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30章 第 30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30章 第 30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6 23:17:30 来源:文学城

唐婥对如今已经被称为黄巾军或蛾贼的人们抱有复杂的情感。她并不认为他们能够如汉朝廷一样被单纯定义为反贼,但又因为自己的安全受到了这些人的威胁而愤怒。

她能理解他们为了存活所做出的选择,但又非常清楚这些人不可能成功,揭竿而起的羸弱流民,全然靠着□□来维持开销——这只会让平民们与他们对立。

她其实不通军事,此时正站在室内看着荀彧徒手默画出颍川和司隶的地图。他一边画一边和唐婥说,“天子诏令已经传到颍川,府君召荀氏前去商议应对之策。我已经同大人说过,明日便与三兄一起前去阳翟。”

唐婥没有劝,她清楚荀彧不可能拒绝这样的征召,于是只是嘱咐道,“虽然三公早已知道太平道之事,朱大夫也建议陛下增加营兵数量,提前征兵役。但实际上,如今清查太平道的召令传开,黄巾军已经在翼州反了,那么颍川的黄巾军会随时发难。”

“你觉得颍川太平道必反。”荀彧面色清淡,温和的说,“即使阳翟已经传消息来,说颍川太平道教众人数相当少?”实际上,很多人都觉得颍川教众人数不敌其他州郡,突然起事的可能不算大。

“事已至此,若是我,必会这么做。”唐婥用手在已经干掉的墨迹上轻轻划过,涂着丹蔻的指甲在阳翟上点了点,“阳翟是前往轩辕关的必经之路,定然会乱。若是遇到困难,你可和三兄去养文斋暂避。”

“府君会护我等安全的。”荀彧安抚了她一下,然后将颍阴拜托给了唐婥。

“阿婥在家中,照顾长辈,安抚小辈,抵御流寇也是重任。辛苦你了。”

“小辈们有嫂子她们看顾,我并不插手。”唐婥拍拍荀彧的手,想着族中男子皆擦弓磨剑,甚至四嫂钟氏都会些剑术,笑着说,“至于长辈们,恐怕比我还善于射箭,文若当放心。”

“颍阴县内恐怕也有太平道众,只是暂未发现而已。你要万分小心。”荀彧不赞同的看着她,回握着她的手,关切的说着。言语殷切,神色严肃。

翌日一早,唐婥就骑马送荀彧和荀衍。三人一路上都没有说话,里中还算平静,农人们虽然知道了太平道反了的消息,但因为有甲胄齐备的护卫每日巡逻,他们也不算惊慌,甚至有孩子们在田间玩耍。和汝阳一样,这里是轮作冬小麦和春小麦,如今到了冬小麦的种植时间了。

小麦已经开始播种,一百年前由搜粟都尉赵过推广的耧车由人力或是畜力拉动,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然后立刻滴下种子,同时可以进行覆盖和压平,一举数得,并且作为如今常用的三脚耧,更是可以一人同时钟三行,省时省力,一个农人大概可以日种一顷地。若是有牛拉耧车的话,就可以同时套上三个耧车,由一人操纵,效率更高。

只是如今牛马昂贵,普通人家用不起,只能是一家人五口人全上阵,壮劳力和妇女在前面拉耧车,孩子和老人在后面控制耧车下种。即使是这样,也比自己下种要快。

更重要的是,耧车可以完美的控制下种的间距,保证每一粒种子都得到同样的养分和水分,力求不浪费一粒种子。

这个农具几乎让百姓们节省的百分之八十的种子,要知道在以前人工下种的时候,农民每年都要留下将近一半的粮食作为种子。如今能留下大多数麦粒作为粮食,辛苦些也能接受。

下完种的地是不怕踩的,甚至到了正月里就要开始专门去踩,开春后就要拿着刀去拔荒草。

唐婥抿着嘴,看着在冬日里也汗流浃背的农人,呼出一口白烟,“好在,流寇来犯不伤农时。”若是战争结束的快,他们说不定还能保下一些粮食。

荀彧偏头看着脸被风吹的有些微红的唐婥,拍马靠近,然后松开缰绳替唐婥将披风紧了紧,“会尽快结束的。”但其实他心中也没有底。

前世黄巾军是二月起事,刚好耽搁了大部分地方的春种。在大部分没有冬耕条件或是习惯的地方,这就意味着绝收。更何况,即使如今他们将地种下,最晚来年七月就要收了——耽搁了收割,和绝收也没有区别。

如今他们提前几月起事,事情就已经脱离了他的记忆,很多事情他无法预判了,但能够肯定的是,战争最少都会持续一年,当这一次黄巾兵乱结束的时候,才是真正残酷的时候。

唐婥深吸一口气,“我会保颍阴无虞的。”她转头看着已经去控制马匹的荀彧,“一定。”

荀衍默默的拍马快走了几步,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闲聊。但荀彧并没有接受他的好意,只是对唐婥点点头,就拍马赶上。

唐婥目送两人出了颍阴范围,调转马头去找正在组织颍阴众人操练的卫队长。她和卫队长确认了如今颍阴的防备,如今她带来的一千五百多府兵早就派去巡逻周边,加固县城防卫,而现在训练的这些人也可以马上投入战斗。

“我们的目的是保住颍阴,至于是击退还是恐吓都无所谓。”唐婥眯着眼睛,看向远处的的不算高的颍阴城墙,城墙的后面便住着颍阴数万居民。

她低声问卫队长,军资中是否有硝石。卫队长稍加思索,给了她肯定的答案。

硝石出陇道,如今西域已经慢慢脱离中央的控制,硝石的流通自然也变得更加困难。即使唐衡和她加起来经营了数十年的商队,也没办法买来大量硝石。

《范子计然》中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方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这便是如今对黑/火/药的记载。但很少有人将其用于迎敌或攻城中,这主要是因为如今的夯土砖石城墙。

但如今的城墙大多是翁城结构,为了防止敌军真的攻克城门,在建造城墙的时候一般都是双层结构,也就是说城墙的内侧还有一堵墙,并且瓮城的城门是隐藏的,两堵墙之间空间有限,很难攻克——这也是攻城最难的原因。

在这样的战争中,黑/火/药的作用非常有限。它甚至不能成为军队无数种攻城法中较为优秀的那个。

至于还处在低级阶段的黑/火/药对兵阵的作用,恐怕也没有骑兵和战车冲锋来的高效。

当然,颍阴这样的小县自然不会去建造庞大的瓮城,只是在城门处增建了第二层而已,其他地方都比较单薄。而唐婥想要配置些火/药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只是守备颍阴,并不需要他们出城作战,只要将黄巾军挡在外面就可以了。

在和卫队长又一次确定了战术目的后,她才回到高阳里。

“君侯与府君皆道颍川内太平道众少,势力不足,但如今事情已经败露,贼寇不会束手就擒,只会尽快起事。汝南,南阳皆近,太平道想里应外合拿下颍川并非没有可能,那样他们便会如君侯先前所言入关隘,长驱雒阳。”

还没等她走到厅堂,就听见一个颇为熟悉的声音侃侃而谈。这两个月的准备中,荀氏族人早就习惯她进出议事,见她穿胡服佩剑进来,也只是和她无声行礼。

唐婥与诸荀见礼,找了个下手处跪坐好。

如今她已经不用像新妇一样用扇子遮面了,不施粉黛的素净脸严肃的看着少有如此话多时候的青年,她认真的听着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虽然看了很多书,但谋略是需要天赋的,唐珍也从未培养过她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安排作战还行,这些她还需要学习。

荀攸每说一段话都要停顿一会,他瞥过刚刚进来的唐婥,并未在她身上过多停留,便继续说,“周围道方定然会向本地集结,然后一心北上。可若是有汝南道方支援本地太平道教众,恐怕会经过颍阴。若是他们不绕道,一定要通过颍阴的话,恐怕会是苦战。”

说完便对着荀绲等人行礼,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族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被唐婥整编成队,接受卫队长的训练。但高阳里毕竟在城外,在黄巾军来之前他们要举族搬到颍阴县城里面去,同时也要把私塾中借住或来求学的士子们一并带走。

先前大部分人都参与了修整城墙,增添防御工事一事。上周唐婥拿着自己的侯印和荀绲的手信去和县中各个家族沟通,训练周边,日后一起上阵杀敌。

唐婥站起来,走到厅堂中间向周围人行礼后又坐下来,她将剑搁在身边用手按住才开口道,“为保安全,县中其余各里皆要聚在城中,此事我已同县令谈过,不日县丞将会统一安排此事。”全县住在一起,需要统一调配粮食和饮水,如今天寒,住处也是问题。

“君侯所言极是,但县中粮草可能应付?”另一个唐婥不太认识的青年问道。

“所以县令命我们决断,是否要出族中存粮供统一调动。”唐婥沉声着,如今让人拿出存粮实在强人所难,就算是她也很难开口,“当然,县中各个大族也需要如此。”

荀绲咳嗽了一声,回望她,然后又偏头看了看并没有犹豫的弟弟们,点点头,“此事是应该的,只是族中存粮也不算丰厚,恐怕难以支撑。”

“我已经命唐氏的商队尽快运粮过来,明年的田租还请族中为佃户减免。”唐婥深深行礼,如今让佃户们效命,自然要以利诱之。

明天下工地,可能晚更,若是过了九点还没更,小可爱们就不要等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第 3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