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再次透过窗棂,唤醒了清源县。沈梦瑶醒来时,发现沈知意已经醒了,正睁着大眼睛,安安静静地看着她。
见她醒来,小家伙立刻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像蝶翼般轻轻颤动,假装还在睡,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泄露了一丝小心思。
沈梦瑶心里软乎乎的,知道女儿是在确认她是否还在。她没有戳穿,只是轻轻起身,开始准备新的一天。
昨天从市里回来,除了办正事,她还咬牙用所剩不多的钱,在集市角落买了一把新鲜的芥菜和一小块价格相对便宜的鸡胸肉,又在一个老婆婆的摊位上称了半斤酸笋。她想给女儿换换口味,补充点营养。
厨房里很快响起了有节奏的切菜声。鸡胸肉被她片成薄薄的片,用少许淀粉、盐和料酒抓匀腌制。
酸笋切成细丝,用清水稍稍漂洗去掉部分酸涩味。芥菜洗净,菜帮和菜叶分开。
锅里烧上水,沈梦瑶另起一个小锅,放少许油,将鸡片滑炒至变色立刻盛出,保持嫩滑。
然后用锅里底油,放入几片姜和酸笋丝煸炒,炒出酸笋特有的发酵香气后,倒入烧开的水。
滚沸的汤汁瞬间变成了诱人的浅黄色,酸香四溢。
沈梦瑶将炒好的鸡片和芥菜帮先放入汤中,煮了一会儿,再放入芥菜叶。
最后调入适量的盐和一点点白胡椒粉提鲜。一锅热气腾腾、酸香开胃的酸笋鸡皮汤就做好了。
酸笋的酸爽恰到好处地中和了鸡汤可能存在的油腻,又激发了食欲,芥菜的清甜融入其中,鸡片嫩滑,汤色清亮。
她又热了馒头,将简单的早餐端上桌。
“知意,起床吃饭了,今天有好喝的汤哦。”沈梦瑶柔声唤道。
沈知意这才“醒”来,自己爬下床,穿上小拖鞋。走到桌边,看到那碗飘着热气、散发着诱人酸香的汤时,她的大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她小心翼翼地坐下,先看了看妈妈的脸色,确认是温和带笑的,才拿起小勺子,舀了一小口汤,吹了吹,送进嘴里。
酸、鲜、香、暖……复杂的味觉体验在口中炸开,是她从未尝过的美味。
她忍不住又舀了一勺,这次还带了一片嫩滑的鸡肉和一根脆嫩的芥菜。
“好喝吗?”沈梦瑶笑着问。
沈知意用力地点点头,小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真切而满足的笑容,虽然依旧带着羞涩:“好喝!妈妈做的汤,最好喝!”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明确地表达赞美。
沈梦瑶欣慰地笑了,也喝了一口汤。味道确实不错,更重要的是,她看到女儿脸上那满足的神情,比任何美味都让她开心。
通过食物传递的爱与关怀,是修复孩子心灵创伤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早饭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沈梦瑶收拾碗筷时,沈知意主动拿起自己的小碗和小勺子,走到厨房的水盆边,踮着脚想要洗碗。
“哎,知意,这个妈妈来。”沈梦瑶赶紧接过。
“我……我可以的……”沈知意小声坚持,眼神里带着一丝恳求,仿佛做家务是她证明自己价值的重要途径。
沈梦瑶心中一酸,知道昨天自己外出带来的不安全感还在影响孩子。
她想了想,没有完全拒绝,而是拿了一个小凳子让女儿站上去,然后给了她一个干净的、不用的丝瓜瓤:
“那知意帮妈妈洗你自己的小碗和小勺子,好不好?大的碗太重,妈妈来洗。”
沈知意立刻高兴起来,认真地、笨拙地清洗着自己的餐具。虽然弄得水花四溅,但她做得极其认真。沈梦瑶在一旁看着,既心疼又欣慰。
上午有沈梦瑶的语文课。
她依旧带着沈知意去了学校,将她安顿在办公室隔壁的小隔间里,给了她一本新的图画书和几张白纸、几支彩笔。
“知意在这里画画等妈妈,妈妈下课就回来。”沈梦瑶摸摸女儿的头。
沈知意乖巧地点点头,紧紧抱着图画书和纸笔,像守护珍宝。
今天的语文课,沈梦瑶准备讲一篇关于理想的短文。她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依旧心思各异的学生,清了清嗓子,没有直接开始讲课。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她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能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问题抛出,教室里先是寂静,随即响起一阵哄笑和窃窃私语。
“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呗!”
后排那个高个子男生李强满不在乎地嚷道:“我爸说让我初中毕业就去跟他学开车。”另一个男生说。
“我妈说女孩子读太多书没用,早点嫁人算了。”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小声嘀咕,语气里带着认命。
沈梦瑶没有打断,等声音稍歇,她才缓缓开口,目光扫过每一个学生:“开车很好,靠技术吃饭。嫁人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除了这些被安排好的路,你们自己心里,有没有一点点,哪怕很小很小的,属于自己的想法?”
“比如,想看看县城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想学一门特别厉害的技术?或者,只是单纯地想把某件事情做得特别好?”
她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有些学生露出了茫然的表情,有些则是不屑,但也有几个学生,眼神里闪过一丝微光,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那个坐在角落的瘦小女孩,悄悄抬起了头。
沈梦瑶趁热打铁:“老师知道,很多人说读书无用。确实,读书不能立刻让你赚大钱,不能保证你飞黄腾达。但是,读书能给你一样最宝贵的东西——选择的权利。”
她加重了语气,“当你通过读书,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明白了更多的道理,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将来面对生活时,你就能有更多的选项,而不是只能被动接受别人给你安排好的、或许你并不喜欢的路。”
“你可以选择去开车,也可以选择去设计汽车;你可以选择嫁人,也可以选择先成就自己,再寻找志同道合的伴侣。读书,是为了让你的人生,有更大的可能性。”
她的话语真诚而富有感染力,结合着短文的内容,娓娓道来。她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从学生们的现实处境出发,点燃他们内心可能残存的星火。
课堂纪律比往常好了不少,虽然仍有走神和私语,但至少大部分学生都在听。
然而,冲突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就在沈梦瑶讲到“理想如同暗夜中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时。
李强突然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叛逆和烦躁:“沈老师!你说这些有啥用?灯塔?我们这破县城,连个像样的路灯都没有!还灯塔?全是虚的!”
“我爸妈都是工人,我哥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我现在坐在这里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去赚钱!”
他声音很大,充满了对这个话题的抵触和对现实的不满。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和沈梦瑶身上。空气骤然紧张。
沈梦瑶的心沉了一下。这是“读书无用论”最直接的挑战,也是她必须正面面对的坎。
她不能退缩,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压制。
她没有生气,目光平静地看向李强,语气沉稳:
“李强,你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很好。说明你在思考。你觉得坐在这里是浪费时间,那么老师问你,你现在出去,能立刻找到一个月赚三千块的工作吗?”
“即使找到了,你能保证五年后、十年后,你还能靠体力赚到这些钱,并且不被更年轻、更能吃苦的人替代吗?”
李强被问得一噎,梗着脖子说:“那……那也比在这里听这些没用的强!”
“有没有用,不是你现在能完全判断的。”
沈梦瑶走近几步,站在他课桌旁,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学生耳中:
“你说赚钱重要,老师同意。但怎么赚,赚多久,赚得是否有尊严、有保障,这才是关键。你现在觉得学习苦,坐不住,可你知道吗?将来在社会上,没有知识和技能,你会吃比现在多十倍、百倍的苦,而且可能连抱怨的机会都没有!”
她环视全班,语气加重:“老师不希望你们将来只能吃生活的苦,而没有选择甜的权利!”
“现在多学一点,多思考一点,就是为了将来,你们能多一点说‘不’的底气,多一点选择‘更好’的机会!这,就是读书的现实意义!”
她的话,掷地有声,结合着李强家境的实际情况,竟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涨红了脸,气呼呼地坐下了,但眼神里的叛逆似乎松动了一丝。
沈梦瑶没有穷追猛打,而是顺势将话题引回课文,继续用平实的语言讲解。一场潜在的课堂风波,被她用冷静的态度和有力的说理化解了。
她注意到,那个角落里的瘦小女孩,在她与李强对话时,一直紧张地看着她,直到风波平息,才悄悄松了口气,看向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之前没有的……崇拜?
下课铃响,沈梦瑶布置了思考题“我的小小理想”,要求不必长篇大论,写下真实想法即可。
她走出教室时,感觉比打了一场仗还累,但心里却有一种充实感。她播下的种子,也许不会立刻发芽,但总归是播下了。
她快步走向小隔间,心里惦记着女儿。推开虚掩的门,看到里面的情景,她愣住了。
沈知意并没有在画画,而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面前的白纸上,用彩笔歪歪扭扭地画了一个大大的、散发着光芒的……简笔画灯塔?
灯塔下面,还画了两个手牵手的小人,一个高一点,一个矮一点。
虽然画功稚嫩,线条歪斜,但那份意图却清晰可见。她竟然……在模仿课堂上的内容?
看到妈妈进来,沈知意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用手遮住画纸,小脸涨得通红,眼神里充满了慌乱,仿佛做了什么错事。
沈梦瑶的心,瞬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填满。有惊讶,有心疼,更有巨大的欣慰和感动。
她的知意,不仅听到了她的话,还用她自己的方式理解和回应了!
她走过去,没有责怪她“偷听”,而是蹲下身,拿起那幅画,认真地看了看,然后露出一个无比温暖的笑容,指着画上的小人问:“知意画的是妈妈和你吗?”
沈知意怯生生地点点头,小手紧张地绞在一起。
“画得真好!”沈梦瑶由衷地夸奖,指着那个灯塔,“这个,是灯塔吗?”
沈知意再次点头,声音细若蚊蝇:“妈妈……是灯塔……”
沈梦瑶的眼眶瞬间就湿了。
她将女儿紧紧抱在怀里,声音哽咽:“傻孩子……妈妈不是灯塔,妈妈只是……希望成为知意的灯塔。”
沈知意依偎在妈妈怀里,感受着妈妈的激动和喜悦,心里那块冰冷的坚冰,似乎又融化了一小块。她好像……做了一件让妈妈非常高兴的事?
原来,听话和做家务不是唯一能让妈妈高兴的方式?她的小脑袋瓜里,开始有了新的算计。
而沈梦瑶抱着女儿,心里充满了力量。课堂上的风波,女儿无声的支持,都让她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前方的路依然艰难,但为了怀里这个敏感又渴望爱的孩子,为了那些或许还能被点燃的年轻心灵,她必须坚持下去。
只是,她完全没有察觉到,女儿那看似纯真依赖的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与年龄不符的复杂光芒。
沈知意正在飞快地学习,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获取和维系这份失而复得的温暖。
她的“乖”和“讨好”,开始有了更隐蔽、更精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