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开局一把铲 > 第3章 第 3 章

[三国]开局一把铲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芦蒿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10:45:36 来源:文学城

百两赏钱,臧强分得了三十两,嘴都咧到了耳根:跟着子白有饭吃!比孙大大放多了!

要知道,这次打虎,自己也就挡了一下老虎,要说功劳,几乎全是孙墨的。而就这点贡献,却足足得了三成赏钱!一时间,臧强一股冲动涌上,脸也红扑扑的:“老大!”我臧强,从此就跟着老大混了!

臧强真心实意的一声“老大”喊得孙墨有些愣神,要知道臧强口中的“老大”,换成士人,那就该是明公主公了。

我也是有班底的人了!孙墨激动起来:“当浮一大白!”

于是孙墨拉着臧强,高高兴兴去了石邑最大的酒楼。

其实孙墨之所以分臧强三成赏钱,不单单是因为臧强的出力,还是因为他竟然有勇气挡在自己面前,扛了老虎一扑。

换成孙墨,易地而处,孙墨都不敢说自己会挺身阻挡。

毕竟对猛兽的恐惧,几乎是人类的本能。

所谓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乳虎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长成的大虎了。

可臧强,他就是冲出去了!

这是什么?这是生死兄弟,在乱军丛中值得托付背后的人!

三十两,赚大了!

这边孙墨高高兴兴地去了酒楼,那边袁县令也高高兴兴地收了虎尸。

没错,打虎赏钱是挨家挨户收税凑的,虎尸却是属于县令的。

袁轩看着这近乎完整的虎皮,忍不住搓了搓手:“好皮。”

蔺治平站在一旁,也赞叹道:“子白好手段。”

听到自己的副手称赞之语,袁轩有些许不满:“恃才傲物,见本官不拜。”

蔺治平早料到了袁轩的不满,拱手道:“料她一乡野女子,不懂礼数也是正常。只是眼下匪乱频发,要不……”

“哼,派一女子出阵,岂非让贼匪笑我县无人?”袁轩一摆袖子,“我自有主张。”

蔺治平只得点头称是,却心里清楚,袁轩所谓的主张就是放任不管——反正也抢不到城内来。

有了钱,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孙墨打算先在城内置办一宅院,不求多大,只求尽量靠近县府——主要是确保安全。

毕竟乱世里,凡事打攻城战,最常见的一词就是坚壁清野。

所谓坚壁,就是加强防御防御工事,而清野,是指把城外的粮食物资全部集中到城内,不让敌人获取。

那问题来了,哪里的粮食、哪里的物资?

还不是住在城外的百姓的。

所以清野的具体操作是,把城外百姓的财产全部打包进城内,至于是怎么打包的、百姓愿不愿意,还有打包后了去哪,都是一概不论的。

可以说,被清野的百姓,仗打输了,十有**是流民;仗打赢了,也不一定不是流民。

主打一个流民预备役。

孙墨当然不愿意成为流民,但寻找合适的宅院并不容易,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孙墨来说就更不容易了,于是孙墨诚恳地咨询了臧强。

臧强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办妥。

而孙墨,则去了市集。

没办法,把臧强的弓拉坏了,总得赔他一把。

而孙墨,则去了市集。

没办法,把三哥的弓拉坏了,总得赔他一把。

顺便自己也买些武器,总不能一直挥舞个铲子吧。

“英雄可是要寻些武器?”店家远远的就看见孙墨走来,走上前招呼。

“来两张弓——你这有什么武器?”

“刀枪棍戟,样样都有。”店家请孙墨入店,暗自琢磨:这打虎英雄除了高些,身形也与寻常女子无异,怎地打得的大虎?莫非是巧力?若如此,我还是先荐点轻弓试试。

想到这儿,店家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张弓,道;“这把弓以好木制成,约有二钧。平常人家最喜。”

汉时,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在军中,能拉开三钧弓的士卒已经称得上是精锐,而开一石弓的已被称作虎力,千里挑一。

孙墨拿过弓颠了颠,然后试了试弓弦,轻易拉如满月。

“和原先那张差不多,”孙墨下了判断,“店家,这弓我要了——只是还有重点的弓不?”

店家看孙墨随手就拉满了弓,有些惊讶,然后取了另一把弓交给孙墨:“这弓有三钧,非壮士无法拉开……”

话还没说完,就见着孙墨一下子就拉满了弓弦,和先前没有任何区别。

“……”

店家弯下腰,从柜里翻出了最后一把弓:“这张硬弓,足有一石,放在小店一年有余,从未有人能拉开……”

孙墨接过,还是轻轻松松。

店家都没发现自己张大,仿佛能塞下个蛋:“这、这。”

孙墨满脸无辜:“还有更重的吗?”

“哈哈,快把你那传家宝拿出来。”此时已有了围观人群,“让英雄试试那张三石弓!”

“三石?莫不是玩笑话?别说一人,就是三人也不一定能拉开!”

“能拉一石我信,能拉三石?不可能。”

“对,这怎么可能。”

“……”

“我倒以为未尝不能。”此时响起了一道不同声音,众人看去,原来是县丞蔺治平。

见县丞来了,围观群众的嚷嚷声一时小了下去,但还是有窃窃私语。

“如此,不如作赌如何?”孙墨走出店铺,朝蔺治平拱手,“还请县丞做个见证。”

蔺治平笑着点头。

于是,孙墨取出了五两银饼放在地上:“我压自己能拉开。”

王宁看着银饼心痒,但左瞧瞧,右瞧瞧,见意动的不少,但就是没人上前押注。

第一个吃螃蟹是需要勇气的。

王宁心一横,摸出些铜钱:“我押你拉不开。”然后把铜钱放在了另一边。

有了第一个人,其他人也纷纷跟上。零散的碎钱陆陆续续放下,越积越多,但孙墨的银饼始终孤零零的。

没人相信她能拉开。

片刻后,见大家不再下注,蔺治平开口道:“劳烦店家取出弓来?”

店家应了声诺,顿了顿,似下定了决心,高声道:“英雄拿出了五两银饼,我们却凑不足一两,实在不公。那三石弓当值四两银钱,若能拉开,就送与英雄了!”

若拉不开,五两银饼得分我四两!

就你那弓,能值四两?围观的急了,纷纷开口闹将起来:

“怎地就有四两了?”

“莫不是在诓人。”

“我加注,加注!”

又是一轮押注,竟比之前的小堆更多一些。

孙墨: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一阵闹腾之后,围观群众更多了。店家从柜中取出强弓,双手捧与孙墨。

孙墨接过,轻拨弓弦,弦音铮铮。

弓身并不华丽,但扎实细腻,趁手无比。

孙墨正准备拉开,忽闻得一声鹰鸣,抬头望去,原是一老鹰在空中盘旋。

孙墨不由抽出一旁的弓箭,弯弓搭箭。

“砰”的一声弓弦响,老鹰应声而落!

众人都看呆了。

孙墨喜笑颜开:“那就谢谢店家赠弓了。”

蔺治平拍手贺道:“好弓、好箭法!”

就在孙墨和蔺治平交谈正欢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张勇村里进匪了。

匪头,褚飞燕。

褚飞燕原名褚燕,不知是何原因落了草,带着一伙少壮在山里躲藏,时不时下山劫掠。因为身手敏捷,被伙伴称为“飞燕”。

褚飞燕带着三十来人进了村子,村民还没反应过来,一伙人就蜂拥而上,三四人一队,踹开周围屋门,冲进去扛了装好的小麦就扔在带来的推车之上。

“滚开!”

原来是一村民见好不容易收好的麦子就要被抢走,不管不顾冲上前去,死命争抢。却被旁边看护的壮汉狠狠一脚,踹开老远,倒地呻吟不起。

“当家的!”躲在屋内的女子见了,顿时大哭起来,却不敢阻止这群歹徒。

“山匪进村了!山匪进村了!”

离的远些的村民呼喝起来,听见的、家里有人的愣神之后,都立即锁上了屋门:“山匪来了,山匪来了!”

“狗日的,才拿了这么点。”褚飞燕一抹脸,恶狠狠道:“来几个守在这,其余的,跟我走。”

言罢,便一马当先,提刀进村。

“大、大哥,不好了……”

孙大打断王柱:“我听到了,来匪子了。”

王柱看着孙大拎弓背刀的样子,咽了口吐沫:“大哥要打匪?”

“打匪?就我们几个?”孙大冷笑,“上好门栓,站在墙头,歹人若要破门,直直送他一箭!”

“开门!”一众悍匪一边踹门,一边大声嚷道:“开门饶你们一命,否则老子破了门,一个不留!”

“让开,看老子的。”只见一人拎着把大斧,抡圆了就往木门上砸去,“哐哐”两下,门就破了个大洞。

“兄弟们,走着——”

最后一斧下去,门栓彻底报废,轻轻一推,就大大敞开。

领头人龇牙一笑,充满了浓浓恶意:“躲啊?”

“停”,褚飞燕一摆手,见前方围墙上站着个人,搭着弓死死盯着自己,“猎户?”

弓和弩不一样,弩是个人上手都能有七八分准头,而弓,没有大量的练习是不可能射准的。因此,寻常百姓几乎都不会家中备弓。

——只有猎户除外。

褚飞燕犹豫两秒,便定了主意,“走,去别家。”

孙大见着褚飞燕一伙转道,猛地松了口气:还好,还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