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寒星 & 苏澄影带 陆予澈)
周六早晨,当沈寒星和苏澄影按响陆止安家的门铃,看到背着小背包、表情冷静得像要去参加学术会议的陆予澈时,沈寒星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予澈,今天跟沈阿姨和苏阿姨玩,开心吗?”沈寒星蹲下身,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显得亲切无害。
陆予澈抬起那双酷似江澈的淡漠眼睛,没有任何寒暄,直接进入正题:“今天的日程安排是什么?有预设目标吗?比如,知识获取增量,或者技能熟练度提升?”
沈寒星:“……”
她求助地看向苏澄影。
苏澄影倒是很平静,回答道:“目标:体验非结构化日常活动的乐趣。日程:先去科技馆,然后公园野餐,最后回家进行自由创意活动。”
陆予澈点了点头,像个小机器人一样开始分析:“科技馆,我已去过17次,常规展品知识吸收率已达98.7%。公园野餐,变量过多(天气、昆虫、食物变质概率),效率低下。自由创意活动,定义模糊,缺乏评估标准。”
去科技馆的路上,沈寒星试图活跃气氛,指着车窗外:“予澈你看,那朵云像不像小兔子?”
陆予澈瞥了一眼,冷静回答:“根据云层分类学,那属于积云。形态相似度低于40%,更接近数据库中的‘棉花糖’模型。而且,云是由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物,不是兔子。”
沈寒星:“……哦。”
在科技馆,面对一个介绍基础齿轮传动原理的展品,沈寒星试图用童话语言讲解:“你看,这个大齿轮是齿轮爸爸,带动这个小齿轮宝宝……”
陆予澈面无表情地操作着展品,打断她:“从机械效率角度,这种大小的齿轮组合传动比是3.5:1,扭矩输出降低,但转速提升。不存在亲属关系。”
沈寒星彻底放弃沟通,眼神放空。苏澄影在一旁,嘴角微不可查地弯了一下,然后走上前,用精确的工程术语和陆予澈交流起来,两人居然聊得颇为投契(在旁人听来如同加密对话)。
下午公园野餐,沈寒星拿出精心准备的卡通造型饭团。
陆予澈没有立刻吃,而是仔细观察后提问:“米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海苔的钠含量?胡萝卜雕花是否经过无菌处理?食用色素是否符合ASTM标准?”
沈寒星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苏澄影默默拿出手机,开始查询相关数据……
当一天结束,把仿佛刚完成一场“日常活动效率评估报告”的陆予澈交还给他亲爹时,沈寒星几乎是瘫在苏澄影身上:“我再也不说他俩带娃轻松了……这比解黎曼猜想还耗神!苏澄影,快,给我补充点糖分!我的大脑需要重启!”
(顾云昭 & 林栀予带 沈念苏)
与此同时,顾云昭家则是另一番景象。
小念苏因为想念“爸爸”妈妈,加上到了陌生环境,刚开始有些拘谨,不小心碰倒了水杯,水流到了她刚画好的画上。看着晕开的色彩,小念苏嘴一瘪,金豆豆就开始往下掉。
“哎呀,没事没事!念苏不哭!”顾云昭手忙脚乱地拿纸巾,声音洪亮,“水洒了擦掉就好!画花了我们重新画!顾阿姨陪你画个更漂亮的!”
她这充满活力的安慰,反而让小念苏哭得更大声了。
林栀予连忙示意顾云昭小声点,她温柔地把小念苏抱到沙发上,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帮她擦脸和手,声音像羽毛一样轻:“念苏是不是想爸爸妈妈了?没关系的,阿姨和……顾阿姨(她顿了一下)也很想你。画坏了有点难过对不对?你看,这颜色晕开像不像晚霞?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张新的、特别的画,好不好?”
小念苏的哭声渐渐小了,变成了小声的抽噎,依偎在林栀予怀里点了点头。
下午,小念苏拿出苏澄影给她准备的数学游戏书,有一道逻辑题卡住了。她皱着眉头,眼看又要情绪低落。
顾云昭凑过去一看,那些符号和逻辑链让她头晕眼花:“这……这是什么天书?”
林栀予耐心地看了一遍题目,尝试用语言引导,但似乎不得其法。
顾云昭灵机一动,拿出跳棋和乐高积木:“念苏!我们来实战演练!把这个题目‘演’出来!”
她把题目里的条件转化成跳棋的规则,用不同颜色的乐高代表不同元素。小念苏在顾云昭充满活力的“实战指挥”和林栀予温柔的从旁解说下,居然真的在游戏中理解了题目逻辑,破涕为笑,成功解出了答案。
当沈寒星和苏澄影来接孩子时,看到的是小念苏一手拉着林栀予,一手拿着用乐高搭的“解题模型”,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顾云昭则累得瘫在沙发上,对着沈寒星摆摆手:“带娃……特别是带需要动脑筋的娃……比打全场篮球赛累多了……”
(陆止安 & 江澈带 顾念栀)
陆止安和江澈的公寓,一如既往的整洁、安静,充满科技感。
小念栀抱着自己的画册和娃娃,怯生生地站在门口,看着两个表情冷淡的叔叔,不敢进去。
江澈看了看她,没说话,转身去厨房,拿出一个杯子,倒了温水,递过去。动作精准,没有多余表情。
陆止安则只是看着她,没有任何表示。
小念栀更害怕了。
直到她不小心把娃娃掉在了地上。陆止安走过去,捡起娃娃,看了看关节连接处,然后从工作室拿出一个小巧的工具箱,三两下把娃娃一个有些松动的胳膊修好了,甚至还给关节处加了点润滑,让动作更顺滑。他依旧没说话,只是把修好的娃娃递还给小念栀。
小念栀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小声说了句:“谢谢叔叔。”
中午,江澈准备的午餐是营养搭配精确到克、摆盘如同分子料理的儿童餐。小念栀看着那些不认识的食物,有点不敢下口。
陆止安拿起平板,调出一个可爱的动画片,放在她旁边。动画片里的角色正在愉快地吃着和餐盘里相似的食物。
下午,小念栀画画,画的是“我的家”。她画了高大的顾云昭,温柔的木子予,还有小小的自己。
陆止安和江澈在一旁各自工作,偶尔会看一眼她的画。
当她画到天空时,找不到想要的蓝色画笔。江澈起身,走到色彩分析仪前,扫描了她画纸上已有的颜色,然后在调色软件上快速操作,打印出了一张拥有渐变蓝色的、质感特殊的纸,递给她。
小念栀用这张纸剪贴出天空,效果出奇的好。
当顾云昭和林栀予来接孩子时,惊讶地发现小念栀正安静地坐在毯子上玩,她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由陆止安和江澈用废弃电路板和光纤给她做的、会发出柔和星光的“梦幻城堡”模型。小念栀看到妈咪妈妈,开心地跑过去,还回头对陆止安和江澈挥了挥手:“谢谢叔叔!再见!”
陆止安极轻微地点了下头。江澈则看着那个跑远的小小身影,对陆止安说:“情绪波动曲线,趋于平稳。任务,完成。”
一天的“互换”结束,六位家长在群里交流心得,纷纷感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以及“还是自己家的‘小怪物’最对胃口”。而三个孩子,也在这次独特的经历中,隐约触碰到了世界多样性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