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得了,你还要弄到多少会儿?”
屋内传来一阵拍桌声。
“这一段我得理完了,不然断了,明天再捡起来,又要好一会儿!”
“理理理!成天的泡在书堆里。”
“哎呀,臻儿,你近来脾气越发大了!明儿带你去吃好吃的,就忍耐一会儿吧!”
“别用美食诱惑我,我也烦心着呢!那个颜色,我总也烧不出来,真真气死我了!”
“烧不出来就歇两天再烧,兴许就有了。”
“嘿,你写不出来怎的没见你歇几天?”
说罢,屋内又传来“咚”的一声。
“爹娘又打架了呢!”
“别瞎说啊,小孩儿懂什么?快回去睡觉去!”五儿脸上一热,生怕小娃娃听见动静,推着他往西厢房走。
这是一处山间庭院,颇有古风,就是夜里显得冷清了些,又正值寒冬腊月的,不过屋子里炭火烧得正旺,正是一团和暖。
“五儿姐姐,哥哥姐姐什么时候再来看我呀?”
“你哥哥姐姐忙着呢,再说了,等他们有时间了,咱们都不知还在不在这里了。”
“也是……”
“也不知你那对爹娘,一天天哪儿来的使不完的牛劲儿,到处跑。”
“五儿姐姐,你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五儿听了,咳了一声,道:“也不是不喜欢,能跟着小姐老爷,走遍了山川大河,到底也是值了,哪家丫头能有这个福气……”
“就是嘛,上次去海边,五儿姐姐你比爹娘还疯呢!”
“你个小屁孩儿,怎么说话呢!我……我那是调节气氛!”
“哦……”
“哦什么哦!再哦,叫小姐把你送到学堂里去!”
“哎呀,不哦了,还不成吗?”
“这还差不多,赶紧睡吧。”
说罢,五儿轻拍着身边的孩子,她自己也闭眼假寐起来。
迷迷糊糊间,她好像见到了当年的七儿,七儿衣衫褴褛,人已经不成样子了,自柳靖道事败,柳家就被抄了家,七儿也被卖到了西北,成了军妓,这半梦半醒间又与七儿相遇,听着她的哭诉,五儿忽地就惊醒了。
一旁的小娃娃已经睡了,五儿清醒过来,轻轻披上外衣,出了屋子。
两边厢房都静悄悄的,五儿有些冷,她裹紧了衣服,今天月色很美,不知七儿还在不在这世间了,能否看到这半弦月呢?
这些年的日子,过得真快啊,她也从少女变成了中年人,眼见着七儿的例子,她是不想成家的,好在自己主子是最开明的,也并不逼着她,随着她的性子,故而她人到中年,反而越发无所顾忌起来。
尤其是这几年,承简大人从京中官职中脱身出来,她便也随着两位主子,四海为家,心也越发野了。
承简大人辞官之后,便醉心于修史,这倒是受了司大人的影响,赵老爷听说这个引以为傲的儿子竟以司大人为榜样,当真是气得直跳脚,这件事让司大人在赵老爷面前,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五儿想到两位老人家斗嘴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勾了起来。
不过如今是再也看不到这有趣的一幕幕了,思及此,五儿又伤心起来,她赶忙甩甩头,给自己换了个回忆。
当初是妙清小姐极力促成四海游历的,不过倒是苦了一众小子们,承简大人那么多书,每换一个地方,就得大包小包地搬走。
嗨,还得是有钱!
这一路上,跟着妙清小姐,真是去了不少地方。
记得去徽州一带的时候,住在冯家,那个冯彪,虽说有些年纪了,可是还是那么魁梧。宁姐姐真是温温柔柔的,配冯彪,哼,可惜了。听说当年这个冯彪立了大功,扶摇直上,后来整个京城的禁军都归他管,直到前几年,宁姐姐身子不大好,他才辞了官,带着宁姐姐回了老家养身子。
确实该如此,这徽州真是个好地方,吃得好,气候也好,看在冯彪这么疼宁姐姐的份儿上,就算他能配得上宁姐姐吧!
还有,当年在汪家,她去得晚,没见过黄师傅,但却时常听人提起这位师傅。这几年倒是见了好几次,果然是妙人,还有那个了达师傅,她们说得话,她听不大懂,但也觉得好有道理。就算她们说得不对,可是她们活了那么久,一定也是有点东西的!
小姐这几年年纪也长起来了,一定是因为吸收了了达师傅的大智慧,妙清小姐也越来越像大师了,尤其是眉眼间,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再过几年,小姐一定也能成大师!
对了,他们也有一年多没回汪家了,不知有没有什么新故事。
现在汪家可是吴大哥做主了,这谁能想到,前几辈的人争这份产业争得那么凶,没想到到了三老爷手里,竟心安理得地把家业交给了外人打理,听说是签了个什么契约,吴大哥给汪家生意担着责,据说以后也要如此,吴大哥也要给自己物色个好的接班人,也要签契约呢!
哼!这跟她的卖身契有什么区别?吴大哥就是太实诚了,这辈子就搭给汪家了,这家业又不会改姓吴,也不知他图的啥。
三老爷这几年倒是当起了甩手掌柜,常年也不在平江住了,竟伙着曹姨娘搬到了润州,一大把年纪了,成天弄些捐款啊,盖学堂啊,修桥修路啊,对了,还天天地给当地人当调解人,真是搞不懂,做这些事干嘛,尽瞎花钱了。
曹姨娘也是的,汪家也不管了,全交给三老爷的那一妻一妾,得亏两个人处得来,不然可不得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汝贤小姐这几年也不管事了,成天盯着自家小子娶媳妇儿的事,大姑爷劝也劝不动,不过也是,姑爷在什么事上占过大小姐的上风?就没有嘛!就连告老辞官也是听得大小姐的。
只可怜了小少爷。哎呀,她听说近来有些风气正流行,这小少爷该不会是……不会的,不会的,一定只是还没开窍!
对了,下次回去,得去汝惠小姐那儿瞧瞧,汝惠小姐这辈子,前半生苦,后半生……算是甜的吧,也不知二小姐是不是与大少爷学的,也天天在外面不着家,要不是如此,也不至于在路上染上风寒,来不及治疗……
但是她听小姐说过,汝惠小姐被送回来的时候,是没一点不高兴的,虽说脸色难看了些,但是精神还不错,最后也是带着笑……
那胖子倒是后来收了心,也不出去了,只是赖在汪家了,一味地念佛,不过吃斋是不可能吃斋的,他也不怕污了菩萨。
搞不懂,真搞不懂这群人。
不过呢,过日子嘛,可不就是这么稀里糊涂的,算太明白了,日子也就过不下去了。
反正现在,天下太平,朝廷不作妖,太后娘娘也已经还政于皇帝陛下了,没什么战乱,边境安宁。
如此想来,这倒全是老爷的功劳啊!这么看来,还是得劝劝小姐,别成天和老爷闹脾气,老爷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明儿就做个老爷爱吃的蹄髈吧!
五儿盘算了一会儿,忽地一阵风吹过,院子里腊梅的香气飘了过来,也带来了一阵凉意。
她打了个哆嗦,又紧了紧外衣,收回了思绪,疾步向屋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