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敬亭往事 > 第5章 西戎远客(五)

敬亭往事 第5章 西戎远客(五)

作者:崎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1 23:48:56 来源:文学城

一夜骤雨,天明方歇。

当大理寺少卿时志鸿赶到葛院,拿出青鸾卫与大理寺共理此案的圣旨,刑部才肯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葛院堂庑内,北辰老远就听到刑部官员的嘶声咆哮

——大理寺和刑部不对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时志鸿又是出了名的伶牙俐齿,锱铢必较,逮到机会便阴阳刑部一嘴,经常把刑部那几个老头气得跳脚。

北辰揉了揉太阳穴,松了口气:“少卿大人可算是来了。”

时亭正蹲在葛韵尸首前发愣,闻言拉回遥远的思绪。

抬头看去,时志鸿眼下乌黑,一身官袍皱皱巴巴,明显是熬了通宵。

时志鸿进了堂庑,走到时亭身边,道:“表哥,你让我今天再拿出这道圣旨,我照做了,果然跳出来一些我们没想到的人,都已经统统抓进大理寺了,审不死他们!”

时亭收回目光,没说话,指了下旁边的桌子,上面放着份已经写好的尸检。

时志鸿将尸检收好,看着时亭为葛韵整理衣冠,心里不由五味杂陈

——葛韵的衣冠很整齐,早已整理完毕,时亭却仍旧在重复整理的动作,明显是内心不舍。

时志鸿犹豫一番,道:“表哥,葛大人他已经……”

“宽慰的话不用多言,人死不能复生,还有,暂时不要让严桐知道是郭磊动的手,不然以他的性子,郭磊的命留不到我们要用的时候。”

时亭想了想,又问,“那个更夫审出来什么没?”

时志鸿拍拍自己胸膛,道:“放心吧,本少卿办事,放一百个心!不到一刻钟就吓出来了,他是被人胁迫了做内应,负责给昨夜行动的杀手指路和报时,毕竟在城西那边,民间不会有人比那个更夫更熟悉了。”

时亭问:“胁迫他的人是谁?”

“一名戴帷帽,着黄衫的女子。”时志鸿道,“除了这次,之前黄衫女也找他帮过忙,他们每次都是在月中的十五联系,以特制的孔明灯为暗号,而且据更夫说,他们下次十五还要联系。”

时亭算了算,道:“今日才初二,还有十三天,先把更夫放回去,暗中控制和监视,等十五一举抓捕那名黄衫女子。”

时志鸿点头表示明白,将大理寺的官员唤进来,和青鸾卫一起收拾现场,将一应物证人证都被搬上了大理寺的马车。

待整理得差不多,时志鸿问:“你真要将郭磊那个孙子关我那儿,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反正他什么也不会交代,白白浪费我大理寺的粮食。”

时亭捻了捻手指,道:“用他钓鱼。”

时志鸿疑惑地看向自家表哥:“用他钓?谁会冒险到大理寺救一个叛国判师的东西?”

“自然没人愿意,但北狄一定会想办法。”

时亭看向押解郭磊的马车,抬手按上惊鹤刀,道,“郭磊当年背叛大楚后,为北狄也算立过大功,如果他无法得到北狄的重视,其他有心背叛大楚的人,自然会重新掂量掂量。”

时志鸿不禁嗤笑一声:“这种在大楚人人喊打的东西,还真成了北狄手上的香饽饽。”

时亭:“通过这次刺杀,我们基本能确定,丁家已经在和北狄合作了。”

时志鸿叹了口气,感慨:“当年丁道华能拜相,和他挂帅西大营抗击北狄有很大关系,但如今他反过来和北狄狼狈为奸,真让人始料不及啊。”

时亭道:“不奇怪,有的人上战场,本就是为了加官进爵,封侯拜相,和他效忠谁,都没关系。丁道华如此,他的学生蒋纯也是如此。”

说着想起什么,道,“眼下北狄插手帝都,怕是不仅仅是为了刺杀葛叔。”

时志鸿略一沉吟,问:“你是说西戎使团进京的事?”

时亭点头。

在经历过繁花似锦的盛世后,如今的大楚已然开始式微,境内党争严重,天灾不断,延伸问题层出不穷,国力正被逐步蚕食,境外北狄、西戎、西域、倭国四方势力虎视眈眈,各怀鬼胎。

歌舞升平下,早已内忧外患,结盟乃是必然之势。

在境外四股势力中,唯有西戎最合适做盟友,这不仅是因为西戎近年如日方升,实力大增,成为了货真价实的西南霸主,也因两国素有交好,故去的西戎王后正是崇合帝之妹,永安公主。

而西戎因为各种考量,也有意与大楚结盟,并在去年主动与大楚签订盟约。

盟约中,西戎明确表示会将二王子作为质子,送至大楚帝都,以示结盟诚意。

这次西戎使团进京,正是来送二王子的。

“如果这位二王子死在大楚,不管是不是大楚做的,西戎和大楚的梁子不都结定了?”

时志鸿反应过来,咬牙切齿道,“北狄真是好算计,这是想我大楚彻底孤立无援吧!”

北辰道:“所以公子早就安排好了,让我明日带人出京去迎使团,算算时间,应该快到了。”

时志鸿笑了:“也对,有表哥在,再加上使团里的阿蒙勒将军,别说一个二王子,十个二王子也能接回来!”

时亭却是抬头看天,淡淡笑了下,道:“风云多变,还是做最坏的打算吧。”

帝都的风云的确多变,比如连下数日暴雨后突然放晴,又比如一名御史遇刺,却引出一桩牵扯北狄的大案。

因崇合帝下旨让青鸾卫与大理寺共审,变相绕开了刑部,也就是绕开了丁家。

朝中百官闻风而思,有人隔岸观火,有人战战兢兢,有人茫然无措,各怀心思,暗流涌动。

这天下午,时亭收到了**山庄对玄衣人身份的回应,却只得到一个“秘”字。

也就是说,玄衣人并未归附**山庄,只是根据实力挂名在“无双”榜首,至于他的名讳和身份,没人知道。

按理说,这不符合**山庄规矩,这不仅仅因为江湖契约向来讲究知己知彼,更因为**山庄背后真正的执掌者是崇合帝,很多事都得他首肯。

但玄衣人还是成了那个例外,成了**山庄成立以来的三十载春秋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破例挂居无双榜首的无名无姓者。

时亭百思不得其解,但竟然是崇合帝默认的事,时亭不会过问太多。

等时机到了,该他知道的,崇合帝自然会告诉他。

翌日清晨。

青鸾卫府衙,地牢。

严桐双目无神地靠在墙上,看到时亭进来,冷哼一声别过头去。

“我不是来劝你的。”

时亭将一把丢给严桐,道,“你的佩刀是葛大人给的,如今你要死,用它正好。”

严桐几乎是瞬间抽出刀,闭眼架在了自己脖颈上,但他到底是没下手。

随着佩刀哐当落下,严桐哀恸的呜咽声在地牢响起。

时亭俯身将刀捡起,道:“这把刀,和惊鹤刀是同一年锻造的。老师曾告诉我,当时葛大人俸禄微薄,本没有银钱打造,但看到惊鹤刀喜欢得不行,想着别人的学生有,自己的徒弟不能没有,便偷偷传家的玉佩当了,才有了你这把刀。”

严桐听到这里,声音已经嘶哑:“其实……这刀一共有两把,但……”

但是什么,另一把又是谁的,两人心照不宣。

葛韵生前收了严桐和郭磊两名徒弟,但与平常师徒相比,其实更像是父子,不仅传授绝学葛家刀,而且供吃供穿,又当爹又当娘地将两人拉扯大。

为两人打造宝刀时,葛韵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给予了他们厚望,却不想郭磊有一天做了叛国贼,让葛韵的心血直接付之东流。

时亭将刀递还给严桐,道:“我不在乎你是否愿意效忠我,但你要是自刎,我绝不会也以青鸾卫的身份给你下葬,到时候九泉下怎么给你师父交代,也都是你自己的事。”

严桐抬头看向时亭,问:“所以,你要怎么处置我?”

“两条路。”时亭道,“第一条,自刎在地牢里,完了我给你扔乱葬岗,一了百了;第二条路,等吊唁完,你带一支青鸾卫往北,让镇远军配合你去北狄,给我带个人回来。”

严桐冷哼一声:“我凭什么帮你?”

“那你就自刎吧。”时亭语气淡淡的,却是轻蔑味儿十足,“而且此事不是你去了,就一定能成的。”

严桐噎住,默了片刻,问:“和师父有关吗?”

时亭点头。

严桐恶狠狠道:“好,我去,但要是发现你骗我,别管我翻脸无情!”

二日后,在大批官员被拎去大理寺问讯的同时,葛韵的吊唁如期举行。

葛韵虽然生前没有位极人臣,又非世家望族,但因清名在外,加之突然横死,又无子嗣,实在让人怜悯,故而不少官员到场祭吊,使得往日门可罗雀的葛院,竟然生出几分热闹来。

时亭以义子的身份接待前来吊唁的官员,看着灵堂前乌泱泱的一堆陌生官员,滋味难明。

中午时候,丁道华和丁承义父子两来吊唁,众人一见丞相和刑部尚书都来了,当即上前好一番作揖。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不是灵堂,而是六部的议事堂。

丁道华年过古稀,由丁承义搀扶着,仍然坚持亲手捧着挽联,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

还有他身后的一众丁党,个个有样学样,如丧考妣。

但时亭分明记得,当年丁党重点打压的官员中,葛韵赫然在列,甚至还遭遇了死亡威胁。

当时葛韵身怀六甲的姐姐,就是在追杀中丧命的,而他本人也被雪藏了整整二十年,不得升降,不得调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直到被崇合帝提拔,才算一身清风傲骨有了归宿。

“丞相节哀,切莫悲伤过度伤了身子,杀害葛大人的罪魁祸首,一定会找到的!”

听到人群里的安慰,时亭心里不禁冷笑。

罪魁祸首就在眼前,甚至亲自唱了出同僚相惜的戏,这等道貌岸然,毫不心虚的本事,当真是被丁道华修炼得炉火纯青。

不,应该说,帝都很多人都会这个本事,精通这个本事。

时亭应该早就习惯的,也确实习惯了,但他永远不会喜欢。

举目看去,时亭正好和人群中的丁道华隔空对视。

丁道华老了,须发尽白,身形佝偻,早已看不见当年纵马斩敌的武将影子,甚至因晚年信奉道教,参禅吐纳,给人一种不争不论,儒雅慈悲之感。

“时将军,节哀。”

丁道华温和出声,听起来像是对时亭这个晚辈极尽关怀。

其他官员跟着齐声道:“时将军,节哀。”

一如他们在朝堂上对丁道华的竭力追随,那怕丁道华指鹿为马。

时亭越过人群走近丁道华,从容地拱手做礼,回道:“丁相关怀,晚辈铭记于心,还望丞相保重身体,也好亲眼看到背后元凶归案,以死谢罪。”

以死谢罪,这四字时亭刻意说得重而缓,旁边知道几分隐情的官员,皆是面色几变。

丁承义当然知道这是冲他们父子来的,不禁皱起眉头,虎视般盯着时亭,蠢蠢欲动。

时亭在诸多探究的目光中从容不迫,长身玉立,淡淡回视丁承义,丝毫不惧。

虽然时亭的目光没有落在众官员的身上,但他们心底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寒意,这是面对绝对强者的示弱本能。

他们再一次清晰地意识到,时亭真的回来了。

时志鸿姗姗来迟,正好看到这暗流汹涌的一幕,心里不禁给自家表哥鼓掌。

丁党如今在朝中呼风唤雨,多行不义,无人敢于直面,也就自家表哥能这么硬气了。

不过和时亭预想的一样,丁道华到底是老狐狸,纵使不悦,也半点没有显露。

片刻后,他伸手将想要发作的丁承义拦住,甚至又为葛韵上了几炷香,才领着一干人离开。

时志鸿冷哼一声,趁人不备将丁道华上的香给拔了,换上自己点的,道:“丁党尽是些趋炎附势的走狗,也不怕自己跟的是头吃人不吐骨头的狼。”

时亭蹲下烧纸钱,道:“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富贵荣华,那怕光鲜亮丽的壳子下,大楚早已沉疴新疾并发,腐烂不堪。”

“可不是嘛,连我爹也总提醒我,别得罪丁家,少跟刑部作对。”时志鸿看向时亭,由衷道,“还好你回来了,丁党倒台指日可待。”

“我不是神仙,不要盲目信我。”

时亭凝视着葛韵的棺木,目光锋利如刀,“但有一点,除非死,我一步都不会退。”

葛韵出殡当日,天气晴好,万里无云。

因无子嗣,严桐以弟子的身份扶柩,时亭亲自护卫,时志鸿和徐世隆负责安防。

一路上,不少百姓出现在长道两侧,自发送别,还有一些小吏和国子监的学生过来,哭得泣不成声。

有护卫见人越来越多,想要拦下,却被时亭阻止。

护卫:“将军,今儿葛大人出殡,这些人会冲撞到他老人家的。”

时亭摸了摸身侧的棺木,微笑道:“不会的,他很喜欢这份热闹。”

老头平生最爱“管闲事”,这些才是他生前接触最多的人。

护卫不再拦,两侧的百姓学生争先恐后涌上来,一起送葛韵最后一程。

漫天灵幡飞舞,冥币如雪,嘶哑的呜咽声不绝于耳。

等到了长亭崖,葛韵入土立碑后,人们依然不愿离去,直到黄昏才渐渐散去。

眼看就要宵禁,时志鸿见时亭没回去的意思,拽他一起回去。

时亭摆摆手:“你们回吧,我想单独和老头待会儿。”

时志鸿知道劝不住,大理寺又还有一堆事,只得拽严桐先离开。

严桐一把甩开时志鸿,对时亭道:“你要是当时阻止师父去,他如今也不会埋在这里了!现在陪他有什么用?”

时亭不生气,也没回头,只道:“你并不懂他。”

“我只想他活着!”严桐嘶声力竭地吼了句,上前要同时亭分说,时志鸿一个文官压根拉不住,还挨了一肘子,幸好北辰眼疾手快,赶紧将人拦下。

“时亭!追随你的人没一个好下场,你也不怕将来……”时志鸿赶紧将他嘴捂住,和北辰一起将人拖走。

待人群散尽,四周静下来,时亭看了眼崖外火红的晚霞,又看了眼墓前堆成小山的祭品。

里面除了常见的香烛纸钱,还有一个小风车。

葛韵生前最拿手的小玩意儿就是风车,做了很多给周围的孩子玩。

时亭走上前,将那个小风车拿起,插到墓碑旁的树枝上。

崖上山风吹来,风车叶子转起来,上面精巧的彩色纸片恰如蝴蝶翻飞,如梦如幻。

“我说时大将军,老头子我和你打个赌吧。”

时亭伸手抚摸墓碑,葛韵的笑声犹在耳侧。

“如果这次我没命回来,依然会有人记得我葛韵葛大人,那怕我是个只着青袍的官儿,你信不信吧?”

时亭抬手拨了拨风车叶子,道:“这个赌您输了,大家的确都记着您。此外,陛下追封了您户部尚书,并允官袍下葬,您如今是正儿八经的红袍了。”

说着,时亭摸了下腰间的旧荷包,忍不住道:“您当年捡了阿柳给我,我说我要养大他,然后和他一起给您养老,但现在……”

怕是没机会兑现这个承诺了。

仔细想想,追随他的人的确没一个好下场,按照佛教说法,因果相循,此消彼长,将来他注定万劫不复,注定要下地狱。

那便万劫不复,那便下地狱吧!生死于他而言,早就无足轻重。

时亭垂首注视墓碑很久,直到夜幕降临,才上马离开长亭崖。

少时,一道玄色身影出现在葛韵墓前,左手拎着一坛酒,右手提着灯。

走到墓前,玄衣人将灯笼放在地上,低头去揭酒封。

不过还没等他揭开,身后便有厉风扫来,有人偷袭!

玄衣人反应也极快,侧身轻巧躲过,同时顺着暗器方向看过去,手按上刀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