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83章 第 83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83章 第 83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05 23:26:00 来源:文学城

“将军,如今雒阳的闲散部队都已收拢,朝臣们也并无异议。”博士官李儒将总结公文交给一旁的仆从,他不确定董卓是否会看,但至少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董卓趁着皇帝离宫,众臣都出城去寻的时机进城。一入城就派人收拢了群龙无首的军队,等到他和朝臣们一起将陛下迎回时,一切早已尘埃落定。以前的西园八校尉,更是成了一纸空文。

“博士久历朝堂,可只如今雒阳城内,还有何人统兵吗?”董卓早就摸清了这些官员的想法,并不感到意外,反而关心起如今还有部队的人来。

李儒思索了片刻,回禀道,“在何大将军还未身亡前,曾派人召骑都尉丁原入京,如今其为执金吾。”虽然李儒称丁原为骑都尉,但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丁原是实际的并州掌控者——因为董卓不去并州赴任。

并州军和凉州军一样,都以骁勇善战闻名。而丁原是受何进之邀,为诛杀宦官才入京为执金吾的,朝廷在何进的示意下,并没有解除他带来的军队。

如今何进一死,袁绍又带人烧了南宫的门,跟本无人顾及丁原的部队,所以一时也没人想起,除了董卓,城内还有一支边军驻扎。

董卓敲了敲案几,越过李儒看向自己的军司马,跟随他多年的军司马顿时心领神会,起身拱手道,“将军若想稳定朝纲,定不能二虎相争。丁建阳入朝多日并无建树,甚至还使何大将军命丧内宫,实在无能,将军贤能,朝堂之上必然要以将军为首,丁建阳哪敢有异议。”

坐在最下手的张辽皱了皱眉头。他本是丁原旧部,在何大将军征召边境军官入京,以壮自身声势时,被丁原派来进修,顺便听从何进调遣。他本被派往河北募兵,在带着募得的新兵回到雒阳后,才得知何大将军逝世的消息。匆忙间,他和其他大将军的直属部下一起,被董卓收编。

虽然他不觉得自己的选择有什么问题,部队总归是要人指挥的。他只是一个小小从事,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只能另谋出路,和同僚们一起投效董卓,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丁原曾一力提拔他为从事,并且将他举荐到雒阳为官。将他从一个雁门郡吏,培养成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军队从事,甚至送他来雒阳进修,如果不是大将军意外身亡,他这次募兵回来,定然可以升迁军司马。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在张辽的心里,丁原都是个好人。他坐在凉州各军官里,打算阻止军司马继续诋毁丁原。当张辽打算起身时,被同为丁原旧部,和他一样曾为丁原旧部的武猛从事张杨一把按住,张扬清楚他要做什么,无声的摇摇头制止了他。

直到董卓遣走了所有人,只留自己的嫡系将领继续商讨后,张杨才和张辽说道,“文远愿为旧主美言,是文远忠义。可如今你我早已与执金吾无关了,若你贸然反驳凉州军,一来丁原阁下不一定领咱们的情,二来惹凉州军不满。”

他们毕竟刚刚跟随董卓军,谨慎些总没错。张辽想了想,他出身贫贫寒,全家老小都指望着他的军饷生活,他不能失去这份差事,于是也赞同的点点头。

董卓可以也担心他们这些何进旧部有异心,后来就很少再召集他们。左右军饷照发,下级军官们也乐得清闲。

半月后,就传来执金吾丁原被刺身亡,其部将都被主簿吕布收编,投靠了董卓。

而同时,袁绍在府内接待了一人。

并不是所有何进旧部都归附了董卓,曾经的大将军幕僚鲍信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张辽一样,都被外派募兵,在归来时知道了噩耗。但他不喜董卓,官职又比张辽他们高,所以婉拒了同僚们的邀请,独自收拢自己募来的部队,静观其变。

可经过这几日的观察,他觉得董卓心怀不轨。如今董卓手握重兵,甚至得到了并州军,他深感不安,联想到先前荀彧的推测,再加之自己对于董卓的了解,鲍信定了定神,决心劝袁绍尽早除掉董卓。

等到袁绍和他寒暄完,他也没有犹豫,直接说道,“董卓如今手握重兵,且心怀不轨,如果我等不趁着他还未完全稳定并州军,士卒疲惫,将其擒住,日后我们定然会吃亏。”

实际上,荀彧在那次反对何进后,私下同幕僚们说过,如果边军受召后迟迟不进京,定然是心怀不轨,有所图谋。丁原光明正大的进京,看似毫无私心。可董卓不同,他入京的时间怎么想,都不是巧合。

袁绍显露出些许震惊,好像完全没想过鲍信为何想要对董卓动手。鲍信还想再劝,袁绍连忙摆手制止他,“今日之言,绍就当没听见,日后骑都尉莫要再说杀董将军的话。”

鲍信看出袁绍的怯懦,捋着胡子叹了口气。可当他离开袁绍府时,猛然觉得不对。

他并没有想要杀董卓,只是想要擒住他而已。可到了袁绍口中,就是他想除掉董卓。

鲍信思索了片刻,在心中暗骂袁绍阴险。他看袁绍想维护正统是假,想杀他后夺他的兵是真。

前有狼,后有虎。雒阳不能再待。

......

八月夏日的晚风分外清凉,窗外的蝉鸣也逐渐少了气势。唐婥身着寝衣,支着头躺在床上翻看着公文。荀彧刚刚沐浴完,带着一身水汽就靠了过来,她嫌弃的推了推他,抱怨道,“你头发未干就靠过来,是想要我和你一起着凉?”

荀彧无奈地往边上挪了挪,“旁的夫妻久别重逢,莫说感情不错,就是感情不好的,也不会如你这般冷漠。”

唐婥睥了他一眼,将长长的公文抖了一下,随手一抛,柔软的纸张在半空中舞出了一个漂亮的弧度,然后轻轻落在了公文卷子的尾端。荀彧看着唐婥这番收公文的动作,笑着合掌赞叹道,“阿婥在汝阳这些年,竟练就了这种绝技!”

唐婥拿脚蹬了他一下,“我在汝阳这些年的政绩,文若竟然只能找到,最不值一提的夸?”

荀彧将她的脚拉到怀里,为她暖热冰凉的脚,“彧以为,阿婥的政绩,已经被旁人夸过多次了。彧再夸,自然要选些不常被赞赏的。”

“左右我是说不过你。”唐婥找了个干净的帕子,坐直后轻轻地为荀彧擦干,“在雒阳,辛苦你了。”

荀彧收敛情绪,轻声说道,“不过是在做无用功罢了。”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的身上,浓浓的夜色也在荀彧如瀑的发丝种,渐渐融化。唐婥洁白如玉的手缓缓梳过他的发丝,就像是细砂糖洒在了上好的黑色天鹅绒布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也许是气氛太过沉重,就连窗外的蝉鸣也渐渐消失,风拂过树梢时也放轻了脚步,然后飞快的逃离这窒息的环境。

当一片云彩的阴影缓缓爬上荀彧的脸庞,他半个身子都浸在黑暗中时,荀彧才缓缓开口,“有时想,一了百了,还能落个清白。”

唐婥没有任何异色,继续温和的替他擦头发。顺着发梢留下的水珠缓缓滴下,又很快没入衣衫里,留下一滴深色的水渍。

“你甘心吗?”唐婥没有质问他,如果他死了,自己怎么办这种愚蠢又无能的话,而是轻轻地说,“明明是文若劝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难到渡人者,确实不能自渡吗?”

唐婥不清楚荀彧拥有‘未来’的记忆,可她也大致能猜出,荀彧内心的纠结。

无非就是理智和情感上的厮杀。在理智上,荀彧完全确定大汉已经无药可救,可在情感上,他又不可能背弃自幼的教育,将自己和大汉完全割裂。

唐婥叹了口气,跪坐起来将荀彧搂在怀里。她不知如何去劝他,有些事,是任何人都无法帮助的,心底的这道关必需他自己走过。

荀彧可以劝服族人搬家,可以劝服荀爽放下,可他唯独不能劝服自己。自古以来,都是言他人事易,谈自身事难。

荀彧不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摆事实讲道理就能说服的。或者说,他的痛苦就来自于,他太了解这些道理,任何人能劝他的话,他自己早就想过,甚至在心中告诉自己无数遍,又一直践行着。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放下。

唐婥有时猜测,也许荀彧一生都不会放下。他可以成为大汉的掘墓人,但也会是大汉的守灵人。他可以为了百姓,将这个腐朽的王朝埋葬,也会为了自己的曾经,为它的墓碑坚守一生。

......也许,文若不愿做大汉的守灵人。

唐婥忽然有一种预感,如果她最后无法将荀彧留下,他可能会用生命为大汉送行——他不会去做大汉的守灵人,他会在给这个王朝掘墓时,也挖好自己的陪葬坑。

“可我,还是不舍。”荀彧将头埋在唐婥的怀里,嗓音已经有些变调,“我舍不得那些失恃失怙的孩子,我舍不得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士人,我更舍不得,这么好的土地和百姓。”

“明明,他们值得更好的生活……而我,也有能力给他们,更美好的明天。”

唐婥觉得胸口的寝衣渐渐的湿了,她搂紧了荀彧,温和的拍着他的脊背。即使在朝堂之上受到刁难时,也从未弯过的背脊,在她的手下显出些许脆弱的弧度。

唐婥什么话也没说,就这样安静地、平和地,让这个好像从未被打倒过的人,在黑暗中默默地流尽泪水。

天边的云缓缓地飘走,被遮住的月光又一次笼罩了大地。唐婥仰头让不浓烈,但在黑暗中分外耀眼的光芒洒在自己的脸上,她微微地笑了出来,直到两人互相依偎的身影,全部都被月光笼罩。

荀彧不知何时停止了流泪,他同样抬头看向天边,深埋在黑暗中的脸庞,此时已经被光明照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3章 第 8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