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17章 第 17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3 22:29:08 来源:文学城

唐婥也没管身上的衣服会不会粘上土,单膝跪在地上,把没有袖袋的那只袖子挽起,一手扶着把手,另一只手伸进脱粒机的斗内,检查了一下齿轮的大小和位置。然后轻声说,“是因为把手的转周太大了吗?”

一个大一点的女孩抿了抿嘴,比划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我们臂长不够,用这个的时候,用不上力。”

唐婥点点头,“齿轮的大小是没法再变了,不过可以把把手换成脚踏板试试。”

如今的水车就是脚踏的,孩子们很快就理解唐婥的意思,然后纷纷点头。

“脚踏的话,可以两个人一起踩,还不费力。”一个孩子趴在脱粒机上,努力往里面看,说道。

另一个男孩把脏手在衣服上抹了几下后,扒拉了一下头发,舔着嘴角道,“说不定还能更快点。今年雨水也多,我担心晒谷的时候会下雨。”

“啊啊啊,不要乱说话啊!”一个女孩连忙捂住他的嘴,“会被老天爷听到的。”

收麦和稻的时候最怕下雨,一般都要求老天保佑,有连续一个月的烈日才好,麦子选太阳最大的时候开始收,然后立刻脱粒拿去晾晒。若是在麦和稻快要成熟拔节时遇到大风降雨,地里的庄稼倒伏,那这一年就完了!

晒谷的时候更是要在最热的时候进行,如果不将作物晒透,粮食就不能长时间保存,很快就会发霉。可以说,收获的时候,才是真正争分夺秒的时候。

周围的孩子也谴责那个口无遮拦的男孩,羞的他连忙道歉。唐婥拍拍手将大家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这里,她安慰着,“莫要担心,我回去让匠人再把脱粒机改一改,说不定能让大家脱粒晒谷轻松些。”

孩子们点点头,又要围着唐婥说些什么。不过这个时候,卫队长已经过来,她便打发孩子们去把脱粒机送回匠人那里,然后给他带话说要把扶手换成踏板,等孩子们带着机器离开后,唐婥才走到卫队长那里,将蔡昭姬和蔡邕的处境告诉了他。

然后说道,“还请壮士多带些府卫,替我将蔡君一家迎来。”卫队长点点头,口中称‘诺’,但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若是遇到刺客,奴当如何?”

唐婥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道,“若是穷追不舍,入了我汝阳境,那便杀了吧。”言下之意就是,能避则避,若是无法避免,杀了也不会给汝阳侯府带来麻烦。

卫队长领命退下,而唐婥则整理了一下衣服,向田里走去。

她先是看了一下下田和中田里麦的长势,估摸着今年一亩地能有三石(1),满意的点点头。早在高祖时期,就已经使用耢耙和二牛抬杠法犁地,如今民间还流传着“深耕溉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2)之言。这种对于耕作经验的总结,基本上进入了她认知里的深耕细作阶段,后来的百年间又有《汜胜之书》(3)这种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书出现,她翻阅过这部农书,里面基本上都是关于土地保养,沤肥和一些在后世也耳熟能详的耕作方法。

这也是她没有更新农作技术的原因——如今的农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与她记忆里后世的方法几乎没有区别,她在这方面的经验对于如今的农民来说是无用的。

“只是农家肥毕竟比不过化肥。”唐婥看着发青的小麦,遗憾的摇摇头,“若是能做出化肥就好了。”

但转念一想,使用化肥又会破坏土地,顿时纠结起化肥和农家肥哪种方法更好了。

“少君,又来看麦啊!”正想着,远处劳作的农人瞧见了她,远远地打招呼道。

唐婥将脑海中的所思藏进心里,扬起笑脸高声回应着,“是啊!你们这么晚了还不回去休息?”地里的农活基本都做完了,太阳也快下山,佃户们却聚在一起没有回家。

唐婥一般说着,一边向人堆里走去。

“哎呀,这不是水渠有些堵了我们打算趁着最近农活不忙,先挖一挖。”有农人连忙让出位置,指着环绕着田地的水渠说。

“这些支渠确实有些久了。”唐婥看了一眼,赞同道,“那就辛苦大家稍微再挖一挖吧,挖出来的淤泥也可以平分。”这些淤泥也是上好的肥料,当然不能浪费。

佃户们纷纷点头,一旁同样干活的里力(4)想了想对唐婥道,“少君,不若趁这个机会再多挖些细渠,将水引入各家地里?”细渠不费事,就是一直没机会挖,最近刚好有时间收拾水渠,他觉得一起干了也好。

“大家觉得呢?”唐婥没有直接做决定,而是转头问剩下的佃户。

大家是没什么意见的。唐婥于是对里力说,“那就先给现有的渠道清淤,如果有时间就各家再挖细渠,若是没有时间了也不必勉强。”

里力‘唯’‘唯’应着,招呼着大家开始干活。

唐婥看着佃户们挥汗如雨,脑子里想着的却是若是在水渠边种些树来固定土壤,也就不用隔几年就清一次淤了。

“要不等到冬天,让从果园里移些果树分个大家?”这样既可以固定土壤,也能给大家增添些收成。

“孩子们都喜欢荔枝和桃子,也可以分些出来。”夜间梳洗的时候,她还在一边琢磨,一边和菽念叨,让菽帮她记下来,等有时间了再办。

菽无奈道,“少君,您是不是已经忘了十月便要出嫁,怎还想着这些事?”

唐婥拍拍她给自己梳头的手,自己拿过梳子一边捋头发一边叹气道,“其实一想到要离开汝阳,我还是有些不舍。”倒是没否认自己快忘了结婚的事情。

“明日绣娘就来给您量身,看到婚服您可能就不会这样了。”菽笑着端来酸酪放在唐婥手边。

年少时她接管了汝阳侯府,又不敢做些什么改造冶炼技术,设计武器之类危险的事情,于是把满腔的热情都投注到了吃饭上。做出了不少解嘴馋的吃食。

没有人知道,第一次喝又酸又臭还有些腥的酸酪时她到底是什么心情,就连唐婥自己都不愿意回想那个味道。好不容易能自己掌管厨房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善伙食,酸酪的酿造技术也在其中。

如今她喝到的酸酪已经比较正常,只是里面蔗糖不多,所以还是有些酸。

唐婥将酸酪喝尽,轻声道,“我只是心中不安,总想为大家做些什么。”

菽没有说什么您已经做的很好,女子本就该嫁人之类的话,而是笑笑道,“奴不知您心中志向为何,只想着如今的生活也不错,您不必如此忧心我们。”

“志向?我哪有什么志向,不过是混日子罢了。”唐婥眯缝着眼睛,随口说到道。

菽没有点破她的口是心非,无奈的摇摇头收拾好一切,用铜制雕花剪将烛火剪灭,只留一盏幽幽的铜侍女油灯用来驱散黑暗,然后带着仆人们都退了出去,留唐婥一人休息。

夏日乡间的夜晚是清爽的,散去了白日里的燥热,带着凉意的风又眷顾了月光下的田野。只是毕竟是炎热的八月,那点凉意还没停留片刻就消失在竹席间。唐婥穿着素色轻纱单衣,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最后索性起身。

随手抄起身边散落的书卷,没仔细辨别究竟是哪卷,也懒得叫人进来点灯,唐婥懒洋洋的倚在窗边,就着月光看着书。月光明亮,如撒在人间的华灯,倒是映衬着手中的书简也透亮了起来。

只是没看一会,风便大了起来。穿廊边挂着的竹帘被吹的哗哗作响,月色也隐进云层中,她刚要抬眼,倾盆大雨就从天上泼下来,雨水在半空中汇成一缕缕银线。

豆大的雨点顺着风飘进屋里,砸在唐婥的手背上,

没空思索天气带来什么象征的意味,她的第一个反应是地里的庄稼不能泡水!

眼看雨越下越大,完全没有要停的趋势,她转身披上外衣冲出房门,将在门口执夜的侍女吓了一跳,连忙拿起边上的雨具追上唐婥。

今天才刚刚开始清淤,渠道里的泥沙还没有完全清楚,照这样下去,要不了一个时辰地里就会积水。

好在农人们比她的反应更快,等到唐婥带着人冒雨赶到地里时,已经有不少人在排水清淤了。

“怎么样?”

唐婥将细棉制的衣服挽起,赤脚踩进积水里,隔着一段距离高声喊道。

(1)宁可:《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三石约等于116斤。

(2)《耕作歌》刘章记录,刘章是刘邦的孙子

(3)西汉后期农学家汜胜之著作,是非常成熟的农业用书,里面很多技巧和经验一直沿用到民国。

(4)里力:里正的属官,管理各种营建工作,主要就是水利和公用房屋的修建。

看到大家的留言啦,有些眼熟的小可爱好像是上一本就在的,啾咪,新来的小可爱们也啾咪。看到有小可爱问走什么阵营,这本正文是魏阵营,不黑其他阵营,会写女主自己当皇帝的长番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