯笼留给自己了。

故人?

时亭在脑海中翻来覆去地回忆,并没有想起北境曾经还有这号人物。

何况,七年前镇远军兵变,死伤无数,还能留下几位故人,让他如今相认?

但……

时亭看着自己掌心,慢慢握紧。

但如果不是故人,又怎么会知道那段毫不起眼的往事?

多思无果,时亭轻轻摇了下头,离开长亭崖。

月华如水,那道玄色身影立在高处,望着那点灯火顺着蜿蜒山路消失,似是流星划过。

少时,一枚金钱镖被抛向空中。

随着葛韵遇刺案的推进,如时亭所料,丁家不仅沉得住气,准备也做得足,从金吾卫到监门卫,再到六部,帝都涉案官员百余人,但都无法直接牵扯到丁家。

丁大江倒是直接经手了此事,身上各种嫌疑,偏偏丁党又早就控制住了他。审讯时,他一口咬死是自己被北狄人骗了,留下一封谢罪书,便在大理寺的牢房里自尽了,死无对证。

“这个老东西,比四条腿的王八还能藏!这大理寺少卿我是一天也干不下去了!”

时志鸿仰天长叹一声,直接摊在了一堆卷宗上,蔫了吧唧的。

时亭倒并没有多意外,在一堆乱糟糟的卷宗里刨了块空地,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丁道华在西大营待了九年,又做了六年丞相,无论文臣武官,还是帝都地方,都有他的人,可谓树大根深,要想撼动绝非一朝一夕。”

时志鸿郁闷地嗯了声。

时亭能明白时志鸿的焦灼,毕竟在过去五年里,这位曾经的国子监骄子屡遭丁党打压,又见证了大楚由盛转衰的过程,诸多无奈经历了个遍。

不仅是他,朝中许多官员皆是如此,唯一区别是时志鸿因时家关系还能坐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做些努力,更多人则是无能为力,心灰意冷。

时亭将答应过的八珍糕拿出来给他,道:“吃完了有事做。”

时志鸿勉强拿了块八珍糕塞进嘴里,蔫了吧唧地道:“啥也查不下去,还能有什么事做?我还是上折子,让陛下把我这个大理寺少卿撤了吧。”

时亭话不多说,从袍袖中拿出一封密函递给时志鸿,时志鸿一愣,连忙双手接过

——是崇合帝的御笔亲书。

时志鸿小心拆开,忐忑看完,瞬间破涕为笑:“陛下并未责怪我办事不利,只嘱托我用此案另作文章!”

时亭适时道:“所以并非毫无收获,借葛院刺杀案,陛下可以罢免一部分丁党,然后安插自己人,而丁家为了避嫌,不会干预太多。况且,此案并非没有入手之处。”

时志鸿想了想,问:“严桐不在帝都了,莫非去找相关线索了?”

时亭点头:“所以你只管把郭磊看好,要钓出来的人,要查的真相,一个都不会漏。”

“明白。”

时志鸿将密函揣好,心里终于有了底,食欲一下子便好了,当即一口解决掉三块茯苓糕,完全不怕噎。

时亭摇摇头,给他倒了杯茶。

“对了表哥。”

时志鸿突然想到什么,腾地坐起来,“有个有意思的事,给你说了解解闷?”

对于四路八卦,时亭向来没什么兴趣,但看时志鸿兴致勃勃,嗯了声。

“此事你肯定感兴趣,和那位马上要到帝都的西戎二王子有关。”

时志鸿笑道,“那位二王子啊,可是位顶级活宝。”

时亭确实来了兴趣,道:“说说看。”

西戎王乌木珠和西戎王后安乐公主都是叱咤风云的狠角色,当初这夫妻两仅用十年便让西南诸国臣服,奠定了西南霸主的地位。

其长子乌宸也是天生的将才。八年前,镇远军与西戎联手对抗北狄,时亭见过乌宸本人,并与之合作,很清楚对方的实力。

有这样的父母和兄长在前,若还能养出个活宝,实在稀奇。

“就从礼部尚书左丘迹奉旨出京,去青城接二王子说起吧,那老头接了这差,也算他倒霉。”

时志鸿毫不遮掩自己幸灾乐祸的表情,“这按理说,从西戎到帝都,走得再慢,二个月完全够了,但是二王子生生走了四个月才到青城,而且还不走了呢。这左丘迹到了后,左劝右劝,口水都说干了,但怎么着都没法请动这位爷。你猜,他为什么非要留在青城?”

时亭沉吟片刻,道:“青城既非军政要地,也非繁华有趣的城镇,没什么格外的看头。”

“哎呀,我说了表哥,你不要把他想这么有心机好吗!”

时志鸿啧啧两声,续道:“你绝对想不到,他一个王庭出身的人,因为看到青城百姓插秧,觉得非常有趣,于是要留下来学,谁劝都不好听!”

时亭疑惑:“我记得,这二王子该有二十二三了吧。”

时志鸿:“谁说不是呢?左丘迹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人家二王子一门心思要学插秧,左丘迹只能给他安排上。”

时亭转着手中茶杯,道:“到底是锦衣玉食长大,估计没一天就不感兴趣了。”

时志鸿:“表哥猜的没错,别说一天,半天就没兴趣了。”

时亭问:“那后来怎么又拖到现在?”

时亭故意卖关子似的停了会儿,才道:“原因很简单,这二王子不仅是个活宝,还是个病秧子。”

“就学插秧当天,他早上就开始咳嗽头晕了,然后还坚持去田间,结果秧没插多久,人就受不住,直接倒了,据说头朝下插在水田里,比他插的秧直多了,吓得左丘迹当场晕过去。这么一闹,自然要留在青城养病了。”

“还有之前走那么慢,也差不多是类似的原因,什么看到林间锦鸡好看,跟着进了山贼窝子,什么研究水车构造,结果摔进溪水里发高烧,还有什么要给土地庙的墙上题诗,却在梁上发现两条蛇,吓得直接晕厥过去。”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时亭:“……”

听起来脑子不太好使的样子呢。

如果是真的,这位二王子确实是个活宝,如果是装的,这般装傻充愣,忍辱负重的能耐相当了得。

时志鸿问:“怎么样,表哥,算不算顶级活宝?”

时亭淡淡笑了下,道:“难说。”

时志鸿:“哎呀,当初跟去的官员有和你一个想法的,但跟了二王子一路,发现那确确实实就是个活宝,完全多想了。”

时亭不置可否,继续喝自己的茶。

时志鸿将手一摊,笑道:“行吧,到时候你自己亲自看,看了自然就信了。”

白云楼。

一名乔装的暗探潜进一处雅间,将密函送到了座上玄衣人手里。

玄衣人拆开看罢,不禁嗤笑一声,乐了。

男人猜测:“殿下,是否与我们的使团进京有关?”

玄衣人:“对,有人商量着怎么杀我呢。”

男人神色凝重,道:“使团入京是大事,我们是否告知楚帝?”

玄衣人却是摇头,道:“密函虽是我们的人送来的,但内容一看就是楚帝故意透露的。”

男人疑惑地看向玄衣人,问:“殿下的意思是?”

玄衣人用手指弹了弹信纸,风轻云淡地笑道:“竟然这么想杀我,那当然是给他们个机会了,希望不要让我太失望。”

乌某伸脖子:来,砍这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御史之死(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