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天九/卫非)倾杯 > 第16章 第 16 章

(天九/卫非)倾杯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殷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31 18:11:01 来源:文学城

【第十六章:歧途】

李斯受邀来到九公子府的时候,西边一抹残阳已经黯淡下来,暮色透过雕窗攀上了院墙,拉长了翠竹斑驳的影。

他跟着侍者的指引来北边的厢房,穿过绣着梅花的屏风,看见韩非煮了一壶茶,见他进门,起身为他沏了一盏。

“好久不见了,师弟。”韩非朝他笑了一下,伸手示意李斯落座。

“斯今日在朝中未见师兄,甚是惋惜,”李斯入了座,看着面前冒着袅袅白气的茶水,抬眼说,“还以为此行怕是要与师兄无缘了。”

“师弟这是哪里的话,”韩非的手指轻轻扣着桌面,“你难得来新郑,师兄我自当做一回东道主。”

“师兄说笑了,”李斯略微坐正了一点,不置可否地说,“听闻师兄做了韩国司寇,想必公务繁忙,请斯前来一会,不会只为了叙旧吧?”

“你还是老样子,”韩非笑了笑,把手中的茶盏放下来,“只是这次师弟可是失算了。”

李斯:“哦?”

“就在前天,父王刚革了我的司寇一职,”韩非说,“现在非左右不过一个富贵闲人了。”

“君心恒变,”李斯不动声色地说,“不过既是革职,以师兄大才,他日定有重用之时,师兄又何必自嘲?”

“那便借你吉言,”韩非一点头,“听闻昨日在朝中,官员们对你多有怠慢之处?”

“怠慢可不敢当,”李斯看着韩非的眼睛,“不过,秦国派出的上一任使节赴韩时,可是在贵国的地界遭逢了不测,这一点师兄不该没有耳闻吧?”

韩非一抬眼:“所以你昨日在朝堂上,主动提及了割地赔款之事?”

“师兄这话说的,”李斯抿了一口茶水,不紧不慢地说,“使节遇刺自古事关重大,贵国失礼在先,难道不该拿出同等分量的赔偿以示诚意吗?”

“不错,确实如此,”韩非换了个更自在的坐姿,一手撑着下巴,“但我还听闻,师弟昨日的谈判似乎不太顺利,最后非但没能如常所愿,还要劳烦临境的秦军出动——”

李斯:“冒然出兵伤财劳民,实属下策,不过是用来应对非常状况。”

“或许消耗国库还是小事,”韩非若有所思地说,“若是一着不慎,引起诸国公愤,才是因小失大。”

李斯:“就像当年齐灵公在位时,齐国弃盟伐鲁,最终诸国联力伐齐,最终昔日强齐一朝丧失霸主之位一样?”

“这个么,”韩非举起茶盏一抿,“谁知道呢。”

“师兄糊涂,当年齐灵公不知天高地厚,置周天子威严于罔顾,肆意旧日撕毁盟约,日后被十二家诸侯合起攻之,也是咎由自取。至于现在,”李斯眯了眯眼,“贵国没有尽到善待使节在前,如今又不愿担起相应的赔偿之责,师兄难道认为这也算占了道理?”

“我并没有为韩国开脱的意思,”韩非说,“话说回来,这本身也不是什么外交的场合,不过是我们同门一次难得的碰面,不是吗?”

李斯的眉梢动了一下:“师兄这话的意思是?”

“如今四海之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敢小觑秦国的铁骑军,韩国自然也不例外,”韩非重新为自己沏了一盏茶,“我只是在想,若真到了两国宣战之时,师弟的首次出使不就相当于无功而返了吗?”

李斯注视了韩非片刻:“我身为大秦使节,自然事事以大秦利益优先。”

韩非自若地饮了口茶:“这里没有旁人,师弟从来是明白人,有些事,你我敞开了说岂不是更好?”

“那师兄以为如何呢?”李斯反问。

“我以为,”韩非垂目看着杯中漂浮的茶叶,“师弟的判断从一开始似乎就出了差池。”

李斯:“愿闻其详。”

“商鞅曾有言‘今夫盗贼,上犯君上之所禁,而下失臣民之礼,故名辱而身危,犹不止者,利也’[注1],”韩非缓缓地说,“这番话,倒不由令人联想到如今的秦国——相权强而君权弱,秦王嬴政虽亲政,却依旧称相国吕不韦一声仲父,不知师弟以为如何呢?”

李斯沉声道:“师兄贵族出生,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与斯不同,只是若要因此指责斯目光短浅,唯利是图,那大可不必。斯不过一届平民,出入无可倚仗,这才投奔异国他乡寻求机会,一展抱负。但师兄可曾想过,为人君主,无论手握实权与否,多疑乃是天性,在他腹背受敌之际,又凭什么轻信斯一个异邦人?”

“当真如此?”韩非笑起来,摇了摇头,“诚如你所言,君主多疑,又大多刚愎自用,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更乐于提拔无可依靠的他乡客。”

李斯一愣,就听韩非继续说:“试想,一个人愿意背井离乡,去他国寻求仕途,首先,势必甘愿较本国已有封底爵位的贵族付出加倍的努力;又因为随时可能被逐出国境的危机,要较寻常的本国百姓更加一心向政;”

“而站在君主的立场上,若是提拔本国权贵,各大家族间势力错综复杂,暗通曲款实乃寻常,难保他们与自己一心,但任用外邦人则不同,因为对方在本国了无根基与退路,侍奉的君主即是他们唯一的依仗,岂不是较本国人更为可靠?”

韩非略微眯了一下眼:“更何况,也正因为这些投奔的异乡客原本多为平民,在本国又没有血亲,铲除起朝中异党,你说他们与本国贵族,究竟是谁才更不会手下留情?”

李斯垂目沉吟了片刻,嘴角牵动了一下:“师兄今日跟我说这些,又是因为什么呢?”

“我的缘由,”韩非笑了笑,起身踱步至了窗边,一弯下弦月已悄然升至了梢头:“到时候,师弟自然会明白。”

李斯看着他的背影,忽而问:“师兄既然深知其中利害,又为何还在故国的朝中出仕?”

韩非转头看向他,一双眼匿于阴影中,看不分明:“有朝一日,我一样也会离开这里。”

李斯垂于膝前的双手不自觉地收紧了,追问道:“莫非师兄心中已经有所定夺?”

“昔日梁襄王见孟子,问如何方能安定天下,孟子对曰:‘定于一’[注2],”韩非道,“而如今的天下,这份一指定乾坤的力量究竟归属何方,师弟心中想必早有答案,又何必再找我求证?”

二更将至,韩非送别了李斯,回到厢室,却在屏风前停了下来,他摆摆手,屏退了前来添茶的侍仆,带上门朝空无一人的室内看去:“擅闯民宅,这可不似君子所为啊。”

“吱嘎”一声,东侧的窗扇似乎掀动了一下,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韩非一垂眼,看到乳色的绢丝屏风上多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他叹了口气:“卫庄兄,今夜造访是所为何事?”

“你不问问,”卫庄立在他身后一步远处,“我刚才有没有听见你与李斯的谈话?”

韩非笑了笑,知道像卫庄这样的高手,出入都是无声无息,连寻常武者都不见得感知得到,更遑论自己?然而无论是紫兰轩,还是他的府邸,卫庄现身前总是故意发出一点细微的响声,让他提前知悉,算作扣门般的提醒。

他的目光动了动,转身看向卫庄:“方才我与师弟谈及昔日商君所言的时候,瞥见一点桌角上不知何时落下了一点浮灰,而那个位置恰好被桌前的茶壶遮住了,在场只有非一人得见。卫庄兄着实有心了。”

卫庄略一皱眉:“你刚才说,日后打算前往秦国?”

“你难道很惊讶?”韩非抬手示意他入座,又转去里屋取出了一套酒具,精巧的白瓷酒壶温在宽口碗里,莫约还是热的。

“我记得你我初见的时候,”卫庄说,“你曾说要建立一个新的韩国,如今是打算反悔了?”

“我确实这么说过,也并没有违约的打算,”韩非俯身为他满上了面前的酒盏,“但是在此之前,我有一件事想要向你求证。”

卫庄一抬眼:“什么?”

韩非在他对面坐下来,缓缓地说:“在紫兰轩的那夜,当真是你我的第一次见面吗?”

卫庄罕见地沉默了片刻,忽而说:“这件事,对你当真那么重要?”

韩非垂着眼帘,目光落在桌前蜜色的酒浆上,卫庄是否是当年冷宫的那条蛟,于他重要,却也不重要,他真正想要的答案,分明就是卫庄的态度,对冷宫那段难堪的往事的,对他这个混有百越血统的韩九公子的。只是如今看来......

韩非轻笑了一下,自嘲般摇了摇头,也为自己斟了一盏:“这松醪酒品质上乘,是太行一带,齐鲁之地的特产,韩国境内一酿难求,是我师弟昨日专程派人送来的,卫庄兄不妨品鉴一二?”

卫庄的嘴唇掀动了一下,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韩非:“我找到你,确实不是因为你答应助我跃龙门的允诺。”

韩非抿了一下唇角,下意识地想说些什么,可突然间也不知怎的,双唇开开合合,却连一个字也没能吐出来。

卫庄起了个头,接下来的一切忽而变得顺理成章了起来,他抱着臂,平静地说:“那时我听闻你回到新郑,心想如论如何,都要亲自见你一面,但有一点倒是出乎预料。”

韩非的嘴唇碰了碰:“怎么说?”

“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回韩国,”卫庄说,“但是既然回了,按照我在凡间的见闻,以为你理应想要王位。”

“是么,”韩非抿了口杯中酒,“你觉得失望?”

“没有,”卫庄径直说,“事实上,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有趣。另外,我既然答应了会帮你,自然没有违约的道理。”

韩非默默注视着手中的瓷杯,好一会,才开口说:“所以你今夜过来,是找我喝酒的?”

卫庄顿了顿:“明天早上,我想向你引见一个人。”

“什么人?”韩非问。

卫庄斟酌了片刻:“是我一个......久违的朋友。”

“朋友,”韩非喃喃说,“看起来,是你的师兄也到了新郑?”

卫庄皱了皱眉,却没有否认,韩非想了想,忍不住笑起来:“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你的师兄也是蛟吗?”

卫庄:“......”

他的眼角抽了抽,最后还是解释了一句:“他和我的身世有所不同。”

韩非点点头,他本来也并不是真想知道盖聂的真身,不过是每每看着眼前的银发男人板着一张脸,就像是被鸿羽扫过心头,一阵阵的发痒,忍不住想要出言逗上一逗,看对方一成不变的冷脸上流出一点别样的生动表情。

可是突然间,他看着卫庄皱起的眉心,以及略微绷直的唇线,忽而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原来离别之期将近。

他们相聚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却也着实不短。韩非在心中哂笑了一下,知道自己归韩后之所以能任由心意地周旋于夜幕势力、百越乱党之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卫庄这柄利剑,这期间,卫庄一次又一次地挡在他的身前,为他除刺客,挡暗器,为他震慑对手,一探真凶......

然而,他们毕竟不是一路人。一条潜心修行的蛟,没有道理为他一个生不过百年的凡人驻足,而他,马上也该直面自己的宿命。

说到底,他一届凡夫俗子得以一窥天命,自然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个念头甫一升起,一股莫名的落寞就如北地呼啸的大雪般铺天盖地裹覆了上来,顷刻占满了他的心头。

韩非的指尖动了动,强迫自己移开了视线:“盖聂是秦王嬴政身边的贴身护卫,剑术老师,眼下突然现身新郑,卫庄兄以为这意味着什么?”

“说明他的眼光不怎么样,”卫庄挑眉,“追随的君主是个罔顾身份,一掷千金的赌徒。”

韩非被他结结实实地噎了一下:“你还真是......”

“所以,这就是你需要奔赴秦国的理由?”卫庄蹙眉,“如果这并非你的期望,我可以......”

韩非摇头打断了他:“不,这就是我所想要的。”

卫庄盯着韩非的眼睛:“既然你方才提了商君,想必记得他最后的下场吧?”

韩非一偏头,轻轻笑了一下:“当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授意下于秦国大刀阔斧实行新政,诛权贵,重税赋,崇军功,最后孝公身死,太子驷立,商鞅作为前朝老臣,又久为朝中贵族记恨,被以新王为首的多方势力群起攻之,最后逃亡失败,死状凄惨。”

“我倒是还听闻,”卫庄说,“在商鞅逃亡的途中,遇旅店,店主不敢收留,经饭堂,伙计无人待见,而这一切,只因他当年一手制定的律法规定,凡住店者,必出示路引一类的身份凭证[注3],或许,就是他的新法最终置他于死地。”

韩非叹道:“其后数十年,商君虽死,其法却未亡,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天意弄人呢?”

卫庄眯了眯眼:“你去秦国,就不怕成为下一位商君?”

“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注4],”韩非低声说,“何况......非前赴秦国,并非要助秦王实现天下霸业,也不是为了什么个人私心,只因为如今的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非人力而可挡。”

他顿了一下:“而秦之所以能一归天下,因的是天时地利,秦地严酷的律法注定只能在相对封闭的四塞内实行,饶是秦国国立强劲,却也没有能力将强横的铁骑军与国内精密的官僚体系施之四海,是以一统完成之后,不出两代,天下必将重归于乱,届时纷争依旧,战乱依旧。”

卫庄静静地注视着他,他知道韩非的志向并不止步于“安家”,甚至也不是“治国”,而是想要以法纲“平天下”。

他想了想说:“所以,你当时没有和李斯一道前赴秦国,是认为其时秦国国力虽盛,然而朝中佞臣独大,天子式微,不见得就有傲视诸国的能力?”

“不过如今,新的秦王已开始逐步收权,”韩非说,“你方才说他是赌徒,其实你我生在局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想,或许人生的许多时候就是需要你放手一搏,哪怕是孤注一掷,毕竟这天下从来就没有稳赚不赔的卖卖,只有豪赌才能换来千金,你说呢?”

“你当初创立流沙,曾坦言‘有形的生命脆弱,唯有无形的力量才能无坚不摧’,”卫庄的手指轻敲了两下桌面,“所谓‘无形的力量’当指家国法度这把一经出世便能镇山河的旷世利剑。”

“不错,”韩非略一点头,心中却忽而泛起了一阵莫名的焦躁,不由看了卫庄一眼,“我当时选择回到故国,目的之一也正是为了一试此剑的锋芒。”

“但这个‘有形的生命’,原来从不是什么泛指,”卫庄倏而抬起眼,眼角竟带了点鲜红的血丝,“而是你作为一个凡人有限的阳寿,是不是?”

韩非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人终有一死,这本就是无可奈何的。”

一点细碎的月光洒进屋内,映在杯中清澈的酒浆上,他望着盏中映出的一弯皎月,缓缓站起身来:“世人常言,凡人之力绵薄,一如杯水车薪,然而即便如此,也总得有一个又一个凡人们为了追寻心中大道,前赴后继地踏上他们认定的旅途吧?”

卫庄跟着他站了起来,反问道:“即便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根本无人可知?”

他垂在一侧的右手骤然收紧了,手背上的青筋根根凸现,值得吗,你心里想的是如何推行法制,建立新政,乃至澄清天下,但是莫说将来前赴秦国,就是现在,别人想的却是如何扳倒韩非你这座大山,这样做,当真值得吗?

韩非搁下了手中的杯盏,一步步走向卫庄,直到两人间离得极近,几乎下一刻就要靠在一起,这才轻轻开口道:“我之前答应了会助你化龙,这件事,无论你相信与否,我确实从未忘记。”

卫庄眼帘微垂,看到韩非墨色的眸心中正清晰地倒影着他的身影:“韩非,回答我的问题。”

“我之所以做这些,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好半晌,韩非才道,“非不过这天地间一匹夫,自觉性命不比旁人金贵,若能为这天下尽一份锦薄之力......也助卫庄兄你一跃龙门,此生便也算是问心无愧了。”

说完这句,他如释重负般叹出了一口气:“毕竟人这一生短暂,偏偏万事又总不能如人所愿,到头来,若连自己都对不起,岂不是太遗憾了?”

卫庄目光沉沉地看着他,韩非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想伸手抚平他眉心的褶皱,最终却仍是止住了,却听卫庄忽而道:“如果我说,我从未想要化龙呢?”

韩非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下一刻,一点浅淡的雨水气息倏而掠过了他的鼻尖,他下意识地想要退后一步,一阵温软的触感却已经覆上了他的双唇。

他的心跳陡然变得急促,头脑中却空白一片,卫庄的唇与他本人的感觉截然不同,竟是柔软而温热的,韩非紧绷着背脊怔在原地,顺着对方的动作微微张开了嘴,这时,一股奇异的感觉倏而涌进了他的口中,翻涌奔腾着顺着喉道而下,顷刻汇入了他的四肢百骸。

那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感受,就像是漫漫长夜中,一道渺渺的晨曦撕开暮色,照亮了他的心底。

韩非的瞳仁猛地一缩,伸手想要推开对方,卫庄却已经退开了半步,正面色如常地朝他看来。胸腔内剧烈的心跳还未消去,韩非抹了把唇角,难以置信地说:“你疯了?”

卫庄看着他脸上还未消散的一层薄红,喉结滚动了一下:“我很清楚我在干什么。”

“刚才的那个......”韩非深吸了一口气,“究竟是什么?”

“那谁知道呢,”卫庄笑了一下,“或许是什么不入流的妖物半生的修为罢?”

-END-

注1:《商君书·算地第六》

注2:《孟子见梁襄王》

注3:这一段历史可以参考《史记·商君列传》

注4:《商君书·更法第一》

一个题外话:

本文中韩非最后是去秦国做了质子,而关于公子去其他的国家做质子这件事,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挺普遍的,可以算是一个常规的外交手段,于国家或者君主,是谈判的筹码;而对公子个人,则也算是一种积累政治经验,拓宽眼界,积累他国人脉的重要途径。

像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以及嬴政的父亲秦庄王都去他国做过质子,而嬴政本人在赵国期间作为质子之子,政治上的作用与质子大同小异,甚至一度有人称没有做过质子的公子无法坐稳王位(可以参考《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一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