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孽海记 >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国]孽海记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作者:李夸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21:17:10 来源:文学城

司马昭大胜诸葛诞的消息,传回洛阳。

此时,曹髦正与几位太师密谈。惊得站起身,掀翻了桌子。

王元姬刚好带着弟弟走出长公主的府邸,心情复杂万分。她也没想到,在众人围击之中。并非沙场宿将的司马昭能全胜而还。她又回头看看长公主的府邸。

朝中的武将们雀跃不已,奔走相告。大将军的胜利,意味着风雨飘摇的大魏又多了希望。原本等着上南战场的武将们连夜收拾行装,结束等待,准备西征。

朝中的文官相对平静,崔若愚和其他著作郎正在商议如何处理前朝的律书。

著作省在宫城中最西南的角落里。要从秘书寺走进来,再走过三进,才能到著作省。

全院只有两间房,一间房当值,一间房小憩。

藏书都在秘书寺的掌握之中,官员也大多来自秘书寺的品阶。平时不在著作省里当值。

像崔若愚这样专门呆在著作省里的小官,只有五个人。

崔若愚和其他四位同僚正在整理前代律书。听来此点查藏书的秘书省官员说起司马昭的大胜,心中起了一种莫名的不安。

如果南线结束了,是否就要西征?

姜维会怎样?

崔若愚有些沉重。姜维提兵北伐,她也是百味杂陈。这是姜维毕生的追求。他不死不休。哪怕刘禅明明不是贤主,姜维也不会在意。他要让大汉重新降临。

对于姜维而言,无论是魏还是吴,都只是宇宙长河里的尘埃,只是蒙蔽大汉的烟尘,始终要落地,让大汉重现光彩。

魏和吴一定会消失,正统一定会回到大汉身上。就如新朝的王莽一样。只是一时的跳梁小丑。

她不懂太多,也无法接受全世界都阻挠姜维。她的小打小闹,帮不了他太多,更不能解决他孤军奋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困境。

她能帮他的,就是杀了黄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愿意接受——

即便是与他分隔天涯。

她从汉中策马去渡头,他一路上追随保护。可始终没有再露面。

他曾经说过,她更像一朵云,风一吹,就散开。他说,从来没有奢望过,他一个抛不开世俗宿命的凡夫俗子,能抓住一朵天上的五彩云。

崔若愚不太明白姜维话中的意思。她自认乱世中卑微如蝼蚁,高高在上又俊美无双的大将军才是神仙。

但是,事实正如姜维所言,她大干一场之后飘走了,一身宿命的他,追不上。

崔若愚在著作省里想起和姜维的点点滴滴。

她举着笔,墨汁滴在竹帛上,晕开。再滴,又晕开。

洛阳大街小巷都在等着看大将军凯旋回朝。众人翘首以盼,曹髦心情复杂地来到城门。

他穿戴着祭祀的冠冕。他为此跟礼官起了冲突,指责礼官将司马昭当作天神祖宗。礼官却冰冷地回答:

“陛下。祭祀祖先也是为了江山。迎接大将军也同理。”

曹髦当即反唇相讥:“江山?上一次叛乱,诸葛诞的大将,朕说不能杀,司马昭却杀了。这一次诸葛诞的余部叛逆,朕要将其纳入皇家,司马昭却依然全部剿杀。这到底是谁的江山!”

礼官面无表情。

曹髦想起这番话,仍然气得浑身发抖。但是他还是换上了礼官指定的服色,带着百官来迎接司马昭。

大道两边都挤满了百姓。曹髦多想咆哮着说我才是天子。

正午时分,司马昭的仪仗和军队才缓缓走进城门。兴奋又疲倦的将士乘胜归来。

曹髦平复心情,长公主曹绫陪伴着他。而丞相钟鹤却没有来。

司马昭并没有在队伍最前方。曹髦心中纳闷,难道在中间?

这不合凯旋的礼节。

难道他病倒了,只能乘车?曹髦心中一阵狂喜。司马昭如果真的病了,就能像司马师那样,被人趁着未愈时进攻杀死。

领头的将领是王昶。旁边还有一位颇陌生的将军,穿着崭新的魏军铠甲。

曹髦正疑惑。

王昶告知,大将军有紧急要务,临时离了队。嘱咐他与文虎将军向皇帝献上本次南征缴获的所有贡品。包括财宝、美人、诸葛诞的军符。

唯独没有诸葛诞的军队。

毫无疑问,军队都被司马昭充入他的府中了。

司马昭不出现,曹髦也不再有所顾忌,拂袖而去。

他以为司马昭摆架子,回大将军府了。只有曹绫意识到不对劲,因为王元姬正带着大将军一府上下,跟在百官之后,等着迎接司马昭。

她立刻召来心腹,前去探查司马昭的行踪。得知司马昭径直去了宫城里,她顿时紧张起来。却又听人接着说,只是去了秘书寺,没有召见哪位官僚。

秘书寺秘书省里的官员,大多都是司马昭提拔的。加上司马昭的卫队把守,很难再进一步刺探司马昭在秘书省里的言行。

崔若愚还在发呆。提着的笔,墨都干了。她也没有知觉。

其他的大官小吏都站着,垂头弓腰,迎候得胜回朝的大将军。

他们也不明白为何大将军回到洛阳之后第一个选择召见秘书省的人。

还亲自来秘书省。

秘书省中除了卢松,其他人并不是司马昭的家臣心腹。不可能掌握任何秘密,因此更不明白司马昭来此的原因。

卢松跟在司马昭身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司马昭的背影,又看向众人皆醒她独呆的崔若愚。

著作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长官,因此同僚们也不好喝令崔若愚。

他们都是文人,关在著作省中,不擅长官场的阿谀奉承。只能在心里嘀咕,不知道崔若愚中了什么邪。

司马昭只是情不自禁地走到此处。却也没想好要做什么。

他站在她面前,她视若无睹。

他也不累。即便是刚从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回来,刚从激流汹涌的朝政漩涡里走进此门。

卢松心中担忧著作郎们会看出主公的端倪。也很诧异主公一向心思深沉难猜,怎么会如此草率地在众人面前流露?

他轻轻地咳了一声。

崔若愚还是充耳不闻。方才迎接司马昭的声音那么大,她尚未听不到,何况这细微的咳嗽声。

司马昭也不说什么,他从她眸子里看到了许多感情,和千言万语。

只是,都跟他无关。或许是兄长,或许是姜维——

可能是姜维吧。

毕竟眼下最惹人争议的就是:姜维会不会攻破洛阳,大将军会不会西征。

司马昭微微地叹了口气。

崔若愚猛然回过神来。看着眼前这一大堆人,惊得目瞪口呆。

她眸子如澄清的水面,司马昭高大威武的身影投进了这水面,击碎了她过往思绪残留在眸子中的倒影。

“大将军。”崔若愚连忙放下笔,从狭窄的书桌后走出来,整理了官服,恭恭敬敬地行礼拜见。

“嗯。”司马昭巡视了四周,目光重新落在她书桌上的律书。

“卢松。”司马昭微微侧过脸,召来卢松。“带上律书,到本将军府上。”

卢松便叮嘱崔若愚,带上她近日处理的刑律、农经还有案卷,一起去大将军府。

大将军府里张灯挂彩,王元姬带着司马炎在门口,心急如焚地等待司马昭。

曹绫告知她,司马昭去了秘书寺。应该是去找卢松了。

果不其然,司马昭的马车回到将军府,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

卢松走了下来。

王元姬并不意外。

紧接着又走下来一个气质不凡的青年才俊。英姿飒爽,秀美脱俗。

王元姬多看了两眼。突然发现此小官是女子身。

再细看,正是司马攸的书侍、司马师的前副将兼情人崔若愚。

王元姬眼中顿时喷出火。

为什么总是有这个女人?此前司马昭流落民间,也是这个女人带他回府。钟鹤要为此女入仕铺路,司马昭又强加阻挠。再后来,此女殴打命官,要被驱逐出洛阳,还是司马昭以断案为名,让她服徭役了事,而被她殴打的命官却被流放。此女入狱牵涉的吕安一案,也是令司马昭声名狼藉的案子,逼得他不得不出征求胜,以挽回声誉。

他让她进司马师的府邸,教养司马攸。

他让她进秘书寺著作省——他大胜回朝第一处便去了秘书寺,还把她带回来。

王元姬如鲠在喉。再怎么隐忍不发,神情中的委屈都无法掩饰。

“母亲。”司马炎低声唤她。“母亲脸色苍白,是否抱恙?”

王元姬心头一暖。夫君总认为炎儿没被好好教养,被王家宠坏了。可是,她认为炎儿是最懂事仁慈又有才干的。“母亲无事。快去见你父亲。”

司马炎看着走过来的父亲,却有些犹豫。

王元姬推了他一把。

他才走上去,恭恭敬敬地磕头:“父亲!”

司马昭停下脚步,卢松跟在他身后,崔若愚背着一个大箱子跟在卢松的背后。

司马昭让司马炎起身。看着身高又长了一截的司马炎,司马昭也颇欣慰,他侧身向王元姬说:“夫人也辛劳了。回府吧。”

他走在前,司马炎和王元姬跟在身后。卢松跟着司马炎,崔若愚走在随从之前、卢松之后。

司马昭的安抚,让王元姬心中又起了些期盼。

南征军中也有王家的人。她从这些人身上知道,司马昭行军小半年,从未找过任何女子。这让王元姬大惑不解。她不曾计较过夫君找女人,她更担心的是自家夫君是不是身体抱恙。

从他流落民间回府算起,他已经逾一年不曾碰过女子。

司马昭正值壮年,除非身体抱恙,否则,如何能做到不近女色?

她还曾偷偷托人询问过军中医户,司马昭没有任何问医的情况。

她为了今日夫妻相会,精心准备了许多花样。同时心中又忐忑不安,怕司马昭对她已经没有情意。方才司马昭的问候,其中的温情,让她燃起了希望。

她也是青年女子,与夫君阔别,就算想借着床笫之事对夫君有所谋算,也不乏真情。

司马昭令卢松和崔若愚在前厅等候,他回卧房换一身衣服。

王元姬让司马炎与卢松攀谈,自己则跟在司马昭身后,一前一后走进了卧室。

卧室的摆设诗情画意,熏着暧昧的暖香。

“夫君。”王元姬关上房门之后,含羞带怯地迎到司马昭身边,帮他更衣。

司马昭更衣的手停滞了片刻,又继续拉开盔甲。

王元姬伸手按开他的腰带,头深深地埋到胸口,不敢直视司马昭。

多年夫妻了,司马昭的威武雄壮,仍然令她脸红心跳,不敢抬头。

“夫人。”司马昭把盔甲放到一边,冷静地说:“我还有公务。”

他的手按在王元姬的手上,阻止她解腰带的动作。

王元姬愣了一下,抬头问:“卢松他们……有炎儿作陪。”

“夫人。”司马昭没有再解释,只是把王元姬的手拿开了。

王元姬如遭雷击,她有些不甘心地问:“夫君!可是我服侍得不好?后院尚有许多妹妹,个个美若天仙,夫君今夜可会……”

“不必等我。”司马昭沉声说,他连衣服都没继续换下去,穿着战场上那一身墨绿色的布衣裳就走出去了。

门外等候的仆人奴婢,见大将军步下生风又离开了卧房,都很意外。

有人偷偷从门隙里看进去,只见王元姬狼狈又羞愤地站在原地。

很快,大将军从南方带回来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送进了王元姬的房中。下人才停止了对大将军夫妇的议论。

崔若愚在前厅百无聊赖。卢松滴水不漏地应付着司马炎。

司马昭的随从走过来,召二人前去经堂相见。

司马炎知道经堂是父亲的禁地。平时只有心腹武将能进去密谈。连他和母亲都不得入内。

他看着崔若愚。卢松进经堂,不稀罕。可眼前这个小小女著作郎,又是如何得到父亲的青睐?

她能做什么?

崔若愚背起书盒,跟着卢松去经堂。

三人端坐在经堂隔壁的密室。一人一杯清茶。谈论起崔若愚前些日子遇到的种种案子。

她只负责抄录已经定案的卷宗,而不能干涉办案。

许多的不公,她都看在眼里。

能动摇社稷根本的,她决定要跟司马昭谈谈。

比如今日带来的占田案和胡奴案。

大魏已经开放荒地,鼓励屯田垦荒。可农民耕种收成之后。却被豪强以武力霸占。

豪强世族大量蓄胡人为奴,强者充入部曲,弱者压榨至死或者转卖。最残忍的是械斗攻伐时以胡人填塞敌方的护城河。

已经酿成几出胡祸。

崔若愚在案卷中记录了审判的全部过程。还有各方的说法。都一一呈现给司马昭。

卢松看了,神情凝重。他也知道这些案子,但没有想得太深。而崔若愚竟然四处访问过,收集了许多民间的议论。

卢松越看心中越发沉重。也对崔若愚刮目相看。

“若愚确实有心。”卢松合上那卷册。

“唔。”司马昭缓缓地说:“要尽快出律令,解决此事,大魏才能稳固,才能安心西征。”

崔若愚听见“西征”二字,猛然抬起眸子看司马昭。

司马昭深邃的眼眸也正看着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