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31章 第 31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31章 第 31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8 22:52:04 来源:文学城

减免田租的事情自然不必唐婥多提,先前族中的田租就不高,如今特殊时期也早就向佃户们说过此事。唐婥将事情说完后,恭敬行礼又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荀绲环视一周,“如今准备周全,诸位还请谨慎应敌,切不可自乱阵脚。太平道即使前期颇有声势,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迟早会覆灭。诸君只要尽力,自然可共度难关。”

他的族中最长,没有人会在此时反驳他,自然都是低头应下。

五日后,阳翟传来消息,颍川郡守被当众祭天。

唐婥在接到消息的时候根本无心去担忧荀彧的安危,她正和县中其他人一起将挖开的壕沟继续加深,灰头土脸的听着卫队长的报告,皱着眉头将脏兮兮的手随便在衣摆上一擦,“汝阳有信传来吗?”一边走,一边从一边的梯子爬上去,距离壕沟数百米的城墙边上,更多的壮劳力正夯实城垛,加紧构筑城防。

在战争即将来临的时候,全城不论男女都要参与工事,如有必要还需要参战。

“来信理应前日就到,但至今没有音讯。”卫队长低声说着。

唐婥点点头,沉稳道,“那就是汝南已经乱了,恐怕黄巾军已经向这边来了。”最近几日她已经将附近州郡的地图牢记于心,再加上荀攸先前的分析,不需要提醒她马上就能判断出如今黄巾军大概的行进方向。

“虽然前几日运粮队已经到颍阴,但道路如果被阻断,恐怕没办法再运粮过来。”

“存粮足以支撑数月,暂且不必担心此事。”唐婥点点头,“你只管专心应敌就是。”

卫队长点头离开,而菽这才慌忙的跑过来,显然她也知道了两位荀君还未归来的事情,匆忙跑来看顾自家女君。

唐婥显得比她镇定的多,她用手背蹭蹭额角的土,然后又哈气去暖已经在冬日里冻麻木的手,才说道,“阳翟被攻破,恐怕这里不日也会有战事,哪里还有空去关心阳翟的事情?”

“奴说得不是阳翟城,是荀君。”菽看唐婥手指僵硬,连忙将怀中的热水罐掏出来塞到她手中,菽在城里为大家煮饭,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最容易获取热水了。

“如今最应该做的就是守好颍阴,照顾好自己,不胡思乱想,不让文若担心。”唐婥眉目清明,“我相信他也是这么想的。”更何况现在人手本就不过,她就是着急,也不可能调出人马去阳翟救人。

菽见自己的女君并没有因为阳翟失守而情绪失控,放心的点点头,又匆匆忙忙的跑回城里继续煮饭。

唐婥巡视了一圈,在心里默默地估计着如今的进度。他们已经准备了两个月,理应非常完备。但实际上,事到临头还是会发现先前想不到的地方,然后加紧赶工。

她将手里的热水罐塞到一个背着婴孩干活的妇女那里,看着她将热水罐小心的挤到孩子的襁褓中,妇女看着唐婥轻声问着,“君侯,什么时候战事能结束,俺们能继续种地啊?孩子们都还小,俺和俺男人得抓紧时间下力气,才能养得起。”她有两个孩子,都还在需要父母的时候。数日的共同劳作,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这个面容姣妍的女子是为他们提供粮食的汝阳侯,称呼她时张口闭口都是君侯或者女君。

唐婥扯着嘴角,努力的笑了出来,“开春就能回去了。”

她心中没底,只能空洞的安慰着妇人。哪知妇人听后高兴的笑了出来,饱经风霜的脸露出灿烂的笑容,像是一下子活了过来似的,“有了君侯这句话,俺们就放心了。”

唐婥看着她的眼睛,抿了抿嘴,她不愿打破妇人的期待,才出口安抚她,可如今看到她如此高兴就知道自己做错了。比起毫无希望的未来,当期待破灭的时候会受到的打击显然更加可怖。

她深吸一口气,让然后又将冷空气从肺中呼出,然后认真的看着那个妇女,又环顾因为听到她们说话围过来的其他百姓们。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期盼和信任。

她伸手轻轻拉住妇人有着厚厚茧子的粗糙双手,“很抱歉,其实我也不能确定。”

妇人显然愣了一下,刚想说什么时唐婥继续说,“但是我可以为大家解释如今的情况。”

她席地而坐,将脚底下的土地蹭平,然后用随身带着的匕首在地上画出颍川和周边的地图,周围的人围过来,后面看不到的人都站着,很快就将她围得严严实实。

她详细的说明如今黄巾军可能会到的位置,他们的目的和行为。也耐心的回答时不时打断她说话的百姓。农人佃户们可能完全不理解政治、军事,可他们也能听得懂唐婥说的有关于为什么要离开里中,大家需要做什么。

唐婥将如今分为几步的计划告诉了他们,她和卫队长将保护颍阴分为三步,筹备阶段就是现在,要一直持续到黄巾军到来,而战斗阶段则视黄巾军的攻击性而定。若是黄巾军人数不多或是没有强攻的打算,那就以恐吓为主,争取让他们自行退去,若是他们下死命,那颍阴也就不得不投入作战。

“参战者减免一年田赋,若是诸位受伤,会减免三年田赋,每年还能领到一斗盐。”唐婥抬头看着周围或坐或站的百姓们,承诺着,“若是未按时发放,诸位皆可寻唐家商铺兑换。”如今官府的公信力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口头上的承诺在没有兑现前,百姓们是不听的。

听到唐婥担保,果然很多人都不住的点头。

“至于黄巾军退后,我已与县中各家商议,为各位提供粮种,只需来年收获时按量返还便可。”因为减免一年田赋,所以明年只需要返还种子剩下的便都属于自己。

如今的税是五税一,而除了田税之外,他们还要交纳刍、稿税。就是动物需要吃的草料和家禽的产出税。更不要说还有自桓帝以来不断增加的其他杂税。

所以,减免的田税看起来不多可却能让大部分人都减轻压力。

与她这里相反的是荀彧那边。

他当时安抚唐婥的话犹在耳畔,但显然他高估了郡守的能力。即使一切与前世相同,时间也过去太久,他根本就记不得第一次黄巾军起事时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个时候,他好像都没有来阳翟。

总之,几天前他还和诸位才俊齐聚郡守府时,他就觉得不妙。颍川历来以党朋盘结,难治闻名,所以太守很难做。有善者出身簪缨名望世家,如弘农杨氏,也不过任了三年而已,其他没有根基的郡守大多任不满一年。

这位郡守也是新任的,是标准的孝廉出身,一路顺风顺水到如今的位置。只可惜根本不通情势,依旧觉得黄巾军不过因愚昧而不通教化,这才被张角蛊惑。

原本诸人还要再劝,但也不知是颍川党朋的名声实在太大,还是郡守迂腐,总之是不欢而散。

那日议事结束后,大半人都面容僵硬,甚至不善于控制表情的如唐氏青年,都透出一股绝望。

荀衍甚至找不出一个何时的词去评价这位郡守,只能不住的说,“我早知新郡守不满我等沾亲带故,互为亲友。但没想到他竟然在如此大事上,都独断专行。”问题是,郡守的结论竟然是加强巡逻,然后放任不管!给他们的理由是不愿再刺激颍川郡内太平道,想要感化他们。

原本荀彧与钟繇打算第二日再去劝,谁知道当晚颍川太平道首领波才潜入郡守府将其捆绑于市,第二人等大家出门时就地斩杀,同样被杀的还有郡守府中其他官员。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也来不及细究,城中顿时乱作一团,住在城中的各家如郭氏、辛氏更是得到消息后便紧关宅门,防备森严。

他们自然不能再待在郡守安排的官方驿所里,两人第一反应的骑马出城回家。但波才既然敢如此行事,自然是颇有把握的。

颍川虽是大郡,但按照早年光武帝的诏令,这里也并没有常备军队。守城的卫士们都是周边的农人服临时兵役,根本没有常设军队的战斗力,半夜就被暗害,如今守城的人早就换成了黄巾军众。

还未赶到城门口,荀彧就远远看到城墙上未着盔甲,衣衫褴褛但头戴黄巾的弓箭手,俨然是已经占据了城门。

他们只带了族中随从和十几人的护卫,想要强攻出城难度太大。但荀衍担忧族中得不到消息,对黄巾军没有防备,骑着马在暗巷里转圈。

荀彧坐在马上,安抚着兄长,“家中诸位长辈皆是明智之人,再加之有公达、仲豫兄长他们在,定能猜到如今情势。唐氏早已带兵巩固城防,定然无虞。”说着他还走了会神,觉得对外叫自己妻子唐氏实在生疏,但阿婥可是闺房亲昵的称呼,难以对外开口。

三月庙见时,当同阿婥商量,取一个表字为好。

总之,最后两人不得已还是找到养文斋寻求庇护。好在汝阳侯手下的商铺皆有暗室,先前是为了存放货物,如今用来藏人再方便不过。

战事起,满城的慌乱之声,兵戈剑戟的碰撞声不绝于耳,即使是在地下也隐约能够听到。

东汉的税收涨了不少,即使不是汉末,东汉初年的时候也大概是五税一,而汉末的粮价翻了不止一倍,所以看似税率没涨但实际上是涨了,这与西汉的十五税一和秦的十税一比起来高出不少(虽然东汉的粮食亩产也翻倍了)。

小可爱们,咱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实在太热了,在工地上待了两个小时我就中暑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第 3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