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12章 第 12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3 22:29:08 来源:文学城

在酒肆稍作修整,唐婥便带人连夜回到阳侯府。

“少君,您回来了。”乳母吴氏早早的就守在汝阳侯府的门口,等着自己的主君回来。

说是叫汝阳侯府,其实是一座位于汝阳县郊的由数个村庄,两座小山连接在一起的庞大庄园。普通意义上的汝阳侯府只是这个庄园的一部分,更广的面积属于佃户,农人和猎户。

东汉流行庄园经济,贵族的庄园就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可以完全实现内部循环。只是这个‘王国’实在太小,主人们也不会亲自打理,所以显得不太正式。

但汝阳侯府不同,因为唐衡的早逝,唐珍代为接管了一阵子,在确定了唐婥可以管理庄园后,就直接将管理权交给了她。而唐婥常年住在这里,所以整个汝阳侯府被经营的有声有色。

唐婥翻身下马,轻笑着将披肩扔给身后的马童,然后快步走进大门。走进汝阳侯庄园的大门,才真正的走进了她的封邑。

“今年的庄稼长势如何?”她一边轻笑着问乳母,一边蹲下身一把抱起冲她跑过来的佃户家的幼童。

小孩子被她逗得咯咯笑,吴氏才缓了口气轻松道,“虽然今年稍微有点旱,但前些年从山上引水蓄满的涝池姑且够用,看样子今年还算丰收。”

唐婥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招呼护院的卫队长细细问了周遭的防备情况,特意叮嘱了如果周围有流民聚集,就立刻封锁封地周遭。

卫队长是唐衡还在时留下的老人,自从军中退役后就一直负责汝阳侯封邑的安保工作,也经历过几次流民潮,对此经验丰富。听到主君的嘱咐,立刻称诺。

“少君,少君!”看着唐婥边走边问自己离开这段时间的事情,她怀里的小孩子不高兴的拍拍手,吸引着她的注意。

“怎么了?”唐婥颠了颠他,“是有什么想和少君说得吗?”

“唔。”小孩子嘟着嘴说,“我前些天出去玩,遇到了邻村的。二丫说,今年收成不太好,她们家想把地卖给少君——”

“小小年纪还知道什么叫收成?”唐婥调笑着,“二丫还说什么了?”

“还说,嗯......还说,少君人好,若是他们日后可以赎回土地也愿意将土地低价卖回,而且卖了地就可以得到少君的庇护什么的。”小孩子年纪不大,记不清事,只能磕磕绊绊的说。只是到底生活艰辛,早早就对这些事情非常了解,传话也没有什么纰漏。

唐婥笑着摸摸他的脑袋,然后放手让他自己去玩了。

“还请壮士安排好大父那里跟来的护卫们。”她转头对卫队长说着刚刚没说完的吩咐。她惯来善待假父留下的手下,也敬他们在曾经没有欺负幼主,所以说话颇为礼貌。

“诺。”

卫队长等了一会,见唐婥没有什么吩咐的,于是就先行告退。留一群仆从和吴氏跟着主子,自己去带司空府的护卫去休整了。

其实整个侯府有着完备的运转体系,唐婥平日里并不需要过多的打理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领地封邑的财富。可是一想到马上就要结婚,离开这里,唐婥难免对自己的佃户们多出些担忧,希望能在走之前为他们做些什么——毕竟如果嫁到颍川的话,就很难再回来了。

......

“不知唐氏女喜欢什么款式,这样准备可好?”荀衍的妻子陈氏柔柔的笑着,手里拿着黑底红漆云纹妆奁,一边和荀爽之女采谈论着即将进门的唐婥。

荀采已经嫁人,是南阳的阴氏,如今不过十八岁。此番是因堂兄结婚专程回来。原本是不需要她来的,只是族中思来想去觉得荀采与唐婥年纪相仿,而且也嫁过人了,让她来帮着族里准备新妇所需可能更贴心,所以才写信让她回来。

就像荀彧说的那样,不论先前究竟族中对唐婥的身份有什么忧虑,只要定下婚约,他们以礼求之必然会尽心以礼待之。

荀氏作为天下士族表率,文人领袖,家底丰厚,更何况早在荀彧十岁时族中就为他准备聘资婚器,这么多年来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今不过是为新妇备一些胭脂水粉,簪花玉饰。虽然聘礼中也有不少,但新婚之夜最好还是要用全新的,总不好让新妇自备吧!她们也就都细心的备上,至于房中其他绫罗被衾之类,按照礼制是新妇娘家派人来准备,荀家就没有再添置。

“榻,床之类的,要再上一遍漆吗?”陈氏犹豫着说,木工漆工用时都很长,所以大部分人家都是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结婚所需的木、铜、锡器,荀家也不例外。工期长自然会带来精美的器物,可也会让漆面显得不那么鲜亮。

“婚期好像是在秋日,应该还来得及......”荀采也点点头,考虑着。同为女子,她觉得如果自己是唐氏,肯定是希望得到一个完美的婚礼的,尤其是在出身与夫家几乎对立的情况下,如果夫家准备的婚礼尽善尽美,肯定是能更安心一些的。

所以即使陈氏的意见有些不符合荀氏往日清简的风格,她还是和自己的叔父,如今的家主荀绲提了提。

商量时,荀彧恰好在场,他安静的听已经嫁人的族妹说着这些婚礼琐事,眼神和父亲一样专注。

“既然女荀(荀采字)认为如此甚好,那便如此办。”荀绲温和的对自己这位以聪敏著称的侄女说,不过说完后又稍觉不妥,摇着玉柄螭纹麈尾轻轻扫了一眼下手处面露回忆之色的幼子,笑了笑又说,“算了,这毕竟是文若的婚事,女荀还是同他商量吧!叔父就不做主了。”

说罢,微微颔首向两个小辈行礼示意,又在他们回礼后起身离开了。

两人隔着整个厅堂对坐,雕花窗棂将夕阳分割成漂亮的形状。荀采看出来自己的堂兄刚刚有些走神,所以也没有去等他回复自己,而是用冰丝团扇遮着自己的脸调笑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1)不知文若堂兄是否还要在听我说一遍呢?”

荀彧没有想到自己短暂的失神都被堂妹发现,微微侧过头轻咳了一声把这个话题绕过,然后恢复荀氏一贯的平静温声道,“十三妹说的我已经知晓,只是刚刚大人在,我不好有所表示,故没有应声。”说着还对荀采行礼,表示歉意。

荀采连忙侧身不受礼,口中道,“大父已经将决定权交给你了,文若堂兄要是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和我或者三嫂说,不必多礼。”

荀彧这才犹豫着说,“我观唐司空府装潢并不豪奢,远无外界所说金银炫目之感,私下了揣测唐氏女并不喜豪奢,所以麻烦十三妹和三嫂不必再为那些漆木劳神费心了。”

荀采听罢,轻笑了一声道,“没想到贵为汝阳侯,唐氏女却如此节俭,说不定她真的适合我家呢。”

荀彧温和的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只是他悠悠的侧头看向窗棂打下的斑斑驳驳的阳光,心下隐隐然道,‘不知道为何,竟有些期待了。’

荀家这边准备着婚礼所需,而汝阳侯府却没有像唐婥应付伯母时说的那样,准备着陪嫁的滕臣,而是准备着新的农具。

整个汝阳县都知道,受封在这里的第二代汝阳侯性子温和良善,对农事颇为关注,先前推广了更好用的曲辕犁,还出资兴修水利,引汝水入田,托她的福,这些年虽然天旱但是大家的收成都不错。乡里都知道,就算是日子过不下去,求到汝阳侯那里,就总有办法。

这话要是让唐婥知道,她只能讪笑一下说,“我能有什么办法?都是乡亲抬爱罢了。”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身为这个时代的特权阶级,她确实能够为百姓们做很多事情。因为先前在乡亲们心中留下的良好形象,她在县中的号召力也是旁人难以企及的,再加上她给予的酬劳一般都很丰厚,所以当她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也很少有人会反对。

“少君,您这个......”庄园里的匠人拿着唐婥递过来的纸张,皱着眉头细细分辨上面标注的数据。他是传统的木工匠人,按照师傅口传心授打造各种木制器物,制作方法、大小等等都在自己心里,很少见到像唐婥这样绘出设计图还标注步骤和数据的。

唐婥微笑着用手指着上面标注的数字,然后解释道,“这是一种打谷机,和秋收后大家扬场差不多。我观乡亲们劳作辛苦,想着这样是否可以让大家轻松些。”如今信息传播效率太低,手下的农人们又几乎不会离开她的封邑,这些农具做起来她没有什么担忧的。

匠人先前是和唐婥做过曲辕犁的,对她在农业方面的才能万分佩服,闻言也没有多想,立刻应声道,“容我回去和家里小子们再琢磨一下,再给您答复。” 庄园里有私学,唐婥编了教材给佃户们的孩子启蒙,他家小子们也在里面读书,想必应该能看懂这些分解图。

唐婥点点头,“还请您加紧些时间,毕竟秋收将近。”

匠人自己也有十几亩地,自然知道其中利弊,闻言点点头称诺道,“请少君放心。”

(1)《郑风·月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