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11章 第 11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3 22:29:08 来源:文学城

混乱,也代表着机会。

可,看到已经非常艰难的百姓,她从内心深处就抗拒着这样的时代到来。并非不想在更自由的社会生活,可如果代价是无数的生命,那么她宁愿活在这个艰难的时空里。

总有人探讨着所谓破而后立,用残酷的语气说着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就好像为此牺牲的百姓像是路边的野草一样,今日死明日就生。当他们站在历史的外面,冷漠的幻想着其实和自己完全无关的话题,她都感到一阵恶寒。

曾经她觉得自己可以像书中所言那样慷慨一死,为求真理,求自由不惜此身。但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果然还是一个怯懦的普通人。

人只有远离战争和死亡,才更加好战。

如果礼教可以让如今还活着的百姓继续活下去,那她不介意循规蹈矩的生活下去。毕竟,人死了就真的死了啊!

可如今,难道忍耐便能解决问题吗?唐婥扪心自问。

“呵,不过是怯懦的借口罢了。”唐婥厌恶地的自嘲道,然后微笑着从收口袖里摸出半块麦芽糖,偷偷塞给一直蹲在她身前渴望的看着她的稚童,然后轻声道,“没事,没事,一切都会好的。”也不知道是在安抚幼童,还是在安慰自己。

等到了汝南境内,立刻就能感到烟火气。而卫队也终于放松了下来,唐婥嫌车内实在太闷,也换了男装骑马混在车队里,而护卫们和菽都没有说什么。

因为整个汝阳县的大部分耕地都被唐婥和袁氏瓜分,所以很多人都是他们的佃户佣耕。而如今的世道,做佣耕有主家庇护又不用交税,比做自耕农要安全的多,袁氏四世三公,正是鼎盛的时候,而由于汝阳的带动,整个汝南都看上去比京畿地区有活力。

唐婥在汝南的治所上蔡城里也经营着很多店铺,一些是继承唐衡的,一些是后来再扩张的。此时的太守是当今圣上刚刚继位时期由尚书郎迁汝南太守的蒋晋,泉陵人,为人宽和忠厚又和整个汝南最大的两个势力,汝阳侯唐衡、袁氏家族没有任何关联,所以一直安稳的坐在太守的位置上。

唐婥继承假父遗产后,主动替他分担了过半的买官钱,不仅赢得了蒋晋的优待,还换来了她在整个郡的经营自主权——至少她所拥有的店铺不需要再多交两倍的商税了。更不必说她在自己封地里的‘胡闹’,太守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了。

她落脚的地方是她自己的酒家。自从昭帝取消了酒的专卖,又逐渐取消了盐和铁的专卖后,商人们就有条不紊的开始做起这些利润极高的生意。唐婥知道些后世酿酒的方子,因着不想和那些普通人开的酒肆或者小摊争利,所以她都是卖价格高昂的葡萄酒和一些清酒。

酒家不仅提供酒水饭食,也提供短暂的住宿。所以出门在外,她很少住驿站,都是住自己店。

“少君,到了。”城里写着‘唐’的锡幡高高挑起,菽远远地就看到了,然后提醒正左顾右盼观察路过百姓的唐婥。能进入自己的地盘显然让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唐婥感到安心,她朗声笑了笑然后催马直接冲出了队伍。

“少君——”菽惊叫了一声,连忙催促车夫跟上。

上蔡城因为唐婥的建议,将车道和行人道分开,所以即使唐婥如此大胆也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只是菽担心一会酒家的人认不出主家,慢待她就不好了。

唐婥才不理会菽的担忧,她纵马长街,身上的红色轻纱披风被风浪掀起,卷起了一片如朝阳一般的红云,路边商家为招揽客人摆放的鲜花同样被卷起,在她身后飞扬出一片香雾。

“怎会有女子当街纵马?如此放肆。”有旅人皱着眉头,对旁边的人说。

“是汝阳侯!”

眼尖的商家看到唐婥腰上的玉佩,和代表身份的紫绶带惊叫道。

一旁的行人也停下脚步,看那大胆的少年人。听到商家的惊呼,连忙对着她行礼。有从别郡来的行商向周边的人打听道,“汝阳侯是谁啊?”

“现今的汝阳侯继承了她假父的爵位,是位女侯爵呢!”身为汝南人,一旁的卖糖糕的小贩骄傲地说,“不过她可以巾帼不让须眉,听说她的封地里最近十年都没有饿死的人呢!就连最低等的仆役都能吃饱。”

“我听说,汝阳侯替太守付了买官的钱,这才让整个汝南的赋税比别郡低上不少,大家也有闲钱买我这糖糕!”说罢,还不忘招呼客人尝尝自己的吃食。

“而且汝阳侯还在上蔡有些营生,时不时就有她的私兵围剿周边的土匪,连带着整个上蔡城都受益呢!”

“汝阳侯是侯爵,出行应有仪仗随侍吗?”行商显然是读过些书,他掏钱买了几两糖糕,继续打听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她也很少来上蔡,听说是常年住在在自己的庄子里。少有的几次来,都是骑马。”小贩犹豫着说,显然是第一次听说侯爵还有仪仗,然后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连忙拦住已经转身要走的行商道,“你要是想去雒阳,可以稍等几天,汝阳侯的商队过几天也要去雒阳,跟着可以安全些。”

行商连忙回身鞠躬,感谢小贩的嘱咐。

街边对她的谈论唐婥是不在意的,无非就是她身为女子继承爵位,或者听起来像个贵族怎么纵马之类的。可能是因为消息的传播效率不高,百姓也不关注朝政,与雒阳不同,这里的人倒是不太传她的假父是宦官这种事。

至于那些知道她出身的世家们,也不与百姓交流,以至于在汝南,她反而像是个普通的贵族一般,出门不会被异样的眼光注视。而且没有长辈盯着,她也放肆了很多。

翻身下马,唐婥随手抹了把额角的薄汗然后将防尘的轻纱披风解下来。菽也是担心则乱,她身上带着表示身份的紫绶,整个汝南现在就她一个侯爵,怎么可能人有认错呢?

管事看到唐婥的打扮,立刻躬身上前,“少君,休息的院子已经安排好了,奴这就给您领路。”

唐婥将披风递给他,然后轻轻摇了摇头,“把账本给我,我去上面坐坐。”在快上楼梯的时候转身对跟着自己的管事说,“等菽他们到了,你将大父府里来的护卫安顿好。”

“唯,唯。”管事连忙躬身退下。

唐婥为骑马方便,一身男装,再加上时人喜好柔弱似女的美男子,所以她不说话的时候还能装一下少年。手拢在身前,宽大的袖子刚好盖住绶带玉印,一路上楼倒是没有引起什么侧目。

随便找了个靠窗的隐蔽位置坐下,立刻有女奴膝行端来蜜水。

唐婥微微点头,示意她退下后,就依着窗边看着外面的人。今年又是旱年,但从唐珍的言语里得知,因为农人的互助政策(1)得当,大部分地方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饥荒,就算是有饥荒的地方,当地豪绅通过土地兼并和施粥的方式,也保下不少人口。

唐婥叹了口气,“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其实并不需要皇帝多有能力,只要他不作妖就行。”百姓在常年的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已经学会了如何自保。至于那些士族关心的宦官当政,前途不明之类的事情,对百姓们影响并不大。

在宦官手底下干农活,和在贵族手底下干农活,没有差距。

可是,她却渴求更多。难道这就是穿越的惩罚吗?空有想法和半吊子的能力,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心性。明明内心已经被这个时代压抑的枯萎,灵魂却依旧躁动不安。她痛苦的来源,全然来自自己,幼年时期意识到回到过去,便自傲到觉得自己比旁人更加通透和智慧,可在经历了在现代根本不可能体会的威胁——比如皇权,比如生存,又不愿接受现实,一味的逃避。

她一边抿着蜜水,一边冷酷的刨析自己。可即使这样清醒,唐婥也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

自遇见蔡文姬后,她就在思考是否把如今的情况和自己的猜测告诉唐珍,一直犹豫到现在,如今倒是下了决心。唐婥去信给唐珍将自己的一路所见所闻和担忧尽数告诉了他。她虽然有些人手,但毕竟不及唐珍,就算她想自己做后续也会面临怎么禀报,怎么取信朝廷的问题。

要知道,女子能继承的只是爵位和财富,而政治地位并不在继承之列。所以,全权交给唐珍才能更大程度上保护可能会被卷入战乱的百姓。

“少君,这些是这些日子的账目。”管事将账本拿了过来,然后安静地跪坐于旁边,随时准备回答唐婥的疑问。

唐婥信手翻看了一下,如今粮贵,酒自然也不便宜。十年前,她和张氏学着管账的时候,酒一斗是18钱,而如今已经涨到了30钱左右(2)。如今的利润已经很难包住成本,这还是唐婥很少卖普通的酒,大部分都是昂贵的葡萄酒的情况。

“近来粮价如何?”她皱着眉头,如果真的会乱起来,还是多存些粮食比较好,若是粮价合理可能还要再买点。

“穗比登丰,粟斛三十。(3)”管事熟练的说,虽然他只是一个酒家的管事,但经常要关注粮食收成来确定酿酒的数目,唐婥突然问起来也不算紧张。

夕阳从窗棂中射过来,给唐婥的手罩上了一层薄薄的光雾。她纤细到骨节分明的手紧绷着,将记账的竹简一一卷好,然后轻声打发了管事。她的手不像现在那些贵女一样,洁白柔软又有些肉感,因为常年骑射练剑的缘故,纤细又有力,甚至常年带着骨做的扳指,随时准备拉弓。

只是因为去雒阳,才将平时的装扮都卸下来,装作一个平庸的贵女。

(1)丰年存粮,荒年开仓。这个传统从商到清都存在,农民在丰年饥饿,在荒年还饥饿,但是不会饿死。所以他们最看重的是稳定,而不是什么减税、发展。经商可以富裕,但是不能保证在荒年能换到粮食。

(2)《续汉书·食货志》

(3)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