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过于荒唐了。
回想起之前的事,那不过是一场车祸。
安声能够接受自己睁眼看见的,是街上混乱喧嚣的行人,是医院冷肃匆忙的医生,甚至是地府勾魂索命的黑白无常,十殿阎罗。
却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自己会穿着一身薄薄外套,出现在落雪的无人深山。
她哆哆嗦嗦地从地上爬起来,检查了自己并无外伤,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惶惑。
山中草木枯青,落着薄雪的枝头,已有抽芽迹象,想来是初春时节,与她的记忆一致。
她梳理着混乱的思维,记忆无论如何都停留在失控的卡车闯过红灯撞向她的那一幕,刺耳的鸣笛划破长空,震得她心脏生疼。
……然后呢?
中间是发生了什么她所不知道的事吗?
她难道丢失了一段记忆吗?
还是说,这是一个梦境?
春寒料峭,陡然一阵冷风袭入骨髓,安声裹紧外套牙关打颤。
不,这肯定不是梦。
没有体感如此真实而思维如此清醒的梦。
事已至此,她来不及多想,人在逆境中迸发的求生本能压下了当前的恐惧,只能匆忙寻找生路。
这座深山看来平日少有人迹,但也不至于荒无人烟,因为她环顾四周,寻到了一条被人踩踏出来的泥泞小路,只是杂草丛生,又落了雪,乍看不起眼,还有些湿滑。
她小心走着,裤腿被雨雪打湿,双脚更是失去知觉,冻得思绪迟滞,已无暇顾及现下发生的一切不合理之处,她有些空白的脑海里,只不停向各路神佛碎碎念着,祈求自己尽快得救。
大约她的祈求真有用,她竟在掩映的山林深处,见到了一座小木屋。
愣了好几秒,她才回过神来,她看见的不是幻觉,于是惊喜之下抬脚向那木屋跑去。
不料脚下一滑,结实跌了一跤,摔得不轻。
浑身冷痛,艰难起身时,掌心已被裸露的山石擦破,还沾满了淤泥。
安声深吸一口气,扬起头来,被树枝分割的支离破碎的灰白天空,此时竟又下起了小雪。
她眼眶一热,泪水涌了出来。
“太倒霉了……一个人怎么会这么倒霉……”
遭遇那场车祸前,她刚从公司办完离职手续。
从公司出来,她打开手机联系人,在爸妈的备注上都停了一会儿,最终没有拨出去。
父母离异很多年,她跟着外婆长大,和他们都不太亲,直到大学毕业后联系才稍多一些。
父母各自再婚后,与她除了年节问候及平时三两句的公式寒暄,也只剩下了催婚这件事,令她不胜其烦。
过马路时,微信上正收到妈妈发来的消息,她打开一看,又是不知道从哪里推来的名片,还附带了三条几十秒的语音。
她刚要点开,那辆失控的大卡车就撞了过来……然后……
视线回笼,落在眼前斑驳陈旧的木门上。
安声在门前停住,先用衣袖擦干眼泪,接着吸了吸鼻子,抬起手,轻轻敲了几下。
“请问,有人吗?”
无人应答。
没人?
安声心想要是没人她只好不请自入了,紧急避险时也顾不上礼貌。
于是她又敲了一次。
“你好,请问……”
这次话未说完,木门忽地吱呀一声开了,门外风雪争先恐后地向内涌去,屋中昏暗,安声一时还未反应过来,便猝不及防地落入一个温暖宽广的怀抱。
淡淡的白梅香混合着草药的清苦,在体温中氤氲着,一一驱散了她周遭的寒意,挡住了所有风雪,将她隔绝在了一个柔软和暖的天地间,让她没来由生出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在灵台逐渐清明时,她听见狂乱的心跳,急促的呼吸,他们混合着压抑的呜咽一同轻轻落在她耳边。
“阿声……安和九年,你果真回来了。”
这声音轻得几乎一碰就碎,哽咽着发颤,若非太近,安声险些没有听清。
她尚未明白何意,便率先被一股汹涌的情绪浪潮所淹没,于是怔了怔,才用力推开了那人,疾言厉色。
“你干什么?!我不认识你!”
那人踉跄后退两步,站定在逆光中,门外风雪裹挟来的天光,笼罩了他半副身躯。
她不禁愣住。
这是一个年轻男人,且毫无疑问,长得十分英俊,只是稍显气色不足,天光映照下,肌肤尤为苍白,仿佛大病初愈,透着清弱感。他个子很高,又着一袭青袍,玉冠墨发,静静立在那儿,宛如一棵覆了雪的玉松。
但让安声愣住的不止他出色的长相,更是他的穿着打扮。
古……装?汉服?剧组拍戏?
她近乎下意识转头看向门外,远处青黄重叠,在烟雾般的小雪中如同流动的水彩,近处草色明晰,延伸到小木屋门口的青石板上,唯有她那行深深浅浅的脚印正被雪色渐渐掩埋。
显然,这里除他们外,没有其他人。
车祸,雪天,无人深山,一个奇怪的男人。
她本能退后几步,手背在身后扣紧门框,警惕地望着对方。
风雪阵阵袭来,她忍不住缩了缩后颈,方才从男人那得来的一丝暖意也被风吹散,手也不知是冷是痛,只是和身体一齐发抖。
“阿……”
男人动了动唇,最终消声,似是怕惊扰到她。
他沉默一瞬,压下紊乱的气息,转身拾起一旁的斗篷递给她。
“别害怕,安声,我不是坏人。”
他的嗓音很好听,轻而柔,只是有些沙哑。
大约要使安声放心,他往光下走了一步,颀长的影子扯在身后摇晃,很快沾了层薄雪,又化成冰冷水珠。
安声与他四目相对,完全看清了他的模样。
他有一双很漂亮的眼,却浸透了疲倦的血丝,仿佛许久没有睡过一场好觉。
冷风使安声再度瑟缩,视线便落在他拿衣服的手上。
他的手苍白修长,分辨不出血色,几与那件雪白斗篷融为一体,又实在瘦得狠了,每一寸骨骼都分明到近乎锋利。
“……谢谢。”
她冷静下来,低声道谢,接过了这份好意。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办法。
屋中不大,不远处放有一个炭盆,一个火炉,没有明火,但几块炭余温尚存,持续散发暖意,斗篷一直在炭盆旁烤着,所以这会儿十分和暖,一上身便让安声轻呼了口气。
“坐一会儿吧,别着凉了。”
左时珩的目光愈发柔和,语气仍是轻轻的。
“嗯,谢谢。”
安声裹在宽大的斗篷下,朝他点了下头。
许是从这个男人身上她感受不到一丝恶意,又或者他的眼神让她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她渐渐放松了些,向炭盆旁走去。
左时珩则大步走到门边,缓缓关上木门,请风霜雨雪止步于外。
炭盆旁有两张竹椅,像是提前准备好的,安声迟疑了下才坐下。
她回头望了眼,男人高大挺拔的背影立在门边,逐渐闭合的光线压缩着他的轮廓,像日沉西山时的谢幕。
她低下头,心脏蓦地有些闷闷的,说不上来为什么。
“喝点水吧。”
回过神,她撞进男人温和沉郁的眸中,他正朝她递来一杯热茶。
她伸手去接,之前掌心的擦伤被冻得麻木了,所以不觉,这会儿暖起来开始火辣辣的疼了,尤其是一碰到热热的茶杯,更是火燎了一般,她条件反射地缩回了手,轻“嘶”了声。
左时珩立时皱起眉:“我看看……”
他很自然地托住她手,用指腹轻柔摩挲着她的手背。
安声愣住。
他似是也意识到了什么,压下纤长的眼睫,慢松开手。
“……抱歉。”
他起身走向木屋里面的卧房:“伤要及时处理一下。”
他离去太快,安声没能窥到他眸中翻涌不息的痛苦。
她只是有些奇怪。
很奇怪,哪里都奇怪。
所有的事和人都奇怪得没法解释。
她的思路开始变得清晰,打量起这一方木屋,小小的厅堂连着一间卧房,虽小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摆放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
越观察心越发沉了下来——她竟然找不到一丝现代的痕迹。
荒诞,太荒诞了。
左时珩提着药箱出来时怔了怔,他看见安声正静静站在窗边,用手指在窗上描摹勾勒。
听到动静,安声转过头看他,似乎有些好奇。
“这是什么?”
“明瓦,将贝壳磨得薄薄一层,既遮风又透光,保暖也更好。”
左时珩的眼神从窗上那颗爱心形状上一扫而过,染了些笑意,“手不疼了?”
安声展示般地抬起双手:“只是擦破了点皮,不是很严重,就是有些脏,你这里有清水方便我洗个手吗?”
“等我一下,你先坐过去烤一会儿火。”
左时珩将药箱放在一旁,往炭盆里添了两块炭,然后走到屋角的水缸前,往一口壶中舀了些水。
他拎着水壶和瓢走回来,替换了原先小火炉上的茶壶。
安声坐在他对面椅子上,抱着斗篷伸手往炭盆上烤着火,也时不时观察着他的动作,所以他一看过来,她便注意到。
“这里是你一个人住吗?”
“嗯,不过我不长住于此。”左时珩点头,往原先那杯倒给她的茶里又添了些热的茶,而后将茶杯重新递给她,“温度正好,小心别碰到伤口。”
安声接过,慢慢抿了几口,茶香浅逸,温暖细流顺着喉咙淌入四肢百骸,最后一点寒意也被发散了。
左时珩不紧不慢地拨弄着炉中炭火,水烧得很快,不久便有白雾袅袅升腾。
安声隔着这层雾气望向他,朦胧似梦。
她一肚子的疑问终是忍不住。
“请问……这是哪儿?”
“京外云水山。”
“那现在是何年何月?”
“安和九年,春三月。”
左时珩耐心答着她的问题,嗓音低沉,带着些安抚的意味。
得到的答案让安声懵住,全是陌生的词汇。
什么云水山,安和九年……
她想起眼前这人一见面似乎就喊了她的名字,又忙追问:“那你是谁?为什么你好像认识我?可我从没见过你。”
左时珩氤氲在水雾中的身形微微发僵,又很快若无其事般。
他并未像方才般立时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方干净帕子,用烧热的水倒在瓢中濡湿了,才缓缓抬眸碰触她的目光。
他墨黑的睫羽好似被水雾沾湿了,连视线也一同发潮。
但他仍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温和地笑了下,朝她示意。
“手,我先帮你上药。”
漫长的新征程又开始了[眼镜]
想存点稿,但是脑子一热,直接发了[鸽子]
下本预收《小枕》文案——读者老师们收藏一个吧[狗头叼玫瑰][求求你了][求你了]
蒋铭竹对不起一个人——
刑部尚书之子,那个如山溪般干净的少年,凌岁津。
蒋铭竹的父亲是松清县县令,一家四口生活简朴,倒也温馨。
五年前,朝中巨变,一场大案牵连甚广,父亲被无端冤杀错杀。一夜之间,父亲身死,幼弟流放岭州,母亲扛不住打击病逝。
去世前,母亲拉住她的手流泪道:“我儿,娘不能看你长大嫁人,对不住你,你要好好活着,将来接你弟弟回家。”
铭竹去了京城。
她想,要接弟弟回家,只能为父亲翻案,可无人会在意一个七品小官的清白,也不会甘愿为此冒险,重提旧案。
只有新上任的刑部尚书有此权力,只要他愿意。
铭竹走入南浔阁,凭才貌双全,很快有了名声。
终于见到刑部尚书,她计划已久,欲献身接近。
可计划失败了……或者说出意外了。
饮下那杯药酒的,是前来劝父亲回家的尚书之子,那位今年被皇帝钦点为探花郎的凌岁津。
凌岁津光风霁月,君子如玉,丝毫不疑心她的手段,只当自己无意醉酒,一力担下所有,明媒正娶让她进门。
她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尽管凌家上下厌极了她。
父亲平反后,她收拾行李准备离京,在送别亭见到了凌岁津。
少年折柳送她,问她钱财可够,是否要派人护送,岭州当地可有熟人,一路住宿要格外留心等等。
铭竹说:“我骗了你。”
凌岁津笑笑:“我早就知道了,但我不怪你,我很喜欢你,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所以我放你离开。”
铭竹以为,她与凌岁津的缘分就此尽了。
但三年后,凌尚书忽因贪腐倒台,全家被抄,凌岁津官职在身免去流放,用刑后革职驱逐出京。
她再见到了他。
他满身病痛,双目失明,不复当年明明如月,意气风发。
她将他接回了家,悉心照顾。
醒来后,当年那个开朗活泼的少年变得沉默寡言,自卑阴郁,总想离开。
铭竹再一次将他找回,是在河边。
她将破碎的凌岁津紧紧拥入怀中,对赶来的弟弟说:
“这是你的姐夫,你要一辈子敬重他。”
PS:书名取自柳永——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