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29章 第 29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29章 第 29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5 21:53:38 来源:文学城

“战争之事,不是一人一族可左右的。”在他们看不清的扇子背后,头戴珠钗的唐婥微笑着说,“我只能说尽力而为。”

“如今我并不能信誓旦旦的与诸位承诺护颍阴无虞,太平道再怎么说都有数十万教众,道方恐怕不下于三十之数。”她平静的说,“而汝阳侯府不过三千府兵,如今为媵臣不过半数。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1)。具体之事,还要看所对之敌数量。”

“比起询问我一人,妾身更希望诸君也能尽力而为。”

事实上,在她在阳翟准备出嫁的这段时间里,在雒阳的袁绍果真按照先前他的计划,在唐珍离开雒阳的第三天,终于说服了袁隗面见圣上。袁绍为了能尽快治封胥、徐奉等诸位宦官的罪,将唐珍原本得到的情报夸大告诉了袁隗,以至于如今的天子刘宏得到的消息更为恐怖,他显得相当慌乱,但天子并没有如袁绍所愿处死身边的宦官,而是下令追讨张角,又因为封胥、徐奉的阻碍,诏令并未在第一时间传出司隶。

可惜因为唐周的背叛,身处宫闱的两人没了信得过的传话人,又为求自保供出马元义,并且还要一边应付皇帝的质问,一边寻找逃跑的时机,自顾不暇的两人根本就没来得及告知张角此事。

不到七日的时间,马元义便被车裂,而封胥、徐奉虽然没有被治罪却再也得不到皇帝信任,被赶出了皇宫。

没了阻拦,诏令被快马加鞭送往翼州。根据封胥的供词,张角如今正活动于翼州,但因诏令的内容是大索天下,所以其他州郡也在不久后就能得到消息了。

不过在此时与荀氏诸君的族会上,他们还尚不知晓这些。

甚至连唐珍都还没有收到消息,所以这一切不过是准备而已。既然是准备,唐婥自然无法保证什么。

好在荀氏的君子们大部分都不是迂腐之人,满嘴的女子只应主内,不该插手此事之类的话。有了荀绲、荀彧的保证,还有荀爽代为传达的何颙的评价,再加上自己那千人的府兵,反对的声音非常微弱。

虽然唐婥觉得是自己的府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娣可是要先清点什么?”等到唐婥从厅堂里出来,一直等在门口的陈氏连忙上前,两人行礼后她才温和的说。

唐婥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着急,“婥都称您为三嫂,您怎能如此生疏?”娣是对丈夫弟弟妻子非常正式的称呼,按照这个标准唐婥应该称陈氏为姒,只是现在很少有人家会将这种过于郑重的称呼用在日常生活中。

显然陈氏还没有习惯自己拥有了一个侯爵妯娌,她有些尴尬的捂着嘴笑了笑,“昨日你送我的那个香粉我今日就用了,真的很好闻。”

“是吗?我当时就猜栀子花的香粉定然适合三嫂这样的美人,我那里还有些其他香露香粉,改日可以请四嫂一起来赏鉴。”唐婥熟捻的提起妇人喜欢的话题,与刚刚在厅堂中气势惊人的样子截然不同。

原本因为她昨日摆明情势,突然插手族中事务,有些担心她不好相处的陈氏放心下来。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新妯娌满心都是军政之事,不屑和族中其他妯娌交流脂粉内宅之事,惹得家宅不宁。如今看来,汝阳侯虽自幼受君子之学熏陶,但也并非不通女子事物。

两人闲聊着回到内院,唐婥跟着陈氏又去见了钟氏,得到了热情的招待。与端庄温和的陈氏不同,钟氏出身善刑名律法的钟家,性子颇有些严肃,但也非常友善的与唐婥分享自己早晨蒸好的糕点,并且一口答应唐婥的邀请。

待唐婥告辞后,钟氏才与陈氏说,“阿姐可放心,唐氏女宽和,家宅可宁矣。”她和陈氏是表姐妹,也早就从丈夫或是娘家那里听说了迎娶唐氏的利弊。但她们最关心的还是她是否好相处。

明日便是唐氏返车之时,往后她们要相处很长时间,自然还是希望能友好相处——毕竟荀氏、钟氏、郭氏和陈氏世代联姻,她们很少和不是自己亲戚的妯娌相处。

“更何况唐氏带了府兵前来,族中安危更有保障了。”陈氏拉过钟氏的手,轻拍几下提醒道,“可万要看顾好孩子们,不要冲撞了甲士。”

“妾身知矣。”钟氏点头。

……

返车这日,张氏早早就换好礼服等在室内,三番五次的让侍从去城门口看荀家来的队伍到了没。

当侍从从城门口跑回来告诉张氏,新妇的马车已经到了阳翟门口时,张氏眉目间的笑意就没有消下去过,返车时男方家派出马车代表着绝不会将新妇休弃。

她早已将唐婥看作自己的女儿,如今能给她找一个敬重她的夫家也算是了却她一桩心事。

荀家自委禽之礼到逆女礼成仅仅花费不到一年的时间,委实让颍川的世家们开了眼——要知道正常的婚礼自媒人上门到礼成少则两三年,多则近十年,虽说唐氏女年纪不小了,可婚礼也算得上仓促。

不过最近往来颍阴的人倒是看得出,高阳里虽然看似平静,可荀氏族人的眉眼间还是能看出他们的好心情。看得出,他们是真心接纳了这位新妇。

逆女时夫婿是不跟着的,所以只有唐婥一人乘车回来。她是先去了城外村子里休息的护卫处,才进的城,所以比预计的时间要晚一些。

张氏与唐婥说了些贴己的话,她眉目弯弯的笑道,“趁着年轻荀君又喜欢你,阿婥当尽快诞下大子。”

唐婥并不排斥生子,就像张氏曾经说的那样,孩子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如今并不是怀孕的好时机,不仅仅是在她的观念里自己的年龄还小,更重要的是若是兵荒马乱,自己身子不方便很难再有所求。

但直说又会太过打击叔母,所以唐婥也只是笑着说,“这些都要看缘分的。”

“也是,你刚刚新婚哪里用得着说这些。”张氏以为她面皮薄,理解的笑笑,转而传授起处理家中妾室的经验来,唐婥统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好在唐珍打断了张氏的输出,听到唐珍命人叫她去书房,唐婥连忙与张氏告退,并且不断承诺自己会每月寄信给她后才脱身。

“你叔母也是担心你。”等唐婥将刚刚的事情撒娇般的与唐珍说过后,唐珍才将手中的信放下,一同放下的还有他的刚刚就皱起的眉毛。

唐婥观察着他,偏头扫了眼那封信,然后笑着问,“是雒阳有什么事吗?”

唐珍冷哼了一声,“还不是袁次阳那尸位素餐之辈,竟然在这时候想起自己是太傅了。他将太平道之事告于陛下,陛下已经将马元义车裂于市,同时追讨张角。诏令是直接下达给翼州的,但其他州郡可能不日就会得到消息。陛下已在司隶地区追查太平道信众,所斩者数千人,要不了多久追捕就会扩展到全国,太平道必会起事。我明日就回雒阳向陛下请罪,颍川恐怕会最先乱起来,我会在卸任之前派司空府兵来助你。”

唐珍显然早就想好后续的计划,几乎没有思考的说。

此时的三公一直都是各种灾祸的背锅侠,是一个消耗量极大的一次性产品。西汉时,凡是遭遇天灾**皇帝都要祭天,反思自己。但是如今的气候不好,唐婥觉得应该是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干旱、寒潮、暴雨、洪涝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瘟疫总是轮番上演。皇帝不可能为这么频繁的天灾请罪,这会让百姓觉得是皇帝德不配位。

于是在光武帝时期便形成了另一个传统,但凡有天灾**出现,便是三公未尽到辅佐之责,所以就撤三公。自桓帝后,年年的年景都不太好,所以三公更换的更加频繁。而唐珍能过稳坐这么多年三公,还得仰仗唐衡当年的势力和自己的运气。

但如今,恐怕真的到了他引咎辞职的时刻了。虽然对于只管建设的司空来说兵灾是无妄之灾,但作为三公之一他必须为此负责。更何况此时他还不确定,皇帝是否已经知道他先前隐瞒的事情。

唐婥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但猛然得知此事还是有些震惊。她瞪大眼睛看向唐珍,惊讶的问,“袁太傅怎会......”蠢笨如此?她生生的将嘴里的话咽下去,然后说道,“若是叔父真的卸任,请去汝阳。汝阳侯府定会保叔父无虞。”

唐珍也不和她客气,摆摆手,“你就算不提我也要同你说此事的,其实卸任也好,少了每年买官的钱,家中还能宽裕些。到时候都于你招兵买马。”他年纪大了,也不恋权势钱财,唯一的想法就是在自己任上不要将国家送葬。此时退下来也好,至少不必再亲自面临日后让人难堪的局面。

“司空府的护卫都是您家中奴仆吗?”唐婥用手轻敲案几,询问自己的叔父,在得到确定的答案后她说道,“若是颍川有太平道的道方,几千府卫是无用的,只恐怕还未到颍阴就会被太平道包围。你还是带着护卫直接护送您回汝阳去,我立刻写信回去让封邑做好准备。”

她见唐珍担心,安慰道,“颍阴毕竟不敌阳翟繁华,他们若是意图轻取轩辕关,那么不太可能攻打颍阴,恐怕太平道一时半会也顾不及颍川其他地方。我有千人护卫,再加上颍阴儿郎,不会有事的。”

光和六年冬,太平道众头绑黄巾为记,自北方翼州起事。

(1)《孙子兵法·谋篇》

这里称呼其实有些问题,俗称也不应该叫嫂子什么的。但是我看了古称文献,这个时候妯娌之间俗语称“先后”,“筑娌”,或者大姓加娣,姒。但是我实在觉得拗口,叫婶子好像差点味道,就跟着荀彧叫用嫂子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 2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