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84章 第 84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84章 第 84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05 23:26:00 来源:文学城

董卓如此彻底掌握了京畿部队,并且借皇帝之手宣布罢朝。朝臣们都被拘在家中,偶尔会去董卓如今住的显阳苑聚会。

前几日,朝廷罢免了接替荀爽的司空刘弘,任命董卓为新司空。为此他大摆筵宴,邀群臣共赴显阳苑宴饮,宴席上董卓忽然清了清嗓子,示意所有人安静。

“卓久不来雒阳,却也听闻先帝在时,曾评价陛下无王者之相,此事可当真?”董卓早就像李儒确认过这件事,如今明知故问,自然是想要引出解下来的话。

当有人点头后,他就接着说,“难怪当时某迎陛下归宫时,陛下语无伦次,两股颤颤,果真如先帝所言。”

卢植皱紧眉头,起身也不行礼,直接打断董卓道,“陛下自幼生于乡野,还未习读诗书,但为人宽厚,有容人之量,若得良师辅佐日后定成明君,董仲颖如此出言不逊,蔑视圣天子威严,该当何罪?”

董卓顿时收了笑容,站了起来。他本就生的魁梧,早年间以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闻名整个边郡。站起来时,如一堵墙挡在人前,分外的有压迫感。

只是卢植身长八尺二寸,声如洪钟,年过六旬依旧能饮酒一石,更是久经沙场,并没有被董卓的气势吓到。他冷哼了一声,怒斥董卓有乱臣之心。

李儒在旁微微摇头,示意董卓不要激动,暂时安抚下朝臣为妙。董卓看到后,犹豫了几秒又换上了笑容,起身走到卢植身前躬身行礼,“是卓失言,某只是担忧陛下失学,于国有碍。”

卢植紧皱地眉头没有放松,他知道这不过是董卓的缓兵之计,可他也确实拿董卓没办法,只能暂时松口道,“既然如此,还请司空日后莫要再说不敬之言。”

卢植是当世大儒,如今又为尚书,董卓只能在心中暗骂几句老匹夫,面上还要恭敬的送他入席。

有了这一番打岔,董卓也歇了在众人前提皇帝无德之事,众臣和凉州将领们,倒是相安无事。

宴会是一如既往的靡烂,而且因凉州将领们的参与,更显秽乱不堪。袁绍坐在席位上,在歌舞声中听到侍女的呼救声,扯了扯嘴角,低声对陈琳说,“真是蛮人,若是喜欢带到屋内便好,再不济也寻个你情我愿的,如此粗野真是污人试听。”

陈琳没有搭话,实际上,在何进、或者任何一个世家的宴会上,都少不了这些事情。只是先前的贵族们还要些脸,即使当众媾和也会找个阴暗的角落,凉州部队不懂这些,自己行事粗野。

但让他看来,也不过是半斤八两罢了。

等到宴会散去,袁绍却被董卓单独留了下来。与他交好的同僚们都面带忧色,劝他婉拒,但袁绍却不以为然——董卓没有理由杀他,万一是有要事相商,他这一婉拒,不是平白错过良机?

只是他没想到,董卓竟然与自己商议的是,皇帝废立之事。

袁绍不适应董卓直白的表达,但也没有出言纠正他,而是耐心地听完董卓的话。

简单地说,就是董卓对如今的新帝辩并不满意。他在听说了硕儒荀爽亲自为皇帝编书,又寻名家教他帝王之学后,依旧坚持皇帝不堪大任。而陈留王由董太后抚养,一直被称为董侯,在董卓看来,陈留王与自己有缘,且言行举止都符合董卓的心意。

更重要的是,新帝辩和朝臣们关系稳定,日后朝局稳定下来后,自己最高不过是一个三公,还很容易被罢免。而拥立新帝,他便有从龙之功,而且陈留王年纪比新帝还小,更容易把控。届时权倾朝野,定然无人敢桎梏。

而留下袁绍,就是想问问,袁氏的意思。

袁绍哪里不知董卓的心思,他先是沉吟了片刻,深吸了一口气,将心里的恼怒压下后说道,“绍虽出身袁氏,但并非家主,此事还需要与叔父商议后,才能给司空答案。”

董卓知道他是在拖延时间,不过就算袁氏再怎么拖延,结果也不会改变,所以很有耐心的放袁绍回去。而在袁绍行礼将要退出去时,忽然抬头对董卓道,“司空所言,恐众人皆不纳。”董卓闻言,站起来拔剑大怒道:“袁氏竖子!”

“今我拥天下之兵,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忍了多时的袁绍一听,也反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代表武将身份的佩刀作揖而去。

董卓快走两步,想要将袁绍斩于眼下,被在屏风后旁听的属下冲出来拦住,“司空,袁本初声望愈盛,杀他会招来世族逆反,万不可冲动啊!”

董卓狠狠地看向袁绍离去的背影,咣当一声将手里的剑扔在地上,又一脚踹翻在一旁跪着的仆从。这些世族各个傲慢至极,人人都不将他放在眼里——即使他手握生杀大权,他们也学不会低头。

越想越气,他猛得抽出属下的佩刀,劈向原本为了融入文士而带的剑,在剑鞘四分五裂的同时,刀和剑迸出了夺目的火星。

袁绍本以为袁氏会同他站在一起,在董卓与他提过废立之事后,立刻赶往嫡长兄,太仆袁基的府邸。袁基不仅是太仆,他也是袁氏下一任的族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现在是安国亭侯。

袁基身姿俊朗,为人温文尔雅,即使对自己的庶弟也分外关心。

“本初可是被董司空刁难了?”袁基一挥广袖,姿态文雅的坐了下来。比起好谋无断的袁绍,傲慢无礼的袁术,袁基才是袁氏最倚重的继承人。

袁绍与袁基见礼后,将刚刚和董卓的对话复述了一遍。他皱紧眉头,“董仲颍欲壑难填,不可让他插手废立之事,若是事成,天下必会大乱。”

袁基温和的看着自己被过继出去的庶弟,安静地等他说完后才轻笑了一下,“本初此话,是否说得有些晚?”

袁绍有些不解的看向嫡兄,“兄长,何出此言?”

“我听说,鲍都尉弃官奔走了?”袁基是文官,从未领过兵,为了家族礼仪也很少参与党争,但这不代表他对朝局一无所知,“为兄虽不了解鲍都尉为人,可对本初也算了解。鲍都尉本被大将军派去募兵,归雒时大将军已经身故,而他又没有投效董司空。”

鲍信和他的部队是少有的,没有被董卓收编的。

“听府中幕僚说,在鲍都尉弃官前,曾求见于你?”袁基的语气并不严厉,可袁绍却生出一身冷汗,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打算好像被兄长知道了。

“虽然我并不清楚,都尉和你谈了什么。”无外乎除掉董卓之类的话,袁基敛目看着自己衣袖上,绣着的暗纹,“董司空并未为难都尉,可都尉依旧走了。”

“兄长,我......”袁绍想要辩解,却被袁基挥手制止。

袁基依旧温和,他没有责怪自己的弟弟,可说出的话却让袁绍羞愧的低下了头,“所以,鲍都尉弃官也和本初有关吧!本初为校尉,手中却无一兵一卒,图谋闲散部队本没有错。但本初不该遇事不定,左右摇摆。”

“鲍都尉定是劝你在董仲颍未定时,突袭将其拿下。”袁基单凭最近的人员调动,和朝中局势就判断了那人两人的谈话内容,“可本初既畏惧董卓,又贪图鲍信部队,想要借董仲颍之手,杀鲍都尉,自己坐收渔利。可惜最后犹而不决,你既没有透露鲍信的消息给董卓,又没有助鲍信刺董。”

他支着头,靠在了隐几上,“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错失最好的时机,本初也就不必再为兄面前,展现自己有多想匡扶正统了。”袁基还是给袁绍留了些面子,没有直接将他想让董卓将局势搅浑,自己从中牟利这种话说出来。

而如今驳斥董卓,也不过是为自己搏个好名声而已。

袁绍没有再解释什么,他看向自己风姿卓绝的嫡兄,扬袖行礼后趴在地上,请求道,“士纪兄长,绍是有私心,可那董仲颍确实为虎狼,若是此时成功废立天子,日后难保不会对袁氏动手。更何况,若是袁氏插手此事,青史中就留下了污名,还请长兄深思啊!”

袁基垂眸整理了一下衣袖,没有看跪在席子上的庶弟,半响后他才叹了口气,“本初以为,袁氏现在还有得选吗?”

“本初在做这些事的时候,真的考虑过袁氏一族吗?”他也不等袁绍回答,自顾自的说,“如果鲍都尉在求你时,你带他来见我,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如今董仲颍拥兵自重,将刀都架在全族人的脖子上了,本初却拿江山正统,家族名声来压我了。”

“叔父必会同意董司空的提议,而我......”袁基看着自己自幼聪慧的庶弟,最后还是没有忍心斥责,而是摆摆手,“本初既然为自己攒下了好名声,那就去冀州避难,积蓄力量吧!如若有一天,我们身丧雒阳,至少本初还能给为兄收尸。”

袁基作为正统继承人,死于袁绍起兵反董的时候。他和袁家在雒阳的二十余口(这里是姓袁的,在朝为官的成年男性)都被董卓处死,袁氏一夜之间失去了族长和继承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4章 第 8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