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时昱好笑地问道:“你认为星星是我女儿?觉得我结婚了?”
“不是吗?”什舒反倒懵了,难道他还想抵赖不成吗?她可是亲耳听见星星叫他爸爸。他俩还一个姓呢,一个叫范时昱,一个叫范星玥,这总不能有假吧?
想清楚这些天以来什舒对他刻意的漠视,他就不难受不纠结了,此刻心里一片舒畅,反倒有些不想解释了,他想知道自己在什舒心里到底是什么地位。
普通朋友?顾客和商贩?小时候的朋友?还是……
范时昱隐隐期待着。
“当然不是,你看我这个年纪能生的出星星吗?”范时昱转过头来,把脸正对着她,示意自己其实是个年轻貌美的人。
什舒不懂,她只觉得这个男的好像有点自恋。
“这还真不好说。”什舒摆摆手,从上到下打量了下范时昱,“你努力努力还真可以。”
“我也就比你大两三岁!”范时昱委屈,他年纪真不大呀,也才毕业没几年,怎么会觉得他是个有家庭有娃的人呢。
“星星看上去大概就是在上幼儿园的年纪,你结婚早点不就能生了?我高中那会儿就听我同桌说起过她有个初中同学有小孩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拿我们00后来说,有的人早早结婚生子,二胎三胎的都有;有的人认真搞学术,恋爱都没谈过;有的人还没成年,单独出去旅游住酒店还要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所以,就算星星是你的女儿也没什么奇怪的。”
范时昱绝对她说的不无道理,“这倒也是。但是我必须澄清一下,我和星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你不要误会了。”
什舒此时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八卦一样,她挑眉问道:“那你是星星的继父吗?”
范时昱大无语,大声说道:“我不是,你怎么会这么想?”
他双手抱头,无语到说不出话来,思考着到底该怎么样解释才能不让她误会。现在的小女生内心戏怎么这么多啊,一秒钟把他塞进言情小说的剧情里。问题是现实不是小说呀。
“反正我和星星、和星星的妈妈都没有你想的那种关系。”他觉得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的,“星星的爸爸由于一些原因不能陪在星星的身边,星星年纪还小不懂这些,有时候就会乱喊人爸爸,她不止喊过我爸爸,她还喊过别人爸爸。”
“反正就是,哎呀,你不要多想。”他挠挠头,“我现在没结婚没孩子,没女朋友,单身。”
“哦。”什舒不感兴趣地应了一声。
他有没有孩子,结没结婚,单不单身,和她又有什么关系?
她只要每天好好摆摊,好好挣钱,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好就行,别的什么也不想。
“你住哪儿?还不回去吗?我要收摊了。”什舒问。
范时昱指着炉子里还剩的两个烤红薯和筐子里摆着的几个橙子,问:“这不还有两个吗,还没卖完。”
“给你。”什舒面无表情地说。
“嘿嘿。”范时昱开心地接过来,“那我可就收了哦。”
“你的生意怎么一下变得好?之前不是还卖不出去吗?”他疑惑地问道,遭受到什舒的一记眼刀。
“那天暴风雨,出门的人少,也就没什么人买。”她正收拾榨汁残留的橙子皮,这会儿也不忙,就跟范时昱聊了起来。
“我也疑惑为什么今天的客人这么多,刚刚和我朋友聊天说起来,她说是她把我的照片发到网上火了,很多人都根据同城热搜来的。”
“我看看,有链接吗?”范时昱凑过来。
“等等,我转给你。”什舒放下手里的果皮,抽出手套,点开视频转发界面,跳转到微信。
突然卡顿住了。
“我没有你的微信。”她突然想起来没加过范时昱的微信。
范时昱手指伸到她的屏幕,点开扫一扫,然后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二维码放过去。
这不就有了吗?
视频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几张照片,有正脸有背影,配上了最近的热曲和咯噔文学的文案。有大几十万点赞量。
对于短视频推流范时昱稍微了解过一点,他自己的公司才成立两三年,最近也在尝试通过社交平台扩大影响力,以此收获更多的客户。
但是反响平平,宣传部营销部的人每天各个平台发好几条帖子,发了几个月了都没有什舒这一条流量好。
火可能是一门玄学,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吃自媒体这行饭。
他试着建议道:“我看你这个数据不错诶,有没有想过走自媒体这条路?做得成功的话比摆摊挣的钱多多了。”
他点开账号主页看了看。
什舒是个务实的人,她知道很少有人能吃上自媒体的饭。与其每天绞尽脑汁怎么引流,她觉得还是踏踏实实卖烤地瓜更容易些。
“没想过。自媒体挣钱人人都知道,但能挣到钱的也就那么一小撮人,我认为我不属于那一行列,做人不能好高骛远。”她如实说出内心想法。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号做起来的话你就可以拿双份工资了,一份摆摊的钱,一份自媒体的钱。做不起来的话也没关系,继续做自己的本业就好。”
“对于这方面我还真不是很懂,但是从我平时的刷手机的习惯来说,我想我会关注内容垂直度更高的账号。你的这个号里面的内容比较杂,可以考虑删减一些流量不太好的帖子。”
范时昱认真地给她建议。
什舒承认,她有点心动了,谁会拒绝金钱的诱惑呢?
但什舒同学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只会在心里默默地打算,很少会跟外人透露。
“再说吧。”她平淡地回复了对方,但心里却有些激动,开始幻想有钱以后的生活。
听说搞自媒体的叫自由职业,她的事业成功以后想去哪就去哪。她可以在县城买最好的小区里面的房子,把妈妈和妹妹一起接进来;她可以换上最新款的苹果全家桶,坐在咖啡厅里像个高级白领;她可以买所有自己喜欢的但是没什么用的东西,不在乎花多少钱……
她目前大部分的烦恼都可以用钱来解决。
什舒搜索“自媒体能挣多少钱?”,底下的评论燃起了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05年已经存了10w了。】
【大二月入六千,基本能cover学费和生活费,不再向爸妈伸手要钱。】
【一个星期可以挣四位数。】
这样的帖子在网上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每个平台都有。她浏览了几十上百条之后,一整晚兴奋得差点没睡好觉,一直在规划“如果她有钱了以后要买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什舒从清晨的阳光中醒来,身体依旧是依恋被子的状态,但脑子异常的清醒。她下了一个决定,在当时的她看来只是她无数次给自己打励志鸡血中的一次,她甚至抱了不会成功的想法。
但不久的将来她才意识到,这是她的人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是她不需要任何外部刺激就可以坚持的事情。
她要做自媒体了。
从萌生出想法到注册账号到选择赛道,她没有一丝犹豫,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什舒早早地学会了当家。当妹妹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她就开始学着做饭,照顾妈妈。话还说不清楚,她就知道孕妇吃什么对身体好。
什舒的初中是在城里念的,那时候妈妈在厂里打工,每天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八点,没有时间两地通勤。把什舒和妹妹两个小孩放在老家她不放心,于是妈妈就在城里找了一所愿意接受乡下孩子的学校,让什舒和妹妹在那里读书。
班里有很多同学的家离学校很远,所以住在学校的宿舍里面。学校食堂又贵又难吃,早上就饿着肚子上课。什舒发现了这件事情之后,每天早上就多做几份早餐。食堂卖八块钱一份的加肉加肠鸡蛋灌饼,她就卖五块钱一份,靠价格差和美味来取胜。
一开始只是小范围地在班级里面卖,后来是同年级,后来是全校,最后大家都知道了七零七班有个同学的鸡蛋灌饼做得又好吃又便宜。同学们口口相传,她的生意火爆全校。她用挣到的钱给家里添了一台电风扇。
租的房子里面没有空调,只有一台老旧的电风扇。她们母女三人挤在一张小床上睡觉,她和妹妹一头,妈妈睡另一头。妈妈总担心热坏她们,坚决不用电风扇的“摇头”功能。有了新买的这台电风扇,这下她们即使在大热的夏天也可以睡个好觉了。
只是这个生意没做多久,妈妈厂里的活就做完了,什舒又回到乡下的学校读书。
从小到大,只要是吃过她做过饭的人,就没有说不好吃的。
所以她坚信,在做吃的这一块,没人能比得过她。
自媒体账号的赛道就是——美食博主。
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内心发芽,它会不堪风雨折磨还是长成参天大树?
求评论,求收藏。
请大家多多评论,建议批评都可以,感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变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