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珍三岁那年,陈景深的珠宝设计工作室遇到了瓶颈。他设计的"初心"系列在市场遇冷,资金链岌岌可危。与此同时,初嬉收到了伦敦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去吧。"深夜的工作室里,陈景深对初嬉说,眼底有血丝,却带着坚定,"带着初珍和妈妈一起去英国。我这里...需要时间重整旗鼓。"
初嬉看着他桌上散落的设计稿,其中一张画着眉间点着朱砂的少女——那是他为初珍设计的成年礼物。
"等我在英国学成,"初嬉握住他的手,"我们一起让'初心'重现光彩。"
伦敦的公寓里,初珍在儿童床上醒来。阳光透过维多利亚式的长窗,在她眉心的红痣上跳跃。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了外婆准备的英式早餐,习惯了用英语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
"妈咪,Daddy什么时候来?"她用流利的英语问正在整理书包的初嬉。
初嬉蹲下身,轻抚女儿眉间的红痣:"等Daddy忙完工作。"
初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对这个遥远的父亲印象模糊,只记得视频里那个总是带着疲惫笑容的英俊面孔。
五岁的初珍在幼儿园的画展上获奖。她画了一家三口,父亲额间也点着一颗红痣。老师称赞这幅画"充满东方神秘感",却不知道那红痣来自女孩真实的特征。
"为什么给爸爸也画上红点?"初嬉在视频里问。
初珍用英语回答:"因为这样我们就一样了。"
屏幕那端的陈景深沉默片刻,轻声说:"告诉初珍,爸爸很想她。"
初珍六岁生日那天,陈景深寄来一个精致的礼盒。里面是一条定制项链,吊坠是眉心镶着红宝石的小天使。
"真像我们初珍。"外婆帮她戴上项链。
初珍对着镜子照了照,突然用生硬的中文说:"爸爸......记得。"
这是她仅会说的几句中文之一。虽然陈景深每年只能来看她两三次,但每次都会给她带来精心设计的珠宝礼物。衣柜里已经收集了一整个首饰盒,每一件都带着父亲独特的爱。
初嬉以优异成绩毕业前夕,视频里的陈景深终于露出轻松的笑容:"公司渡过难关了。我设计了新的系列,叫'珍心'。"
设计图上,红宝石被巧妙地点缀在各种饰品上,宛如初珍眉间的朱砂。
"我们很快就能团聚了。"初嬉对女儿说。
初珍摆弄着父亲最新寄来的手链,上面的红宝石在灯光下闪闪发光。虽然她还不能完全理解"团聚"的含义,但她知道,那个遥远国度里的父亲,一直在用独特的方式爱着她。
六年的离别,让初珍成长为一个带着东方神秘印记的英伦少女。而远在中国的陈景深,每一件作品都藏着对女儿眉间那颗朱砂痣的思念。
初珍七岁那年的夏天,初嬉带着她回到了久违的中国。飞机降落时,初珍好奇地望着窗外的城市,这是她记忆中的"爸爸的城市"。
陈景深在接机口等候,当他看到那个眉间点着醒目红痣的小女孩时,眼眶瞬间湿润。初珍有些害羞地躲在母亲身后,却忍不住偷看这个只在视频里见过的父亲。
"初珍,"陈景深蹲下身,用生涩的英语说,"我是爸爸。"
令他惊喜的是,初珍用清晰的中文回答:"我知道,爸爸。"
原来在回国前,初嬉特意请了中文老师给初珍补习。虽然还不太流利,但这份心意让陈景深受触动。
陈景深带着初珍参观他的工作室。当看到墙上挂着的设计稿时,初珍指着其中一张:"这是我的红点点!"
那张设计稿上,确实以她眉心的朱砂痣为灵感。陈景深将女儿抱起,轻声解释:"这是爸爸为你设计的'珍心'系列。"
初珍好奇地触摸着工作台上的珠宝,突然用英语说:"爸爸,你能教我做珠宝吗?我想做一个送给外婆。"
这一刻,陈景深意识到,虽然错过了女儿成长的很多时光,但血缘的纽带从未断裂。
初珍很快成为了工作室的小开心果。她流利的英语帮助陈景深与国际客户沟通,而眉间的朱砂痣又让她带着东方的神秘气质。
"她就像一座桥梁,"初嬉欣慰地对陈景深说,"连接着东西方,也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有一天,初珍拿着画本跑到陈景深面前:"爸爸,我设计了一个项链。这里是英国的玫瑰,这里是中国的红点。"
画纸上,一朵玫瑰环绕着一颗朱砂痣,稚嫩却充满创意。
陈景深决定将女儿的设计融入新的系列。他手把手教初珍认识各种宝石,父女俩在工作室度过了整个夏天。
"爸爸,"初珍某天突然问,"我们以后都会在一起吗?"
陈景深将女儿搂在怀里:"会的。爸爸再也不会错过你的成长了。"
夕阳透过工作室的窗户,照在初珍眉心的红痣上,那抹鲜红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庭重新开始的希望。虽然错过了六年,但未来的路还很长,足够他们慢慢弥补。
——————————全文虽完,但故事仍在继续。
这本书就算结束了,由于本人是新人,作者没有多少粉丝,但我还是要写一些感言吧!这一本小说,其实挺短的。但我想说,人生很多选择,不一定你的选择就都是错的,你从内心去想。小说就是有一些脱离现实和一些人的世俗看法冲突了,有可能现实中这种事就会被人看不起,不过你不在乎就好了,遵从内心,勇往直前。[粉心]等《允你一世潇然》写完,我再写女儿篇。[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