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白瓷碎冰 > 第4章 开个好头

白瓷碎冰 第4章 开个好头

作者:清风挽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2 19:13:53 来源:文学城

周五的第一节课,秋吟熟练地搬了小板凳来到高一9班听课。

“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轮流进行课前分享,第一位同学是……”王红梅看了下花名册,“薄晓,准备好了吧?”

坐在秋吟前方一位扎着丸子头的女生站起来:“好了老师。”

声音洪亮,个子也高。

最后一排的女生就没有低于一米七的。

“好,其余同学把读书笔记拿出来,认真听的同时不要忘了做好记录。”

薄晓将U盘中的PPT打开,先播放了一条短视频。

一个留着学生头,皮肤黝黑的女孩儿正坐在大石头堆成的简陋“书桌”前埋头苦读,灯光昏黄微弱,却将她的眼眸照得明亮。

下一秒,画面突转。另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佝偻着身板,像台僵硬的机器般,拿着木杵不停捶打衣服,咚咚的击打声在深夜中分外清晰,一下两下,打到了屏外人的心上。

不到半分钟的视频,将两类农村少年的不同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贫苦的条件是一样的,但一个眼中尚有光,一个则失去了希望。

教室里一片沉寂,同学们或是不忍地眉头轻蹙,或是神色凝重,皆若有所思。

薄晓走上讲台,姿态落落大方:“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视频都发现了,有学上和没学上给两个女孩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不同。”

“读书,对于一些大山里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件奢侈的事,好在我们的社会不缺愿意伸出援手、将她们从深潭中拉出的人。”

“可是,善意的种子是否真的能结出幸福的果实呢?今天,我想跟同学们分享的就是前阵子上了热搜的‘稚荷行动’事件。”

从薄晓导入时,秋吟心头就划过一丝意外,现在看到标题上醒目的四个大字,更是颇感惊喜。

稚荷行动是上世纪末著名企业家胡春望女士发起,后由妇联与少年基金会主管并联合推进实施的公益项目,专门用以帮助贫困女童完成学业。

然而,半个月前网上却爆出一条惊天丑闻:稚荷行动的资助对象中不仅有女童,还包括另一性别、不止个位数的受益者;女孩子们求学、维持基本生存的救命钱被挪用来替“他”人圆梦自我,装点生活。

“这并非优先女便可惠及男的事,因为它的初心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助力全体儿童共同成长的口号与偏袒一方帮其实现个人愿望的实际操作,也让我们意识到大爱与小爱的标准原来可以这样弹性。”介绍完稚荷行动,薄晓逐条分析了此次事件的痛点。

“我们愤慨于专款不专用的无耻之行,更寒心于因性别歧视而产生的爱心计划违背初衷,反过来再一次印证了社会究竟有多么不公。”

薄晓长着一张可爱的苹果脸,可此时她严肃万分的表情和掷地有声的话语都令众人深受震撼。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薄晓浅浅鞠躬,正要关掉PPT回位,被王红梅叫住。

“先不要着急下去。”王红梅从教室前门走到屏幕前,“薄晓同学的选题非常深刻,其实我最近也刷到了有关稚荷诈捐的事。”

“我们能够多关注时事,尤其是在关乎我们自身利益的事上变得敏锐一些,并为此思索、发声是很好的,因为你不只是在维护自己,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秋吟轻轻点头。

精神的启迪、意识的觉醒从来都不怕晚,但处于思想变革、发展最激烈时期,接受性最强的青少年理应更早去接触先进的事物,越早越好。

唯有这样,经年之后,沉淀出的精华才会更加醇厚。

语文本就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又最易于发挥教育的人文性与思想性,所以秋吟很喜欢这种大胆表达、开放交流、思想碰撞的时刻,也乐于看到像薄晓这样的学生去成为推动者、先行者。

目光从同学们端肃的面庞上掠过,下移,是一排排中性笔在纯白的纸张上游走。秋吟知道,薄晓的展示是有很大意义的。

不过,老师能做的仅仅是提供生长的土壤,播下种子,静待花开。

热点本身固然值得讨论,但有限的课堂时间还是要回落到知识层面。

果然,在肯定了薄晓的选题与表达后,王红梅稍作停顿,话锋一转:“薄晓给大家开了个非常好的头,只是有几个点得注意一下,后面的同学也都要有意识地改进。”

“第一,我们课前分享的目的是丰富储备,积累写作素材,所以不仅要呈现事件,更要解读、分析和评判,以及最关键的一步——提出建议。”

“如何把一个个鲜活的素材变为作文中动人心弦的语段,将它真正利用起来,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

“比如,‘稚荷行动’爆雷事件背后折射出一种怎样的现象,薄晓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么在这之后,社会、公益组织、我们每个人,各方应该如何做才能推进慈善事业落到实处?这是我们思维需要进阶的地方。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学会梳理出这样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对于我们日后写议论文会大有裨益。”

薄晓有随身带笔的习惯,边听边在自己的稿子上记。

王红梅点评完薄晓的展示,又针对PPT布局和字体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交代了课前准备好内容、分享时长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课堂过半才开始正式讲授新课,进度肯定是要落下一点了,王红梅脸上却不见任何急躁,依旧循序渐进地按原计划教学。

凡事都有第一次,瑕疵是免不了的,关键是要为未来铺下一条稳当的路。

小组讨论时,秋吟的听课记录本也写满了一整页,剩下的就是课堂小结和评价了。长时间挺着身板写个不停,有些累了,于是她悄悄垮了垮肩放松。

视线游移间,秋吟忽地瞥见门口出现一道身影,还没来得及细看,班级探子自以为很小声的提醒已然飘入耳中:班主任来了!

左衾迩站在教室外,从前窗踱步到后窗,冷厉的目光从一排排学生头顶切过,把极个别浑水摸鱼者嘴边的笑容吓掉后,终于发觉秋吟的存在。

朝她点头微微一笑,再次确认了下班里上课状态,左衾迩便迈步离开了。

秋吟恍了恍神。

开学典礼结束后,她们也没有任何正面接触,但像刚才那样短暂而又遥远的交集却有不少。

语文办公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带教师傅与左衾迩搭班的天然优势,都为她与左衾迩之间添上了一条又一条细微的联系。

说起来,摆着班主任架子不苟言笑的左衾迩,也让秋吟感到很是新奇。

自认识以来,左衾迩在秋吟眼中一直都是副好脾气的模样,也许是因为“左荥芷姐姐”这一身份早已从家庭角色融入到社会角色中,所以在对待她时,左衾迩表现出来的也始终是一种十分温和、亲切的形象。

就像是她们初见时那样。

☆☆☆

刚吃完饭就回到教室的秋吟分秒必争地与数学题展开生死搏斗,同桌左荥芷跑去上厕所了,班里几乎没什么人。

秋吟坐在靠窗的位置,冥思苦想而不得之际,一道陌生的声音把她的目光从比脸还干净的草稿纸中拔出——

“同学,同学。”

从桌上抬起头的秋吟对上一双明亮的眸子。

明明同样套着肥厚老气的校服,绑着如出一辙的马尾辫,可偏偏左衾迩眉眼清隽,身姿卓立,只站在那儿就足够扎眼。

“麻烦帮我把这个交给左荥芷,谢谢。”左衾迩将手中的袋子递出。

“哦,好的。”

秋吟起身间撞到了左荥芷的凳子,下意识地嘶了一声。忽略掉小腿的痛感,她靠近窗边,嗅到一股淡淡的皂角香。

“没事吧?”左衾迩目露关怀。

秋吟摇摇头。

接过袋子时,纤长的指尖浅浅擦过她的手背,留下一抹极其微弱的痒意。

左衾迩牵起唇角,挥挥手:“那,再见了。”

后来,秋吟知道了她就是左荥芷的姐姐,并在往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听左荥芷絮叨起自己的“童年阴影”。

什么左衾迩小升初考试只扣了两分啦,初中理科竞赛保送海城一中啦,校运动会长跑拿下小组冠军啦……

总之,和从小到大都平平无奇,只能被阿姨们夸奖一句“哎呀,这孩子长得也怪可爱的”的左荥芷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仿佛上帝在分娃时不小心打了个瞌睡,迷迷糊糊间就把如此普通的她错投到左家里去了。

听着好友喋喋不休的“抱怨”,秋吟是既好笑,又羡慕。

能够笑着说出来的痛苦不算真正的痛苦。

倘若不是打心底喜欢姐姐,把她当作自己的避风港和守护神,又怎么会对有关姐姐的事如数家珍,事无巨细地把童年相处的点点滴滴都迫不及待分享给好朋友呢?

自豪的语气、崇拜的眼神和堆积如山的事实都骗不了人。

所以,与其说是左荥芷的童年阴影,秋吟更愿意将这段往事称作“左衾迩的光辉历史”。

即便是再渺小的荣誉,在小小少年的眼中都会被无限放大,而当它们层层叠加后,左衾迩也就被她们用一箩筐亮闪闪的勋章捧到了无比遥远的天上。

从那以后,浑然不知自己登上神坛的人又多了个虔诚的小信徒。

只是这件事,她也一样不知罢了。

☆☆☆

回忆随着讨论声的消失戛然而止,金灿灿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在教室中端坐的学生身上。

秋吟翻开教材,对上页面边缘一行行娟秀的红色笔迹,整理起教案。

课后,秋吟与师傅在楼梯□□流听课心得时,聊到了9班的纪律。

王红梅笑说:“左老师对她们班很上心,同样是实验班,2班听课状态就显然不如9班。”2班就是她带的另一个班。

9班良好的纪律和左衾迩极高的巡堂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秋吟倒也能猜到一部分原因——第二周升旗仪式上会公布开门红班级的评比结果。

这几天左衾迩对班级各方面都抓得很紧,课间秋吟回办公室时偶尔也会看到她在检查卫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人只感到评优争先麻烦,是搞形式主义,不如把时间和精力多放在教学上,有的班主任却是放长了眼光看待这件事,对学生严加管理。

“是,9班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少,老师讲话也句句有回应。我上课回来,经常看到三个普通班的走廊上站了一堆人,嘻嘻哈哈的。9班和10班门外除了上厕所的都没人出来。”

秋吟一方面对这种现象感到惊奇,另一方面也对左衾迩愈发敬佩。

实验班积极学习的学生比例相对会高些,但毕竟是性格各异的众多独立个体,能把她们拧成一股绳,一心不断往上爬,确实是班主任的本事。

百里挑一的学生,配上责任心强、力争上游的老师,发挥出的效果当然是“1 1>2”。

“这只是开学第一周,实验班还拘着,后面也少不了要炸锅的,不过有她们班主任在,乱不了。”王红梅以过来人的口吻断言,理了理手中的资料,准备回办公室。

“对。”秋吟弯眸。

要不然,左衾迩怎么会才工作第七年就接手特优班班主任呢?

她所憧憬的人,自然出类拔萃,永远优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开个好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