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顶配人生的工具属性 > 第4章 第四章

顶配人生的工具属性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朽桥吃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4 11:53:07 来源:文学城

清竹苑的书房,灯火通明,寒意却比昨夜更甚。窗外竹涛呜咽,似在哀悼一场骤变的乾坤。

沈云澹端坐案后,指尖捏着的密报尚带夜露的湿气,纸面冰冷的触感仿佛能渗入骨髓。其上字字惊心:

寅时三刻,靖王赵衍携宗正寺卿、内侍监大总管,持陛下手谕及宗室金册,入宫面圣。

御书房内,陛下亲口昭告:靖王世子赵嵇,实乃陛下血脉!当年边关祸乱,为保龙嗣安全,托付靖王抚养!

鹿晞盈割腕换血,以命相搏,世子虽未醒,脉象已趋稳。

轰!

这消息,如九天惊雷炸响在沈云澹耳畔!赵嵇竟是皇子?!这等足以颠覆朝纲的皇家秘辛,竟在此时,以此种方式,被皇帝与靖王联手撕开,血淋淋地公之于众!

“所以……”沈云澹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唯有捏着密报的指骨因用力而泛出森森青白,“沈棠络的罪,便从谋害靖王世子,变成了……”他缓缓吐出那淬着剧毒的字眼,“谋害皇嗣,罪该……凌迟,诛九族。”

侍立一旁的影七头颅垂得更低,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绷:“是。都官曹已改换囚车,将四女郎……押入黄沙狱天字牢。靖王……不,是陛下,陛下悲愤难抑,下旨彻查,凡涉事者,夷三族。”

沈云澹闭上眼。清冷的空气仿佛凝固,鼻尖似乎能嗅到诏狱深处铁链拖地的刺耳声响,以及那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绝望气息。

沈棠络完了,彻底完了。

她这一支,也完了。

皇帝这一手,狠辣决绝到了极致!借“皇嗣”之名,将一桩本可斡旋的“庸医事故”或“宗室谋害案”,瞬间拔高到倾覆社稷的“弑君”高度!这不仅是斩断藤蔓,这是要将沈家伸向宗室的根系,连同那片赖以生存的土壤,一同焚毁殆尽!

“宫中……太后如何?”沈云澹再睁眼,眸中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永安宫……依旧闭门谢客。”影七的声音艰涩,仿佛每个字都重若千钧,“但……永安宫总管半个时辰前奉命送了一匣百年老参给靖王府,言给皇子殿下压惊。”

沈云澹唇角勾起一抹冰冷到极致的弧度。这,便是太后切割之后,更隐晦的表态了。她认了这“皇子”身份,也默认了皇帝的雷霆处置!沈棠络,乃至她那一支,已被沈氏宗族彻底剥离,成了平息皇权之怒,保全宗族主干的祭品!

“好。很好。”沈云澹低语,那冰冷的弧度在唇边刻得更深。祖姑这断尾求生,当真是快、准、狠。百年士族,所谓的亲情血脉在滔天权柄面前,轻贱如草芥尘埃。

“公子!”影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四女郎那边……都官曹的手段……”谋逆之罪,进了黄沙狱,便是人间炼狱。以沈棠络的娇弱,恐怕熬不过三天。

沈云澹缓缓放下那份重如千钧的密报。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雕花木窗。冰冷的夜风裹挟着竹叶的沙沙声猛地灌入,吹动他素白的衣袂,衬得他身影越发孤峭清寒,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寒刃。

“影七。”沈云澹打断他,声音斩钉截铁,再无半分温润,只剩下掌权者的冷酷与不容置疑的决断,“传吾令!”

“一,即刻开沈氏宗祠!公告全族:沈氏二房沈崇山,治家无方,纵女行凶,擅用前朝禁药,谋害天家血脉,罪无可赦!即日起,沈崇山一脉,削除族谱,逐出沈氏!凡其名下田产、商铺、仆役、仓粮,尽数查封,充入辅国公府公库!”他刻意加重了“公库”二字,而非含糊的“沈氏宗产”。

“二,以辅国公府之名,上请罪表!言治族不严,愧对君恩!自请罚俸三年,闭门思过!献北境三处铁矿,江南良田三万亩,充作皇子殿下汤药之资及,抚慰圣心!”

“三。”他眸中寒光一闪,如冰棱乍破,“着‘暗案’,将沈崇山及其心腹管事沈贵,田庄总管赵四……所有经手田亩兼并、重利盘剥、逼死佃户之人,处理干净。要快,要急病暴毙,所有相关账册……尽毁!”

影七心头剧震!公子此令,狠辣精准远超预期!

削谱逐族、献产请罪是明面上的断尾求生,示弱于君前。而第三条……则是借皇帝诛杀“谋逆”之机,清洗沈家二房内最肮脏、最易引民愤的蠹虫!尤其那些为沈崇山疯狂兼并土地,手上沾满血泪的爪牙!

这不仅是灭口保宗族,更是刮骨疗毒,将最易被攻讦的脓疮,趁着这场皇权之火烧得最烈之时,彻底剜去!不留后患!

“是!”影七领命,身影如鬼魅般融入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

沈云澹独立窗前,寒风凛冽,刮过面颊如刀。窗外天色微熹,透出惨淡的灰白,却比黑夜更显寒意刺骨。他抬手,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耳垂,那处昨夜被冰凉指尖刮过的地方,仿佛还残留着一丝异样的触感。

晏芷兰……那双燃烧着野火与毁灭光芒的眼睛,再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是她吗?

是她……将“庸医害命”的引线,亲手换成了“谋逆弑君”的雷火,并精准地引爆在沈家腹地?

毕竟……在这京城,能够如此不着痕迹地插手巡防营调动,做得滴水不漏的,除了手握重兵的晏家,他实在想不到还有谁具备如此庞大的能量和胆魄。

可如果是她……所求为何?仅仅是为了报复沈家隔岸观火,坐等陛下清算晏家的心思?还是……

想到此,沈云澹眼中第一次对晏芷兰生出了超越愤怒与忌惮的,一丝冰冷的,近乎棋逢对手的审视。

这个看似疯狂搅局的女人,眼光竟如此毒辣,下手如此精准狠绝。她到底是谁?仅仅是定远侯府那把见不得光的刀?抑或是……一个更深沉、更危险的执棋者?

……

傍晚时分,清竹苑似有风声划过。

晏芷兰刚刚回府小憩片刻,换了一身素雅常服,便如入无人之境般翻墙落入清竹苑中,轻车熟路地推开了书房的门。

沈云澹端坐在桌案后,素衣胜雪,面容沉静如水,仿佛昨夜的惊涛骇浪从未发生。唯有一双深潭般的眸子,清晰地映着对面女子眼底那燎原不息,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野火。

晏芷兰大大方方走到他桌案前,饶有兴致地捻起他青瓷盏中一片碧螺春的嫩芽,指尖微凉。不仅如此,她甚至极其自然地端起那青瓷盏,就着沈云澹喝过的位置,浅浅啜饮了一口。

她姿态闲适,仿佛身处自家暖阁,迎上沈云澹那仿佛能穿透人心的审视目光,唇角弯起一抹毫无温度的弧度:“沈公子这杯压惊茶,滋味……甚是清奇。”

“不及晏女郎翻云覆雨的手段清奇。”沈云澹看着她泰然自若地饮下自己杯中之茶,心中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异样,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依旧温润,却字字如冰锥般刺骨,“朱雀桥巡防营的调令……晏女郎的手,伸得比某想象的更长,也更准。”

他不再绕弯,昨夜影六带回的初步线索,如同冰冷的蛛丝,虽未完全织成网,却已精准地指向定远侯府这方深不见底的幽潭!

晏芷兰轻笑,放下茶盏,盏底与紫檀小几相触,发出清脆一响:“沈公子谬赞。吾不过是顺水推舟,帮陛下和沈公子,烧掉几根碍眼的枯藤罢了。”她目光锐利,意有所指,“沈崇山兼并土地,逼死佃户的账册,想必此刻已随他一同化为飞灰了吧?世子这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手段,才叫吾由衷佩服。”

沈云澹眸色陡然一深!她果然知道!不仅知道,更看穿了他借势清理门户,剜去脓疮的意图!

他指腹缓缓摩挲着冰冷的盏壁,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意和毫不掩饰的讥诮:“枯藤也好,脓疮也罢,皆是沈氏家事。晏女郎暗中搅动皇权,引雷霆焚我沈氏根基,将吾置于险境,这便是你所谓的帮忙?”

他微微倾身,温润的眼底此刻锐利如冰锥,直刺晏芷兰那双燃烧着野火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抛出那诛心之问:“还是说,晏家另有所图,想借这把火,重新瓜分那三万亩田?”

“三万亩田?”晏芷兰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声在寂静的书房里回荡,带着几分苍凉与讥诮,“沈公子,汝清竹苑窗外,竹影婆娑,清雅脱俗,不染尘埃。可汝看不见千里之外的淮北平原,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看不见江南水乡,桑田侵吞稻田,膏腴之地尽归豪强,白发老农跪在枯死的禾苗前泣血!看不见北境军屯被夺,戍边将士的妻子典当最后一件棉衣换来的黑馍,里面还掺着要命的观音土!”

她倏然站直身子,宽大的衣袖无风自动,眼中火焰熊熊燃烧,几乎要焚穿这精致华美的牢笼:“沈崇山之流,不过是士族这头巨兽伸出的无数贪婪爪牙之一!他们阡陌相连的万顷良田,是佃户的白骨堆砌而成!他们粮仓满溢的粟米,浸透着孤儿寡母的眼泪!他们高卧朱门,酒池肉林,吟风弄月,可曾低头看过一眼脚下蝼蚁般的黎民?”

书房内死寂一片,唯有铜漏的滴答声被无限放大,敲在人心上。

沈云澹端坐如故,面色依旧沉静,但案下紧握的指节已然泛白,青筋隐现。

晏芷兰的话,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刻意回避,却又心知肚明的疮疤上。土地兼并,民怨沸腾,皇帝的御书房里早就堆积满了弹劾的奏折,这些他岂会不知?只是……士族的根基,岂能轻易动摇?

他缓缓抬眸,眼中再无温润,只有深沉的审视与一丝被冒犯的冰冷怒意:“晏女郎悲天悯人,心系黎庶,某佩服。然则,破而后立,谈何容易?汝借皇权之刀,斩士族之根,可曾想过,此刀亦可斩向万民?沈崇山伏诛,他名下田产充公,汝以为会分给无地流民?不!它们只会被新的皇商、勋贵瓜分殆尽!兼并不止,轮回不休!汝此番行径,徒增杀孽,血染成河,可正本清源乎?”

晏芷兰突然逼近一步,几乎与他呼吸相闻,直视沈云澹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她当然知道,在这封建制度下,土地兼并的问题近乎无解。

她沉声,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那又如何?陛下想肃清掣肘,充盈国库,欲先拿吾晏氏开刀,此刀自不能仅悬在吾等头上!汝沈氏默然不语,任其宰割,难道指望晏氏倒台后,沈氏能独善其身?”

她晏芷兰虽然悲悯黎民苍生,可她也不是那种一腔热血,明知胳膊拧不过大腿还要撞得头破血流的人。她只有在有能力保全自己,且尚有余力的时候,才会选择善良和悲悯。

大多数时候,她更明白,自己也只是这漩涡中挣扎求存的一个普通人。

今年天灾不断,百姓赋税沉重,税收早已收不上来多少银两,国库空虚得如同漏勺。陛下的书房里,怕是早就备好了晏家这百余年来的“累累罪证”,正等着一个绝佳的契机拿晏家开刀,抄家灭族,以此巨富来填充那空虚的国库!

这京城里,有多少人乐见其成?倒下一个晏家,他们所有人又可以再安然无恙地享受几十年奢靡!

沈云澹周身的冷意稍微收敛,沉静地与她对视,眼神复杂难明:“陛下手中罪证,尚不足以让晏氏伤筋动骨。否则,何须按兵不动,等待契机?汝晏氏盘踞多年,拥兵自重,积弊已深。非是拖他人下水便能解决根本。陛下会给定远侯选择的机会,晏女郎也明白,是断臂自救,还是……等他人来清理门户。”

晏芷兰毫不退缩,直视沈云澹的眼睛,字字如刀,锋芒毕露:“断臂?陛下盯着晏氏那几十万兵权多久了?当年吾太爷出兵助周太宗登基,早就料到会有兔死狗烹的一天。故而向太祖要了丹书铁券,留保后人一命,方才有了周太宗‘定远侯晏氏,辅国公沈氏,与国同休!’的金口玉言盟誓。太宗能应允,是因为他也清楚,这护身符,亦是催命符!百年来,士族簪缨,多少人仗着这块免死金牌为所欲为,积下如山血债?!”

她向前逼近半步,目光灼灼,声音带着一种洞穿世事的冷酷:

“沈氏虽无兵权之显赫,可坐拥良田万顷!汝沈家宗祠内,关于田亩争讼,佃户暴动,逼死人命的卷宗,难道就没有堆积如山?—这些脓疮不除,终有一日,便是授人以柄、引颈就戮的催命符!”

她微微扬起下颌,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讥消与警示:

“沈云澹,你以为陛下按兵不动,是在等什么?等的就是这些足以将沈氏连根拔起的‘如山铁证’!沈崇山这一支的“脓疮’,今日不借势剜去,难道要留着,等明日成为陛下插向整个沈氏心窝的那把刀吗?”

沈云澹眸底寒光骤盛,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冰冷的愤怒与洞悉:“剜去?晏芷兰,你以为你是在剜疮?你这是在火上浇油,自掘坟墓!更是将你我两家,都置于更险的风口浪尖!”他猛地站起身,素白的身影在烛光下投下压迫的阴影,手指重重敲在案上那份仿佛还带着血腥气的密报上:“陛下正愁找不到一把足以重创士族的利刃!你倒好,亲手将‘谋害皇嗣’这泼天罪名拱手奉上!这岂止是授人以柄?这是将淬了剧毒的刀柄,塞进了陛下手中!”

他目光如鹰隼般攫住她,声音低沉却字字如惊雷:

“这罪名足以让二房万劫不复!可它就像一桶最烈的火油,你把它浇在沈家二房这颗雷上,是把它炸得粉碎了!但你想过没有,这颗雷里面裏着的,就是那些足以让整个沈氏宗族身败名裂,抄家灭族的土地罪证!”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后怕的寒意,也带着被越俎代庖的愤怒:

“你怎知沈崇山在绝望之下,不会为了保命或拉人垫背,将那些肮脏账册作为“投名状’或同归于尽’的筹码,主动献给陛下?黄沙狱的手段,你我都清楚!一旦那些兼并土地、逼死佃户的铁证,借着“谋害皇嗣’的东风被掀开一角……届时,就不是一个二房倒台,而是整个沈氏门楣崩塌,被钉在‘国轟民贼’的耻辱柱上!汝晏家,就能独善其身?!”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眼神冰冷:

“你这看似剜疮留体面的举动,实则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将一颗随时可能自爆,牵连全族的火药桶,硬生生塞进了陛下手里!你清除了一处脓疮,却让整个沈家乃至士族,都暴露在更大风险之下!晏芷兰,你这不是帮忙,你这是在掘坑!是在掘断你我两家,乃至所有士族最后的根基!”

晏芷兰迎着他冰冷愤怒的目光,非但没有退缩,唇角反而勾起一抹近乎残忍的、洞悉一切的笑意。她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寒意,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送入沈云澹耳中:

“沈公子……多虑了。”

她微微歪头,眼神锐利如针:“沈家二房那些要命的账册……此刻,不是早已被你的人‘尽数掌握在手’,付之一炬,化为飞灰了吗?至于沈崇山本人……”

她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沈云澹紧握的指节,声音轻得如同耳语,却带着致命的暗示:“黄沙狱……那地方,据说最是能‘惊吓’人心。一个骤然失去所有,身负谋逆大罪的罪人,承受不住这惊吓,一夜之间,心悸暴毙……或者畏罪自杀……也是寻常事,不是吗?”

她往前又逼近了极小半步,几乎能感受到沈云澹骤然紊乱的呼吸,继续低语:

“沈家执掌尚书台多年,三公曹,都官曹皆在指掌……要确保一个罪人在狱中‘安安静静’地走,想必……并非难事。”

她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声音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承诺:

“至于这‘安静’……若需掩盖些许风声,吾晏家执掌中领军,牙门军、城门营和五校五营亦皆在指掌,宿卫宫禁之外的动静……挡一挡,还是做得到的。”

沈云澹的身体猛地一震!如同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劈中!他温润如玉的面具瞬间碎裂,瞳孔剧烈收缩,死死盯着晏芷兰那双燃烧着野火与冷酷算计的眼睛。他刚要说什么……

此时,书房外陡然传来影七急促而压抑的禀报: “公子!靖王府急报!皇子殿下……醒了!第一句话,问的是鹿氏女。还有……陛下口谕,召辅国公世子……即刻入宫觐见!”

时机,分毫不差。

晏芷兰唇边的笑意瞬间加深,带着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对着面色瞬间冰寒如铁,眼中怒意与复杂思量交织的沈云澹微微颔首,仿佛只是闲话家常后告别:“看来,沈公子的惊涛,已至门前。芷兰,告辞了。”

她转身,素衣拂过门槛,轻盈地融入门外乍现的,带着一丝不祥预兆的天光。

留下沈云澹独坐于骤然沉寂的书房中,案头镇纸下压着的那张宣纸,八个铁画银钩的大字“潭深千尺,方见真龙”,在跳动的烛火映照下,此刻显得格外刺目而……充满了被强行搅动后的、难以预料的凶险变数。

窗外,竹涛声陡然转急,簌簌作响,似有万马千军,踏着血与火的巨浪,汹涌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