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夏在许昌安心练兵,毫无参合的心思。
汝南和寿春,确实是貂蝉势力下一步的目标。
但在今年方夏是没什么想法的。
这个时候,她确实可以派兵奇袭汝南,运气好甚至可能趁着四个势力混战的时候,直接把汝南拿下,可能性还不低。但是问题在拿下之后,她守不住,现在人手已经很紧缺了,还处于负荷运转的状态,真拿下了反而是无人可用,而仇恨反而是拉满了。
这一计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拿下哪个城,再和城中的世家斗智斗勇,艰难的度过冬天,而是让周边的势力动起来,无暇顾及、限制貂蝉势力。有这么一出,明年宛城也不必被原来的主人惦记了。这一仗打下来,刘表和陶谦家大业大,那点损失不在话下,但是袁家肯定是不行了。
刘表放回袁胤这一计以退为进,不攻自破。
最早的时候,方夏麾下的士兵是由陈兰和雷簿训练,他们也没什么经验,还参考了一些方夏自己不知道哪儿看来的所为练兵方法,凑合在一起弄了一锅大杂烩,效果好不好也不知道,到现在她的兵最多剿剿匪,然后当一下背景板,吓唬了一回袁术,没真刀真枪打过。
不过大概是她也没苛刻过士卒,她总体上士气还是不错的,训练也还算积极,方夏对于巡查看到的情况还是满意的。
许褚加入之后,他在这方面做了些贡献,尽管没有正儿八经当过将军,可许褚自己这一身力气武艺,也是自己练出来的,曾经也训练过同宗之人,加上他是目前军中官职最高的,就把这事接了过去。
方夏在新兵面前晃了一圈,让他们认识了一下,自己是为了谁当兵打仗,然后把这些交给了营中的人。她在这事儿上确实帮不上忙,便安心追正在寿春上演的四个势力混战连续剧,反正她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方夏才收到消息,这场寿春郊野之战的前后经过。
袁家拦下了笮融的军队,是从寿春抽调的,寿春这地方同样比许昌好些,作为世家的基本盘,当初黄巾之乱,也没被打进城。但这一批人并不算是士兵,而是佃户。
闲时为农,战时为兵便是屯田制的核心,这个东西原本是曹老板有一定基业才开始搞的,这个世界是由方夏提出,她最开始搞,曹老板因为离得近,也跟着学,但方夏目前的蝴蝶翅膀,显然是影响不到寿春这边的。
这一批人的战斗力,怕是连方夏的麾下都比不过,看家护院什么的依靠人数就够了,但战争可不那么简单。而笮融这边,他麾下这些尽管没打过什么大仗,但之前跟着他烧杀抢掠,没少干坏事儿见过血,还真有点狠劲儿。
袁家汝南那边的主力军队还没到,他们再恨笮融,没有十足的把握,刘表的人可是在背后虎视眈眈,不太敢动手。
不过,局势很快就变了。
因为陶谦的队伍到了。
笮融虽然管着下邳,在这儿欺上瞒下,称得上一手遮天,连底下供给陶谦的东西都敢动,但愿意放着大好日子不过,跟着他逃亡的却不算多,除了少数心腹属下,便是他一些族人,投陶谦之前,笮融也算是徐州一个数得上名的豪强,怎么还是有点人的。
因为劫掠花了些时间,陶谦就地在下邳调人,命心腹曹豹前去追讨,也没被笮融甩开多久,如果是轻车简行还能走快点,但笮融劫掠了一堆东西,能快到哪里去?他要是舍得扔这些,也就不是他了。因为袁家的阻拦,追兵还是顺利赶上了。
曹豹率领的陶谦军是四个势力之中,最没有顾忌的一个。陶谦态度太明确了,笮融这个人不能留,也不看看他做了些什么,还敢对同僚下死手,别以为刘景升能够保住他。刘景升要是不主动迎上来,不必主动向他进攻,但要是敢参合,不用跟他客气。
作为下属,曹豹很完美的执行了陶谦的命令,别的不管,先搞笮融。如果可以的话,再跟袁家道个歉。他不怕袁家,但是笮融之前确实是他的属下,这也算是他陶恭祖御下不严,要是早查也不会有此祸患。
当然,仅仅是道歉而已,陶谦被笮融坑的损失也不少,肯定不可能再进行赔偿。说到底,陶谦和刘表都掌控着一州之地,一个家族是没办法和他们抗衡的。
笮融看到刘表来“接”他,对之前“承诺”自然是深信不疑,这个时候他也没法计较刘表为什么不过江接他。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到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把其他得罪死了,刘表这里不能再得罪了。
笮融拼了命想渡长江,可是前后都被包夹,再加上对面刘表军俨然没有配合的架势,他倒是自始至终没想过是中了计策,还以为是刘表见情况不对,把他放弃了,即使心里把刘表骂了一万遍,这个时候也解决不了现状。
以己度人,换成他处于刘表的位置,也不会花大力气救这么个人。虽然很不爽,但笮融还不得不承认,刘表做的没错。最后,笮融被迫向着寿春逃。
他知道自己大概是没了,既然如此,怎么也得拉点垫背的。一方面边跑边扔,金银财宝,布匹绢帛能扔的扔,能毁的毁,粮草什么的宁可将车队烧了,也不给这些人捡便宜的机会。这的确是个狠人,什么时候都挺狠的。
袁术在宛城给方夏留下这么多东西,是因为他根本没想过,自己居然一去不回,而笮融已经预料到结局了,他怎么也不愿意便宜别人。这一路打打逃逃的,虽然没有进入寿春城,周围地方,也是被毁了不少。
曹豹倒是不心疼,寿春又不是他的地方,完成任务之后,和刘表的队伍隔江对峙,到底没有得到陶谦的允许,也没有带渡河的器具,最后带着一些从笮融手中夺回的金银财物,准备回徐州复命去了。
袁家这边倒有借势的意思,若是趁着陶谦出兵这一波,联合威压刘表,也算是出了一口气,告诉对方自己不是好欺负的。显然笮融这个行为,谁都不觉得是他自己的行动,肯定是刘表的示意。单独对上刘表,没被逼上绝路,他们可能还不敢,现在有盟友了,自然心动。
于是和曹豹联系上了,双方合作怼刘表一波。他们汝南的主力部队就在路上了,到时候还能打刘表一个措手不及。
曹豹可耻的心动了。毕竟陶谦在他离开之前,说过让他给刘景升一点颜色尝尝,别以为他陶恭祖是好欺负的这种话。尽管可能是气话,但上面既然这么说了,下面肯定得记得牢牢的。有袁家作为配合,胜率可观,可以试一试。
曹豹没带渡河的用具,但袁家这边是有的,两边分工合作,做出了要渡河的迹象,当然这只是为了吸引刘表注意,主要的目的是等汝南的军队到来。刘表本也没什么开打的心思,都秋末了,一天比一天冷,不回屋好好取暖,外面打有什么必要?
尤其是这一仗,他没多少利益可言,可能还是为别人打工。他之前对麾下吩咐的是防止这些人窜到荆州来做点什么,而不是主动出击。但既然对手要打,他也只能迎战。至于之前不知道哪位高人,为他出的离间袁家和貂蝉势力的计策,现在自然是被抛之脑后了。
见他们准备渡河,刘表这边严阵以待,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半渡击之。但这也是虚晃一枪,他对荆州掌控极深,尤其是和孙家打的那一仗,长江两岸都备了不少的探子,这段时间他刚收拾了袁术,又放了袁胤,对袁家也是关注,自然知道他们军队的动向。
双方都以为自己套路到对方,但最后刘表棋高一着,派兵襄阳绕道新野和宛城的交界过去,抄了这一只队伍的后路,一战功成。
宛城这地方虽然属于豫州,但地理位置特殊,距离荆州不远,陈群派出去巡逻的小队曾发现了这一只军队,但见他们对宛城无意,只是借道,便也没有主动树敌。待离开了宛城境内,便没有再关注,事后和方夏的信中也提到过这件事儿。
袁家这一败,曹豹立马和他们划清界限,再不想着额外立功的事儿,回徐州复命去了。曹豹一走,袁家也只能歇了心思,回去舔伤口了。
这一战,以陶谦完成目标,刘表小赚,袁家大败结束。对于方夏来说,好一出大戏,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未来可能的地盘竞争者,受到了相当的削弱。
方夏的目的完美达成了。
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收获远不止于此。
冬天到了,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但对于袁家来说,这一切才开始。
这一波从寿春调兵,本来就影响了秋收,经过笮融这么一闹,寿春今年收成受到很大的影响,再加上袁术的事儿,袁家和陶谦的交易,又被笮融给破坏了,自己又损兵折将,汝南倒还勉强还好,积累雄厚,但寿春日子明显就开始不好过了。
袁家自顾不暇,汝南才是他们的基本盘,寿春这个后娘养的,待遇便差了一筹。上层人士可能还没什么,家大业大,也不靠这么点田亩的收入过活,但底下的人,日子逐渐难过。
毕竟汝南这个地方,袁家一家独大,寿春却差点意思。这么一来,便有人生出了别的心思。如今豫州大半都归了貂蝉大人,我们与其这般挨饿受冻,这个冬天都不知道怎么过,倒不如去投了貂蝉大人,如果寿春是貂蝉大人麾下,哪里会遭到这样的对待?
反正都这样了,还能更差不成?想法一旦生出,便逐渐蔓延,壮大。有行动力的人,便开始往谯郡递消息,探口风了。
这种事儿,钟繇肯定是不敢擅专的,便派了个人,带着使者一起往许昌来了。
方夏的平静日子,就这么被打破了。
鼠标坏了,折腾了很久也没好,严重影响了我的码字,所以没法准时卡时间了,哎,但是我还是熬夜写到这个时候发出来了。我怕明天我就懒了醒过来直接写后天的。
睡醒我得去买鼠标,可能还是不会准,但尽量写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7章